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1377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装置,该驱动装置在挖掘机等工程机械中将从作为驱动源的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并传递至上部回转体等被驱动部。
背景技术
以挖掘机的回转驱动装置为例说明背景技术。
挖掘机具备:履带式的下部行走体;上部回转体,绕垂直于地面的轴回转自如地搭载在下部行走体上。上部回转体上安装有作业附属装置。
该挖掘机中,使上部回转体回转的回转驱动装置包括:作为驱动源的液压马达或电动马达;减速单元,具备齿轮机构,该齿轮机构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并传递至被驱动部亦即上部回转体。
马达和减速单元以该马达的中心轴亦即马达轴和该减速单元的中心轴亦即减速输出轴呈同轴的状态排列设置。另外,马达和减速单元以马达位于减速单元上侧的状态安装于上部框架。
减速单元的齿轮机 构例如为具备太阳齿轮、行星齿轮以及齿圈的一级或多级的行星齿轮机构。减速单元的输出经由设置在减速输出轴上的小齿轮以及设置在下部行走体的下部框架上的回转齿轮传递至上部回转体。
另外,减速单元的壳体内注入有润滑油。通过该润滑油润滑齿轮机构。在回转驱动装置的运行中,由于齿轮机构的运作而产生的离心力及泵送作用,减速单元壳体内的润滑油中靠近外周的部分沿着壳体的内壁面上升,其结果是,壳体内润滑油的油面呈研钵状,或壳体内的润滑油向上飞溅。润滑油的温度上升且润滑油的油面随之上升时,该现象会更为激烈。壳体内的润滑油中靠近外周并且上升后的部分因自重而会立即向内侧落下,返回至设置有齿轮机构的区域。返回至设置有该齿轮机构的区域的润滑油增大了齿轮机构搅拌润滑油时的阻力。其结果是,导致齿轮机构运作时所产生的能量损耗增大。
作为解决该问题的技术,已知有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32269号以及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8-232270号中所公开的技术。
这些公知技术中,在壳体的外部设置有油箱,并且以跨越壳体内外的方式设置有上部通路和带有节流孔的下部通路。基于该结构,油面呈研钵状上升的润滑油经由上部通路被导入油箱并存积于该油箱中,存积于该油箱中的润滑油经由下部通路返回至壳体内。
但是,根据上述公知技术,第一,由于在壳体内整个周面上油面呈研钵状地上升后的润滑油中仅有限部分的润滑油经由细小的上部通路被引导至油箱,所以若润滑油整体未被一定以上的搅拌力搅拌,则润滑油不会到达油箱。因此,所存积的润滑油的量减少。
第二,上述公知技术中,由于上部通路和下部通路在与油箱连接的连接位置处汇流,所以积存在油箱中的润滑油有可能在自重的作用下经由两通路的汇流部分逆流至上部通路。若润滑油逆流至上部通路,则该逆流的润滑油会阻碍经由上部通路流向油箱的润滑油的流动,其结果是,到达油箱的润滑油的量更为减少。
从以上两点来看,上述公知技术中,降低因齿轮机构搅拌润滑油所产生的能量损耗的效果小。
另外,上述公知技术中,在回转驱动装置的运行中,润滑油的从壳体向油箱的流动基本上是单向通行,返回壳体内的润滑油的量极少。因此,在回转驱动装置连续运行时以及反复进行回转驱动装置的运行和停止时,有可能因壳体内的润滑油量过度减少而产生齿轮机构的润滑不良。
而且,上述公知技术中,由于在回转驱动装置中设置油箱、上部通路及下部通路,所以回转驱动装置的结构复杂化,并且由于该油箱、上部通路及下部通路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所以导致回转驱动装置大型化。其结果是,有可能导致回转驱动装置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以及对回转驱动装置的周边布局产生不良影响。
此外,上述公知技术中,基于抑制回转驱动装置大型化的观点,油箱不能被大型化,其结果是,无法增大油箱的容量。从这点来看,能够存积于油箱的润滑油的量也减少,其结果是,上述能量损耗的降低效果进一步减小。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能够降低因齿轮机构搅拌润滑油所产生的能量损耗且能够确保齿轮机构的润滑,并且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和小型化。
