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拉机用动力换向湿式离合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9066发布日期:2020-05-06 22:54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拉机用动力换向湿式离合器总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拖拉机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拖拉机用动力换向湿式离合器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应用于水田作业的拖拉机有两个档杆,一个是前进档杆,一个是后退档位杆,档位根据拖拉机型号的不同匹配的档位数量也不同,不过前进档杆和后退档杆都控制档位杆,因此前进和后退每个对应档位杆的速度也是一样的,由于水田作业面积小,需要频繁的变换前进和后退档,每一次变换挡瞬间,拖拉机会出现短暂的动力消失,就会出现停顿现象,同时频繁换挡对对发动机驱轴也会产生一定的磨损,降低了拖拉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拖拉机用动力换向湿式离合器总成,该实用新型能实现前进挡和后退档的快速转换,有效改善拖拉机在换挡时造成的短暂的动力缺失的现象,同时换挡瞬间完成也减轻了对发动机驱轴的磨损。该实用新型采用非金属纸基湿式摩擦材料,该材料耐热性好、机械强度高、摩擦磨损性能和性价比都有所提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拖拉机用动力换向湿式离合器总成,包括离合器壳体、活塞、内压板和外压板,离合器壳体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离合器壳体一体连接的传动轴,离合器壳体由中间位置的隔板将离合器壳体分为左右两个工作腔,两个工作腔内分别设有沿着传动轴轴线方向移动的活塞,活塞滑动套设在传动轴上,两个活塞相背设置且每个活塞的中心环形凸台上安装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另外一端与安装在传动轴上的挡板一端相抵接,挡板的另外一端与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轴用挡圈相抵接;

离合器壳体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小齿轮和大齿轮,小齿轮和大齿轮均通过齿轮支撑轴承可转动的安装在传动轴上;

离合器壳体的两个工作腔内分别设有多个带有外花键的内压板,内压板与离合器壳体内壁上的花键相啮合,相邻的两个内压板之间设有带有内花键的摩擦片,其中一个工作腔内的摩擦片与小齿轮相啮合,另外一个工作腔内的摩擦片与大齿轮相啮合,在相邻的两个内压板之间的位置安装有回位橡胶块,在离合器壳体的两个工作腔靠近外侧端部的位置上设有外压板,外压板与最外侧的摩擦片相抵接,且外压板通过安装在离合器壳体内的孔用挡圈进行限位。

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传动轴两端位置分别安装有壳体轴承,其中一端的壳体轴承通过隔套与相邻的齿轮支撑轴承相连,另外一端的壳体轴承通过隔套一与相邻的齿轮支撑轴承相连。

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传动轴端部安装有密封环。

所述在活塞与离合器壳体传动轴之间的位置设有用以起到密封作用的内密封圈和外密封圈,内密封圈安装在离合器壳体传动轴外径位置的环槽内,外密封圈安装在活塞外径位置的环形凹槽内。

所述回位弹簧设置在活塞中心环形凸台的盲孔内,每个活塞上的回位弹簧数量为六个,且绕活塞中心均匀分布。

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传动轴上开设有压力油孔一和压力油孔二,压力油孔一和压力油孔二分别连通于离合器壳体的两个工作腔。

所述摩擦片为非金属纸基湿式摩擦材质。

拖拉机启动后,离合器壳体开始旋转,通过油泵将液压油导入压力油孔二,右边离合器壳体与活塞之间充满压力油,随着压力油的不断增加,油压升高,压力油推动右侧工作腔的活塞,活塞克服回位弹簧的弹力推动内压板、摩擦片和外压板紧紧贴至孔用挡圈端面上,回位橡胶块固定安装于内压板上,内压板和外压板与离合器壳体之间花键连接,摩擦片和大齿轮之间也是花键连接,因此内压板、外压板和摩擦片之间的产生的摩擦力带动离合器壳体和大齿轮一起旋转,大齿轮带动变速箱内与它啮合的工作齿轮一起旋转,这样发动机的扭矩通过变速箱传递到拖拉机轮胎上,拖拉机就可以前进行走;当需要变换挡后退时,通过降低压力油孔二的压力,提高压力油孔一的压力,使得前进档位脱开的同时后退档位瞬间结合到位,大大减轻了对发动机驱轴造成的磨损。

所述两个工作腔内分别设有沿着传动轴轴线方向移动的活塞,活塞滑动套设在传动轴上,两个活塞相背设置且每个活塞的中心环形凸台上安装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另外一端与安装在传动轴上的挡板一端相抵接,挡板的另外一端与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轴用挡圈相抵接;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通过控制液压油的流动方向来控制两个活塞的工作方向,在其中一个活塞不工作时,可利用回位弹簧将活塞归位,避免对内压板、摩擦片以及外压板进行施压。

