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73441发布日期:2020-06-05 19:1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尤其是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减速机是一种集成了驱动动力源的全周回转减速传动机构,它以回转支承(俗称转盘,亦为回转支承)作为传动从动件和机构附着件,通过在回转支承内外圈中的一个圈上附着主动件、驱动源和罩壳,而把另一个圈既当作传动从动件,又作为被驱动工作部件的连接基座,这样利用回转支承本身就是全周回转连接件的特点,高效配置驱动动力源和主传动零件,使之成为一种集回转、减速和驱动功能于一体而同时又结构简单,制造和维护方便的通用型减速传动机构。

回转减速机采用回转支承作为减速器从动件,可实现无限制的圆周回转和减速,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径向力和倾覆力,可以制作成标准机械部件从而应用于各种有旋转要求的机械设备上,尤其此种减速器具有精度高、结构紧凑、承载能力大的优点,适合在比较恶劣的工况环境下使用。

回转减速机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蜗杆直接驱动回转支承,另一种是通过主动齿轮驱动回转支承,无论上述哪种形式的回转减速机,在运作时都需要使用润滑油对传动进行润滑,在现今操作中,多是通过人力添加润滑油,继而需要工作人员时常看守,费时费力,同时,润滑油添加剂量的多少均是根据工作人员的主观判断决定,过少则无法起到很好的润滑作用,过多则容易造成润滑油的浪费。此外,目前的回转减速机的回转支承普遍是一体制成,没有过载保护功能,当受力过大时容易发生损坏,降低了传动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包括回转支承、环形弹性片、安装环以及多个控油机构,所述回转支承的齿圈的内圆周面固定有环形弹性片,所述环形弹性片的内圆周面与安装环过盈卡接;回转支承的齿圈的内部设有油道,回转支承的每个轮齿的内部均设有贯穿回转支承径向的出油孔,每个所述出油孔均与油道连通设置,每个出油孔的相对两内侧壁均对应设有储油槽,每个出油孔内均设有控油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出油孔和控油机构,当回转支承转动时,可实现自动等量润滑油的输出,不再需要专职人员的看守,节约了生产的资源和时间,且不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以及使用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设置了与安装环过盈卡接的环形弹性片,当受力过大时,提供了过载保护,避免了损伤回转支承,提高了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回转支承的整体结构轴测图;

图2是油道和控油机构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包括回转支承1、环形弹性片2、安装环3以及多个控油机构,所述回转支承1的齿圈11的内圆周面固定有环形弹性片2,所述环形弹性片2的内圆周面与安装环3过盈卡接;回转支承1的齿圈11的内部沿其周向设有油道12,回转支承1的每个轮齿13的内部均设有贯穿回转支承1径向的出油孔14,每个所述出油孔14均与油道12连通设置,每个出油孔14的相对两内侧壁均对应设有储油槽15,每个出油孔14内均设有控油机构;回转支承1的一端面设有进油口17,所述进油口17与进油管通过万向连接头连通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环形弹性片2的内圆周面沿其径向设有多组弹性凸起21,每组弹性凸起21均包括两个弹性凸起21。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多组弹性凸起21沿环形弹性片2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二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安装环3的外圆周面沿其径向设有多个固定凸起31,每个所述固定凸起31均卡设在对应的一组弹性凸起21内,安装环3的外圆周面与环形弹性片2的内圆周面之间设有活动空间16。

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四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所述多个固定凸起31沿安装环3的外圆周方向均布设置。每个固定凸起31和每个弹性凸起21的截面均为半圆形,便于过载运动时,二者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以便实现过载保护。

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一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每个所述控油机构均包括伸缩杆5、弹簧6、挡板7以及推杆8,所述弹簧6套装在伸缩杆5的外侧,所述伸缩杆5沿回转支承1的径向设置,伸缩杆5的一端通过固定架4与出油孔14邻近油道12的一侧固定连接,伸缩杆5的另一端固定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储油槽15内且外侧固定有推杆8,当弹簧6处于自由状态时,挡板7的外侧与储油槽15紧密贴合。

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六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每个所述伸缩杆5均包括相互套装的内杆和外管。

具体实施方式八: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是对具体实施方式六作出的进一步说明,每个所述推杆8的外端均设有圆弧形倒角。

当本实用新型正常工作时,随着回转支承1的转动,多个控油机构依次与蜗杆或主动齿轮接触,接触时,沿回转支承1的径向推动推杆8,继而推动挡板7向储油槽15内底部运动,继而实现等量的润滑油的供给。当控油机构与蜗杆或主动齿轮分离时,挡板7在弹簧6的作用下回归原位,继而停止润滑油的供给,实现润滑油的等量自动供给。

当本实用新型受力过大时,安装环3的固定凸起31与环形弹性片2对应的弹性凸起21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固定凸起31进入到对应的活动空间16内,继而停止安装环3的转动,实现过载保护。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装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条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支承(1)、环形弹性片(2)、安装环(3)以及多个控油机构,所述回转支承(1)的齿圈(11)的内圆周面固定有环形弹性片(2),所述环形弹性片(2)的内圆周面与安装环(3)过盈卡接;回转支承(1)的齿圈(11)的内部设有油道(12),回转支承(1)的每个轮齿(13)的内部均设有贯穿回转支承(1)径向的出油孔(14),每个所述出油孔(14)均与油道(12)连通设置,每个出油孔(14)的相对两内侧壁均对应设有储油槽(15),每个出油孔(14)内均设有控油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弹性片(2)的内圆周面设有多组弹性凸起(21),每组弹性凸起(21)均包括两个弹性凸起(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组弹性凸起(21)沿环形弹性片(2)的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3)的外圆周面设有多个固定凸起(31),每个所述固定凸起(31)均卡设在对应的一组弹性凸起(21)内,安装环(3)的外圆周面与环形弹性片(2)的内圆周面之间设有活动空间(1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固定凸起(31)沿安装环(3)的外圆周方向均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控油机构均包括伸缩杆(5)、弹簧(6)、挡板(7)以及推杆(8),所述弹簧(6)套装在伸缩杆(5)的外侧,所述伸缩杆(5)沿回转支承(1)的径向设置,伸缩杆(5)的一端与出油孔(14)邻近油道(12)的一侧固定连接,伸缩杆(5)的另一端固定有挡板(7),所述挡板(7)的两端分别设置在对应的储油槽(15)内且外侧固定有推杆(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伸缩杆(5)均包括相互套装的内杆和外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推杆(8)的外端均设有圆弧形倒角。


技术总结
一种回转减速机齿轮保护装置,涉及一种保护装置。回转支承的齿圈的内圆周面固定有环形弹性片,环形弹性片的内圆周面与安装环过盈卡接;回转支承的齿圈的内部设有油道,回转支承的每个轮齿的内部均设有贯穿回转支承径向的出油孔,每个出油孔均与油道连通设置,每个出油孔的相对两内侧壁均对应设有储油槽,每个出油孔内均设有控油机构。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出油孔和控油机构,当回转支承转动时,可实现自动等量润滑油的输出,不再需要专职人员的看守,节约了生产的资源和时间,且不会造成润滑油的浪费以及使用量不足的问题;同时设置了与安装环过盈卡接的环形弹性片,当受力过大时,提供了过载保护,避免了损伤回转支承,提高了传动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张亦标;董吉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市金洲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3
技术公布日:2020.06.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