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5537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减震器,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适于吸收并减小在减震器处于上跳极限(full bump)时的震动的改进结构的减震器。
背景技术
通常,用于车辆的减震器指的是震动吸收/减小装置,该震动吸收/减小装置安装在轴与车体之间,以便在驾驶车辆时通过吸收从路面传递到轴的振动或震动而提供更舒适的乘坐。减震器的内部填充有气体和油以增加减震器的阻尼力。典型地,填充有油的液压减震器已经被广泛地使用。减震器包括缸体,该缸体具有填充有诸如油的工作流体的工作管;在该工作管内滑动的活塞阀;以及连接到该活塞阀并且延伸到缸体外部的活塞杆。活塞杆和缸体分别地连接到车体和轴,并且在进行相对运动的同时进行操作。通过工作流体来操作活塞阀以产生阻尼力。在车辆或者减震器处于上跳极限的附近可能会产生大的震动和噪音。为了防止这个问题,传统的减震器使用碰撞缓冲橡胶垫(bump riAber)。碰撞缓冲橡胶垫由橡胶或者聚氨酯制成,并且布置在缸体外部特别是塔顶(upper mount)与缸体的上盖之间。当碰撞缓冲橡胶垫在上跳极限中在塔顶和上盖之间被挤压时,便产生了反作用力。因此,根据挤压的程度和/或接触情况,可能会产生很大的噪音并且碰撞缓冲橡胶垫的耐用性可能会降低。通过由高质量的材料制成碰撞缓冲橡胶垫可以克服这些问题。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生产成本会增加且性价比不能令人满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减震器,所述减震器进一步包括与活塞阀分离的液压地减小震动的机构,由此在减震器的上跳极限中有效地吸收并且减小震动。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减震器包括工作管,该工作管具有第一内径部和第二内径部,所述第二内径部的内径比所述第一内径部的内径小;活塞阀,该活塞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内径部的所述内径相对应的外径,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内径部的内表面滑动;以及减震活塞,该减震活塞具有与所述第二内径部的所述内径相对应的外径,并且沿着所述第二内径部的内表面滑动;所述第二内径部可以布置在所述工作管的下部处,使得当所述减震器的上跳极限发生时该第二内径部与所述减震活塞相互作用。减震活塞可以包括当该减震活塞位于所述第二内径部处时允许流体流动的通孔。所述第二内径部可以布置在所述工作管的下部处,所述减震器的上跳极限发生在所述工作管的下部中,并且可以在所述第二内径部中沿着纵向方向形成有面向所述减震活塞的狭槽。所述第一内径部可以由缸体管的内表面形成,并且所述第二内径部可以由插入在所述工作管的下部处的中空管的内表面形成。在所述第一内径部的下部处,可以安装有本体阀以便与活塞阀一起产生阻尼力。封装(enclose)所述工作管的基座壳体可以连接到本体阀。所述活塞阀和所述减震活塞可以由间隔件隔开并且共同地连接到单个活塞杆。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剖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剖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处于正常操作状态的图1的减震器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图4是示出了在上跳极限中处于减震操作状态的图1的减震器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附图标记10:工作管12:中空管20:活塞杆30:活塞阀40 基座壳体50 本体阀60:减震活塞62:通孔63 特氟龙带(Teflon tape) 121 狭槽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解释为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而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本公开充分且完全,并向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充分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可能将元件的宽度、长度和厚度放大。贯穿本公开,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剖视图,并且图2是沿着图1的线I-I剖的剖视图。如图1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震器1包括填充有油的工作管10、插入到工作管10中并且设置成在工作管10内可竖直移动的活塞杆20、连接到活塞杆20的活塞阀30、以及封装工作管10的基座壳体40。像活塞阀30 —样,本体阀50安装在工作管 10的下端处以便根据减震器1的操作来产生阻尼力。尽管未示出,杆引导件安装在工作管 10和基座壳体40的上端处,以使活塞杆20被竖直可滑动地支撑。