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转向器固定点衬套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0628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转向器固定点衬套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转向器固定点衬套结构。



背景技术:

转向系统中的转向器总成作为底盘件,长期暴露在外,受到地面雨水砂石的冲击和腐蚀,且是汽车的功能性部件,确保转向器能够正常工作对汽车的行驶安全极为重要。

转向器是转向系统中的执行机构,转向器的主要功能是将方向盘的转动转化为齿条的平动,同时需要可靠的传递力,因此转向器的可靠固定显的尤为重要。

目前汽车齿轮齿条转向器和副车架之间的连接方式通常分为钢性连接和柔性连接。钢性连接是指转向器固定点和副车架之间直接通过螺栓连接起来,无任何柔性过渡,这种连接方式可以很好的将路面情况传递至方向盘,但由于没有柔性缓冲,反馈力较大时方向盘可能出现打手现象甚至损坏转向系统。柔性连接是在副车架和转向器固定点之间有橡胶衬套作为柔性缓冲,这种结构可以有效的缓解路面对转向系统的冲击力,提高驾驶的舒适性。但是目前使用的衬套结构复杂,尺寸链较长,工艺的一致性不易控制,在实际应用中容易产生异响,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转向器固定点衬套结构,目的是提高驾驶舒适性的同时使衬套结构简单,降低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转向器固定点衬套结构,包括转向器壳体和固定衬套总成,所述固定衬套总成包括外衬套、内套和用于固定外衬套与内套且设于外衬套与内套之间的柔性内衬,所述内套与副车架钢性连接,所述固定衬套总成通过外衬套压装入转向器壳体进行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衬套总成为T型衬套结构。

所述外衬套与转向器壳体为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所述内套相对于转向器壳体与外衬套连接端面的底端突出1-2mm,所述柔性内衬和外衬套相对于转向器壳体与外衬套连接端面的底端收缩1mm。

所述柔性内衬为橡胶内衬。

所述外衬套和内套均为钢性材质。

所述转向器壳体与外衬套的压装连接端面设有止退结构。

所述转向器壳体设有用于对外衬套进行压装导向的导向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比于纯钢性连接,由于内套和转向器壳体之间采用的是柔性连接可以吸收部分螺栓和转向器壳体之间的相对位移产生的应力,不至于完全传递至转向系统,可以减弱路面对转向系统的冲击,提高驾驶舒适性。这种固定点衬套结构相比于现有的柔性衬套加工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尺寸链较短,产品一致性易于控制。本实用新型在简化衬套结构的同时还能够有效规避异响。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以下附图,所示内容分别是: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衬套总成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

1、转向器壳体,2、外衬套,3、柔性内衬,4、内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转向器固定点衬套结构,包括转向器壳体1和固定衬套总成,固定衬套总成包括外衬套2、内套4和用于固定外衬套2与内套4且设于外衬套2与内套之4间的柔性内衬3,内套4与副车架钢性连接,固定衬套总成通过外衬套2压装入转向器壳体1进行固定连接。在实际应用中,外衬套和内套必须满足需要的刚性要求。为了使外衬套和转向器壳体能够紧固的连接在一起,外衬套2与转向器壳体1最好为过盈配合固定连接。

较优选的是,柔性内衬3为橡胶内衬。外衬套2和内套4均为钢性材质,即 外衬套为钢性外衬套,内套为内钢套,有效保证外衬套和内套在转向系统中的正常工作要求。具体的操作时,可以将柔性内衬也就是也即是橡胶内衬硫化在钢性外衬套和内钢套之间,使内钢套、橡胶内衬和钢性外衬套为一体结构。

较好的是,固定衬套总成为T型衬套结构,采用此T型衬套结构与转向器壳体配合固定连接时,不会存在现有复杂衬套结构间隙的问题,可以有效规避异响。

为了能够使转向器壳体1和外衬套2较好的进行过盈配合,达到整体较好的固定效果,实现结构的整体优化,内套4相对于转向器壳体1与外衬套2连接端面的底端突出1-2mm,柔性内衬3和外衬套2相对于转向器壳体1与外衬套2连接端面的底端收缩1mm。

为了避免外衬套出现脱离转向器壳体情况的发生,转向器壳体1与外衬套2的压装连接端面最好设有止退结构。此止退结构可包括卡槽和倒勾结构,具体的说,可以在外衬套压装端设置倒勾结构,在转向器壳体设置卡槽,通过倒勾结构和卡槽的配合实现止退效果。当然,此止退结构也可以采用现有的其他能够实现此功能的结构来实现。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转向器壳体1可以设有用于对外衬套2进行压装导向的导向结构。导向结构可以为导向槽,通过导向结构使外衬套方便的压装入转向器壳体,增加操作的便捷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