本发明所涉及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是在工程机械中驱动被驱动部的驱动装置,其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马达;减速单元,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并传递至所述被驱动部;其中,所述马达具有用于输出旋转力的马达轴,所述减速单元具有:壳体,注入有润滑油;齿轮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减速输出轴,用于向所述被驱动部输出由所述齿轮机构减速后的旋转力;油盘,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齿轮机构的上方,接收所述驱动装置运行时在所述壳体内上升的润滑油并存积该润滑油;其中,该减速单元以所述减速输出轴的中心与所述马达轴的中心一致的方式与所述马达并列设置,所述油盘形成用于存积润滑油的主存积空间,并且以在该油盘的外表面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向所述主存积空间引导所述上升的润滑油的油通路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油盘上设置有排油口,该排油口使存积在所述主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通过该排油口向所述齿轮机构逐渐排出。
根据本发明,能够降低因齿轮机构搅拌润滑油所产生的能量损耗且能够确保齿轮机构的润滑,并且能够实现结构的简化和小型化。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的以剖面来局部地表示时的侧视图。
图2是将图1的一部分放大的示意图。
图3是表示驱动装置运行中的润滑油动向的与图2相当的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驱动装置的油盘、支撑部件及筒状体的立体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的与图2相当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方式以挖掘机的回转驱动装置为对象。
但本发明也能适用于具有以下述结构的其他驱动装置,即马达和减速单元以马达轴的中心与减速输出轴的中心一致的状态在上下方向上排列设置,且在减速单元的壳体内注入有润滑油。另外,本发明同样能适用于具有上述结构的挖掘机以外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
[第I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回转驱动装置在挖掘机中驱动作为被驱动部的上部回转体,如在图1中所示,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马达I和减速单元2。马达I和减速单元2沿回转驱动装置的轴向(上下方向)排列设置。马达I设置在减速单元2的上侧。
马达I是液压马达或电动马达。马达I具有:马达壳3,构成该马达I的外表面;以及马达轴5,用于输出旋转力。马达壳3在其下端具有凸缘3a。
减速单元2将从马达I输出的旋转力即马达轴5的旋转力减速并传递至作为被驱动部的上部回转体。减速单元2具备:壳体4,为筒状;行星齿轮机构12,设置在该壳体4内,将从马达I输出的旋转力减速;以及减速输出轴6,用于向上部回转体输出由行星齿轮机构12减速后的旋转力。
马达I和减速单元2以马达轴5的中心和减速输出轴6的中心相互一致且它们的中心与回转驱动装置的轴心一致的状态相互结合。另外,马达I和减速单元2以马达轴5和减速输出轴6沿回转驱 动装置的轴向(上下方向)延伸的方式均以纵置状态设置。马达I和减速单元2在马达壳3的凸缘3a的下端面和壳体4的上端面相互接触的状态下,通过多个连接螺栓7将该凸缘3a和壳体4紧固而结合。在图1至图3中,仅图示了多个连接螺栓7中的一个。
在减速单元2 (壳体4)的下侧设置有轴支撑部8。轴支撑部8在内部具备以减速输出轴6旋转自如的方式支撑该减速输出轴6的轴承。另外,在轴支撑部8的下部外周设置有安装凸缘9。该安装凸缘9通过多个安装螺栓11安装在上部回转体的上部框架10上。
减速单元2具备一级的行星齿轮机构12。减速单元也可以具备多级的行星齿轮机构。以下,将行星齿轮机构12简称为齿轮机构12。在壳体4内注入有用于润滑齿轮机构12的润滑油O。
润滑油O的油面位于回转驱动装置的运行停止时齿轮机构12的绝大部分浸没在该油面之下的水准位置上,且呈水平(参照图1以及图2中的01)。
另一方面,回转驱动装置的运行中,基于齿轮机构12的运作,润滑油O被搅拌,并且基于齿轮机构12的后述太阳齿轮S及行星架C的旋转以及齿轮机构12的后述多个行星齿轮P的公转,润滑油O被施加离心力。在施加于该润滑油O的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O的油面中靠近外周的部分沿着壳体4的内壁面4a上升,其结果是,油面整体呈研钵状(参照图1以及图3中的02)。另外,该回转驱动装置的运行中,在齿轮机构12的泵送作用下,润滑油O向上飞溅。
以下,有时将沿着壳体4的内壁面4a上升的润滑油以及向上飞溅的润滑油统称为“上升后的润滑油”。
