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长圆锥滚子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92103发布日期:2018-08-04 13:41阅读:24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长圆锥滚子轴承。



背景技术:

钢厂轧机高几米之多,每天不断的轧出无数钢板,由于轧机的径向力轴向力都非常大,导致轧辊轴轴肩处经常出现断裂问题,更换一次轧机轴给钢厂带来的损失非常大,钢厂四处委托总没有解决的好办法。如果轧辊轴加粗又没有装轴承及密封润滑等部件的位置。在轧机中装轴承的位置也非常有限,并且与轴承相连接的轴承连接装置、轧机密封罩装置,密封圈,隔离垫,加油装置,占去轧辊轴很大位置,结构紧凑,不易改进,轧机的工作效率非常高,又没有间歇的时间,但当轧辊轴发生断裂,需要进行更换时,轧机必须停止工作,给钢厂造成非常大的损失,非常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改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长圆锥滚子轴承,对轴肩处轴承进行传统改进发明,去掉轧辊主轴上的轴承座、密封罩,密封圈和隔离垫,将这部分的所有结构及空间交给轴承设计,在加长的轴承中,将轴承两端改为套环密封装置结构,将轧辊轴颈肩结合处的圆弧加大,与大圆弧的的内圈连接,由轴承承受大部分剪切力,相当于轧辊加粗,解决轧辊轴断裂、轴承易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加长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轴承内圈套设在轧辊轴上,轴承与轧辊轴轴肩接触处设置定位环,定位环内圈形状与轧辊轴轴肩处形状相配合,所述定位环与轴承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加长圆锥滚子轴承还包括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套设在轴承与定位环的外侧,轴承座一端与定位环相连,另一端与轧辊轴上的半联轴器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与轧辊轴轴肩处大圆弧相接触,所述大圆弧处设置弧度比正常标准加大3-5倍,定位环内圈形状与轧辊轴轴肩处的弧度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外圈设置有环状定位凸起,轴承座上设置与环状定位凸起相配合的凹槽,定位环与轴承座通过环状定位凸起和凹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与轴承座之间设置第一压板,第一压板设置在轴承座凹槽的下方,第一压板通过螺栓与轴承座相连,第一压板靠近轴承的一侧设置第一隔环。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与半联轴器通过透盖连接,所述透盖套设在半联轴器并紧压在轴承座上,透盖外侧通过螺栓与轴承座固定连接,透盖内侧通过第二隔环与半联轴器密封连接,所述透盖远离轴承座的一端设置第二压板,第二压板通过螺栓与透盖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透盖与轴承之间设置压环,压环设置在轴承座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内设置油道,油道第一分支连接至轴承,油道第二分支连接至轴承座与定位环密封处。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座为球轴承座,轴承座外径为弧面。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和滚子,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保持架,保持架兜孔内设置滚子,所述滚子设置两列,两列滚子长度不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两列滚子中长滚子与短滚子长度比是7:3。

进一步地,所述加长圆锥轴承外圈外径设置为弧形,与轴承座相配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改善了轧机壳体内部的空间结构,加长轴承轴向长度,使轴承寿命大大提高,分散了轧辊轴的径向剪切力,保护轧辊轴的轴肩处不发生断裂。

附图说明

图1为轧机轧辊轴装配图,

图2为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3为球轴承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2、轧辊轴,3、轧辊轴轴肩,4、定位环,5、球轴承座,6、半联轴器,7、环状定位凸起,8、第一压板,9、第一隔环,10、透盖,11、第二隔环,12、第二压板,13、压环,14、油道,15、快速接头,16、挡块,17、凹槽,18、长滚子,19、短滚子,20、第一外圈,21、第二外圈,22、内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晰,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实施例1

加长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轴承1套设在轧辊轴2上,轴承1与轧辊轴轴肩3接触处设置定位环4,定位环4内圈形状与轧辊轴轴肩3处形状相配合,所述定位环4与轴承1密封连接。轴承座套设在轴承1与定位环4的外侧,轴承座一端与定位环4相连,另一端与轧辊轴上的半联轴器6相连,所述轴承座优选使用球轴承座5,轴承座外径为弧面,球轴承座5外径弧面能够起到有效分散径向剪切力,为轧辊轴2提供防护的功能,球轴承座5的轴向长度大于轴承1的轴向长度,球轴承座套设在轴承上并与轴承固定连接,起到保护轴承强度的作用。

所述定位环4与轧辊轴轴肩3处大圆弧相接触,所述大圆弧处设置弧度比正常标准加大3-5倍,定位环4内圈形状与轧辊轴轴肩3处的弧度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4外圈设置有环状定位凸起7,球轴承座上设置与环状定位凸起7相配合的凹槽17,定位环4与球轴承座5通过环状定位凸起7和凹槽17连接。所述定位环4与球轴承座5之间设置第一压板8,第一压板8设置在球轴承座凹槽17的下方,第一压板8通过螺栓与球轴承座5相连,第一压板8靠近轴承1的一侧设置第一隔环9,第一隔环9内设有油封起到密封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球轴承座5与半联轴器6通过透盖10连接,所述透盖10套设在半联轴器6上并紧压在球轴承座5上,透盖10外侧通过螺栓与球轴承座5固定连接,透盖10内侧通过第二隔环11与半联轴器6密封连接,第二隔环11内设有油封起到密封作用,所述透盖10远离球轴承座5的一端设置第二压板12,第二压板12通过螺栓与透盖10连接。所述透盖10与轴承1之间设置压环13,压环13设置在球轴承座5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球轴承座5内设置油道14,油道第一分支连接至轴承1,油道第二分支连接至球轴承座5与定位环4密封处。油道的注油口设置在球轴承座5靠近半联轴器6的一端,注油口处设置快速接头15。

