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换气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515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换气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专用换气阀。
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即蓄热体本身固定不动的蓄热式换热器,它在工业上应用很普遍,象高炉的热风炉,平炉、玻璃池炉、轧钢均热炉、大型台车加热炉的蓄热室,及蓄热式烧咀等。这种换热装置至少要具备两个独立的蓄热区域,当一个蓄热体或区域接受烟气热量时,另一个蓄热体或区域正在预热空气,从而保证蓄热-换热工作不间断地持续进行。为了保证蓄热-换热工作在至少两个蓄热区域内交替进行,烟气和空气必须交替从两个区域独立通过,且在蓄热式换热装置前后彼此都不能串通。为此,以往都是在蓄热式换热装置前后设置很多通道(至少6条)和闸阀(至少4个)及换向阀(至少2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气阀,使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能方便地实现烟气-空气换气操作,而不用设置多个通道、闸阀和换向阀。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换气阀的阀体沿轴向分为两截筒体,中间夹持一块分风板,一截筒体上设有一个进气口和两个排气口,所述的两个排气口在轴向投影上相对于该筒体的进气口对称分布,另一截筒体上设有一个进气口,在所述分风板上靠近排气口一侧的扇形区域内开有两个通气孔,两通气孔和两排气口的角分度线的轴向投影重合;阀芯设在有排气口的筒体内,其转轴设在筒体中心轴线上,两矩形分隔板与转轴固连,将该筒体内腔分割成一大一小两个扇形腔;一块挡风板,在分风板的另一侧与阀芯转轴固连,挡风板上开有一个缺口或通孔;上述阀体、阀芯和挡风板的设置使得一个排气口经所述的大扇形腔与同一筒体上的进气口形成一个独立的气流通道,而另一个排气口经所述的小扇形腔、分风板上的一个通气孔、挡风板上的缺口或通孔与另一筒体上的进气口形成另一个独立的气流通道;当阀芯旋转一定角度后这种气流通道联通关系可变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易行,容易拆卸清理,大小蓄热式换热装置均可采用;顺流换热时,在蓄热式换热装置前后的换气阀采用普通金属材料制作即可;逆流换热时,蓄热式换热装置前后要有1/2数量的换气阀采用耐热材料,其中空气腔一侧仍用普通金属材料。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工作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B-B视图;图4是图2的C-C视图;图5是图3中I部局部放大图;图6是应用本实用新型的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1是现有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工作原理图。当烟气经换向阀[12]进入蓄热体[20]并从开通的闸阀[15]排出时,空气正经换向阀[14]进入蓄热体[19]并从开通的闸阀[13]排出,此时另两个通道上的闸阀[16]、[17]关闭;同时使换向阀[12]、[14]换向,并将上述开通的闸阀[13]、[15]关闭,关闭的闸阀[16]、[17]开通,烟气和空气便分别从蓄热体[19]和[20]通过;同时交替改变6个通道中2个换向阀和4个闸阀的工作状态,来实现蓄热-换热工作持续进行。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结构示意图。阀体分为左右两截筒体。在本实施例中,烟气从左筒体[10]上的进气口[1]进入,空气从右筒体[11]上的进气口[7]进入。左筒体[10]上还有两个在筒体圆周上与进气口[1]对称分布的排气口,排气口[2]是其中之一。阀芯转轴[3]设在左筒体[10]的中心轴线上,转轴[3]上沿轴向固连两块矩形分隔板[4],两截筒体用法兰联接并夹持一块分风板[5]。阀芯转轴[3]穿过分风板[5],其轴端固连一个挡风板[6],紧靠在分风板[5]的右侧。由于一般风压远高于烟气压力,所以这种结构还使分风板[5]和挡风板[6]之间的接触密封效果更好。
图3是图2的B-B视图。排气口[8]是筒体[10]的上另一排气口。在本实施例中,进气口[1]和排气口[2][8]在轴向同一位置上,且沿圆周均布。在分风板[5]上靠近排气口[2][8]一侧的扇形区域内各开有一个通气孔,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孔为圆孔,且在轴向投影上,两圆孔的中心与分别靠近的两排气口中心线重合。阀芯转轴[3]上沿轴向固连两块矩形分隔板[4],将筒体[10]内腔分割成一大一小两个扇形腔。在本实施例中,两块矩形分隔板[4]在轴向投影上呈120°夹角布置,使筒体空腔内形成一个120°小扇形腔和一个240°大扇形腔,且可随阀芯转轴[3]旋转而移动。
图4是图2的C-C视图,示出了与阀芯转轴[3]固连的挡风板[6]的结构和与之配合工作的分风板[5]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挡风板[6]上开了一个120°的扇形缺口。当阀芯转轴[3]转到图3示出的位置时,进气口[1]和240°大扇形腔与排气口[2]构成一个独立的气流通道,进气口[7]、挡风板[6]上的缺口、分风板[5]左孔和120°小扇形腔与排气口[8]形成另一独立的气流通道。当阀芯转轴[3]逆时针旋转120°角后,上述进气口[1]与排气口[2]、进气口[7]和排气口[8]的独立联通关系,同时变换为进气口[1]与排气口[8]、进气口[7]与排气口[2]的独立联通关系。
图5示出矩形分隔板[4]的外缘设有柔性耐温纤维密封层的结构,本实施例中采用耐火纤维毡[9]并用螺栓紧固联接结构。
图6是应用本实用新型换气阀[18]后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蓄热体[19]、[20]前后两个换气阀[18]的阀芯转轴顺、逆时针间歇交替转动120°角,可以使烟气和空气交替从蓄热体[19]、[20]通过。
权利要求1.一种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换气阀,其特征在于(1)其阀体沿轴向分为两截筒体[10]、[11],中间夹持一块分风板[5],一截筒体[10]上设有一个进气口[1]和两个排气口[2]、[8],在轴向投影上,所述两个排气口[2]、[8]相对于该筒体[10]上的进气口[1]对称分布,另一截筒体[11]上设有一个进气口[7],在所述分风板[5]上靠近排气口一侧的扇形区域内开有两个通气孔,两通气孔和两排气口[2]、[8]的角分度线的轴向投影重合;(2)其阀芯设在具有排气口的筒体[10]内,阀芯的转轴[3]设在所述筒体[10]的中心轴线上,两块矩形分隔板[4]与转轴[3]固连,将该筒体内腔分割为一大一小两个扇形腔;(3)一块挡风板[6],在分风板[5]的另一侧与阀芯转轴[3]固连,挡风板[6]上开有一个缺口或通孔;上述阀体、阀芯和挡风板[6]的设置使得一个排气口经所述的大扇形腔与同一筒体[10]上的进气口[1]形成一个独立的气流通道,而另一个排气口经所述的小扇形腔、分风板[5]上的一个通孔、挡风板[6]上的缺口或通孔与另一筒体[11]上的进气口[7]形成另一个独立的气流通道。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气阀,其特征是在所述阀芯分隔板[4]的外缘设有柔性耐温纤维材料密封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主要用金属材料制成的筒状换气阀。通过在阀体上合理设置进气口、两个对称的排气口、一个分风板,在阀芯转轴上刚性带动两块分隔板和一个挡风板转动,使阀内达到分隔、联通和组合,从而在一个阀体上实现了使两个通道内分别输送的两种性质或状态的气体定时互换,可以避免在非回转蓄热式换热装置前后设置很多通道、闸阀和换向阀。该阀简单、易行、便拆、廉价。
文档编号F16K11/02GK2118875SQ9220083
公开日1992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2年1月18日
发明者吕克勤, 杜瑞法, 张英杰, 齐春燕 申请人:吕克勤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