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47543发布日期:2018-06-08 21:1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在燃料用配管等的配管连接中使用、具有用来从外部确认管连接是否被完全进行的检查功能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的具有检查功能的连接器,例如有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连接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构成为,利用被管的卷筒部(环状凸部)推压扩张的保持器向原来的形状恢复时的弹性复原力,使保持器向作为与管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管插入孔侧滑动,通过保持器滑动,从而能够进行检查器相对于连接器主体的从临时固定位置向插入完成位置的推入。

根据上述发明,由于保持器向作为与管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的管插入孔侧移动,所以不需要在连接器主体内的管插入方向里侧设置保持器的容纳空间。因此,能够使连接器主体的长度尺寸变短(使连接器主体紧凑化)。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48898号公报。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接器中,留有以下这样的应改善的课题。在保持器的外底面的中央部设置突起,并且在连接器主体的保持器容纳部的底部的宽度方向中央部设置有轴向的大致从端部延伸到端部的作为导引孔的长孔。在保持器的突起被插入在该长孔中的状态下,保持器滑动移动。

这里,当管被插入在连接器主体内时,保持器在弹性复原力下向与管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滑动移动,但是在成为该滑动移动的驱动力的弹性复原力下,保持器有抖动的情况。如果保持器抖动,则不能顺畅地进行连接器与管的连接。

此外,由于保持器的突起仅被插入到形成在保持器容纳部的底部上的上述长孔中,所以在上下方向上,保持器在保持器容纳部中没有特别地受到约束。因此,例如,如果在输送连接器时等连接器受到振动,则担心保持器的突起从长孔脱离、保持器在保持器容纳部内从规定的位置偏离。如果保持器偏离而不再是规定的位置,则即使将管插入到连接器主体中,保持器也不进行原来的运动(滑动移动),不发挥其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在保持器的运动中不易发生抖动、并且即使在输送时等受到振动保持器也不会从规定的位置偏离的构造。

本发明是一种连接器,该连接器与在端部外周上设置有环状凸部的管连接,其中,该连接器具备:连接器主体,在端部形成有供前述管插入的管插入孔;检查器,从相对于前述连接器主体的临时固定位置到相对于前述连接器主体的插入完成位置地被推入到前述连接器主体中;以及保持器,被配置在前述连接器主体的内部,在前述管被插入到前述连接器主体中之前,限制前述检查器从前述临时固定位置向前述插入完成位置的运动。前述保持器在下端部具有保持器卡止部;在前述连接器主体内的前述管插入孔侧的底部上,设置有将前述保持器卡止部卡止的保持器被卡止部。通过从前述管插入孔将前述管插入到前述连接器主体内,而使前述保持器以前述保持器卡止部为支点向前述管插入孔侧倾斜运动,由此,能够进行前述检查器相对于前述连接器主体的从前述临时固定位置向前述插入完成位置的推入。

根据本发明,设置在保持器的下端部上的保持器卡止部卡止到设在连接器主体内的管插入孔侧的底部上的保持器被卡止部中,在该状态下,保持器以保持器卡止部为支点倾斜运动。关于保持器滑动移动、以及保持器以被卡止的下端部为支点倾斜运动,保持器倾斜运动的后者的情况在保持器的运动中更不易发生抖动。此外,通过将设置在保持器的下端部上的保持器卡止部卡止到设置在连接器主体内的底部上的保持器被卡止部上,从而即使在输送时等受到振动,只要保持器卡止部不从保持器被卡止部脱离,保持器就不会从规定的位置偏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从与图1不同的方向观察时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3是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主体的单件图。

图4是图1、图2所示的检查器的单件图。

图5是图1、图2所示的保持器的单件图。

图6A是表示向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连接管时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6B是表示管向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连接完成前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6C是表示管向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连接完成后的状态的侧视(剖视)图。

图7A是表示向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连接管时的状态的(省略了检查器的图示)俯视图。

图7B是表示管向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连接完成前的状态的(省略了检查器的图示)俯视图。

图7C是表示管向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连接完成后的状态的(省略了检查器的图示)俯视图(另外,关于图7C中表示的C-C剖视图,图示了检查器的一部分)。

图8A是表示从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将管拔掉时的检查器与保持器的相互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本图是检查器位于插入完成位置时的图。

