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鼓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39710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鼓式制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机械鼓式制动器,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当制动被释放时能够 使制动蹄平滑返回到制动蹄的初始位置的机械鼓式制动器。
背景技术
通常,机械鼓式制动器通过利用与驻车制动杆相连的缆线在带有衬片的制动蹄和 制动鼓之间产生摩擦来提供制动力。当这种机械鼓式制动器被用作车辆的驻车制动器时,所述机械鼓式制动器与盘式 制动器配对以通过液压力制动后轮,被称为DIH式(盘带鼓式(Drum In Hat))制动器。如图1所示,机械鼓式制动器包括与车体结合的底板2和一对制动蹄3a和北,该 对制动蹄通过致动杆10 (在下面描述)往外操纵以使得与车轮一起旋转的制动鼓1在所述 底板2的前侧受限。在制动时,附接有衬片6a和6b的所述制动蹄3a和北与制动鼓1的内周面摩擦 以产生制动力。制动蹄3a和北分为主蹄3a和次蹄北,该主蹄3a设置在制动鼓1的向前 旋转的方向上,而该次蹄北关于锚销7与主蹄3a相对。制动蹄3a和北包括供附接衬片6a和6b的半圆形状的凸缘fe和恥以及与所述 凸缘如和恥的内周面结合以支撑凸缘如和恥的腹板如和仙。在这种情况下,制动蹄 3a和北的腹板如和4b的一个端部s在与锚销7接触的同时被锚销7支撑,并且对置的端 部s在与调节器9接触的同时被调节器9支撑。调节器9将主蹄3a和次蹄北的对置端部相互连接并且补偿由于持续制动产生的 衬片6a和6b的磨损而引起的衬片6a和6b与制动鼓1的内周面之间的间隙的增加。通常,当操作制动器时,与锚销7接触的主蹄3a以及与调节器9接触的次蹄北的 制动力是最大的。在制动操作时所述两个制动蹄3a和北趋于在一个方向上转动,以使得制动蹄3a 和北朝向次蹄北偏置。因而,在已经释放制动之后,主蹄3a和次蹄北返回至它们相对于锚销7的初始位 置。然而,第一蹄3a和第二蹄北的位置在其中所述位置向次蹄北侧偏置的状态下返回。 因此,没有实现平滑位置返回。

发明内容
因而,本公开内容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械鼓式制动器,其中两个制动蹄在制动 操作已经被释放之后可以平滑地返回其初始位置。本公开内容的其它方面和/或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明并且部分地通 过所述描述将变得更明显,或可以通过实施本公开内容而获知。本公开内容的前述方面和/或其它方面通过提供一种机械鼓式制动器来实现。所述机械鼓式制动器包括底板,该底板与车体结合;制动鼓,该制动鼓与所述底板相对地设置并且与车轮一起旋转;包括主蹄和次蹄的制动蹄,所述制动蹄附接有衬片以 与所述制动鼓的内周面接触,由此执行制动操作;致动杆,该致动杆在驻车缆线被拉动的条 件下将所述主蹄和次蹄推至所述制动鼓的内表面;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在所述制动操作 被释放时使这两个制动蹄复位;调节器,该调节器结合于所述主蹄和次蹄之间;以及弹性 构件,该弹性构件在所述制动操作被释放时与所述复位弹簧一起使所述两个制动蹄复位。所述调节器包括调节螺母,该调节螺母通过所述致动杆旋转以使所述衬片与所述 制动鼓的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保持在预定间隔。所述弹性构件包括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该第一构件固定至所述底 板,所述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从所述第一构件的两端延伸并且彼此相面对,所述调节螺母 插设在所述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之间。所述弹性构件是片簧。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所述机械鼓式制动器,当制动被释放时,由于片簧所述制 动蹄可以平滑地返回至所述制动蹄的初始位置,这些片簧被固定至所述底板并且插设有调 节器的调节螺母。


这些和/或其它方面从结合附图的以下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更加易 于理解,附图中图1是示出了传统机械鼓式制动器的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的机械鼓式制动器的视图;以及图3是示出了图2的机械鼓式制动器的一部分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详细参照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图解了这些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其中相同的 附图标记在所有附图中表示相同的元件。在下文参考附图来描述这些实施方式以解释本公 开内容。如图2所示,根据本公开内容的机械鼓式制动器包括底板20和一对制动蹄30a和 30b,该底板20与车体结合,该制动蹄30a和30b通过引起与制动鼓10的摩擦而产生制动 力,该制动鼓10安装在底板20的前表面上并且与车轮(未示出)一起旋转。制动蹄30a和30b分为主蹄30a和次蹄30b,该主蹄30a设置在制动鼓10的向前 旋转方向上,该次蹄30b关于锚销70与主蹄30a相对。制动蹄30a和30b包括凸缘50a和 50b以及腹板40a和40b,该凸缘50a和50b具有半圆形状并且附接有衬片60a和60b,该腹 板40a和40b与凸缘50a和50b的内周面结合以支撑凸缘50a和50b。次蹄30b的腹板40b设有致动杆100,该致动杆的一个端部与转轴120可旋转地结 合。