动压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29493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压轴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压轴承装置。
背景技术
动压轴承装置是通过在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之间的轴承间隙中产生 的流体的动压作用来非接触支承旋转部件的部件。这种轴承装置是具有高 速旋转、高速旋转精度、低噪音等特征的部件,作为搭载于以信息设备为
主的各种电器设备上的电机用的轴承装置,更具体地作为HDD等磁盘装 置、CD-ROM、 CD-R/RW、 DVD-ROM/RAM等光盘装置、MD、 MO等光 磁盘装置等的盘驱动的主轴电机用的轴承装置,或者作为激光束打印机 (LBP)的多边形扫描仪电机、喷射器的色轮(color wheel)电机、风扇 等电机用轴承装置被适宜使用。
例如,在组装在HDD等盘驱动装置的主轴电机中的动压轴承装置中, 已知在径向方向支承轴部件的径向轴承部和在推力方向上支承轴部件的 推力轴承部两者由动压轴承构成的情况。作为这种动压轴承装置的推力轴 承部例如已知在构成旋转部件的突缘部的端面和与其相对的面、例如构成 固定部件的套筒部的下端面或外壳的底部上端面(推力轴承面)的任一个 面上形成作为动压产生部的动压槽,并且在两端面间形成推力轴承间隙的 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l )。
另外,在这种动压轴承装置中,通常为了防止在外壳的内部空间注入 的润滑油向外部泄漏,在与径向轴承间隙连通的外壳的开口部上配设密封 部件。因此,在该密封部件和旋转部件(例如轴部件)之间形成的密封空 间多形成在径向轴承间隙的轴方向一端侧上(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
另外,随着最近信息设备的便捷化、小型化的倾向,对搭载于这些信 息设备等上的动压轴承装置也正要求小型化、薄型化。
作为以这种动压轴承装置的薄型化为目的而构成的动压轴承装置中,例如有特开2005 — 315408号公报中记载的动压轴承装置。该装置具有这 样的特点将以往多设置于固定部件的一端开口侧、换言之径向轴承间隙 的一端开口侧的密封空间形成在径向轴承间隙的半径方向外侧上,这样, 将动压轴承装置的轴方向尺寸縮小该密封空间的量。这种情况下,在与外 壳的外周面之间形成密封空间的衬套的下端面和与其相对的外壳的上端 面之间多形成推力轴承间隙。
专利文献l:特开2003—239951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03 — 65324号公报
专利文献3:特开2005—315408号公报
其中,这种动压轴承装置的外壳的形成,以往通过金属的切削进行, 但是最近从低成本的观点来看,正在研究取代切削而例如采用锻造等塑性 加工。这种情况下,实现了作业过程的简化,也能够使用于在与衬套之间 的推力轴承间隙中产生流体的动压作用的动压槽通过与外壳共用的塑性 加工而设置在外壳的端面上。但是,外壳由于在其外周面与衬套之间形成 密封空间,所以该外周面也少形成锥形。因此,即使要通过塑性加工而在 外壳的端面上形成动压槽,由于在不同冲压位置外壳的壁厚不同,也难以 在整个端面上得到一样的冲压力,高精度成形动压槽是困难的。
专利文献3中记载有这样的主旨,代替外壳的上端面,而在与该面相 对的衬套的下端面通过树脂的注射成形而成形动压槽。但是,这种情况下, 由于通过树脂形成衬套,所以不能避免因成形时收縮导致的动压槽的变 形,难以高精度形成动压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在这种动压轴承装置中,以低成本形成具有高成形 精度的动压产生部。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压轴承装置,其具有固定部件;
旋转部件;形成在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之间, 一端位于密闭侧,另一端位 于大气开放侧的径向轴承间隙;形成在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之间,与径向 轴承间隙的大气开放侧相连的推力轴承间隙;设置于旋转部件上,与固定 部件之间形成推力轴承间隙的推力部件;用于在推力轴承间隙中产生流体