齿轮机构12具有:太阳齿轮S ;行星架(也称为毂盘(spider) )C ;多个行星齿轮 ;以及齿圈1 。多个行星齿轮P以围绕太阳齿轮S设置的方式支撑在行星架C上。齿圈R设置于壳体4的内周。齿轮机构12通过各行星齿轮P如周知般地一边自转且一边进行公转运动,使来自马达I的旋转力减速,并向减速输出轴6传递该减速后的旋转力。由此,设置在减速输出轴6下端的小齿轮13 —边与未图示的回转齿轮(齿圈)啮合一边回转,由此,回转驱动装置和与该回转驱动装置结合的上部框架10回转。
在本实施方式的回转驱动装置中,在壳体4内齿轮机构12的上侧设置有作为空气室的上部空间14。减速单元2具备:油盘(oil receiver) 15,设置在该上部空间14中;支撑部件16 ;以及筒状体17。油盘15和支撑部件16以从上部覆盖齿轮机构12的状态设置。支撑部件16经由筒状体17支撑油盘15,并兼具作为辅助油盘的功能。油盘15以及支撑部件16接收并存积在回转驱动装置的运行中上升的润滑油,并且向齿轮机构12逐渐地返回该存积的润滑油。关于上述油盘15和支撑部件16的结构,以下参照图2至图4详述。
在壳体4内的上部空间14中,设置有具有比马达轴5的外径更大的内径的筒状体17,该筒状体17以动配合的方式嵌合于马达轴5。而且,筒状体17通常形成为圆筒形,但也可形成为方筒形。
油盘15以及支撑部件16均形成为底部稍浅的圆形器状。油盘15安装于筒状体17下部的外周面。支撑部件16安装于筒状体17上部的外周面。S卩,油盘15和支撑部件16以在上下方向上互隔少许间距的状态一起安装于筒状体17的外周面。支撑部件16的外周部以载置于壳体4的上端面的状态通过螺栓固定等安装于壳体4。由此,支撑部件16支撑于壳体4,油盘15经由筒状体17和支撑部件16支撑于壳体4。支撑部件16和油盘15在上部空间14中以同轴的方式设置,且以上下错开的状态设置。
油盘15形成用于存积润滑油的主存积空间50。主存积空间50位于油盘15的底壁15c之上,是由该油盘15的底壁15c和该油盘15的外周壁15a围成的空间。主存积空间50的上部开放,润滑油从该上部导入该主存积空间50。
支撑部件16形成有用于接收并存积上升至超过油盘15的润滑油的辅助存积空间51。辅助存积空间51位于支撑部件16的底壁16c之上,是由该支撑部件16的底壁16c和该支撑部件16的外周壁16a围成的空间。
油盘15具有比支撑部件16的外径小的外径。在油盘15的外周面15b和壳体4的内壁面4a之间,形 成有用于向由油盘15形成的主存积空间50以及由支撑部件16形成的辅助存积空间51引导上升的润滑油的油通路18。该油通路18在油盘15的外周面15b与壳体4的内壁面4a之间遍及该两表面整周的范围地形成,且形成为沿油盘15的轴向延伸的空间。
另外,在油盘15中,设置有作为排油口的排油孔19。该排油孔19将存积在主存积空间50中的润滑油通过该排油孔19向齿轮机构12逐渐地排出。该排油孔19以贯穿油盘15的底壁15c的方式形成。另外,在支撑部件16上设置有油出入口 20。该油出入口 20以贯穿支撑部件16的底壁16c的方式形成。
在回转驱动装置的运行中上升的润滑油O如图3所示,通过油通路18到达油盘15的上方,该润滑油O中朝向内侧的部分因自重而降至油盘15存积于主存积空间50中。而后,存积在主存积空间50中的润滑油O经由排油孔19逐渐地排出。
另一方面,上升至超过油盘15的润滑油O经由油出入口 20被引导至支撑部件16的上侧,存积在辅助存积空间51中。存积在该辅助存积空间51中的润滑油O在其自重的作用下经由油出入口 20排出。
排油孔19具有以单位时间经由该排油孔19排出的润滑油O的量少于单位时间导入到主存积空间50中的润滑油O的量的方式设定的直径。具体而言,排油孔19的直径设定成即使存积在主存积空间50中的润滑油O是流畅的状态,经由该排油孔19的排出也需要5至10分钟程度的直径。另外,排油孔19的开口面积设定成油盘15的底面积的1%程度的面积。
排油孔19既可仅设置在油盘15的底壁15c中的一处,也可设置于多处。在排油孔19设置于多处的情况下,各排油孔19的直径设定成单位时间经由所有排油孔19排出的润滑油O的总量少于单位时间导入主存积空间50的润滑油O的量的直径即可。具体而言,各排油孔19的直径设定成即使存积在主存积空间50中的润滑油O是流畅的状态,经由所有排油孔19的排出也需要5至10分钟程度的直径即可。另外,所有排油孔19的开口面积的总计设定成油盘15的底面积的I %程度的面积即可。
另外,排油孔19设置在经由该排油孔19排出的润滑油O向齿轮机构12中例如太阳齿轮S和行星齿轮P的啮合部分滴下的位置上。即,排油孔19设置在靠近油盘15内周的位置上。
另一方面,支撑部件16的油出入口 20为了使上升后的润滑油O轻松地通过该油出入口 20并被引导至支撑部件16的上方,直径充分大于排油孔19的直径。另外,在支撑部件16的圆周方向上,为了扩大向支撑部件16的上方引导润滑油O的可能范围,多个油出入口 20分散设置在支撑部件16的底壁16c的整个圆周方向上。
在此,为了使得经由各油出入口 20排出的润滑油O为油盘15所承接,该油出入口20设置于支撑部件16的底壁16c中与油盘15相对的区域。