基座壳体40的下部连接到本体阀50。基座壳体40的内部填充有油和气体。活塞阀30的竖直移动致使油从基座壳体40的内部通过本体阀50流动到工作管10的内部,或者致使油从工作管10的内部通过本体阀50流动到基座壳体40的内部。于是,根据活塞阀 30竖直运动的工作管10内部压力的变化得到了补偿。在活塞阀30连接到活塞杆20的同时,活塞阀30在工作管10内上下移动以吸收并减小施加到车辆的震动或振动。为此,活塞阀30将工作管10的内部分隔成上回跳腔和下压缩腔。由于阀结构和活塞阀30的竖直运动,活塞阀30致使油选择性地流到回跳腔和压缩腔。也就是说,如果活塞阀30根据回跳周期而上升,那么活塞阀30的回跳通道打开并且回跳腔的工作流体流入到压缩腔内。如果活塞阀30根据压缩周期而下落,那么活塞阀30的压缩通道打开并且压缩腔的工作流体流入到回跳腔内。在该操作期间,活塞阀30产生阻尼力。以与活塞阀30相类似的方式,本体阀50通过相对于流经其自身通道的油产生阻力而产生阻尼力,以减小振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空管12被装配到工作管10的内部的下部中。因此,在工作管10中形成有第一内径部和第二内径部。第一内径部具有由工作管10的内表面限定的第一内径D1,并且第二内径部具有由中空管12的内表面限定的第二内径D2。第二内径 D2比第一内径Dl小。因为活塞阀30具有与第一内径部的内径Dl相对应的外径,因此其沿着工作管10 的内表面滑动。因而,活塞阀30可以通过允许油在回跳腔与压缩腔之间流动而产生阻尼力。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减震器1包括减震活塞60。如图1和图2所示,减震活塞60具有与第二内径部的内径(S卩,中空管12的内径)相对应的外径。因此,减震活塞60 可以沿着第二内径部即中空管12的内表面滑动。活塞阀30和减震活塞60共同地连接到活塞杆20,并且间隔件35将上活塞阀30与下减震活塞60分开。如上所述,由中空管12的内表面限定的第二内径部以预定的长度布置在以下位置,在该位置处,在减震器1的上跳极限中第二内径部通过与减震活塞60的相互作用能够使震动减小,也就是工作管10的下部位置。此外,工作管10包括沿着竖直方向贯穿工作管 10的多个通孔62。所述多个通孔62充当以低速来产生递减特性的主要因素。例如,将特氟龙带63安装在减震活塞60的外周表面上,以便与第二内径部的内表面即中空管12的内表面平滑地滑动。如图2中所示,在第二内径的内表面即中空管12的内表面中沿着纵向方向形成有至少一个狭槽121,使得该狭槽面向减震活塞60的外周表面。狭槽121用于根据减震器1 的行程(stroke)而产生不同的反作用力。狭槽121的长度可以考虑到反作用特性来确定, 并且狭槽121的横截面积可以根据行程而不同。图3和图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减震器的正常操作状态和处于上跳极限的减震操作状态的视图。参见图3,减震活塞60与活塞阀30 —起布置在具有由工作管Dl的内表面限定的第一内径Dl的第一内径部内。此时,在减震活塞的外周与工作管10之间存在大的间隙。因此,油没有大的阻力地流经该间隙和减震活塞60的通孔62。此时,减震器1执行正常的回跳和压缩操作。参见图4,活塞阀30和减震活塞60进一步一起落下。于是,就变成了如下状态,其中减震活塞60沿着中空管12的内表面即第二内径部滑动。在这种状态下,可能发生由上跳极限引起的震动。然而,由于在减震活塞60与工作管10之间不存在气体,因此将减震活塞60向上推的反作用力增加。因此,可以大大地减小由上跳极限引起的震动。此时,仅有少量油从减震活塞60的下部通过形成在减震活塞60中的多个通孔62流动到减震活塞60 的上部。根据本发明的减震器,在具有允许活塞阀滑动移动的第一内径部的工作管内设置有内径小于第一内径部的第二内径部,并且减震活塞被设置为使其在第二内径部中可滑动地移动。因此,工作管可以取代传统的碰撞缓冲橡胶垫或者可以弥补传统的碰撞缓冲橡胶垫的问题。此外,能够可靠地减小上跳极限中的震动。特别地,本发明能够取消使用使在压缩和减压过程中上跳极限中的震动减小但会引起噪音的碰撞缓冲橡胶垫。因此,本发明的减震器能够更安静地操作。此外,因为不存在为了消除噪音而用高质量的材料来制造碰撞缓冲橡胶垫而引起的成本上升问题,所以本发明的减震器具有成本效益。尽管参照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在不脱离如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做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本发明的详细描述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并且该范围内的所有区别都将被理解为包括在本发明中。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于2010年9月7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 10-2010-0087460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此。
权利要求
