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力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91324阅读:来源:国知局
转矩指令)或者目标再生指令(负转矩指令)。另外,将通过检测马达施加电流值等而获得的实际马达驱动转矩信息或者实际发电机制动转矩信息输送到混合动力控制模块100。
[0050]发动机控制单元130基于来自混合动力控制模块100的控制指令,向发动机控制执行器10输出驱动指令。另外,将根据发动机I的转速、燃料喷射量等获得的实际发动机驱动转矩信息输送到混合动力控制模块100。
[0051](前进、倒车切换装置)
[0052]接着,说明前进、倒车切换装置3。
[0053]前进、倒车切换装置3在将驱动源侧的输入轴30a的旋转向驱动轮侧的与变速器输入轴40相连结的输出轴30b传递的同时,还使该旋转方向正转和反转地进行传递。
[0054]前进、倒车切换装置3为了切换该旋转方向而具有图2所示的行星齿轮30。
[0055]如图2所示,该行星齿轮30具有太阳轮33、齿轮架34以及齿圈35。另外,齿轮架34形成为具有多组内外成对的小齿轮34a、34a的双小齿轮结构。
[0056]而且,太阳轮33借助输入轴30a与马达轴21相结合。另一方面,齿轮架34借助输出轴30b与变速器输入轴40相结合。
[0057]前进离合器31使齿轮架34和齿圈35相结合,另一方面,倒车制动器32将齿圈35固定于壳体36。另外,省略壳体36的详细说明,其用于收纳行星齿轮30和带式无级变速机构4。
[0058]接着,基于图3,更详细地说明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的结构。
[0059]前进离合器31具有:兼用作从动盘毂的离合器鼓31a、离合器从动盘毂31b、驱动盘31c以及从动盘31d。
[0060]如图2所不,兼用作从动盘毂的离合器鼓31a与齿圈35 —体形成。而且,如图3所示,多个从动盘31d在轴向(图3的左右方向)可移动地沿着轴向并列设置在兼用作从动盘毂的离合器鼓31a的内周。
[0061]离合器从动盘毂31b配置在兼用作从动盘毂的离合器鼓31a的内径方向(图3的下方),夹装在从动盘31d之间的多个驱动盘31c在轴向可滑动地沿着轴向并列设置在离合器从动盘毂31b的外周。另外,也如图2所示,离合器从动盘毂31b与齿轮架34 —体形成。
[0062]另外,在兼用作从动盘毂的离合器鼓31a上形成有缸室31e,在该缸室31e内收纳有可沿着轴向滑动的离合器活塞31f。而且,通过将接合液压供给到缸室31e,使离合器活塞31f沿着轴向按压驱动盘31c和从动盘31d,而将前进离合器31摩擦接合。
[0063]而且,如图2所示,在该前进离合器31摩擦接合时,齿轮架34和兼用作从动盘毂的离合器鼓31a —起与齿圈35 —体旋转。在该情况下,输入轴30a和输出轴30b、即、马达轴21和变速器输入轴40 —对一地进行正转旋转。
[0064]倒车制动器32具有:罩体32a、驱动盘32b以及从动盘32c。
[0065]罩体32a固定于壳体36。
[0066]多个驱动盘32b以沿着轴向可移动的方式在轴向并列设置在兼用作从动盘毂的离合器鼓31a的外周。
[0067]从动盘32c夹设在驱动盘32b之间,沿着轴向并列设置,沿着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罩体32a的内周。
[0068]而且,两个盘32b、32c配置在前进离合器31的两个盘31c、31d的外径方向的、SP、配置在沿着轴向与两个盘31c、31d大致相同的位置。
[0069]另外,在罩体32a上形成有缸室32e,在该缸室32e内收纳有沿着轴向可滑动的制动器活塞32f。而且,通过将接合液压供给到缸室32e,使制动器活塞32f沿着轴向按压两个盘32b、32c,而将倒车制动器32摩擦接合。
[0070]如图2所示,在该倒车制动器32摩擦接合时,行星齿轮30的齿圈35和兼用作从动盘毂的离合器鼓31a —起固定于壳体36。在该情况下,变速器输入轴40相对于马达轴21的旋转进行反向旋转。
[0071]回到图3,在前进、倒车切换装置3上设置有温度传感器9。
[0072]该温度传感器9用于检测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这两者的温度,其配置在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这两者的外周位置,而且,与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沿着轴向重叠地配置在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这两者的外径方向。
