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水陆两用车辆,车辆的传动轴需要穿过舱体封板与后面的零部件连接,由于传动轴为旋转件,其转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抖动,由此,传动轴在穿壁位置无法直接密封,鉴于此问题,通常会设置传动轴中间支承,然而,现有传动轴中间支承多采用一道油封密封,密封效果差,无法在水下或其他密闭环境下使用,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以解决现有传动轴中间支承采用一道油封密封,密封效果差,无法在水下或其他密闭环境下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包括支承座及可转动安装于支承座上的中间轴,所述中间轴与支承座之间设置有轴承,且中间轴上固定有防止轴承轴向移动的的凸缘,所述支承座上连接有第一密封座、第二密封座,所述第一密封座与凸缘之间、第二密封座与凸缘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润滑脂渗出的第一唇口,且密封圈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外部水渗入的第二唇口,密封圈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的第三唇口,所述第一密封座开有连接通孔,并通过螺栓连接舱体封板,所述舱体封板与第一密封座之间设置有橡胶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轴承为圆锥滚子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凸缘上邻近第一密封座位置处设置有防尘罩,且凸缘上邻近第二密封座位置处设置有防尘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承座上连接有直通式滑脂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承座上连接有常闭式通气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结构简单,紧凑,通过设置具有第一唇口、第二唇口、第三唇口的密封圈,可有效防止内部润滑脂的渗出、外侧水或其他介质的渗入及外部灰尘对密封圈的损伤,进而可实现传动轴中间支承在水下或其他密闭环境下使用,此外,第一密封座配合橡胶垫使用,与舱体封板螺栓连接,可有效的防止外侧的水或其他介质进入舱体,从而实现动力的穿壁传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的侧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在A处的放大图。
图中:
1、支承座;2、第二密封座;3、轴承;4、中间轴;5、第一密封座;6、密封圈;7、防尘罩;8、凸缘;9、锁紧螺母;10、舱体封板;11、橡胶垫;12、直通式滑脂嘴;13、常闭式通气塞;14、第一唇口;15、第二唇口;16、第三唇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的侧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在A处的放大图。
于本实施例中,一种传动轴中间支承,包括支承座1及可转动安装于支承座1上的中间轴4,所述支承座1上连接有直通式滑脂嘴12,且支承座1上连接有常闭式通气塞13,所述中间轴4与支承座1之间设置有轴承3,且中间轴4上固定有防止轴承3轴向移动的的凸缘8,所述轴承3为圆锥滚子轴承,所述支承座1上连接有第一密封座5、第二密封座2,所述第一密封座5与凸缘8之间、第二密封座2与凸缘8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6,所述凸缘8上邻近第一密封座5位置处设置有防尘罩7,且凸缘8上邻近第二密封座2位置处设置有防尘罩7,所述防尘罩7与凸缘8焊接连接,所述密封圈6上设置有用于防止润滑脂渗出的第一唇口14,且密封圈6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外部水渗入的第二唇口15,密封圈6上还设置有用于防止外部灰尘进入的第三唇口16,所述第一密封座5的端面上沿圆周方向开有多个连接通孔,并通过螺栓连接舱体封板10,所述舱体封板10与第一密封座5之间设置有橡胶垫11。
装配时,支承座1与车架用螺栓固定,轴承3安装于支承座1的轴承孔内,中间轴4安装于轴承3内,中间轴4的端头设置有外螺纹,凸缘8通过锁紧螺母锁紧固定,且凸缘8顶紧轴承3,限制轴承3轴向移动,第一密封座5、第二密封座2均通过螺栓固定于支承座1上,且第一密封座5与凸缘8之间安装密封圈6,第二密封座2与凸缘8之间安装密封圈6,保证了整体的密封性能,第一密封座5的端面与舱体封板10之间装配橡胶垫11,并用螺栓紧固,此过程中需保证橡胶垫11有一定的压缩量,第一密封座5的端面与舱体封板10之间的橡胶垫11可起到密封和减震的作用,实现动力的穿壁传递。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