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摩擦离合器的配对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76055发布日期:2019-07-13 10:09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用于摩擦离合器的配对板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摩擦离合器的配对板,所述摩擦离合器设置有至少一个机动车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用于离合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尤其所述配对板是中心板,所述中心板与两个挤压板共同作用。



背景技术:

由wo2010/060397a1已知一种具有作为配对板的中心板的摩擦离合器。所述配对板具有旋转轴线并且沿径向方向从内周面出发向外周面延伸。在所述内周面上构造用于滚动轴承的支座,其中,所述配对板通过所述滚动轴承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支承。所述支座具有第一接触面,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滚动轴承的轴承外环的外周面可接触或被接触,其中,所述第一接触面构造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柱形第一区段。

在所述轴承外环和所述内周面之间通常设置有过盈配合(即在第一接触面的区域中,轴承外环的外径大于内周面的内径)。可观察到,滚动轴承相对于配对板能够沿轴向方向移位。这尤其在摩擦离合器磨合运转时(例如在实验台上,将能量输入摩擦离合器,以提高初始摩擦值,其中,尤其摩擦离合器停止并且离合器盘相对于摩擦离合器被旋转)出现。在这种(尤其在试验台上的)磨合运转中,所述摩擦离合器能够被保持在所述外径上,其中,滚动轴承不受力地布置在中心板上。在此能够出现滚动轴承相对于中心板(配对板)的移位。

连续存在下述需求:改进摩擦离合器并且尤其确保滚动轴承相对于所述配对板所设置的位置耐久地被保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配对板,其中,滚动轴承的最初确定的位置耐久地被保持。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的解决方案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摩擦离合器实现。本发明其他有利构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单独列举的特征能够以技术上有意义的方式相互组合并且限定本发明的其他构型。此外,在说明书中进一步详细描述和阐明在权利要求中给出的特征,其中示出本发明的其他有利构型。

提出一种配对板,尤其用于摩擦离合器,所述摩擦离合器具有至少一个机动车变速器的变速器输入轴,用于离合机动车发动机的驱动轴。所述摩擦离合器例如包括至少一个离合器盖、至少一个挤压板以及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挤压板沿轴向方向相对于离合器盖移位的至少一个杠杆元件(或压力罐)。

所述配对板具有旋转轴线并且沿径向方向从内周面向外周面延伸。在所述内周面上构造用于滚动轴承的支座,其中,所述支座具有第一接触面,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面能够接触滚动轴承的轴承外环的外部周面。第一接触面具有至少一个沿轴向方向延伸的柱形的第一区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区段,所述第一区段具有第一内径,所述第二区段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内径,其中,所述第二内径小于所述第一内径。

所述内周面的通常为柱形的第一接触面在这里至少设置有阶,从而在至少一个第二区段中能够实现所述支座和所述轴承外环之间的(更强的)过盈配合。尤其第二区段构造为相对于第一区段的阶。

优选第二区段成型为锥形,其中,第二区段从第一区段出发(连续地)缩窄直至(最小的)第二内径。

尤其最小的第二内径布置为沿轴向方向与第一区段隔开间距。

优选第二内径(尤其在布置滚动轴承之前)比第一内径小至少3微米、尤其至少5微米。尤其比第一内径小最多20微米,优选比第一内径小最多15微米。这尤其适用于10毫米至100毫米的内径。优选带有公差参数地从第一内径出发设置第二内径。

所述配对板能够沿轴向方向(按以下顺序)具有进入区域、第二区段、第一区段和用于滚动轴承的止挡部,其中,所述止挡部限制滚动轴承相对于轴向方向的移动。尤其所述滚动轴承经过进入区域移到支座上并且继续沿轴向方向移位,直至所述滚动轴承止挡在所述止挡部上。

优选沿轴向方向在第一区段和止挡部之间布置有沉割区域(freistichbereich),所述沉割区域具有至少一个第三内径,其中,所述第三内径大于所述第一内径。

根据一种优选构型,所述进入区域成型为锥形并且从配对板的第一端侧出发(连续地)缩窄直至(最小的)第二内径。

尤其所述支座构造用于具有滚动体的滚动轴承,其中,至少一个滚动体与轴承外环构造第二接触面,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面在轴向方向上布置在所述第二区段的外部。

通过第二接触面,所述至少一个滚动体与所述轴承外环共同作用。通过第二接触面,尤其至少沿径向方向在至少一个滚动体和轴承外环之间传递力。沿轴向方向延伸的这个第二接触面正好应该在轴向方向上不与(例如成型为锥形的)第二区段重叠。尤其因此避免:滚动轴承由于第二区段以不允许的方式变型,从而损害滚动体和轴承外环之间的接触条件。尤其第二区段和第二接触面在轴向方向上彼此隔开间距地布置(例如至少0.1毫米、尤其至少0.2毫米、优选至少2毫米或者甚至至少3毫米)。

另外提出一种配对板组件,其至少包括已说明的配对板和布置在所述支座上的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包括至少一个轴承外环、轴承内环和布置在它们之间的滚动体。所述轴承外环的外部周面至少在所述第一接触面的区域中成型为柱形。