壳体4的内壁面4a的上端部4al如图示向内突出。支撑部件16的外周部以跨越该突出的内壁面4a的上端部4al和壳体4的上端面的方式设置。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回转驱动装置中,由于在其运行中,壳体4内上升的润滑油O直接由壳体4内的油盘15接收并存积在主存积空间50中,且使存积在该主存积空间50的润滑油O经由排油孔19逐渐地返回至下侧,所以较之像公知技术那样使润滑油经由较细的上部通路导入壳体外的油箱来存积并使存积在该油箱中的润滑油经由与上部通路相连的下部通路返回壳体内的结构,可更顺畅地进行上升后的润滑油O的存积和返回。由此,在回转驱动装置的连续运行中,处于齿轮机构12应搅拌的润滑油O的量经常减少到所需最小限的量的状态,在回转驱动装置于短时间内反复进行运行和停止时,齿轮机构12从润滑油O不完全返回设置有齿轮机构12的空间的状态亦即壳体4内的润滑油O的油面的油位较低的状态开始运作。因此,可以一面降低齿轮机构12搅拌润滑油O所产生的能量损耗,一面消除齿轮机构12润滑不良的可能性。
此外,在该第一实施方式的回转驱动装置中,由于不需要公知技术那样多余的外部设备或通路,可在结构简化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其结果是,可以防止回转驱动装置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或对回转驱动装置的周边布局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由于在收纳于壳体4内的范围内增大油盘15可使由油盘15形成的主存积空间50的容量足够大,故可进一步提高上述能量损耗的降低效果。
从以上情况可知,在回转驱动装置的运行中,一面高效且足量地存积上升的润滑油0,一面逐渐并切实地使该润滑油O返回至设置齿轮机构12的空间,由此,可以兼顾对润滑油O的搅拌所产生的能量损耗的降低和对齿轮机构12的切实润滑。而且,由于无需在回转驱动装置的外部设置多余的设备,可以实现回转驱动装置结构的简化以及回转驱动装置的小型化。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可以获得以下(i)至(Vii)的效果。
(i)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油盘15是以马达轴5为中心且向该马达轴5的径向外侧扩展的容器状,且该油盘15以在该油盘15的外周面15b和壳体4的内壁面4a之间形成油通路18并从上方覆盖齿轮机构12的状态设置,可以顺畅地将上升的润滑油O诱导至壳体4的内壁面4a侧。因此,即便齿轮机构12的各齿轮S、P以及行星架C的转速低,齿轮机构12产生的搅拌力小,润滑油O的油面也可以容易地形成研钵状。因此,能够提高节能效果以及润滑油的收集效果。
(ii)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油通路18在壳体4的内壁面4a与油盘15的外周面15b之间遍及该两表面整周的范围地形成,且形成为沿油盘15的轴向延伸的空间,所以能够在壳体4的内壁面4a与油盘15的外周面15b之间在遍及该两表面整周的范围内向由油盘15形成的主存积空间50诱导上升后的润滑油O。因此,可以提高油盘15的润滑油O的存积效率。
(iii)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单位时间排出的润滑油O的量少于单位时间导入由油盘15形成的主存积空间50中的润滑油O的量的排油孔19设置在油盘15的底壁15c上。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可通过形成于油盘15的底壁15c的单纯的孔,排出存积在主存积空间50中的润滑油0,较之在油盘中设置用于将油盘中存积的润滑油排出的管路或较长通路的情况,可以简化油盘15的结构。因此,可以方便油盘15的加工并抑制油盘15的制造成本。另外,对于排油孔19,也无需担心在使用管路或较长通路时产生的堵塞。
(iv)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排油孔19设置于经由该排油孔19排出的润滑油O向齿轮机构12滴下的位置。即排油孔19以使存积在主存积空间50中的润滑油O直接返回至齿轮机构12的方式构成。因此,即便在润滑油O的油面的油位下降时,也能够保持齿轮机构12的润滑状态。
(V)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齿轮机构12的上部空间14中筒状体17以动配合的方式嵌合于马达轴5,油盘15和支撑部件16安装于该筒状体17的外周,并且通过将该支撑部件16安装于壳体4,来支撑油盘15。因此,可在将支撑部件16、筒状体17以及油盘15安装于壳体4的状态下,使马达轴5从上方贯穿筒状体17并使该马达轴5与设置在该筒状体17下侧的齿轮机构12 (太阳齿轮S)结合。因此,可以简化回转驱动装置的装配作业。