4的动压作用的动压产生部,其特征在于,推力部件由金属形成,并且在推 力部件上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形动压产生部。
如上所述,设置动压产生部的推力部件以金属制作,从而能够避免该 动压产生部设置在固定部件上的情况下产生的不良现象、或者因旋转部件 的材质导致的成形性降低等情况。另外,若通过冲压加工成形动压产生部, 则例如通过事先制作高精度的模具,从而能够使动压产生部的成形精度提 高,提高在推力轴承间隙产生的流体的动压作用。另外,通过冲压加工而 成形动压产生部,从而提高大批量生产率,也能够实现该制作成本的降低。
另外优选动压产生部和推力部件都通过冲压加工成形。若都通过冲压 成形,则例如两者也能够都通过共用的冲压工序成形,由此能够使作业工 序简化,进一步实现低成本化。
动压产生部成形在推力部件上的情况下,优选该动压产生部的成形部 位壁厚恒定,由此能够越发提高动压产生部的成形精度。另外,若为具有 均一壁厚的推力部件,则能够更加精度良好地进行在先的冲压成形,所以 能够满足推力轴承面的平面度、对轴部的直角度等旋转时要求的推力部件 的几何精度,而发挥高的轴承性能。
在含有推力部件的旋转部件中,作为要求高形状精度的部位,例如上 所述能够例举,在与固定部件之间形成推力轴承间隙的推力部件的端面
(动压产生部的形成部位)、在与固定部件之间形成径向轴承间隙的面、 例如设置于推力部件的中央的轴部的外周面等。另外,旋转部件是根据其 用途和使用样式而安装各种部件使用的部件,例如将动压轴承装置组装在
HDD等盘驱动装置中使用的情况下,在旋转部件上设有用于与推力部件
一同搭载磁盘等盘的盘搭载面。盘搭载面由于当然与盘的读取精度直接联 系,所以需要针对该盘搭载面的形状精度例如平面度、旋转部件对旋转轴 中心的直角度等进行精加工。这种情况下,例如通过在金属制的推力部件 上形成盘搭载面,从而能够提高具有高形状精度的盘搭载面的上述形状精 度,提高盘的读取精度。这种情况下具有盘搭载面的衬套等相当于推力部 件。
另外,上述动压轴承装置例如组装在风扇电动机中使用的情况下,在 旋转部件上设置与其送风模式对应的形状的风扇。这种情况下,风扇与上述的轴承面和盘搭载面相比不需要那么高的形状精度,所以能够例如通过 以推力部件为嵌入部件的树脂注射成形而与推力部件一体形成。这样,具 有高形状精度的部位通过金属制的推力部件形成,或者通过推力部件的冲 压成形来形成,对于不需要那样精度的部位通过成本优良的树脂注射成形 来形成,从而能够得到精度方面和成本方面都优良的旋转部件。这种情况 下,用于将风扇固定在轴部件上的支承部件或设置于支承部件内侧的、构 成转子磁体的安装部的轭体等相当于推力部件。另外,这些旋转部件的构 成部件自身没必要是推力部件,推力部件也可以构成各构成部件的一部 分。
如上,根据本发明,在这种动压轴承装置中,具有高成形精度的动压 产生部能够以低成本形成。


图1是本发明的组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压轴承装置的风扇电动机的 剖面图。
图2是风扇电动机的平面图。 图3是套筒部的纵剖面图。
图4是从箭头D方向看推力部件的下端面图。
图5是关于其他结构的动压轴承装置的剖面图。
图6是组装有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压轴承装置的主轴电机的剖面图。
图7是其他结构的动压轴承装置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动压轴承装置
2旋转部件
5风扇(fan)
6固定部件
9轴部
10保持部件(推力部件) 10al下端面 10a2动压槽11动压轴承装置12旋转部件20衬套部(推力部件)20c凸缘部 20d盘搭载面 Rl、 R2径向轴承部 T推力轴承部 S密封空间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 图4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另外,以下的说 明中的"上下"方向不只用于为了容易理解各图的构成要素间的位置关系, 动压轴承装置的设置方向和使用样式等不确定。图1是本发明的组装有第一实施方式的动压轴承装置1的风扇电动机 的纵剖面图,图2是分别表示该风扇电动机的平面图。该实施方式的风扇 电动机是所谓的斯洛科(、乂口:y〕)风扇电动机,其具有旋转自如地支 承具有轴部9的旋转部件2的动压轴承装置1;由例如隔着半径方向的间 隙而相对的定子线圈3a和转子磁体3b构成的驱动部3;内周固定有动压 轴承装置1的固定部件6并且安装在要冷却的部件(省略图示)上的基部 4。