图8B是表示从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将管拔掉时的检查器与保持器的相互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本图是检查器位于中间位置时的图。

图8C是表示从图1、图2所示的连接器将管拔掉时的检查器与保持器的相互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本图是检查器位于临时固定位置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来实施本发明的形态进行说明。

(连接器的结构)

如图1所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由连接器主体1、检查器2和保持器3构成。该连接器100是在燃料用配管等的配管连接中使用的配管接头。

<连接器主体>

主要参照图1~图3对连接器主体1进行说明。连接器主体1是连接器100的主要零件,具备在端部处形成有保持器容纳部6的管插入部4、和从管插入部4延伸的软管连接部5。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主体1呈L字状。换言之,使管插入部4的轴向与软管连接部5的轴向正交。另外,管插入部4的轴向与软管连接部5的轴向的关系并不限定于正交,例如也可以将管插入部4和软管连接部5配置在一轴上。连接器主体1的材质例如是树脂。

保持器容纳部6呈中空的具有圆度的长方体形状,在其前表面上设置有供管50插入的管插入孔1a,其上端部为在俯视中呈矩形状的开口6e。在该开口6e部分,设置有从上端部内壁面朝向管50的插入方向突出的突起6a。此外,在保持器容纳部6的底部(连接器主体1内的管插入孔1a侧的底部),开设有作为保持器被卡止部的被卡止孔6d。另外,前述的突起6a的前端部在俯视中被配置在比被卡止孔6d的中心靠里侧(管插入部4侧)的位置(参照图3中的俯视图)。

被卡止孔6d是供设在后述的保持器3的下端部的保持器卡止部13嵌入的孔。为了使保持器3稍稍拥有游隙以便容易倾斜运动,被卡止孔6d不是正圆而被做成长孔。关于被卡止孔6d的形状及尺寸,参照图6A及图7C的右图(C-C剖视图)详述。如图7C的右图所示,被卡止孔6d的宽度方向的两内壁面被做成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大的倾斜面S1,作为保持器容纳部6的内底面部分的宽度最窄的部位的宽度尺寸W1比保持器卡止部13的外径尺寸(图5所示的W2)小。如图6A所示,被卡止孔6d的长度方向上的与管插入孔1a侧相反的一侧的内壁面被做成随着朝向下方而扩大的倾斜面S2。另外,管插入孔1a侧的内壁面被做成笔直地向下延伸的无倾斜的面。此外,被卡止孔6d的厚度(保持器容纳部6的底壁的厚度)被设为保持器卡止部13不从保持器容纳部6的外底面突出的厚度。

保持器容纳部6的内壁面中的与管插入孔1a侧相反的一侧的面的上部被做成供保持器3搭设保持的倾斜面6f(参照图3中的俯视图、图6A、图7A)。

保持器容纳部6的前面壁中的上部部分6g(参照图1)即管插入孔1a的上部分6g被做成沿着管插入孔1a的轮廓的拱形状(圆弧形状),由此提高了该部分的强度。

在保持器容纳部6的背面且圆筒状的管插入部4的上部两侧及上部两侧的稍稍下方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左右一对的检查器被卡止部6b、以及左右一对的检查器被卡止部6c。这些检查器被卡止部6b、6c是将后述的检查器2的卡止爪9a(参照图4)卡止的部分。

此外,在其紧接着的后侧,设置有左右一对规定高度的板部件14(板)(例如参照图2)。

在软管连接部5的内部设置有流体的路径5a,在该软管连接部5上外插省略图示的软管。

<检查器>

参照图1、图2、图4,对检查器2进行说明。检查器2是具有用来从外部确认是否完全进行了管50向连接器主体1的连接的作用的零件,从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的临时固定位置到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的插入完成位置地被推入到连接器主体1中。详细情况后述,但关于临时固定位置及插入完成位置请参照图6A~图6C。

检查器2具备:矩形的推压部7,被人的手指推压;卡止脚部9,以从推压部7的左右两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向连接器主体1卡止;保持器保持片部8,与卡止脚部9同样地以从推压部7的左右两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的方式形成。此外,在推压部7的下表面上,突设有后述的保持器3的脚部12的抵接部10。检查器2的材质例如是树脂。

