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内置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10808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内置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湿式双离合器是变速器传动系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它依靠摩擦片与对偶钢片之间的摩擦力实现动力传递。当湿式双离合器的摩擦片和对偶钢片结合并逐步达到同步运动时,由于两个盘片转动速度不相同,盘片间将发生相互滑摩产生大量摩擦热。如果摩擦所产生的热量得不到及时的散去,可能导致摩擦片的失效,直接影响双离合器的整体使用性能。目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冷却方式有多种,其中水槽集成式冷却方式,即将冷却水槽布置于离合器壳体上由压铸一体成型,由于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冷却效率高而被广泛使用。但由于压铸铝壳体的铸造缺陷,如气孔、缩孔、缩松、裂纹、冷隔存在,使得冷却液在流经壳体冷却水槽时,能透过水槽内壁逐渐渗入到变速器内部,导致变速器油中水含量不断增加。湿式双离合器的摩擦片和钢片是浸没在变速箱油之中的,而变速箱油中水含量超标会引发湿式双离合器钢片异常磨损,使湿式双离合器变速器动力传递功能失效,表现为车辆在换档或匀速行驶过程中整车闯动和噪音的问题。因此,需要对此冷却方式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内置冷却系统,克服目前压铸铝壳体的铸造缺陷使得冷却液渗入到变速器油中易引发双离合器钢片异常磨损,导致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功能失效,车辆在换档或匀速行驶过程中整车会闯动和噪音的缺点。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内置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用内置左冷却管和右冷却管替代压铸铝壳体一体式压铸成型的冷却水槽,将左冷却管和右冷却管布置在原压铸铝离合器壳体的冷却水槽空间位置上,并使左冷却管和右冷却管紧环绕于湿式双离合器四周的出油口。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内置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接头、进水管o型圈、分集流转换块、右连接块、右连接块前o型圈、右连接块后o型圈、右冷却管、出水管接头、出水管o型圈、左连接块、左连接块前o型圈、左连接块后o型圈、左冷却管,左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焊接在左连接块上,焊接后的左冷却管和左连接块穿过离合器壳体上的左安装孔安装在离合器壳体内左侧,左连接块与离合器壳体的左安装孔之间由左连接块后o型圈进行密封,且左连接块的一端露在离合器壳体外,右冷却管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焊接在右连接块上,焊接后的右冷却管和右连接块穿过离合器壳体上的右安装孔安装在离合器壳体内右侧,右连接块与离合器壳体的右安装孔之间由右连接块后o型圈进行密封,且右连接块的一端露在离合器壳体外,露在离合器壳体外的左连接块和右连接块与分集流转换块连接,其中左连接块进水口和右连接块进水口同时与分集流转换块上的进水口连通,左连接块出水口和右连接块出水口同时与分集流转换块上的出水口连通;左连接块和分集流转换块之间通过左连接块前o型圈进行密封,右连接块和分集流转换块之间通过右连接块前o型圈进行密封,进水管接头安装在分集流转换块的进水口处,进水管接头与分集流转换块之间通过进水管o型圈密封;出水管接头安装在分集流转换块的出水口处,出水管接头与分集流转换块之间通过出水管o型圈密封。冷却液从进水管接头进入,通过分集流转换的进水口分流到左连接块的进水口和右连接块的进水口,再分别沿左冷却管和右冷却管流经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内部后由左冷却管的出水口和右冷却管的出水口分别通过左连接块的出水口和右连接块的出水口集流到分集流转换块的出水口,最后由分集流转换块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接头流出。

本发明的优点是:用内置左冷却管和右冷却管替代压铸铝壳体一体式压铸成型的冷却水槽,使冷却液流经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内部时不再与压铸铝壳体接触,解决了由于压铸铝壳体的铸造缺陷使得冷却液渗入到变速器油中而引发湿式双离合器钢片异常磨损,导致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动力传递功能失效,而使车辆在换档或匀速行驶过程中整车闯动和噪音的问题;从湿式双离合器甩出的高温油液直接洒到左冷却管和右冷却管上,高温油液的热量直接被流经左冷却管和右冷却管的冷却液迅速带走,使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内部系统得到及时有效的冷却。该冷却系统冷却效率高、结构简单、布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进水管接头1,进水管o型圈2,分集流转换块3,右连接块4,右连接块前o型圈5,右连接块后o型圈6,右冷却管7,出水管接头8,出水管o型圈9,左连接块10,左连接块前o型圈11,左连接块后o型圈12,左冷却管1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的内置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用内置左冷却管13和右冷却管7替代压铸铝壳体一体式压铸成型的冷却水槽,包括进水管接头1、进水管o型圈2、分集流转换块3、右连接块4、右连接块前o型圈5、右连接块后o型圈6、右冷却管7、出水管接头8、出水管o型圈9、左连接块10、左连接块前o型圈11、左连接块后o型圈12、左冷却管13,将左冷却管13和右冷却管7布置在原压铸铝离合器壳体的冷却水槽空间位置上,并使左冷却管13和右冷却管7紧环绕于湿式双离合器四周的出油口。左冷却管13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焊接在左连接块10上,焊接后的左冷却管13和左连接块10穿过离合器壳体上的左安装孔安装在离合器壳体内左侧,左连接块10与离合器壳体的左安装孔之间由左连接块后o型圈12进行密封,且左连接块10的一端露在离合器壳体外。右冷却管7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焊接在右连接块4上,焊接后的右冷却管7和右连接块4穿过离合器壳体上的右安装孔安装在离合器壳体内右侧,右连接块4与离合器壳体的右安装孔之间由右连接块后o型圈6进行密封,且右连接块4的一端露在离合器壳体外。露在离合器壳体外的左连接块10和右连接块4与分集流转换块3连接。其中左连接块10进水口和右连接块4进水口同时与分集流转换块3上的进水口连通,左连接块10出水口和右连接块4出水口同时与分集流转换块3上的出水口连通;左连接块10和分集流转换块3之间通过左连接块前o型圈11进行密封,右连接块4和分集流转换块3之间通过右连接块前o型圈5进行密封。进水管接头1安装在分集流转换块3的进水口处,进水管接头1与分集流转换块3之间通过进水管o型圈2密封;出水管接头8安装在分集流转换块3的出水口处,出水管接头8与分集流转换块3之间通过出水管o型圈9密封。冷却液从进水管接头1进入,通过分集流转换3的进水口分流到左连接块10的进水口和右连接块4的进水口,再分别沿左冷却管13和右冷却管7流经湿式双离合器自动变速器内部后由左冷却管13的出水口和右冷却管7的出水口分别通过左连接块10的出水口和右连接块4的出水口集流到分集流转换块3的出水口,最后由分集流转换块3的出水口通过出水管接头8流出。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例如冷却管的样式除了附图所示的半环形,还可以是圆环形,其折弯形式除了二维平面式折弯也可以是三维空间的任意折弯。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