(vi)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撑部件16兼用作辅助油盘,所以能够增加存积上升的润滑油O的存积容量。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由于支撑部件16的指定油出入口 20兼作润滑油O的导入口和排出口,故较之分别设置导入口和排出口的情况,可以简化支撑部件16的结构。因此,可以方便支撑部件16的加工。
(vii)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将支撑部件16的油出入口 20的位置设定为使存积在由支撑部件16形成的辅助存积空间51的润滑油O朝向油盘15排出。即,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存积在辅助存积空间51中的润滑油O经由油盘15返回齿轮机构12。因此,可以提高延迟上升后的润滑油O整体向齿轮机构12返回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参照图5)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仅说明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
作为第一不同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油盘15的外周壁15a形成为上方扩大的锥形状,由此,油通路18形成为上部狭小且随着从该上部向下部延伸而扩大的下方扩大形状的空间。
通过以该方式扩大油通路18的下部,使上升后的润滑油O容易从下往上通过油通路18,另一方面,通过缩小油通路18的上部,使从上往下的润滑油O的逆流变得困难。SP,可以进一步提高油盘15的润滑油O的收集效果以及存积效率。
作为第二不同点,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壳体4的内壁面4a的上端部4al向内突出,且支撑部件16的外周部安装于该突出的上端部4al,相对于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壳体4的内壁面4a以从下端至上端为无凹凸的方式形成。因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无需担心润滑油O的上升被壳体4的内壁面4a的凹凸形状所妨碍。其结果是,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润滑油O更顺畅地导入由油盘15形成的主存积空间50以及由支撑部件16形成的辅助存积空间51中。
作为第三不同点,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16形成为在其外周部无立起部的单纯的圆板状,在该支撑部件16的外周部载置于壳体4的上端面的状态下安装于该壳体4的上端部。通过该结构,可以简化支撑部件16的加工,削减支撑部件16的制造成本。
而且,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16形成为单纯的圆板状,润滑油O存积在该支撑部件16之上。具体而言,在圆板状的支撑部件16之上形成由该支撑部件16和马达壳3的凸缘3a围成的辅助存积空间51,润滑油O存积在该辅助存积空间51中。因此,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支撑部件16实际上也具有辅助油盘的功能。
[其他实施方式]
(I)也可将支撑部件设成用于支撑筒状体17以及油盘15的支撑专用的部件。即,支撑部件也可不具有用于存积润滑油的功能。例如,也可设置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具有设置在筒状体17的径向外侧且安装于壳体4的上端部的大直径的环部件和从筒状体17呈放射状延伸且与环部件结合的多个杆,并且将该支撑部件的多个杆的内侧的端部安装于筒状体17。或者,也可以作为从油盘15的外周部中的多个位置呈放射状突出的支撑部件设置多个安装臂,将该多个安装臂安装于壳体4的内壁面4a。此时,油通路18通过多个安装臂变成沿周向区分成多个的空间。
(2)可将设置在油盘的底壁中靠近外周位置的贯穿孔作为油盘15的排油口,也可将在油盘外周的立起部中局部形成的切口部作为油盘15的排油口。
(3)也可在支撑部件16中分别设置油入口和油出口。
(4)作为减速单元的齿轮机构,也可使用行星齿轮机构以外的齿轮机构。
[实施方式的概要]
所述实施方式总结如下。