1.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工作管,该工作管具有第一内径部和第二内径部,所述第二内径部的内径比所述第一内径部的内径小;活塞杆,该活塞杆由布置在所述工作管的上端处的杆引导件可滑动地支撑,并且在所述工作管内沿着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基座壳体,该基座壳体设置为封装所述工作管; 本体阀,该本体阀在所述基座壳体的下部处连接到所述工作管的下端; 活塞阀,该活塞阀在所述工作管内连接到所述活塞杆,以将所述工作管的内部分隔为上回跳腔和下压缩腔;以及减震活塞,该减震活塞布置在所述活塞阀的下方,与所述活塞阀间隔开,并且连接到所述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内径部的所述内径相对应的外径,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内径部的内表面滑动,所述减震活塞具有与所述第二内径部的所述内径相对应的外径,并且沿着所述第二内径部的内表面滑动,并且所述第二内径部从所述第一内径部的下端延伸到布置在所述工作管的下端处的所述本体阀附近,使得当所述减震器的上跳极限发生时所述第二内径部与所述减震活塞相互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减震活塞包括当所述减震活塞位于所述第二内径部处时允许流体流动的通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通孔完全打开以允许流体不间断地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通孔形成为多个,并且所述多个通孔沿着以所述活塞杆为中心的假想圆以规则的间距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第二内径部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形成并且面向所述减震活塞的狭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该减震器还包括间隔件,该间隔件布置在所述活塞阀与所述减震活塞之间并且连接到所述活塞杆以将所述活塞阀与所述减震活塞分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器,其中在所述减震活塞的外周表面处安装有特氟龙市ο
8.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工作管,该工作管具有第一内径部和第二内径部,所述第二内径部的内径比所述第一内径部的内径小;活塞杆,该活塞杆由布置在所述工作管的上端处的杆引导件可滑动地支撑,并且在所述工作管内沿着竖直方向往复运动;活塞阀,该活塞阀在所述工作管内连接到所述活塞杆以将所述工作管的内部分隔为上回跳腔和下压缩腔;以及减震活塞,该减震活塞布置在所述活塞阀的下方,与所述活塞阀间隔开,并且连接到所述活塞杆,其中,所述活塞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内径部的所述内径基本相等的外径,所述减震活塞具有与所述第二内径部的所述内径基本相等的外径,并且所述第二内径部布置在所述第一内径部的下端附近,使得当布置在所述活塞阀下方的所述压缩腔被压缩到最大程度时所述第二内径部与所述减震活塞相互作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减震活塞包括当所述减震活塞位于所述第二内径部处时允许流体流动的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通孔完全打开以允许流体不间断地流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通孔形成为多个,并且所述多个通孔沿着以所述活塞杆为中心的假想圆以规则的间距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器,其中所述第二内径部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形成并且面向所述减震活塞的狭槽。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器,该减震器还包括间隔件,该间隔件布置在所述活塞阀与所述减震活塞之间并且连接到所述活塞杆以将所述活塞阀与所述减震活塞分开。
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震器,其中在所述减震活塞的外周表面处安装有特氟龙市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减震器。该减震器包括工作管,该工作管具有第一内径部和第二内径部,所述第二内径部的内径比第一内径部的内径小;活塞阀,该活塞阀具有与所述第一内径部的所述内径相对应的外径,并且沿着所述第一内径部的内表面滑动;以及减震活塞,该减震活塞具有与所述第二内径部的内径相对应的外径,并且沿着所述第二内径部的内表面滑动。所述第二内径部布置在所述工作管的下部处,使得当所述减震器的上跳极限发生时该第二内径部与所述减震活塞相互作用。所述第二内径部包括沿着纵向方向形成并且面向所述减震活塞的狭槽。
文档编号F16F9/32GK102434616SQ20111026366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7日
发明者柳春成 申请人:株式会社万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