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控制系统、离合控制方法以及车辆与流程

文档序号:13863529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离合控制系统以及具有该离合控制系统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离合器操纵机构是驾驶员借以使离合器分离,而后又使之柔和接合的一套机构。它起始于离合器踏板,终于飞轮壳内的分离轴承。离合器操纵机构的结构型式应根据对操纵机构的要求、车型、整车结构、生产条件等因素确定。按照分离离合器所用传动装置的型式区分有机械式、液压式和助力器式。

目前的离合控制系统多数采用液压助力,踏板通过踏板轴集成在支架上,通过助力弹簧和离合泵采集踏板行程信息使离合器实现分离。目前的方案中并没有对起步时踏板抬起的速度、高度加以控制,完全依靠驾驶员的经验,起步熄火、车身抖动现象时常发生。

现有改善方案为离合器主泵出油口处的油管上设置阻尼阀,通过回程限流达到结合平顺的目的。此方案采用机械限流方式,不分工况,低速时降低熄火风险。同时导致高速挡结合慢产生空挡风险,在较高速行驶中,如遇危险情况需紧急制动时,由于左脚一直放在离合踏板上,很容易狠踩离合和刹车,行车安全性下降,既伤车又危及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离合控制系统,该离合控制系统可以降低车辆熄火风险,也可以提升驾驶安全性。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离合控制方法。

本发明进一步地提出了一种车辆。

根据本发明的离合控制系统包括:离合器、离合总泵和电子控制单元,所述离合总泵通过出口管路与所述离合器连接,出口管路并在所述出口管路处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与所述控制阀电连接且在车速小于第一预定车速值时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开度达到第一预定开度,从而使所述离合器处于半离合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离合控制系统,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控制控制阀的开度,能够使车辆在低速起步时控制离合总泵出口管路处制动液流速,从而可以降低车辆熄火风险。同时,也能够简化手动挡车辆驾驶,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安全性。

可选地,所述的离合控制系统还包括:车速传感器,所述车速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车速小于第一预定车速值且车身角度位于第一预定范围内时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开度达到所述第一预定开度。

具体地,所述的离合控制系统还包括:车身角度传感器,所述车身角度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离合控制系统还包括离合踏板,所述离合踏板与所述离合总泵连接;所述电子控制单元在车速达到第二预定车速值且所述离合踏板达到预定行程时控制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出口管路。

进一步地,所述的离合控制系统还包括:离合踏板行程传感器,所述离合踏板行程传感器与所述电子控制单元电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离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和s2,s1、获取车速信息;s2、在车速小于第一预定车速值时,控制离合总泵出口管路处设置的控制阀的开度达到第一预定开度。

可选地,在所述步骤s1中还包括获取车身角度;在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在车速小于第一预定车速值且车身角度位于第一预定范围内时,控制所述控制阀的开度达到所述第一预定开度。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s2中,还包括在车速达到第二预定车速值且离合踏板达到预定行程时,控制所述控制阀关闭所述出口管路。

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包括上述的离合控制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离合总泵与控制阀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控制系统的工作流程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离合控制系统10;

离合总泵11;控制阀12;出口管路13;电子控制单元2;离合踏板行程传感器3;车速传感器4;车身角度传感器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3详细描述一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控制系统10。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控制系统10包括:离合器、离合总泵11和电子控制单元2,离合总泵11通过出口管路13与离合器连接,而且,在出口管路13处设置有控制阀12,出口管路13处制动液可以流过,把控制阀12设置在离合总泵11的出口管路13处,控制阀12可以控制出口管路13处的制动液流速,电子控制单元2与控制阀12电连接,而且,在车辆的车速小于第一预定车速值时,电子控制单元2控制控制阀12的开度达到第一预定开度,从而使离合器处于半离合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半离合状态也叫半联动状态,在这个状态下,离合器处在非完全接触状态,使得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联系处于不确定的关系中,中间有相对滑动,输入轴和输出轴有转速差。

另外,离合控制系统10还可以包括离合踏板(图中未示出),离合踏板与离合总泵11连接,当驾驶员踩下离合踏板时,离合总泵11开始工作,同时,控制阀12控制出口管路13内制动液流量,使离合器分离,当驾驶员不踩离合踏板时,离合器会贴合,因此,这样设置可以实现对离合器随时控制,从而可以满足车辆驾驶需求。