所述离合器壳体的两个工作腔内分别设有多个带有外花键的内压板,内压板与离合器壳体内壁上的花键相啮合,相邻的两个内压板之间设有带有内花键的摩擦片,其中一个工作腔内的摩擦片与小齿轮相啮合,另外一个工作腔内的摩擦片与大齿轮相啮合;这样设置的目的:能够使内压板始终与离合器壳体相连,而摩擦片始终与小齿轮、大齿轮相连,在内压板与摩擦片之间不受力时,内压板与摩擦片之间为相对转动的方式,该侧的离合器出去脱离状态,当内压板与摩擦片之间产生相互挤压的作用力时,由于摩擦力的作用,使得离合器壳体带动内压板工作、内压板再带动摩擦片转动,继而使得摩擦片带动小齿轮或者大齿轮进行转动,达到动力传递的目的,即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在离合器接合与脱离的瞬间,时间非常的短暂,有利于改善在换挡时产生的动力缺失现象同时,即使频繁换挡,也大大减轻了对发动机驱轴造成的磨损,延长了拖拉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在相邻的两个内压板之间的位置安装有回位橡胶块;这样设置的目的是:避免了拖拉机在未工作状态下摩擦片与内压板之间的磨损,延长了拖拉机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实用新型能实现前进挡和后退档的快速转换,有效改善拖拉机在换挡时造成的短暂的动力缺失的现象,同时换挡瞬间完成也减轻了对发动机驱轴的磨损。该实用新型采用非金属纸基湿式摩擦材料,该材料耐热性好、机械强度高、摩擦磨损性能和性价比都有所提高,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离合器壳体;2、壳体轴承;3、隔套一;4、齿轮支撑轴承;5、小齿轮;6、内压板;7、回位橡胶块;8、摩擦片;9、外压板;10、孔用挡圈;11、回位弹簧;12、挡板;13、轴用挡圈;14、大齿轮;15、隔套;16、内密封圈;17、活塞;18、外密封圈;19、密封环;20、压力油孔一;21、压力油孔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拖拉机用动力换向湿式离合器总成,包括离合器壳体1、活塞17、内压板6和外压板9,离合器壳体1的中心位置设有与离合器壳体1一体连接的传动轴,离合器壳体1由中间位置一体连接的隔板将离合器壳体1分为左右两个工作腔,两个工作腔内分别设有沿着传动轴轴线方向移动的活塞17,活塞17滑动套设在传动轴上,两个活塞17相背设置且每个活塞17的中心环形凸台上安装有回位弹簧11,回位弹簧11的另外一端与安装在传动轴上的挡板12一端相抵接,挡板12的另外一端与安装在传动轴上的轴用挡圈13相抵接;

离合器壳体1传动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小齿轮5和大齿轮14,小齿轮5和大齿轮14均通过齿轮支撑轴承4可转动的安装在传动轴上;

离合器壳体1的两个工作腔内分别设有多个带有外花键的内压板6,内压板6与离合器壳体1内壁上的花键相啮合,相邻的两个内压板6之间设有带有内花键的摩擦片8,其中一个工作腔内的摩擦片8与小齿轮5相啮合,另外一个工作腔内的摩擦片8与大齿轮14相啮合,在相邻的两个内压板6之间的位置安装有回位橡胶块7,在离合器壳体1的两个工作腔靠近外侧端部的位置上设有外压板9,外压板9与最外侧的摩擦片8相抵接,且外压板9通过安装在离合器壳体1内的孔用挡圈10进行限位。

所述离合器壳体1的传动轴两端位置分别安装有壳体轴承2,其中一端的壳体轴承2通过隔套15与相邻的齿轮支撑轴承4相连,另外一端的壳体轴承2通过隔套一3与相邻的齿轮支撑轴承4相连。

所述离合器壳体1的传动轴端部安装有密封环19。

所述在活塞17与离合器壳体1传动轴之间的位置设有用以起到密封作用的内密封圈16和外密封圈18,内密封圈16安装在离合器壳体1传动轴外径位置的环槽内,外密封圈18安装在活塞17外径位置的环形凹槽内。

所述回位弹簧11设置在活塞17中心环形凸台的盲孔内,每个活塞17上的回位弹簧11数量为六个,且绕活塞17中心均匀分布。

所述离合器壳体1的传动轴上开设有压力油孔一20和压力油孔二21,压力油孔一20和压力油孔二21分别连通于离合器壳体1的两个工作腔。

摩擦片8为非金属纸基湿式摩擦材质,具有发热慢、耐磨损的特点,可延长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拖拉机启动后,离合器壳体1开始旋转,通过油泵将液压油导入压力油孔二21,右边低速离合器壳体1与活塞17之间充满压力油,随着压力油的不断增加,油压升高,压力油推动右侧工作腔的活塞17,活塞17克服回位弹簧11的弹力推动内压板6、摩擦片8和外压板9紧紧贴至孔用挡圈10端面上,回位橡胶块7固定安装于内压板6上,内压板6和外压板9与离合器壳体1之间花键连接,摩擦片8和大齿轮14之间也是花键连接,因此内压板6、外压板9和摩擦片8之间的产生的摩擦力带动离合器壳体1和大齿轮14一起旋转,大齿轮14带动变速箱内与它啮合的工作齿轮一起旋转,这样发动机的扭矩通过变速箱传递到拖拉机轮胎上,拖拉机就可以行走;当需要换高速档位时,通过降低压力油孔二21的压力,提高压力油孔一20的压力,使得前进档位脱开的同时后退档位瞬间结合到位,大大减轻了对发动机驱轴造成的磨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