所述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是在工程机械中驱动被驱动部的驱动装置,其包括:作为驱动源的马达;减速单元,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并传递至所述被驱动部;其中,所述马达具有用于输出旋转力的马达轴,所述减速单元具有:壳体,注入有润滑油;齿轮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减速输出轴,用于向所述被驱动部输出由所述齿轮机构减速后的旋转力;油盘,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齿轮机构的上方,接收所述驱动装置运行时在所述壳体内上升的润滑油并存积该润滑油;其中,该减速单元以所述减速输出轴的中心与所述马达轴的中心一致的方式与所述马达并列设置,所述油盘形成用于存积润滑油的主存积空间,并且以在该油盘的外表面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向所述主存积空间引导所述上升的润滑油的油通路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油盘上设置有排油口,该排油口使存积在所述主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通过该排油口向所述齿轮机构逐渐排出。
根据该结构,在驱动装置的运行中,壳体内上升后的润滑油直接由壳体内的油盘接收并存积在主存积空间中,且使存积在该主存积空间的润滑油经由排油口逐渐地返回至齿轮机构侧,所以较之像公知技术那样使润滑油经由较细的上侧通路导入壳体外的油箱存积,并使存积在该油箱中的润滑油经由下侧通路返回壳体内的结构,可更顺畅地进行润滑油的存积和返回。由此,在驱动装置的连续运行中,处于齿轮机构应搅拌的润滑油的量经常减少到所需最小限的量的状态,在回转驱动装置于短时间内反复进行运行和停止时,齿轮机构从润滑油不完全返回壳体内设置有齿轮机构的空间的状态亦即壳体内的润滑油的油面的油位较低的状态开始运作。因此,可以一面降低齿轮机构搅拌润滑油所产生的能量的损耗,一面消除齿轮机构润滑不良的可能性。此外,由于不需要公知技术那样多余的外部设备或通路,可在结构简化的同时实现小型化。其结果是,可以防止驱动装置的制造成本大幅增加,或对驱动装置的周边布局产生不良影响。另外,由于在收纳于壳体内的范围内增大油盘可使由油盘形成的主存积空间的容量足够大,故可进一步提高上述能量损耗的降低效果O
上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油盘是以所述马达轴为中心向该马达轴的径向外侧扩展的容器,并且以从上方覆盖所述齿轮机构的状态设置。
根据该结构,可以顺畅地将上升的润滑油诱导至壳体的内壁面侧。因此,即便齿轮机构产生的搅拌力小,润滑油的油面也可以容易地形成研钵状。因此,能够提高节能效果以及润滑油的收集效果。
上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油通路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与所述油盘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于该内壁面和该外表面的整周的范围。
根据该结构,能够在遍及壳体的内壁面和油盘的外表面整周的范围向由油盘形成的主存积空间诱导上升后的润滑油。因此,可以提高油盘的润滑油的存积效率。
在该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油通路具有随着从上部向下部延伸而扩大的下方扩大形状。
通过以该方式扩大油通路的下部,使上升后的润滑油容易从下往上通过油通路,另一方面,通过缩小油通路的上部,使从上往下的润滑油的逆流变得困难。因此,本结构中,可以进一步提高油盘的润滑油的收集效果以及存积效率。
上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油盘具有设置在所述齿轮机构上方的底壁,所述排油口是以单位时间排出的润滑油的量少于该单位时间导入到所述主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的量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的孔。
如此,由于可通过设置于油盘的底壁的单纯的孔,排出存积在主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故可简化油盘的结构。其结果是,可以方便油盘的加工并抑制油盘的制造成本。另外,由于排油口是设置在油盘底壁上的孔,也无需担心在使用管路或较长通路时产生的堵塞。
上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排油口设置于经由该排油口排出的润滑油向所述齿轮机构滴下的位置。
如此,由于存积在主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经由排油口直接返回至齿轮机构,即便在壳体内润滑油的油面的油位下降的状态下也能够保持齿轮机构的润滑状态。