在端部9的一端上安装有用于保持风扇5的保持部件10,在保持部件 10的外径侧在整个圆周方向上竖立设置多个风扇5。在基部4上设有定子 线圈3a,在保持部件10的内径侧固定转子磁体3b。另外,本实施方式中, 基部4的外壁部4a的圆周方向一部分区域上设有开口部4b。开口部4b在 风扇电动机驱动时起到作为被向外径侧送出的排气流的排气口的作用。另 外,在外壁部4a的上端设有朝向内径侧延伸的一部分环状的上壁部4c, 在上壁部4c的内周形成孔部4d。对定子线圈3a通电,则由定子线圈3a和转子磁体3b之间的励磁力 而使转子磁体3b旋转,由此,竖立设置在保持部件10上的多片风扇5与 轴部9一体旋转。由该旋转,各风扇5产生向外径方向(图1中箭头A方 向)的气流,以被该气流引入的形式,吸气流从孔部4d朝向轴方向下侧7(图1周国内箭头B方向)产生。另一方面,以被向外径方向的气流压出的形式,排气流在图1中箭头C方向产生,经由设置于4外壁部a上的开 口部4b向外部排出。在本实施方式中,动压轴承装置l由固定部件6和旋转部件2构成。固定部件6在本实施方式中,具有大致圆筒状的套筒部7、以及位于 套筒部7外径侧的、与套筒部7—体或单独形成的外壳部8。套筒部7例如通过由烧结金属构成的多孔质体形成圆筒状。本实施方 式中,套筒部7通过以铜为主成分的烧结金属的多孔质体形成圆筒状,例 如通过粘接(包括松弛粘接)、压入(包括压入粘接)、熔敷(包括超声波 熔敷)等适当方式固定在外壳部8的内周面8c上。当然,套筒部7也能 够通过树脂或陶瓷等金属以外的材料形成。另外,除了烧结金属等多孔质 体外,也能够通过不具有内部空孔或仅具有润滑油不能出入程度大小的内 部空孔的结构的材料形成。在套筒部7的内周面7a的整个面或一部分圆筒区域上作为径向动压 产生部形成排列多个动压槽的区域。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图3所示,将多 个动压槽7al、 7a2排列成人字形状的区域在轴方向分离开形成两处。外壳部8由金属或树脂形成大致圆筒状。本实施方式中,外壳部8构 成其轴方向一端开口的有底筒状。另外,在外壳部8的上方部外周(上端 面8a侧的端部外周)上形成朝向上方逐渐扩径的环状的锥面8b。旋转部件2在本实施方式中,主要具有插入套筒部7内周的轴部9、 设置于轴部9的上端并配置在固定部件6的开口侧的保持部件10、设置于 保持部件10的外径侧的多个风扇5。轴部9在本实施方式中由金属材料形成,与保持部件10单独形成。 轴部9的外周部9a在将轴部9插入到套筒部7的内周的状态下与套筒部7 的内周面7a上形成的动压槽7al、 7a2形成区域相对。并且,外周面9a 在轴部9的旋转时与动压槽7al、 7a2形成区域之间分别形成后述的第一、 第二径向轴承部R1、 R2的径向轴承间隙(参照图l)。保持部件10具有位于固定部件6的开口侧(上侧)的圆盘部10a、从 圆盘部10a的外周部向轴方向下方延伸的筒状部10b、从筒状部10b的下 端部向外径侧突出的凸缘部10c。其中,在筒状部10b的内周上,如上所述,固定转子磁体3b,在凸缘部10c的上端面10cl上竖立设置多个风扇在圆盘部10a的下端面10al的一部分环状区域上作为动压产生部形 成排列多个动压槽的区域。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图4所示,形成将多个动 压槽10a2以及在多个动压槽10a2之间形成的划分各动压槽10a2的划分部 10a3以螺旋状排列的区域。因此,本实施方式中,保持部件10相当于推 力部件。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动压槽10a2的槽底面与相对于这些动压 槽10a2连续的下端面10al为同一平面。上述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与外壳 部8的上端面8a相对,在轴部9 (旋转部件2)旋转时,在与上端面8a 之间形成后述的推力轴承部T的推力轴承间隙(参照图2)。下端面10al的位于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外径侧的区域上设有例如构 成环状的突出部10d。本实施方式中,突出部10d与风扇5—同通过以保 持部件10为嵌入部件的树脂注射成形而与保持部件10 —体形成。突出部 10d的内周面10dl与外壳部8的锥面8b相对,在与锥面8b之间形成半径 方向间隙朝向上方逐渐縮小的锥形状的密封空间S。组装后,在润滑油充 满动压轴承装置1的内部的状态下,润滑油的液面总是维持在密封空间S 内。