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47091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零件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
背景技术
现有的齿轮箱体齿轮腔中的齿轮常常会与腔壁磨损,虽然齿轮腔中会有润滑油,但有可能润滑油不会或者较少的覆盖在腔壁上,造成齿轮与腔壁之间擰损加剧,严重缩短齿轮箱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包括箱体、主动轮腔以及设在主动轮腔上方的从动轮腔,所述主动轮腔包括第一轴腔和一组第一齿轮腔,所述从动轮腔包括第二轴腔和一组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的直径由箱体外侧向箱体内侧依次减小,第一齿轮腔之间有一层第一腔壁,所述相邻的第一齿轮腔之间直径相差的部分区域内有一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的直径由箱体外侧向箱体内侧依次减小,第二齿轮腔之间有一层第二腔壁,所述相邻的第二齿轮腔之间直径相差的部分区域内有一组第二凹槽。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均呈锯齿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腔壁与第二腔壁均涂有一层耐磨材料。优选地,所耐磨材料为搪瓷材料。优选地,所述第一齿轮腔的数量为f 4个。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有凹槽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润滑油的缓存和导流的作用,能够对腔壁进行较为彻底的润滑,防止出现干磨的现象。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经一次性浇灌铸成,由于有凹槽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润滑油的缓存和导流的作用,能够对腔壁进行较为彻底的润滑,防止出现干磨的现象,延长箱体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包括箱体30、主动轮腔10以及设在主动轮腔10上方的从动轮腔20 ;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腔10包括第一轴腔102和一组第一齿轮腔101,所述从动轮腔20包括第二轴腔202和一组第二齿轮腔201,所述第一齿轮腔101之间的直径由箱体30外侧向箱体30内侧依次减小,第一齿轮腔101之间有一层第一腔壁104,所述相邻的第一齿轮腔101之间直径相差的区域内有一组第一凹槽103 ;所述第一齿轮腔201之间的直径由箱体30外侧向箱体30内侧依次减小,第二齿轮腔201之间有一层第二腔壁204,所述相邻的第二齿轮腔201之间直径相差的区域内有一组第二凹槽20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凹槽103与第二凹槽203均呈锯齿状;所述第一腔壁104与第二腔壁204均涂有一层耐磨材料;所耐磨材料为搪瓷材料;所述第一齿轮腔101的数量为广4个。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有凹槽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对润滑油的缓存和导流的作用,能够对腔壁进行较为彻底的润滑,防止出现干磨的现象。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包括箱体(30)、主动轮腔(10)以及设在主动轮腔(10)上方的从动轮腔(2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轮腔(10)包括第一轴腔(102)和一组第一齿轮腔(101),所述从动轮腔(20)包括第二轴腔(202)和一组第二齿轮腔(201),所述第一齿轮腔(101)之间的直径由箱体(30)外侧向箱体(30)内侧依次减小,第一齿轮腔(101)之间有一层第一腔壁(104),所述相邻的第一齿轮腔(101)之间直径相差的区域内有一组第一凹槽(103);所述第一齿轮腔(201)之间的直径由箱体(30)外侧向箱体(30)内侧依次减小,第二齿轮腔(201)之间有一层第二腔壁(204),所述相邻的第二齿轮腔(201)之间直径相差的区域内有一组第二凹槽(20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3)与第二凹槽(203)均呈锯齿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壁(104)与第二腔壁(203)均涂有一层耐磨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耐磨材料为搪瓷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腔(101)的数 量为广4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变速齿轮箱体,包括箱体、主动轮腔以及设在主动轮腔上方的从动轮腔,所述主动轮腔包括第一轴腔和一组第一齿轮腔,所述从动轮腔包括第二轴腔和一组第二齿轮腔,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的直径由箱体外侧向箱体内侧依次减小,第一齿轮腔之间有一层第一腔壁,所述相邻的第一齿轮腔之间直径相差的区域内有一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齿轮腔之间的直径由箱体外侧向箱体内侧依次减小,第二齿轮腔之间有一层第二腔壁,所述相邻的第二齿轮腔之间直径相差的部分区域内有一组第二凹槽。本实用新型由于齿轮腔上的凹槽的存在,解决了齿轮与齿轮之间润滑度不够,出现干磨的现象。
文档编号F16H57/02GK203098798SQ20122067742
公开日2013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1日
发明者李小龙, 张欢德 申请人:南京龙超金属制造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