其中,电子控制单元2与控制阀12电连接,电子控制单元2能够向控制阀12发送信号,控制阀12能够接收到电子控制单元2发送的信号,当车辆在低速起步时,即车辆的车速小于第一预定车速值时,电子控制单元2控制控制阀12工作,然后控制阀12控制离合总泵11的出口管路13处的制动液流速,使离合踏板稳定移动,将离合器控制在半离合状态,能够改变因驾驶员个体差异导致离合踏板的不同抬起速度、高度等,从而可以降低熄火风险。同时,在手动挡车辆上安装此离合控制系统10,能够简化手动挡车辆驾驶,使驾驶员驾驶的操作简单,从而可以提升驾驶安全性。

可选地,如图2所示,离合控制系统10还可以包括:车速传感器4,车速传感器4与电子控制单元2电连接,车速传感器4能够向电子控制单元2传送车速信息,电子控制单元2根据接收到的车速信息,控制控制阀12的工作开度,从而可以使离合控制系统10在不同的行驶车速情况下都能满足工作要求。

进一步地,电子控制单元2在车速小于第一预定车速值,而且,车身角度位于第一预定范围内时,电子控制单元2控制控制阀12的开度达到第一预定开度,也就是说,在考虑车速的基础上,再充分考虑车辆处于水平路还是坡道上,这样在离合控制系统10的自动调节下,能够有效提升驾驶员的驾驶舒适性和安全性。

具体地,如图2所示,离合控制系统10还可以包括:车身角度传感器5,车身角度传感器5与电子控制单元2电连接,车辆在起步时,车身角度传感器5检测到车身角度后,将角度信息传送给电子控制单元2,然后电子控制单元2根据获取的角度信息控制控制阀12的开度,从而使离合器满足当前的工作需求,进而可以提升离合控制系统10的工作性能。

可选地,第一预定车速值在0km/h-30km/h之间,第一预定范围为0°-30°,这样设置可以更好地使离合控制系统10工作,从而可以使车辆达到最佳的行驶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电子控制单元2在车速达到第二预定车速值,而且,离合踏板达到预定行程时,电子控制单元2控制控制阀12关闭出口管路13,其中,第二预定车速值大于第一预定车速值。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若驾驶员误操作深踩离合踏板,车速传感器4向电子控制单元2传送车速信息,电子控制单元2控制控制阀12关闭出口管路13,截断高压制动液流道,从而可以使离合器贴合不分离,进而可以降低车辆脱档风险。

具体地,如图2所示,离合控制系统10还可以包括:离合踏板行程传感器3,离合踏板行程传感器3与电子控制单元2电连接,离合踏板行程传感器3具有向电子控制单元2传送离合踏板行程的作用,电子控制单元2能够根据离合踏板的行程情况来控制控制阀12的开度,从而可以保证车辆正常行驶。同时,设置离合踏板行程传感器3也能够向电子控制单元2提供准确的离合踏板行程信息,从而可以使离合控制系统10的工作更加精确。

可选地,预定时间段小于5s,预定行程大于离合踏板总行程的三分之一,离合踏板总行程是指离合踏板在没有被踩的位置到被踩至不能移动的位置,这样设置可以保证车辆安全行驶。

进一步地,控制阀12设置为电磁阀,电磁阀的工作可靠性好、使用安全,并且,使用寿命长,这样设置可以提高离合控制系统10的使用安全性,也可以延长离合控制系统10的使用寿命。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和s2,s1是指获取车速信息,s2是指在车速小于第一预定车速值时,电子控制单元2控制离合总泵11出口管路13处设置的控制阀12的开度达到第一预定开度,可以使离合器处于半离合状态,从而能够降低车辆熄火的风险。

可选地,如图3所示,所示,在步骤s1中,还可以包括获取车身角度信息,在步骤s2中还可以包括:在车速小于第一预定车速值,而且,车身角度位于第一预定角度范围内时,电子控制单元2控制所述控制阀12的开度达到第一预定开度,这样能够有效提高驾驶员的乘坐舒适度。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步骤s2中,还可以包括:在车速达到第二预定车速值,而且,离合踏板达到预定行程时,电子控制单元2控制控制阀12关闭出口管路13。其中,第二预定车速值大于第一预定车速值。当车辆高速行驶时,若驾驶员误操作深踩离合踏板,车速传感器4向电子控制单元2传送车速信息,电子控制单元2控制控制阀12关闭出口管路13,截断高压制动液流道,从而可以使离合器贴合不分离,进而可以降低车辆脱档风险。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离合控制系统10,离合控制系统10设置安装在车辆上,该离合控制系统10可以降低车辆熄火风险,也可以降低车辆脱档风险。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