保持部件10例如由以黄铜等软质金属为首的金属材料形成上述的形 状。保持部件10的下端面10al上通过冲压加工形成图4所示的动压槽10a2 排列区域。这时,通过冲压成形形成的动压槽10a2的从槽底面到划分部10a3的 上端面的高度、换言之,动压槽10a2的槽深例如为2um以上15"m以 下。这样,构成推力部件的保持部件10的下端面10al上通过冲压加工成 形作为动压产生部的多个动压槽10a2,从而能够以高精度且低成本形成该 动压槽10a2。特别是,如本实施方式所示,在壁厚一定的部位(圆盘部 10a)上进行冲压成形,从而能够越发提高该成形精度。另外,这时,在 与上述动压槽10a2的冲压成形同时,相对于保持部件10的圆盘部10a和 其他区域(筒状部10b等)进行冲压加工,从而能够改善(校正)保持部 件10的形状精度。这种冲压加工的精加工与切削加工的精加工相比具有加工时间的縮短化、随着抑制切纷产生而加工后的洗净工序简略化等优 点,所以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能够提高生产率。另外,保持部件10也能够通过切削加工等形成,但是若如图2所示 那样保持部件10构成薄板形状,则也能够通过冲压加工形成保持部件10。这种情况下,动压槽10a2的冲压成形与保持部件10的冲压成形同时进行, 从而成形工序简略化,能够进一步提高生产率。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动压槽10a2的成形精度,例如(图示省略) 也能够在下端面10al中与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相邻的内径侧的区域和外 径侧的区域的一方或双方,形成比动压槽10a2的槽底深(薄壁)的退刀 部。这些退刀部比动压槽10a2的冲压成形预先形成,从而动压槽10a2 (以 及划分部10a3)的冲压成形时吸收金属组织的塑性变形时多余组织。因此, 能够提高该动压槽10a2 (以及划分部10a3)的高精度成形。另外,如本实施方式所示,突出部10d和风扇5通过以金属制的保持 部件10为嵌入部件的树脂注射成形形成,从而如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那 样,将要求高形状精度的部位通过金属的冲压加工形成,另外将突出部10d 的内周面10dl和风扇5的表面形状等不太要求高形状精度的部位通过树 脂模制部形成,从而能够既能够实现该旋转部件2的高精度又能实现其低 成本化。在上述结构的动压轴承装置l中,轴部9旋转时,形成在套筒部7的 内周面7a上的动压槽7al、 7a2形成区域,在与相对的轴部9的外周面9a 之间形成径向轴承间隙。并且,伴随轴部9的旋转,上述径向轴承间隙的 润滑油被压入动压槽7al、 7a2的轴方向中心侧,其压力上升。这样,在 动压槽7al、 7a2产生的润滑油的动压作用下,分别构成在径方向非接触 支承轴部9的第一径向轴承部Rl和第二径向轴承部R2。与此同时,在作为推力部件的保持部件10的下端面10al上形成的动 压槽10a2排列区域、和与其相对的外壳部8的上端面8a之间的推力轴承 间隙上形成的润滑油膜的压力比动压槽10a2的动压作用高。并且,通过 这些油膜的压力而构成在推力方向非接触支承旋转部件2 (保持部件10) 的推力轴承部T。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本发明不限于该实施方式,也能够适用于其他结构的动压轴承装置。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了突出部10d作为模制部一体设置在保 持部件10上,在该突出部10d的内周面10dl和外壳部8的锥面8b之间 形成了密封空间s的情况,但是也能够是此外的结构。即,为了形成密封 空间S,突出部10d不是必要项,也能够通过局部改变保持部件10的形状 也能够在与外壳部8 (固定部件6)之间形成密封空间。图5是其一例, 在保持部件10的圆盘部10a和筒状部10b之间设有从圆盘部10a的外周 缘向下方延伸的第二筒状部10e和从第二筒状部10e的下端向外径侧膨出 并与筒状部10b的上端部连接的第二凸缘部10f。第二筒状部10e的内周 面IOel在与其相对的外壳部8的锥面8b之间形成锥形状的密封空间S。 这样密封面等需要高面精度的区域通过能冲压成形的金属制的保持部件 IO形成,从而能够避免树脂模制部那样成形时收縮导致的面精度降低,能 够形成具有高面精度的密封面(内周面10el)。