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_3

文档序号:9354810阅读:来源:国知局
理,返回到其它处理。
[0061]在判定为是伴随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变速的情况下,向步骤S112过渡,变速器控制器12为了向所指示的变速级的变速,进行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升档或降档)。
[0062]在步骤SI 12,变速器控制器12开始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并且开始变速机构20的变速,由此执行协调变速。
[0063]在这样执行的协调变速中,变速器控制器12开始副变速机构30的摩擦联接元件31成为稳定状态后的持续时间计时器Tl的计时(S113)。
[0064]持续时间计时器Tl的计时例如通过在设置好持续时间计时器Tl之后,以规定间隔取得进行计数的时间值,将取得的值与持续时间计时器Tl相加来进行。
[0065]所谓摩擦联接元件31为稳定状态,是说摩擦联接元件31的滑移收敛成为联接状态或释放状态的状态。例如,使副变速机构30进行升档(I 一 2变速)时,释放联接状态的低速制动器,使释放状态的高速离合器联接。这时,使释放侧的摩擦联接元件31滑移,并且增加联接侧的摩擦联接元件31的联接容量,在完成联接侧的摩擦联接元件31的联接之后,使释放侧的摩擦联接元件31释放。
[0066]在这一系列的动作中,至少在一个摩擦联接元件31上产生输入转速和输出转速上产生差的状态即滑移。本实施方式中,将在摩擦联接元件31中输入转速和输出转速产生差的状态称为“滑移状态”。由于在滑移状态下,摩擦联接元件31的摩擦板产生旋转差而产生因摩擦造成的热。
[0067]之后,将摩擦联接元件31的滑移状态收敛,联接侧的摩擦联接元件31成为联接状态(没有输入转速和输出转速之差的状态)的状态或释放侧的摩擦联接元件31成为未传递转矩的释放状态的状态称为“稳定状态”。
[0068]变速器控制器12在检测出开始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且摩擦联接元件31成为滑移状态之后成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13中开始持续时间计时器Tl的计时,直至后述的计时结束为止,持续进行持续时间计时器Tl的计时(S114)。
[0069]接着,变速器控制器12接着步骤S102进一步判定是否有来自驾驶员的手动变速模式的变速指示(S115)。在判定为未进行变速指示的情况下,返回步骤S114,持续进行持续时间计时器Tl的计时。
[0070]另外,在判定为进行变速指示的情况下,向步骤S116过渡,判定是否为伴随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变速。
[0071]在判定为不是伴随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变速的情况下,仅通过变速机构20的变速即可实现被指示的变速比。该情况下,向步骤S117过渡,变速器控制器12进行使变速机构20变速到所指示的变速比的控制。之后,返回步骤S114,持续进行处理。
[0072]在判定为是伴随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变速的情况,被指示的变速比需要进行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第二变速)。该情况下,向步骤S121过渡,开始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处理。
[0073]在变速处理中,如上所述,摩擦联接元件31成为滑移状态。因此,在步骤S113中成为稳定状态的摩擦联接元件31在步骤S121的时刻结束稳定状态。
[0074]于是,在步骤S122中,变速器控制器12结束在步骤S113中开始的持续时间计时器Tl的计时,记录结束计时的时刻的持续时间计时器Tl的值。
[0075]接着,在变速器控制器12检测出在步骤S121中开始变速的副变速机构30的摩擦联接元件从滑移状态变成稳定状态的情况下,在步骤S123中开始持续时间计时器T2的计时,直至计时结束条件成立为止,使持续时间计时器T2的计时持续(S124)。
[0076]持续时间计时器T2的计时与持续时间计时器Tl同样,例如,通过将持续时间计时器T2设置之后,以规定间隔取得计数的计时值,将取得的值与持续时间计时器T2相加来进行。
[0077]在此,变速器控制器12紧接着步骤SI 16进一步判定是否有来自驾驶员的手动变速模式的变速指示(S125)。在判定为未进行变速指示的情况,返回到步骤S124,使持续时间计时器T2的计时持续。
