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94206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S1:对被修复的雨水连管进行清淤和预处理

将主管道作常规性封堵,

用高压水冲刷清洗雨水连管管壁的结垢及管底的沉积,

在主管井内架设污水泵将污水抽出,并捞出井内垃圾,

然后根据施工要求用鼓风机将管壁吹干,对管道清淤和预处理进行检测确认;

S2:根据待修复雨水连管的尺寸制作修复用材料

所述修复材料为玻璃纤维布,首先量取待修复管道的长度和直径,

然后以待修复管道长度+10cm为边长,以管道周长为边宽,裁剪2-4块同等大小的长方形玻璃纤维布;

S3:调配自然固化树脂

根据工程计算树脂和固化剂用量,

将树脂与固化剂按照3.5:1—4:1的重量比进行混合搅拌形成所需的自然固化树脂,

将自然固化树脂均匀涂抹于裁剪好的玻璃纤维布的两面并完全浸透,

所用自然固化树脂的初凝时间设定为1-2小时;

S4:待修复材料安装前处理作业

将涂抹有自然固化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横向依次错开8cm-12cm层叠并压实,

其次将层叠并压实好的玻璃纤维布螺旋缠绕到附有隔离膜的增压内胆上,随着玻璃纤维布一起缠绕的还有等距地分布于玻璃纤维布外侧的铁丝,

再次在缠绕好的玻璃纤维布外侧附着防护膜;

S5:修复用材料的管道内安装

在管道底部铺设防磨损底膜并涂抹中性润滑剂,

其次将牵引用软钢丝绳一端系于增压内胆的扎头拉孔上,采用人工或者机械的方式将缠绕有玻璃纤维布的增压内胆由主管侧拉入待修复雨水连管管内;

S6:加压贴合、稳压固化

对增压内胆进行充气加压使其膨胀,从而使得涂抹有自然固化树脂的玻璃纤维布紧密贴合至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

其次保持当前压力2个小时,以便涂抹自然固化树脂的玻璃纤维材料固化成型,通 过检测端部固化情况确认固化程度,

最后在确认端部固化后继续维持当前压力半小时,保证整个玻璃纤维布完全硬化贴合,其中,所述的压力控制在0.03MP-0.05MP;

S7:端部处理

先放气减压,拉出增压内胆,

然后将玻璃纤维布构成的内衬新管道两端口保留10mm切齐,

最后使用粘合剂将新管口与井壁粘合抹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修复方法针对100mm-400mm的小管径雨水连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3中树脂和固化剂的实际用量为计算用量加10.0%的余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所述的层叠后的玻璃纤维布为阿基米德螺线缠绕。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所述的等距地缠绕固定有铁丝具体为每48cm—50cm缠绕。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所述的隔离膜缠绕在增压内胆上的方式为螺旋缠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首先将涂抹有自然固化树脂的玻璃纤维布横向依次错开9-10cm层叠并压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雨水连管的非开挖式整体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S4中所述的玻璃纤维布在贴合于待修复雨水连管的管壁后的搭口处形成整体等厚度的平滑对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