卡止脚部9的前端被做成作为向设在连接器主体1上的检查器被卡止部6b、6c的卡挂部的卡止爪9a。此外,从保持器保持片部8的前端到中央部,设成将后述的保持器3的主体部11以从其两侧夹持的形态保持的保持器保持部8a。具体而言,使对置的保持器保持部8a的对置的面的形状匹配于保持器3的主体部11的外形。换言之,保持器保持部8a的对置的面被做成与保持器3的主体部11的外表面接触那样的弯曲面。此外,在保持器保持片部8的内侧面中的保持器保持部8a的上方部分处,设置有用于抵接在保持器3的脚部12的外侧面上从而防止保持器3的主体部11被推压扩张的肋8b(凸部)。

<保持器>

参照图1、图2、图5对保持器3进行说明。保持器3被配置在连接器主体1的保持器容纳部6的内部中(参照图1等),是在管50被插入到连接器主体1中之前、限制检查器2从检查器2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的临时固定位置向插入完成位置的运动的零件。

保持器3具备:C字形状的主体部11,如果插入管50则弹性变形而被推压扩张;一对脚部12,从主体部11的缺口形状部的端部朝向上方(外侧)延伸。保持器3的材质例如是树脂或金属。

如上述那样,C字形状的主体部11形成为进行弹性变形。在该主体部11的相互对置的内侧面(内侧部分)上,分别以向中心方向稍稍突出的形态设置有山形状部11a。此外,在主体部11的内底面(内侧部分)的中央部,也以向中心方向稍稍突出的形态设置有山形状部11b。进而,在主体部11的外底面的中央部,设置有向下方(外方向)突出、前端被做成扩径部的保持器卡止部13。该保持器卡止部13在保持器3的俯视中位于2条脚部12的间隙的正中间。此外,根据图5中的保持器3的主视图可知,在保持器3的主视图中,保持器卡止部13突出的方向和脚部12延伸的方向被设为180度相反方向。此外,保持器3被做成左右对称且表背面对称的形状,2条脚部12相互平行。

(将管向连接器连接时的连接器的各零件的运动)

主要参照图6A~图6C、图7A~图7C,对将管50向连接器100连接时的连接器100的各零件的运动进行说明。另外,作为前提,在与连接器100连接的管50的端部外周上设置有卷筒部50a(环状凸部)。

<管插入前>

在将管50向连接器主体1插入之前,如图6A所示,检查器2以从连接器主体1的保持器容纳部6向上方突出的状态被临时固定在连接器主体1上。检查器2的卡止脚部9前端的卡止爪9a卡挂于设在连接器主体1上的检查器被卡止部6b上(参照图1),在图6A所示的临时固定位置,检查器2被卡止在连接器主体1上。

对检查器2的临时固定进行说明。如果向连接器主体1的保持器容纳部6从其上方插入检查器2的左右一对保持器保持片部8,则位于其背后的检查器2的左右一对的卡止脚部9碰抵在连接器主体1上,向外侧扩张(弹性变形),然后,卡止爪9a向设置在连接器主体1上的检查器被卡止部6b嵌入。由此,使得检查器2不能简单地从连接器主体1拔出。

保持器3的下端部的保持器卡止部13被嵌入到在保持器容纳部6的底部上开设的被卡止孔6d中,保持器3成为搭设保持在保持器容纳部6的倾斜面6f上的状态。设置在保持器容纳部6上的突起6a位于保持器3的2条脚部12的紧近处的近前侧(管插入孔1a侧)。借助该突起6a,使得保持器3不会倾斜运动到管插入孔1a侧。

此时,由于检查器2的抵接部10位于保持器3的2条脚部12的上方,所以即使要将检查器2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推入,检查器2的抵接部10的下表面碰抵在保持器3的2条脚部12的上端上,也不能将检查器2进一步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推入(参照图6A)。

设置在连接器主体1上的前述左右一对的板部件14是下述部件,该部件用来使得不会发生手指从检查器2的左右一对的卡止脚部9之间的间隙(参照图2)进入、将保持器3的2条脚部12用手指推压、使保持器3向管插入孔1a侧倾斜运动等的误倾斜运动。