致动杆100的相反端通过利用缆线110与设置在驾驶员座椅的一侧的驻车制动杆(未 示出)连接。主蹄30a和致动杆100彼此连接并且通过支杆80支撑。因此,如果拉动驻车 制动杆,则主蹄30a和次蹄30b被同时向外驱动。锚销70插设在主蹄30a的腹板40a的端部与次蹄30b的腹板40b的端部之间以 支撑主蹄30a和次蹄30b,使得两个制动蹄30a和30b在制动时不会彼此分离。复位弹簧150围绕锚销70被固定至两个制动蹄30a和30b的腹板40a和40b。这些复位弹簧150在 制动被释放时使两个制动蹄30a和30b返回至其初始位置。调节器90插设在主蹄30a的腹板40a的相反端部与次蹄30b的腹板40b的相反 端部之间,以使腹板40a和腹板40b的相反端部彼此连接。另外,调节器90补偿由于持续 制动产生的衬片60a和60b的磨损而引起的衬片60a和60b与制动鼓10的内周面之间的 间隙的增加。调节器90包括支撑杆91、可移动地插入支撑杆91的中空部中的可延伸杆93、以 及与可延伸杆93结合的调节螺母95。在调节器90中,如果通过致动杆100旋转调节螺母 95,则可延伸杆93的一部分离开支撑杆91,由此恒定地保持衬片60a和60b与制动鼓10的 内周面之间的间隙。在具有以上结构的机械鼓式制动器中,如果在车辆的停车状态(station state) 下拉动设置在驾驶员座椅一侧的驻车制动杆,则致动杆100的通过缆线110与驻车制动杆 相连的端部发挥作用,使得支杆80在一个方向上被推动并且主蹄30a的腹板40a的一个端 部与锚销70的前端分离并且被推至制动鼓10,从而产生制动力。随后,主蹄30a推动调节 器90以施加反作用力,并且调节器90将反作用力传递至次蹄30b。因而,次蹄30b的衬片 60b与制动鼓10的内周面产生摩擦,从而产生制动力。同时,根据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如图2和图3所示,设置有弹性构件160,以在 制动被释放时与复位弹簧130 —起平滑地复位两个制动蹄30a和30b的位置。弹性构件160包括第一构件161以及第二构件163和第三构件165,该第一构件固 定至底板20,该第二构件163和第三构件165从第一构件161的两端延伸,调节器90的调 节螺母95插设在第二构件163和第三构件165之间。另外,如图3所示,弹性构件160可 以包括片簧。具体地,第一构件161通过焊接、铆接和螺栓连接而固定到底板20。第二构件163和第三构件165在使得调节器90的调节螺母95插设在第二构件 163和第三构件165之间的同时从第一构件161的两端延伸并且彼此相面对。换句话说,如果在已经自动释放制动鼓的制动之后,两个制动蹄30a和30b中的至 少一个制动蹄的位置在一个方向上偏置,则分别与两个制动蹄30a和30b接触的调节器90 同时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如上所述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调节器90的调节螺母95 通过利用弹性构件160的第二构件163或第三构件165的弹性变形而返回至调节螺母的初 始位置。另外,如果在一个方向上移动的调节器90的调节螺母95通过利用弹性构件160 的第二构件163或第三构件165的弹性变形而返回至调节螺母的初始位置,则在一个方向 上偏置的制动蹄返回至该制动蹄的初始位置。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制动被释放时,制动蹄由于固定在底板上并插设 有调节螺母的片簧而平滑地返回至该制动蹄的初始位置。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一些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 要求书及其等同物限定范围的本公开内容的原则和精神下,这些实施方式可以进行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机械鼓式制动器,该机械鼓式制动器包括底板,该底板与车体结合;制动鼓,该制动鼓与所述底板相对地设置并且与车轮一起旋转;包括主蹄和次蹄的制动蹄,该制动蹄附接有衬片以与所述制动鼓的内周面接触,用于 执行制动操作;致动杆,该致动杆在驻车缆线被拉动的条件下将所述主蹄和所述次蹄推至所述制动鼓 的内表面;复位弹簧,该复位弹簧在所述制动操作被释放时使这两个制动蹄复位;调节器,该调节器结合于所述主蹄和所述次蹄之间;以及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在所述制动操作被释放时与所述复位弹簧一起使所述两个制动 蹄复位,其中所述调节器包括调节螺母,该调节螺母通过所述致动杆旋转以使所述衬片与所述 制动鼓的所述内表面之间的间隙保持在预定间隔,以及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第一构件以及第二构件和第三构件,该第一构件固定至所述底 板,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三构件从所述第一构件的两端延伸并且彼此相面对,所述调节 螺母插设在所述第二构件和所述第三构件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鼓式制动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是片簧。
全文摘要
公开了一种机械鼓式制动器,该机械鼓式制动器在制动操作被释放时能够使制动蹄返回该制动蹄的初始位置。在所述机械鼓中,当制动被释放时,所述制动蹄由于片簧而平滑地返回至该制动蹄的初始位置,这些片簧被固定至底板并且使得调节器的调节螺母插设在片簧之间。
文档编号F16D65/46GK102080695SQ20101062150
公开日2011年6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30日
发明者郑会道 申请人:株式会社万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