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92818发布日期:2018-06-28 03:4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气压助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压助力装置。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申请号为201620198479.9的机械卸荷式真空泵,该真空泵包括泵体,泵体上设有抽气通道和大气通道,抽气通道和大气通道均与泵体内的泵腔连通,抽气通道接至真空筒,在泵体上设置有转换阀门;其中,当真空泵工作时,转换阀门打开抽气通道且关闭大气通道;当真空泵处于卸荷状态时,转换阀门关闭抽气通道且打开大气通道。虽然该真空泵实现了当真空泵处于卸荷状态时真空泵空转,但是该真空泵存在的缺点为:

阀杆一直处于移动状态,阀杆与泵体之间摩擦一直存在,因此常常会导致阀杆损伤,进而导致阀杆与泵体之间缝隙变大,最终导致阀杆与泵体之间任意流通空气,出现漏气情况,导致抽真空工作无法进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压助力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阀杆与泵体之间摩擦较大而导致漏气情况出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压助力装置,包括:

真空助力机体;

空气缓存罐,其与真空助力机体的输入端连通;

开闭机构,其包括阀体,阀体上设有一作用腔、一抽气通道以及一放气通道,抽气通道一端以及放气通道一端均连通至一真空泵,抽气通道另一端与空气缓存罐连通,放气通道另一端与外界大气压连通;在作用腔内壁上安装有将作用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第一膜片,第一空腔与空气缓存罐连通,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一端与第一膜片固定,第一弹簧另一端与第一空腔内壁固定,第一膜片位于第二空腔内一侧面固定至一阀杆,阀杆横穿过抽气通道和放气通道;阀杆包括:第一杆体、第一连接组件、筒体、第二连接组件、第二杆体、第一接通组件、第二接通组件以及收缩驱动组件,第一杆体一端用于连接至第一膜片,第一杆体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至筒体一端,筒体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至第二杆体一端,第一接通组件置于第一杆体与筒体之间,第二接通组件置于第二杆体与筒体之间,收缩驱动组件置于筒体内;第一接通组件以及第二接通组件均包括:第一硬管、软管、第二硬管以及第二弹簧,第一硬管一端通过软管与第二硬管一端接通,第一硬管另一端为第一接通组件或第二接通组件的第一接通端,第二硬管另一端为第一接通组件或第二接通组件的第二接通端,在第一硬管与第二硬管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在阀体上开设有供阀杆穿梭的移动孔,移动孔与抽气通道连通,移动孔与放气通道连通,每一第一硬管均连接至收缩驱动组件的第一输出部,每一第二硬管均连接至收缩驱动组件的第二输出部,当收缩驱动组件对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无作用力时,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均能压紧在移动孔内壁上;当收缩驱动组件对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有作用力时,能克服第二弹簧的弹力且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均不与移动孔内壁接触;以及

监控机构,其包括设置于第一膜片上的永磁铁、霍尔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三通阀电连接,霍尔传感器位于第一空腔远离第一膜片的内壁上,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霍尔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一膜片的位置。

优选的是,所述收缩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壳体,其内开设有驱动腔,驱动壳体与筒体内壁固定;

两第二膜片,设置有驱动腔内将驱动腔分隔为第一气腔、第二气腔以及第三气缸,第二气缸位于两第二膜片之间;

两拉杆,一拉杆一端与一第二膜片位于第一气腔内的侧面固定,另一拉杆一端与另一第二膜片位于第三气腔内的侧面固定,两拉杆另一端均穿出驱动壳体且均固定有一带动杆,一带动杆为收缩驱动组件的第一输出部,另一带动杆为收缩驱动组件的第二输出部;

三通阀,三通阀的第一端通过通气管与第二气腔接通,三通阀的第二端连通至外界大气压,三通阀的第三端连通至空气泵的输入端;以及

第三膜片,其与驱动壳体外壁固定,以形成缓存腔,第一气腔和第三气腔均与缓存腔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正常工作时,霍尔传感器实时检测第一膜片的位置,当空气缓存罐内真空度未达到时,第一膜片的位置较远,此时第一接通组件与抽气通道接通,这个时候真空助力机体处于抽气工作状态,收缩驱动组件未对第一接通组件和第二接通组件作用,这个时候由于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与移动孔内壁接触,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有回弹的余地,故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不会受到很大的摩擦力,保护了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同时由于第一接通组件从与抽气通道接通位置到未接通位置比较小,因此也不会使得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与移动孔内壁接触时间长;当第一接通组件与抽气通道未接通且空气缓存罐内真空度未达到预设值(也就是第一膜片的位置靠近霍尔传感器时)时,收缩驱动组件工作,使得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相互靠拢,避免接触移动孔内壁,进一步延长第一接通组件以及第二接通组件的使用寿命,且在需要接通时能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保证密封不漏气,保证了正常工作的运行;当空气缓存罐内真空度达到预设值时,收缩驱动组件释放第一硬管和第二硬管,此时也就是第二接通组件与大气压接通,且第一接通组件与抽气通道未接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气压助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气压助力装置,包括:

真空助力机体1;

空气缓存罐2,其与真空助力机体1的输入端连通;

开闭机构,其包括阀体31,阀体31上设有一作用腔、一抽气通道311以及一放气通道312,抽气通道311一端以及放气通道312一端均连通至一真空泵4,抽气通道311另一端与空气缓存罐2连通,放气通道312另一端与外界大气压连通;在作用腔内壁上安装有将作用腔分隔为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的第一膜片32,第一空腔与空气缓存罐2连通,第一空腔内设置有第一弹簧33,第一弹簧33一端与第一膜片32固定,第一弹簧33另一端与第一空腔内壁固定,第一膜片32位于第二空腔内一侧面固定至一阀杆,阀杆横穿过抽气通道311和放气通道312;阀杆包括:第一杆体341、第一连接组件、筒体342、第二连接组件、第二杆体343、第一接通组件、第二接通组件以及收缩驱动组件,第一杆体341一端用于连接至第一膜片32,第一杆体341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接组件连接至筒体342一端,筒体342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组件连接至第二杆体343一端,第一接通组件置于第一杆体341与筒体342之间,第二接通组件置于第二杆体343与筒体342之间,收缩驱动组件置于筒体342内;第一接通组件以及第二接通组件均包括:第一硬管51、软管52、第二硬管53以及第二弹簧54,第一硬管51一端通过软管52与第二硬管53一端接通,第一硬管51另一端为第一接通组件或第二接通组件的第一接通端,第二硬管53另一端为第一接通组件或第二接通组件的第二接通端,在第一硬管51与第二硬管5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54;在阀体31上开设有供阀杆穿梭的移动孔,移动孔与抽气通道311连通,移动孔与放气通道312连通,每一第一硬管51均连接至收缩驱动组件的第一输出部,每一第二硬管53均连接至收缩驱动组件的第二输出部,当收缩驱动组件对第一硬管51和第二硬管53无作用力时,在第二弹簧54的作用下第一硬管51和第二硬管53均能压紧在移动孔内壁上;当收缩驱动组件对第一硬管51和第二硬管53有作用力时,能克服第二弹簧54的弹力且第一硬管51和第二硬管53均不与移动孔内壁接触;以及

监控机构,其包括设置于第一膜片32上的永磁铁61、霍尔传感器62以及控制器(图中未示),控制器的输出端与三通阀电连接,霍尔传感器62位于第一空腔远离第一膜片的内壁上,霍尔传感器62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器的输入端,霍尔传感器62用于检测第一膜片32的位置。

为了设计结构简单且使用方便的收缩驱动组件如图1以及图2所示,所述收缩驱动组件包括:

驱动壳体71,其内开设有驱动腔,驱动壳体71与筒体342内壁固定;

两第二膜片72,设置有驱动腔内将驱动腔分隔为第一气腔、第二气腔以及第三气缸,第二气缸位于两第二膜片72之间;

两拉杆73,一拉杆73一端与一第二膜片72位于第一气腔内的侧面固定,另一拉杆73一端与另一第二膜片72位于第三气腔内的侧面固定,两拉杆73另一端均穿出驱动壳体71且均固定有一带动杆76,一带动杆76为收缩驱动组件的第一输出部,另一带动杆76为收缩驱动组件的第二输出部;

三通阀74,三通阀74的第一端通过通气管与第二气腔接通,三通阀74的第二端连通至外界大气压,三通阀74的第三端连通至空气泵的输入端;以及

第三膜片75,其与驱动壳体71外壁固定,以形成缓存腔,第一气腔和第三气腔均与缓存腔连通。每一拉杆73在驱动壳体71的导向下移动,每一拉杆73方向与抽气通道311靠近移动孔处的流通方向和放气通道312靠近移动孔处的流通方向均平行,空气泵以及三通阀74均电连接至控制器。第一膜片32、第二膜片72以及第三膜片75均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空气泵设置于外界。当第二腔室通过三通阀74与外界大气压接通时,在两个第二弹簧54的作用下,使得两带动杆76相互靠拢,第二气腔变小,缓存腔内空气被第三膜片75压入至第一气腔和第三气腔内,使得第一气腔和第三气腔变大,这个时候就能保证第一接通组件与抽气通道311接通或第二接通组件与放气通道312接通,避免有漏气现象;当需要使得第一硬管51和第二硬管53压紧在移动孔内壁上时,控制器首先使得三通阀74接通空气泵与第二气腔连通,启动空气泵,强制抽出第二气腔内空气,使得两第二膜片72强制靠拢,使得第一硬管51和第二硬管53相互靠拢,第二弹簧54被压缩,以方便移动阀杆,这个时候移动阀杆就不会损坏任一第一硬管51和第二硬管53,并且能保证需要接通时不漏气。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