另外,图1、图2所示的保持器容纳部6内的保持器3的位置表示省略图示的管50在连接器主体1中被插入到深处后的状态(倾斜运动后的状态)。

<管插入>

从管插入孔1a将管50向连接器主体1内插入。如果将管50插入,则管50的卷筒部50a碰抵在保持器3的主体部11的山形状部11a中的管插入孔1a侧的斜面上。然后,如果进一步将管50插入,则通过卷筒部50a将山形状部11a推压扩张,而使主体部11扩张。由此,保持器3的2条脚部12也扩张,由设置在保持器容纳部6上的突起6a进行的保持器3向管插入孔1a侧的倾斜运动限制被解除(参照图7B)。

如果将管50进一步插入(如果将管50完全推入到管插入部4内的深处),则管50的卷筒部50a越过保持器3的主体部11的山形状部11a的顶部,由于该山形状部11a的相反一侧的斜面被卷筒部50a推压以及由保持器3的主体部11的弹性复原力带来的反弹,保持器3向与管50的插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即管插入孔1a侧以保持器卡止部13为支点倾斜运动(参照图6B及图7C)。由此,保持器3的脚部12从检查器2的抵接部10的下方空间脱离,能够进行检查器2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的推入。

然后,通过将检查器2的推压部7用手指推压,将检查器2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推入。如果将检查器2推入,则检查器2的左右一对的卡止脚部9前端的卡止爪9a嵌入设置在连接器主体1上的被卡止部6c,由此,检查器2被卡止在连接器主体1上(参照图6C)。此时的检查器2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的位置是检查器2相对于连接器主体1的插入完成位置(连接器100与管50的连接完成)。

此时,保持器3的主体部11以被检查器2的左右一对的保持器保持片部8的保持器保持部8a从其两侧夹入的形态,被检查器2保持(参照图7C的C-C剖视图)。

另外,在图3、图6A~图6C中省略了图示,但在连接器主体1的管插入部4内装入有O形圈等密封部件。即,例如在图6B、图6C中,在管50与管插入部4的外壁之间有O形圈等密封部件。借助该密封部件,使得燃料等的液体不会泄漏。

(从连接器将管拔掉时)

例如,在两轮车中进行维护或修理等时,有将汽油箱拆下的情况。在这样的时候,有将连接在连接器100上的管50从连接器100暂时拔掉、然后将管50重新连接到连接器100上,即将连接器100再利用的情况。图8A~图8C是表示此时的检查器2与保持器3的相互的位置关系的主视图(省略连接器主体1的图示)。

当从连接器100将管50拔掉时,在将检查器2从图8A所示的插入完成位置提升到图8C所示的临时固定位置后,将管50从连接器主体1拔掉。在将管50拔出的过程中,管50的卷筒部50a推压保持器3的主体部11的山形状部11a中的里侧(管插入部4)的斜面,C字形状的主体部11被推压扩张。由此,保持器3的2条脚部12也扩张,脚部12越过设置在保持器容纳部6上的突起6a。如果将管50进一步拔出,则由于用管50的卷筒部50a推压山形状部11a的与上述相反一侧的斜面以及由保持器3的主体部11的弹性复原力带来的反弹,而使保持器3以保持器卡止部13为支点向与管50的拉拔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运动。由此,保持器3回到图6A所示的管50插入前的姿势(搭设保持在倾斜面6f上的状态)。

但是,假设在保持器保持片部8上没有设置前述的肋8b,并且假设在将检查器2完全提升到临时固定位置之前的状态、即检查器2位于插入完成位置与临时固定位置之间的图8B所示的中间位置状态下,若作业者误要将管50拔出,则由于没有向保持器3的2条脚部12扩张的方向的限制,所以只要施加比正规时稍大的拉抜力,C字形状的主体部11就被推压扩张而使管50拔出。此时,保持器3的脚部12的上部与检查器2的推压部7的下部部分干涉而不能倾斜运动,由于保持器3没有返回到图6A所示的管50插入前的姿势,所以成为检查器2被简单地推入到连接器主体1中的状态(管50插入确认的检查功能不发挥功能的状态)。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器2中,由于在保持器保持片部8上设置有前述的肋8b,所以当在检查器2位于图8B所示的中间位置的状态下要从连接器100将管50拔出时,由于肋8b碰抵在要扩张的保持器3的2条脚部12的外侧面上,所以C字形状的主体部11不会被推压扩张到管50能拔出的状态。因此,即使要将管50强行拔出,管50也不会拔出。

