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炼机转子转轴密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9856阅读:66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炼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密炼机转子转轴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密炼机是橡胶工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高强度间隙性的混炼设备,主要用于橡胶或塑料与配合剂的混炼,也可用于橡胶或塑料的塑炼。主要由密炼室、转子、转子密封装置、加料压料装置、卸料装置、传动装置及机座等部分组成。密炼机工作时,两转子相对回转,挤压和剪切来自加料压料装置的物料(颗粒状),使物料的温度上升,粘度降低,增加了物料在配合剂表面的湿润性,使物料与配合剂表面充分接触。同时,转子上的凸棱使物料沿转子的轴向运动,起到搅拌混合作用,使配合剂在物料中混合均匀。密炼机在进行混炼工作时,由于密炼机是密闭的,故其物料损失比开炼机少得多,对环境的污染也大为减轻。然而,由于密炼机工作过程处于高压状态,且转子及转轴处于运动状态,物料仍然会从密封静环与转子端面之间的间隙、转轴与密封动环之间的间隙、以及密封动环与密封静环之间的间隙泄露到密炼机外面。如此,不仅造成原料浪费,也进一步造成机器泄压,从而降低了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效果好,防止物料泄漏的密炼机转子转轴密封装置,以减少密封磨损提高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密炼机转子转轴密封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轴座,穿设于通孔内的转子及与转子一个端面连接的转轴,还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接地设于通孔与转轴之间的动密封环、静密封环和压盖,所述转子与转轴相连的端面上设有一周凹槽,所述动密封环部分嵌于所述凹槽内,所述静密封环螺纹连接于通孔内壁,所述压盖通过螺栓固定于轴座上,所述静密封环和压盖上还设有相连通的油道,油道贯穿静密封环。

进一步的,所述静密封环与压盖相接的端部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静密封环的内腔壁上还设有与油道相连的润油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密炼机转子转轴密封装置安装于密炼机上工作时,动密封环和静密封环形成端面密封,当转轴运转时,动密封环随着转轴转动,静密封环保持静止且被压盖压向动密封环,形成端面贴合的动态密封,动密封环置于转子的凹槽内可显著减少直接进入间隙的物料颗粒,减少磨损,而通过油道注入高压油,高压油与混炼胶溶物可形成胶糊状体,能起到防止粉体泄漏作用,并且静密封环和动密封环之间、静密封环和转轴之间还能形成油膜进行润滑,既能防止磨损还能防止泄漏,从而提高密封性能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密炼机转子转轴密封装置,包括具有通孔的轴座1,穿设于通孔内的转子2及与转子一个端面连接的转轴3,还包括从左至右依次相接地设于通孔与转轴之间的动密封环4、静密封环5和压盖6,所述转子2与转轴3相连的端面上设有一周凹槽21,所述动密封环4部分嵌于所述凹槽21内,所述静密封环5螺纹连接于通孔内壁,所述压盖6通过螺栓固定于轴座1上,所述静密封环5和压盖6上还设有相连通的油道51,油道51贯穿静密封环,所述静密封环5与压盖相接的端部设有密封圈61,所述静密封环的内腔壁上还设有与油道相连的润油孔5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密炼机转子转轴密封装置安装于密炼机上工作时,动密封环和静密封环形成端面密封,当转轴运转时,动密封环随着转轴转动,静密封环保持静止且被压盖压向动密封环,形成端面贴合的动态密封,动密封环置于转子的凹槽内可显著减少直接进入间隙的物料颗粒,减少磨损,而通过油道注入高压油,高压油与混炼胶溶物可形成胶糊状体,能起到防止粉体泄漏作用,并且静密封环和动密封环之间、静密封环和转轴之间还能形成油膜进行润滑,既能防止磨损还能防止泄漏,从而提高密封性能提高装置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