上述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减速单元还具有:筒状体,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齿轮机构上方的空间以动配合的方式嵌合于所述马达轴;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油盘的上方且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支撑所述筒状体;其中,所述油盘通过安装在所述筒状体的外周部上而经由该筒状体以及所述支撑部件被支撑在所述壳体上。
根据该结构,可在将支撑部件、筒状体以及油盘安装于壳体的状态下,使马达轴从上方贯穿筒状体并使该马达轴与设置在该筒状体的下侧的齿轮机构结合。因此,可以简化驱动装置的装配作业。
在该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支撑部件形成用于接收超过所述油盘而上升的润滑油并用于存积该润滑油的辅助存积空间,所述支撑部件中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辅助存积空间导入润滑油的油入口和用于排出存积在所述辅助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的油出口。
如此,可以通过支撑部件增加润滑油的存积容量。
在该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油出口设置在从所述辅助存积空间经由该油出口排出的润滑油向所述油盘流下的位置。
如此,由于存积在辅助存积空间的润滑油经由油盘返回齿轮机构,可以提高延迟壳体内上升后的润滑油整体向齿轮机构返回的效果。
在上述减速单元具有支撑部件的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支撑部件形成用于接收超过所述油盘而上升的润滑油并用于存积该润滑油的辅助存积空间,所述支撑部件中设置有油出入口,该油出入口作为用于向所述辅助存积空间导入润滑油的油入口和作为用于排出存积在所述辅助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的油出口均发挥作用。
如此,可以通过支撑部件增加润滑油的存积容量。另外,在该结构中,由于设置在支撑部件中的油出入口兼作用于向辅助存积空间导入润滑油的油入口和用于排出存积在辅助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的油出口,故可简化支撑部件的结构。因此,可以方便支撑部件的加工。
在该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所述油出入口设置在从所述辅助存积空间经由该油出入口排出的润滑油向所述油盘流下的位置。
如此,由于存积在辅助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经由油盘返回齿轮机构,故可提高延迟壳体内上升后的润滑油整体向齿轮机构返回的效果。
在上述减速单元具有支撑部件的结构中较为理想的是,所述壳体具有安装所述支撑部件的外周部的上端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以从下端至上端无凹凸的方式形成。
如此,由于无需担心润滑油的上升被壳体的内壁面的凹凸形状所妨碍,故可更顺畅地将润滑油导入由油盘形成的主存积空间以及由支撑部件形成的辅助存积空间中。
如以上所述,根据所述实施方式,能够降低因齿轮机构搅拌润滑油所产生的能量损耗且能够确保齿轮机构的润滑,并且能够实现驱动装置的结构简化以及驱动装置的小型化。
权利要求
1.一种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在工程机械中驱动被驱动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作为驱动源的马达; 减速单元,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并传递至所述被驱动部;其中, 所述马达具有用于输出旋转力的马达轴, 所述减速单元具有:壳体,注入有润滑油;齿轮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减速输出轴,用于向所述被驱动部输出由所述齿轮机构减速后的旋转力;油盘,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齿轮机构的上方,接收所述驱动装置运行时在所述壳体内上升的润滑油并存积该润滑油;其中,该减速单元以所述减速输出轴的中心与所述马达轴的中心一致的方式与所述马达并列设置, 