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安装在轴部9的一端且保持一个或多个风 扇5的保持部件10作为推力部件,但是没必要限制于此。即,若为图1 和图5所示的动压轴承装置,则只要在与外壳部8的上端面8a之间形成 推力轴承部T的推力轴承间隙,保持部件10以外的部件、例如构成转子 磁体3b的安装部的轭体等也可以是推力部件。或者,构成保持部件10的 一部分的金属制的部件也可以是推力部件。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以该推力 部件为嵌入部件,通过树脂等一体成形保持部件10的剩余部分和风扇5。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动压轴承装置l组装在风扇电动机 中使用的情况,但是也能够对此外的用途使用动压轴承装置。以下,根据 图6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具有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 结构、作用的要素使用相同的符号,其说明省略。
图6概念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动压轴承装置的电机的一 结构例。该电机例如是用于HDD等盘驱动装置的电机,其具有在径方 向非接触支承具有轴部9和衬套部20的旋转部件12的动压轴承装置11、 例如由隔着半径方向的间隙相对的定子线圈13a和转子磁体13b构成的驱 动部13、和托架14。定子线圈13a固定在托架14上,转子磁体13b固定 在衬套部20的外周。动压轴承装置11的外壳部8固定在托架14的内周。另外,虽然省略图示,但是在衬套部20上保持一个或多个盘状信息记录
媒介(以下单称"盘")。这样构成的主轴电机中,对定子线圈13a通电, 则通过定子线圈13a和转子磁体13b之间产生的励磁力使转子磁体13b旋 转,随之,保持在衬套部20上的盘与轴部9 (旋转部件12) —体旋转。 该实施方式中,动压轴承装置ll由固定部件6和旋转部件12构成。 旋转部件12在该实施方式中,主要具有插入套筒部7的内周的轴部9 和设置于轴部9的上端并配置在固定部件6的开口侧上的衬套部20。
衬套部20具有位于固定部件6的开口部(上侧)的圆盘部20a、从圆 盘部20a的外周部向轴方向下方延伸的筒状部20b、从筒状部10b向外径 侧突出的凸缘部20c、设置于凸缘部20c的上端的用于载置保持上述的盘 的盘搭载面20d。其中,凸缘部20c和盘搭载面20d在本实施方式中,通 过以衬套部20为嵌入部件的树脂注射成形来与金属制的衬套部20 —体形 成。另外,该实施方式中,止脱部件21与凸缘部20c—起通过树脂的嵌 入成形而与衬套部20 —体设置在筒状部20b的内周上,止脱部件21在旋 转部件12相对于固定部件6轴方向相对移动时起到相对于固定部件6止 脱功能的。
在圆盘部20a的下端面20al的一部分环状区域上作为动压产生部形 成排列多个动压槽的区域。该实施方式中,形成例如与图4同形状的动压 槽10a2排列区域。上述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与外壳部8的上端面8a相对, 在轴部9 (旋转部件12)旋转时,在与上端面8a之间形成后述的推力轴 承部T的推力轴承间隙(参照图2)。因此,该实施方式中,衬套部20相 当于推力部件。
在筒状部20b的内周面20bl和与其相对的外壳部8的锥面8b之间形 成半径方向间隙尺寸朝向上方逐渐縮小的锥形状的密封空间S。在后述的 润滑油充满动压轴承装置11的内部的状态下,润滑油的液面总是维持在 密封空间S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也通过沖压加工成形在衬套 部20的下端面20al上。由此,与该动压槽10a2设置在外壳部8的上端 面8a侧的情况相比,能够以高精度且低成本形成。
另外,该实施方式中,考虑到金属制衬套部20的冲压加工性能或者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动压产生部)的成形性,具有盘搭载面20d的凸 缘部20c通过树脂的嵌入成形而与衬套部20 —体形成,但是为了得到高 精度的盘搭载面20d,例如图7所示,也能够通过金属制的衬套部20形成 凸缘部20c和盘搭载面20d。这种情况下,转子磁体13b隔着具有磁屏蔽 性的轭体15而通过粘接等方式固定在衬套部20上。