尤其至少在外部周面和第一区段之间存在过盈配合。在外部周面和第二区段之间对应地存在具有更大的直径重叠的过盈配合。

配对板的实施方式同样适用于所述配对板组件,并且反之亦然。

保险起见要指出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数词(“第一”、“第二”、……)主要(仅仅)用于区别多个同类的对象、尺寸或过程,即尤其不强制性地预先确定这些对象、尺寸或过程的彼此的相关性和/或顺序。如果应该要求具有相关性和/或顺序,则会在此详细说明,或者这在研究具体说明的构型时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以下根据附图详细阐明本发明以及技术环境。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不应局限于所示实施例。尤其倘使没有明确不同地示出,也能够摘出在附图中所阐明事实的部分方面,并且与来自上述说明和/或附图的其他组成部分和知识相组合。尤其要指出的是,所述附图和尤其示出的尺寸关系仅是示意性的。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对象,从而在必要时能够补充性地参考其他附图的说明。其示出了:

图1:在立体视图中的已知的摩擦离合器;

图2:以剖面在侧视图中的配对板组件;

图3:以剖面在侧视图中的已知的配对板;和

图4:以剖面在侧视图中的配对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立体视图示出已知的摩擦离合器2。由wo2010/060397a1已知的所述摩擦离合器2包括作为配对板1的中心板。这个配对板1具有旋转轴线3并且沿径向方向4从内周面5向外周面6延伸。在内周面5上构造用于滚动轴承8的支座7,其中,配对板1通过滚动轴承8在周向方向30上以能旋转的方式被支承。摩擦离合器2还包括离合器盖26、第一挤压板27、第二挤压板28以及用于将挤压板27、28沿轴向方向12相对于离合器盖26或相对于中间板移位的两个杠杆元件29。

图2以剖面在侧视图中示出配对板组件24。图3以剖面在侧视图中示出已知的配对板1。以下对图2和3共同进行说明。参考图1的实施方式。

配对板组件24包括配对板1和布置在支座7上的滚动轴承8,所述滚动轴承包括轴承外环11、轴承内环25和布置在它们之间的滚动体22。

所述支座7具有第一接触面9,通过所述第一接触面,所述滚动轴承8的轴承外环11的外部周面10可接触或被接触,其中,第一接触面9构造有沿轴向方向12延伸的柱形的第一区段13。轴承外环11的外部周面10至少在第一接触面9的区域中成型为柱形。

配对板1沿轴向方向12(按以下顺序)具有进入区域17、第一区段13、沉割区域19和用于所述滚动轴承8的止挡部18。所述滚动轴承8在装配时经过进入区域17移到支座7上并且继续沿轴向方向12移位,直至滚动轴承8止挡在所述止挡部18上。

沉割区域19具有第三内径20,其中,第三内径20大于第一内径14。

所述进入区域17成型为锥形并且从配对板1的第一端侧21出发连续地向第一内径14缩窄。

在所述滚动轴承8中,滚动体22与轴承外环11构造有第二接触面23,其中,滚动体22通过第二接触面23与轴承外环11共同作用。通过第二接触面23,至少沿径向方向4在滚动体22和轴承外环11之间传递力。

在轴承外环11和内周面5之间设置有过盈配合(即在第一接触面9的区域中,轴承外环11的外径大于内周面5的第一内径14)。可观察到,滚动轴承8能够相对于配对板1沿轴向方向12移位。这尤其在摩擦离合器2磨合运转时(例如在实验台上,将能量输入所述摩擦离合器2,以提高初始摩擦值)能够出现。

图4以剖面在侧视图中示出配对板1。在这种情况下也参考图2。

与图3的配对板1不同,第一接触面9具有沿轴向方向12延伸的至少一个柱形的第一区段13和至少一个第二区段15,所述第一区段具有第一内径14,所述第二区段具有至少一个第二内径16,其中,所述第二内径16小于所述第一内径14。

第二区段15成型为锥形,其中,第二区段15从第一区段13出发连续地向(最小的)第二内径16缩窄。最小的第二内径16布置为沿轴向方向12与第一区段13隔开间距。

配对板1沿轴向方向12(按以下顺序)具有成型为锥形的进入区域17、第二区段15、第一区段13、沉割区域19和用于所述滚动轴承8的止挡部18,其中,所述止挡部18限界滚动轴承8相对于轴向方向12的移动。滚动轴承8通过进入区域17移到支座7上并且继续沿轴向方向12移位,直至所述滚动轴承8止挡在所述止挡部18上。

所述沉割区域19具有第三内径20,其中,所述第三内径20大于所述第一内径14。

所述进入区域17成型为锥形并且从配对板1的第一端侧21出发连续地向所述最小的第二内径16缩窄。

如图2中所示,所述支座7构造用于具有滚动体22的滚动轴承8,其中,滚动体22与轴承外环11构造有第二接触面23,其中,所述第二接触面23在轴向方向12上布置在第二区段15外部。

通过所述第二接触面23,滚动体22与轴承外环11共同作用。通过第二接触面23,至少沿径向方向4在滚动体22和轴承外环11之间传递力。沿轴向方向12延伸的所述第二接触面23正好应该在轴向方向12上不与成型为锥形的第二区段15重叠。因此避免:滚动轴承8由于第二区段15以不允许的方式变型,从而损害滚动体22和轴承外环11之间的接触条件。如图2中所标出,第二区段15和第二接触面23在轴向方向12上彼此隔开间距地布置。

附图标记列表

1配对板

2摩擦离合器

3旋转轴线

4径向方向

5内周面

6外周面

7支座

8滚动轴承

9第一接触面

10外部周面

11轴承外环

12轴向方向

13第一区段

14第一内径

15第二区段

16第二内径

17进入区域

18止挡部

19沉割区域

20第三内径

21第一端侧

22滚动体

23第二接触面

24配对板组件

25轴承内环

26离合器盖

27第一挤压板

28第二挤压板

29杠杆元件

30周向方向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