所述油盘形成用于存积润滑油的主存积空间,并且以在该油盘的外表面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向所述主存积空间引导所述上升的润滑油的油通路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所述油盘上设置有排油口,该排油口使存积在所述主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通过该排油口向所述齿轮机构逐渐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盘是以所述马达轴为中心向该马达轴的径向外侧扩展的容器,并且以从上方覆盖所述齿轮机构的状态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通路在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与所述油盘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于该内壁面和该外表面的整周的范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通路具有随着从上部向下部延伸而扩大的下方扩大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盘具有设置在所述齿轮机构上方的底壁, 所述排油口是以单位时间排出的润滑油的量少于该单位时间导入到所述主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的量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底壁上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油口设置于经由该排油口排出的润滑油向所述齿轮机构滴下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速单元还具有:筒状体,在所述壳体内的所述齿轮机构上方的空间以动配合的方式嵌合于所述马达轴;支撑部件,设置在所述油盘的上方且安装在所述壳体上并支撑所述筒状体;其中, 所述油盘通过安装在所述筒状体的外周部上而经由该筒状体以及所述支撑部件被支撑在所述壳体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形成用于接收超过所述油盘而上升的润滑油并用于存积该润滑油的辅助存积空间, 所述支撑部件中设置有用于向所述辅助存积空间导入润滑油的油入口和用于排出存积在所述辅助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的油出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出口设置在从所述辅助存积空间经由该油出口排出的润滑油向所述油盘流下的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件形成用于接收超过所述油盘而上升的润滑油并用于存积该润滑油的辅助存积空间, 所述支撑部件中设置有油出入口,该油出入口作为用于向所述辅助存积空间导入润滑油的油入口和作为用于排出存积在所述辅助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的油出口均发挥作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油出入口设置在从所述辅助存积空间经由该油出入口排出的润滑油向所述油盘流下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具有安装所述支撑部件的外周部的上端部, 所述壳体的内壁面 以从下端至上端无凹凸的方式形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将从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的减速单元,所述减速单元具有齿轮机构,设置于壳体内,将从所述马达输出的旋转力减速;油盘,在所述壳体内设置于所述齿轮机构的上方;其中,所述油盘形成用于存积润滑油的主存积空间,并且以在该油盘的外表面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形成有用于向所述主存积空间引导上升的润滑油的油通路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油盘上设置有排油口,该排油口使存积在所述主存积空间中的润滑油通过该排油口向所述齿轮机构逐渐排出。由此,能降低因齿轮机构搅拌润滑油所产生的能量损耗且能确保齿轮机构的润滑并能实现结构的简化和小型化。
文档编号F16H57/04GK103161923SQ20121053961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3日
发明者山下耕治, 滨崎将嗣, 川端将司, 世一昭治, 内山亮 申请人:神钢建设机械株式会社,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