另外,该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中,只要在与外壳部8的上端面 8a之间形成推力轴承部T的推力轴承间隙,则衬套部20以外的金属制部 件例如构成转子磁体3b的安装部的轭体15等也可以是推力部件。这种情 况下,轭体15例如构成基于图6的衬套部20的形状。另外,衬套部20 的一部分例如也可以是具有动压槽10a2形成区域的金属制的部件即推力 部件。这种情况下,也能够以该推力部件为嵌入部件,通过树脂一体成形 衬套部20的剩余部分和凸缘部20c等。
另外,以上的实施方式(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形成于 保持部件10的下端面10al上的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中,动压槽10a2的 槽底面位于与该动压产生部所相邻的下端面10al为同一平面高度的情况, 但是相反也能够将设置于各动压槽10a2间的划分部10a3的上端面形成为 与相邻的下端面10al为同一平面高度。
特别是后者的情况下,通过冲压加工变形的区域变小,所以如上所述, 在与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相邻的内径侧的区域和外径侧的区域的一方或 双方上形成退刀部的情况下,能够减小该退刀部。由此,能够越发提高动 压产生部(动压槽10a2)的加工精度。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动压槽10a2的成形性,也能够将推力部件为 烧结金属制。在此,推力部件例如为图1所示的保持部件10的情况下, 进行用于使浸入推力部件的内部的润滑油等不向轴承外部漏出的密封处 理,例如圆盘部10a的下端面10al中除了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的保持部 件10的外表面由树脂覆盖即可。
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将风扇5和突出部10d、具有盘搭载 面20d的凸缘部20c等通过树脂的嵌入成形与保持部件10或衬套部20 — 体形成的情况,但是当然也能够将它们与保持部件10或衬套部20单独形 成,通过粘接或压入等各种固定方式固定在保持部件10或衬套部20上。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形成密封空间S的外壳部8的外周面为 锥面8b,但是也没必要是这种性状。例如虽然图示省略,但是也能够将锥 面8b形成为直径恒定的外周面,在该外周面和与其相对的旋转部件2的 内周面(例如突出部10d的内周面10dl)之间形成半径方向尺寸一定的密 封空间。后者,如图4所示,若朝向内径侧设置润滑油被集中的动压产生 部(动压槽10a2),则没必要设置密封空间S。另外,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保持部件10 (或衬套部20)和外壳 部8之间设置推力轴承部T (推力轴承间隙)的情况,但是本发明对在进 一步设置推力轴承部的结构的动压轴承装置也适用。即,虽然省略图示, 但是也能够形成这样的动压轴承装置,在轴部9的下端设置突缘部,在突 缘部的上端面和与其相对的套筒部7的下端面之间形成推力轴承间隙。这 时,也能够在突缘部的上端面或套筒部7的下端面的任一个上例如形成图 4所示的形状的动压槽排列区域(螺旋的方向相反)。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二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轴部9与保持部件10 (或衬套部20)单独形成后进行固定的情况,但是只要不影响动压槽10a2 (动压产生部)的成形性,也能够使例如轴部9和保持部件10 (或者衬套 部20)都由金属形成。另外,关于除了保持部件10和轴部9的动压轴承装置1的结构部件, 没必要限制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虽然省略图示,但也能够关于外壳部8 和套筒部7由同一材料一体形成(固定部件6单一部件化)等实现各结构 部件间的一体化的结构也适用本发明。进一步说,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结构的动压轴承装置,只要是具有形成 在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之间且一端位于密闭侧而另一端位于大气开放侧 的径向轴承间隙、形成在固定部件和旋转部件之间且与径向轴承间隙的大 气开放侧相连的推力轴承间隙、和上述推力部件的动压轴承装置,能够适 用于任意的动压轴承装置。