球轴承座5通过第一压板8、透盖10、第二压板12、压环13等部件紧压在轴承1上,并保证各部件各部件连接可靠无松动。

所述球轴承座5靠近轴肩的内径设置有向内突出的挡块16,挡块与轴承外圈17的端面接触,透盖10、第二压板12和压环13将轴承1紧压在球轴承座5上。

优选的,所述加长圆锥轴承外圈外径可设置为弧形,与轴承座相配合,分散轧辊轧辊轴轴肩剪切力。

实施例2

加长圆锥滚子轴承,所述轴承1套设在轧辊轴2上,轴承1与轧辊轴轴肩3接触处设置定位环4,定位环4内圈形状与轧辊轴轴肩3处形状相配合,所述定位环4与轴承1密封连接。轴承座套设在轴承1与定位环4的外侧,轴承座一端与定位环4相连,另一端与轧辊轴上的半联轴器6相连,所述轴承座优选使用球轴承座5,轴承座外径为弧面,球轴承座5外径弧面能够起到有效分散径向剪切力,为轧辊轴2提供防护的功能,球轴承座5的轴向长度大于轴承1的轴向长度,球轴承座套设在轴承上并与轴承固定连接,起到保护轴承强度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4与轧辊轴轴肩3处大圆弧相接触,所述大圆弧处设置弧度比正常标准加大3-5倍,定位环4内圈形状与轧辊轴轴肩3处的弧度形状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环4外圈设置有环状定位凸起7,球轴承座上设置与环状定位凸起7相配合的凹槽,定位环4与球轴承座5通过环状定位凸起7和凹槽连接。所述定位环4与球轴承座5之间设置第一压板8,第一压板8设置在球轴承座凹槽的下方,第一压板8通过螺栓与球轴承座5相连,第一压板8靠近轴承1的一侧设置第一隔环9,第一隔环9内设有油封起到密封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球轴承座5与半联轴器6通过透盖10连接,所述透盖10套设在半联轴器6上并紧压在球轴承座5上,透盖10外侧通过螺栓与球轴承座5固定连接,透盖10内侧通过第二隔环11与半联轴器6密封连接,第二隔环11内设有油封起到密封作用,所述透盖10远离球轴承座5的一端设置第二压板12,第二压板12通过螺栓与透盖10连接。所述透盖10与轴承1之间设置压环13,压环13设置在球轴承座5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球轴承座5内设置油道14,油道第一分支连接至轴承1,油道第二分支连接至球轴承座5与定位环4密封处。油道的注油口设置在球轴承座5靠近半联轴器6的一端,注油口处设置快速接头15。

球轴承座5通过第一压板8、透盖10、第二压板12、压环13等部件紧压在轴承1上,并保证各部件各部件连接可靠无松动。

所述球轴承座5靠近轴肩的内径设置有向内突出的挡块16,挡块与轴承外圈17的端面接触,透盖10、第二压板12和压环13将轴承1紧压在球轴承座5上。

所述轴承包括内圈、外圈、保持架和滚子,内圈与外圈之间设置保持架,保持架兜孔内设置滚子,所述滚子设置两列,两列滚子长度不相等。

优选的,所述加长圆锥轴承外圈外径设置为弧形,与轴承座相配合,分散轧辊轧辊轴轴肩剪切力。

优选的,所述两列滚子中长滚子18与短滚子19长度比是7:3。

轧辊为斜面,轧机轴承为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轧机轴承在使用中轴向力只有单列承受,同时这列轴承还要与另一列共同承担径向力。由于圆锥辊棒对轧机的作用力程是圆锥形的,所以用对称的圆锥滚子轴承寿命非常短暂,一边锥角小的位置受力严重,滚道很快磨损破坏,而另一端受力小的滚子滚道几乎没有磨损,因此将轧机轴承进行改良,采用不对称圆锥滚子轴承就是两列圆锥滚子长度不一样,一列长一列短,轴承进行三七分界,受力重的一端长度为70%,受力轻的一端30%,长的一列在轧机棍棒角度小的那一面,而且内滚道和外滚道的双列长度不一样。这样轴承在使用中,长的滚道和滚动体承受圆锥轧辊的小端碾压力。短滚动体小端承受圆锥轧辊的大端力。提高了5倍轴承寿命。

通过对轴承外部轴承座及其密封连接结构和轴承内部滚动体的改造,减轻了轧机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对轧辊轴和轴承的破坏,延长了轧辊轴和轴承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