[0078]另外,在判定为进行变速指示的情况下,向步骤S126过渡,变速器控制器12判定是否为伴随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变速。
[0079]在判定为不是伴随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变速的情况下,只利用变速机构20的变速即可实现所指示的变速比。该情况下,过渡至步骤S127,变速器控制器12进行使变速机构20向所指示的变速比变速的控制。之后,返回到步骤S124,持续进行处理。
[0080]在判定为是伴随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变速的情况下,过渡至步骤S131。
[0081]在此,进行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意思是指变速机构30的摩擦联接元件再次成为滑移状态。尤其是本实施方式的副变速机构30是前进时通过两个摩擦联接元件31 (低速制动器及高速离合器)的联接及释放,变更为I速和2速的结构。
[0082]因此,在步骤Slll进行副变速机构30的第一变速,在步骤SI 16进一步进行副变速机构30的第二变速之后,进行副变速机构30的第三变速的情况,是在第一变速和第三变速中,同一摩擦联接元件31 (例如低速制动器)再次成为滑移状态。该期间,即,在该摩擦联接元件31 (例如低速制动器)成为滑移状态之后直到再次成为滑移状态期间未经过充足的时间的情况下,摩擦联接元件31的热负荷增加,该摩擦联接元件31 (例如低速制动器)的耐久性有可能恶化。
[0083]于是,变速器控制器12在第一变速和第三变速之间,摩擦联接元件31为不是滑移状态的稳定状态的期间没有满足规定的时间经过条件的情况下,禁止第三变速。
[0084]在步骤S126中,判定为是伴随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变速的情况下,过渡至步骤S131,变速器控制器12计算出在步骤S123开始计时的持续时间计时器T2的当前时刻的值和在步骤S122记录的持续时间计时器Tl之和(T1+T2),判定和(T1+T2)是否低于规定阈值。在步骤S131的时刻,持续时间计时器T2的计时不停止。
[0085]持续时间计时器Tl和持续时间计时器T2分别表示摩擦联接元件31为稳定状态(联接状态)的时间的累积值。因此,和(T1+T2)表示摩擦联接元件31未发热,且通过润滑油而冷却的期间(时间)。
[0086]若摩擦联接元件31为滑移状态,则因摩擦热的作用,摩擦联接元件31的温度上升。在摩擦联接元件31为稳定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润滑油而被冷却。如前述,进行第一变速、第二变速及第三变速情况反复滑移状态和稳定状态。
[0087]这时,如果稳定状态的期间(时间)比规定的时间经过条件大,则摩擦联接元件31被充分地冷却,接着,即使成为滑移状态,摩擦联接元件31的热负荷对耐久性带来的影响也不增加。
[0088]另一方面,摩擦联接元件31为稳定状态的期间(时间)没有满足规定的时间经过条件的情况,即,成为滑移状态之后直到再次成为滑移状态的期间(时间)较短的情况,由于摩擦联接元件31未被充分冷却,因此,因接着成为滑移状态时的摩擦热的作用,产生摩擦联接元件31的热负荷超过通过设计而确定的耐久性的限度的可能性。
[0089]在步骤S131中,判定为持续时间计时器Tl和持续时间计时器T2之和(T1+T2)为规定阈值以上的情况下,变速器控制器12判断为摩擦联接元件31处于接着发生的滑移状态并被充分地冷却,过渡至步骤S140,进行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同时还进行变速机构20的变速。
[0090]另一方面,在步骤S131中,在判定为持续时间计时器Tl和持续时间计时器T2之和(T1+T2)低于规定阈值的情况下,变速器控制器12判定为摩擦联接元件31相对于接着发生的滑移状态而冷却并不充分。该情况下,过渡至步骤S132,禁止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
[0091]接着,过渡至步骤S133,变速器控制器12判定在禁止副变速机构30的变速的状态下,由驾驶员指示的变速级是否为只通过变速机构20的变速可实现的变速比。
[0092]在图2所示的手动变速模式变速图中,如上所述,考虑防止冲击发生或运动性能,设定I 一 2升档线及2 -1降档线。另一方面,在副变速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