[0073]而且,在前进、倒车切换装置3上形成有润滑油路径80,该润滑油路径80使冷却用的润滑油沿着径向串联经过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并且导向温度传感器9。
[0074]在形成该润滑油路径80时,也形成有分别沿着径向贯穿离合器从动盘毂31b、兼用作从动盘毂的离合器鼓31a、罩体32a的从动盘毂油孔31g、离合器鼓油孔31h、罩体油孔32g0
[0075]S卩、从动盘毂油孔31g、离合器鼓油孔31h分别配置于前进离合器31的配置有两个盘31c、31d的轴向范围的大致中央位置。另外,罩体油孔32g也以配置在从动盘毂油孔31g、离合器鼓油孔31h的外径方向的方式配置在与从动盘毂油孔31g、离合器鼓油孔31h大致相同的轴向位置、即配置有两个盘32b、32c的轴向范围的大致中央位置。
[0076]因此,经过各油孔31g、31h、32g的润滑油路径80以沿着径向大致呈一条直线的方式形成。
[0077]图4概念性地表示该润滑油路径80。
[0078]如该图4所示,润滑油路径80是从设置于通过变速器输入轴40设置的润滑油路(省略图示)的润滑油排出口 40a经由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到达温度传感器9的路径。
[0079](前进、倒车切换控制)
[0080]如上所述,CVT控制单元110根据驾驶员的切换操作,在前进操作时,如图5所示,使前进离合器31接合,而使倒车制动器32分离。另外,在倒车操作时,使前进离合器31分离,而使倒车制动器32接合。而且,在空档操作时,使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均分离。
[0081]另外,对于CVT控制单元110而言,利用图6所示的失效判断部IlOa进行失效判断。该失效判断是用于实现对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的摩擦材料的保护的判断,在前进离合器31和倒车制动器32的温度达到超过预先设定的阈值的高温的情况下,做出失效判断。
[0082]S卩、如上所述那样在WSC模式下,使前进离合器31或者倒车制动器32处于滑动接合状态。因此,如果该状态持续时间较长,则有时接合状态的前进离合器31或者倒车制动器32处于高温。在该情况下,失效判断部IlOa进行失效判断,例如,CVT控制单元110解除滑动接合状态,进行完全接合等失效保护处理。
[0083]而且,对于失效判断部IlOa而言,因为带有冗长性,所以如图6所示,并行进行根据温度传感器9的温度检测值的失效判断和基于推断温度的失效判断。该推断温度是基于设置于省略图示的油盘的温度传感器IlOb所检测到的油盘内检测温度而由温度推断逻辑部IlOc推断出来的接合状态下的前进离合器31或倒车制动器32的温度。
[0084](作用的说明)
[0085]在说明实施方式I的作用时,首先,基于图7、图8说明与实施方式进行比较的比较例。
[0086](第I比较例)
[0087]图7所示的第I比较例是这样的例子:前进离合器231和倒车制动器232配置为与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以往结构相同,而且,在倒车制动器232的外周配置有温度传感器9。
[0088]在该第I比较例中,行星齿轮230具有太阳轮233、单一小齿轮234a、齿轮架234以及齿圈235。另外,用于支承前进离合器231的从动盘231d的离合器从动盘毂231b与太阳轮233相结合,用于支承驱动盘231c的离合器鼓231a与齿圈235相结合。而且,离合器鼓231a与附图外的输入轴30a相连结,并且,具有与实施方式I所说明的缸室和离合器活塞相同的缸室231e和离合器活塞231f。
[0089]倒车制动器232的用于支承驱动盘232b的离合器从动盘毂232h与齿轮架234相结合。另外,从动盘232c支承于与实施方式I所说明的罩体相同的罩体232a。而且,罩体232a具有缸室232e和离合器活塞232f。
[0090]在该第I比较例的情况下,因为利用壳体36支承温度传感器9,所以倒车制动器232与实施方式I 一样由罩体32a来支承。另外,前进离合器231和倒车制动器232配置于其配置在轴向上稍微错位的不同位置。
[0091]因此,为了形成润滑油路径280,对于前进离合器231而言,从动盘毂油孔231g沿着径向贯穿离合器从动盘毂231b,对于离合器鼓231a而言,在沿着轴向与从动盘毂油孔231g相同的位置设置有沿着径向贯穿离合器鼓231a的离合器鼓油孔231 j。
[0092]而且,对于倒车制动器232而言,从动盘毂油孔232g沿着径向贯穿离合器从动盘毂232h,对于罩体232a而言,在沿着轴向与从动盘毂油孔232g相同的位置设置有沿着径向贯穿罩体232a的罩体油孔232j。
[0093]在这样的第I比较例中,利用润滑油路径280供给的冷却用润滑油从沿着径向经过前进离合器231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