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紧型阀门密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568875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紧型阀门密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阀门的密封件。
当前世界上的阀门结构都是以压紧型密封技术为基础的,为确保阀门不漏,必须对阀芯、阀座进行精密加工,并精心研磨后,再施加相当的压紧力使阀芯、阀座产生弹性变形方可弥合密封面上必然存在的微细的凹凸不平,才能形成有效的密封。若密封面上有少许异物,则极易产生泄漏。在实用中,为了保持有效密封,除需要平衡流体的内压之外,尚需增加过剩的压紧力,此压紧力与密封面的研磨精度,阀芯与阀座的吻合程度、接触面大小有关,一般是很难由阀门自动来控制的。为此,在设计阀门时,往往予留较大的余量,才能确保安全操作和可靠的密封,所以在人力、物力上耗费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可以自紧的阀门密封件。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施的采用橡胶或其它与橡胶性能相似的塑料制品、橡塑复合制品作原料,加工成一种纵截面为圆形的环状密封圈。在阀芯或阀座的接触面上开一环状的燕尾槽,此槽的深度可保证环状密封圈嵌入此槽后不会自行脱落为准。这种密封件在阀门开启状态时,从此密封圈的纵截面上可见此圆是完整的,即此密封圈未受压;当阀门关闭时,其密封件的圆形截面是被压入燕尾槽内,此时燕尾槽的两角处是空的;当阀门刚微开时,阀门内的流体压力将推动密封圈,此密封圈将被压向燕尾槽的一角,而不会被推出槽外。此燕尾槽的纵截面的面积应略大于密封圈的纵截面面积,一般可在1.0-1.15倍,最好是大于密封圈纵截面的1.1倍。当阀门开大的一瞬间,密封圈会被流体内压差推向槽外,但因此密封圈的内侧会形成负压而将密封圈向内吸住,再加上燕尾槽的斜面的阻滞足以平衡流体的推力,所以此密封圈不会被推出槽外。经试验,压差≤6.4MPa是不可能发生密封圈被推出燕尾槽的,考虑到应有足够的安全系数时,可以将使用压力定作应≤4MPa为佳。
本环形密封圈的使用温度与密封圈的制作材料有关,一般的橡胶可在-60°-200℃时正常使用。这种密封圈可用于各种型号的阀门上,如截止阀、闸阀、球阀、止逆阀、柱塞阀等,均有良好的密封效果。
采用本圆截面密封圈后可以省掉机件密封面的精密加工和精心研磨,从而节省了大量的加工费用;由于本环形密封件完全是在弹性变形下工作的,不会影响其使用寿命,一般可开启十万次以上仍能保持其密封功能。即使有少量嵌容性异物存在,也不会影响其密封效果;当使用压力越高时,其压紧力越大,密封性能也越好;由于本密封件的密封特性系数为零,所以阀芯向阀座的压紧只需克服流体内压,即可实现密封,而阀门启闭力距基本恒定,启闭轻快,长期使用不必维修,更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这种密封圈的使用温度取决于密封圈的材质。由于本密封圈适用范围广,为制造全塑料的阀门创造了条件。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自紧型阀门密封作详细的阐述。



图1是本自紧型阀门密封用于截止阀上的启、闭示意图;结合附图,一种自紧型阀门密封是在阀芯(1)的密封面上开一周燕尾槽(2),在燕尾槽(2)中嵌入一个纵截面为圆形的环形密封圈(3),其阀座的密封面为一般机械加工的平面,当阀芯(1)与阀座(4)脱开时,密封圈的截面呈圆形,流体可以自由通过阀口;当阀芯(1)向阀座(4)压紧时,密封圈的接触面受压,被挤入燕尾槽内,同时密封圈又紧压阀座(4)的平面,从而达到密封的目的。同样,在阀座(4)上开一周燕尾槽(2),嵌入圆截面的环形密封圈(3),对阀芯(1)的密封面只是机械加工的平面,也同样可以起到密封的作用。
权利要求1.一种自紧式阀门密封,由阀芯和阀座上的密封面构成的,其特征在于此密封面是由一个环形密封圈(3)压紧对应机件的密封面,这种密封圈(3)的纵向截面是圆形的,此密封圈(3)是嵌入开在阀芯(1)或阀座(4)上的燕尾槽(2)内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自紧式阀门密封,其特征在于燕尾槽的纵向截面的面积应为环形密封圈的纵向圆截面的面积的1.1倍为最佳,一般应在1.0-1.15倍的范围内。
专利摘要一种自紧式阀门密封,是在阀芯或阀座上开一燕尾槽,在槽内嵌入一个橡胶或橡塑材料加工成的密封圈,此密封圈的纵向截面是圆形的。在压力小于6.4MPa时,当阀芯与阀座压紧时,此有弹性的密封圈可压紧密封面而不会发生被挤出的现象,可以起到绝对密封的作用。
文档编号F16K1/46GK2166284SQ9323716
公开日1994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1993年6月25日 优先权日1993年6月25日
发明者唐国富 申请人:唐国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