另外,在以上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径向轴承部R1、 R2和推力轴承部 T例示了通过人字形状或螺旋形状的动压槽来产生润滑油的动压作用的结 构,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此。例如,作为径向轴承部Rl、 R2,图示虽然省略,但是也可以采用轴方向的槽形成在圆周方向的多个部位上的所谓步进状的动压产生部、或者 在圆周方向上排列多个圆弧面,且在与相对的轴部9的正圆状外周面9a 之间形成楔状的径方向间隙(轴承间隙)的、所谓多圆弧轴承。或者,将套筒部7的内周面7a形成为不设置作为动压产生部的动压 槽或圆弧面等的正圆外周面,通过该内周面7a和相对的轴部9的正圆状 外周面9a来构成所谓的正圆轴承。这种情况下,能够容易将固定部件6 形成一体件,能够进一步降低制作成本。另外,推力轴承部T,虽然同样省略图示,但是也能够通过在形成动 压产生部的区域(例如保持部件10的下端面10al等)上,在圆周方向规 定间隔上设置多个半径方向槽形状的动压槽的、所谓步进轴承、或者波形 轴承(端面为调谐波形等波形)等构成。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充满动压轴承装置l的内部的在径向轴 承间隙或推力轴承间隙中产生动压作用的流体例示了润滑油,但是此外, 也能够使用在各轴承间隙中能产生动压作用的流体例如空气等流体、磁性 流体等具有流动性的润滑剂或润滑膏等。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压轴承装置,其具有固定部件;旋转部件;径向轴承间隙,其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之间,且一端位于密闭侧,另一端位于大气开放侧;推力轴承间隙,其形成在所述固定部件和所述旋转部件之间,且与所述径向轴承间隙的大气开放侧相连;推力部件,其设置于所述旋转部件,与所述固定部件之间形成所述推力轴承间隙;动压产生部,用于在所述推力轴承间隙中产生流体的动压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部件由金属形成,并且在所述推力部件上通过冲压加工而成形所述动压产生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压产生 部和所述推力部件都通过冲压加工成形。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力部件 和盘搭载面都设置在所述旋转部件上。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压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件 还具有通过树脂的注射成形而与所述推力部件一体形成的风扇,所述树脂 的注射成形以所述推力部件为嵌入部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压轴承装置,其以低成本形成具有高成形精度的动压产生部。旋转部件(2)具有轴部(9)和设置于轴部(9)的一端的作为推力部件的保持部件(10)。在构成保持部件(10)的圆盘部(10a)的下端面(10a1)的一部分环状区域上作为动压产生部形成将多个动压槽、以及形成在多个动压槽(10a2)之间、并划分各动压槽(10a2)的划分部(10a3)以螺旋状排列的区域。上述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与外壳部(8)的上端面(8a)相对,轴部(9)旋转时,在与上端面(8a)之间形成推力轴承部(T)的推力轴承间隙。上述动压槽(10a2)排列区域通过冲压加工成形在保持部件(10)的下端面(10a1)上。
文档编号F16C17/10GK101410636SQ200780011328
公开日2009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07年2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8日
发明者伊藤健二, 古森功 申请人:Ntn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