(作用、效果)

根据对涉及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00的结构及其各零件的运动进行的说明可知,根据本发明,设置在保持器3的下端部的保持器卡止部13被卡止到设置在连接器主体1内的管插入孔1a侧的底部上的保持器被卡止部(被卡止孔6d)中,在该状态下,保持器3以保持器卡止部13为支点倾斜运动。关于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那样没有被特别约束的保持器进行滑动移动、以及如本发明那样保持器3以被卡止的下端部为支点倾斜运动,在保持器3倾斜运动的后者的情况下,在保持器的运动中更不易发生抖动。此外,通过使设置在保持器3的下端部上的保持器卡止部13卡止到设置在连接器主体1内的底部上的保持器被卡止部(被卡止孔6d)中,即使在输送时等受到振动,只要保持器卡止部13不从保持器被卡止部(被卡止孔6d)脱离,保持器3就不会从规定的位置偏离。

这里,优选的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保持器被卡止部是被卡止孔6d,保持器卡止部13被嵌入到被卡止孔6d中,从而保持器卡止部13被卡止到连接器主体1内的管插入孔1a侧的底部中。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以能够倾斜运动的状态将保持器3卡止到连接器主体1内的底部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被卡止孔6d的厚度(保持器容纳部6的底壁的厚度)被设为保持器卡止部13不从保持器容纳部6(连接器主体1)的外底面突出的厚度。根据该结构,由于能够防止手指等与保持器卡止部13干涉,所以保持器3的倾斜运动稳定。

此外,优选的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连接器主体1内的与管插入孔1a侧相反一侧的面被做成供保持器3搭设保持的倾斜面6f。根据该结构,与在倾斜面6f部分上没有倾斜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管50插入前的保持器3为稍稍倾倒的状态而稳定地保持。此外,能够使保持器容纳部6(连接器主体1)的管50插入/拔掉方向的长度尺寸变短。

此外,优选的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在连接器主体1上设置板部件14,该板部件14在管50被插入到连接器主体1中之前的状态下,防止由外力(例如作业者误用手指推压的力)带来的保持器3的倾斜运动。如果用手指等推压,而在管50插入前使保持器3意外地倾斜运动,则成为检查器2被简单地推入到连接器主体1中的状态,导致管50插入确认的检查功能受损,而根据上述结构,由于能够防止管50插入前的由外力带来的保持器3的误倾斜运动,所以能够防止管50插入确认的检查功能受损。另外,优选的是板部件14设置有能够将用来解除检查器2的工具(一字型螺丝刀等)插入的程度的间隙。

此外,优选的是如本实施方式那样,保持器3具有如果被插入管50则弹性变形从而被推压扩张的C字形状的主体部11、以及从主体部11的缺口形状部的端部朝向上方延伸的一对脚部12;检查器2具有推压部7和从推压部7的左右两端部朝向下方延伸的一对保持器保持片部8;在一对保持器保持片部8的内侧面上设置有凸部(肋8b),该凸部(肋8b)当在检查器2位于插入完成位置与临时固定位置之间的状态下要从管插入孔1a将管50拔出时,通过抵接在一对脚部12的外侧面上,而防止保持器3的主体部11被推压扩张。根据该结构,当检查器2没有位于将管50拔掉时的正规的位置(临时固定位置)时,能够防止从连接器将管50拔掉。

(变形例)

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这样变更。

只要不成为保持器3的倾斜运动的妨碍,被卡止孔6d也可以不是长孔而是正圆。

也可以是,代替做成如本实施方式那样的前端为扩径部的保持器卡止部13,而做成钩形状的保持器卡止部,关于保持器被卡止部,做成将该钩形状的保持器卡止部卡止的棒状的保持器被卡止部。

除此以外,当然能够在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想到的范围中进行各种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器主体

1a:管插入孔

2:检查器

3:保持器

6d:被卡止孔(保持器被卡止部)

6f:倾斜面

7:推压部

8:保持器保持片部

8b:肋(凸部)

11:主体部

12:脚部

13:保持器卡止部

14:板部件

50:管

50a:卷筒部(环状凸部)

100:连接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