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体内壁撑开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94255阅读:来源:国知局
体6的对应侧撑开变形,在需要对管体6周向其他位置撑开时,转动撑开机构5的转向即可。
[0044]如图2所示,进一步地,锥体形第一段11的大头端的两相对侧向第一段11的轴心偏移形成有与轴线平行设置的平切面112,平切面112可为管体6周向上偏离撑开位置的其他部位提供向内的变形空间,也方便在完成撑开动作后拉伸轴I能动管体内孔61中取出。当然,当锥体形第一段11的大头端尺寸不大时,也可不用设置平切面112。
[0045]如图1及图5所示,优选地,撑开片51与抵压面511相背的一侧设有与管体内孔61侧壁抵靠的凸起部512。进一步地,凸起部512包括沿周向延伸设置的凸条,凸条的断面呈半圆形,半圆形结构可增加对管体内孔61侧壁的压力,利于管体6的变形,当然,凸条的断面也可呈锥形等可增加压力的形状。
[0046]进一步地,再如图1、图4及图5所示,撑开片51与支撑件3对应的端面上设有向支撑件3 —侧轴向延伸的导向部513,支撑件3的外壁面与撑开片51对应的一端沿周向设有容置导向部513的避让槽31。优选地,导向部513的端面与避让槽31的侧壁面相抵配合,使两者在轴向相互定位,让撑开片51能在径向移动。
[0047]优选地,导向部513包括径向向外延伸设置的抵压台514,抵压台514与管体6的端面相抵配合,支撑件3将导向部513压合在管体6的端面上。在驱动装置4在轴向伸缩时,支撑件3受力与撑开片51、管体6三者在轴向定位。
[0048]在一些实施例中,避让槽31内设有沿径向延伸设置的定位孔311,导向部513上设有与定位孔311对应的导向孔5131,定位孔311和导向孔5131内穿设有导向柱,以引导撑开片51径向移动。在其他实施例中,支撑件3和撑开片51之间也可通过径向延伸设置的滑槽相互配合,滑槽的断面可为燕尾槽,既能对径向导向,还可在轴向相互定位。
[0049]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包括一组油缸41和活塞42,活塞42沿拉伸轴I的轴向设置,并与抵靠件2相抵,在活塞42伸出时,抵压抵靠件2,支撑件3被反作用力向管体6 —端抵压,带动拉伸轴I轴向向外移动,让撑开片51径向移动。优选地,驱动装置4包括多组油缸41和活塞42,沿周向设置,让抵靠件2的受力更加的平衡。
[0050]利用油缸41和活塞42驱动,可降低工作强度。在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4也可包括一组或多组汽缸和活塞42,活塞42也可与支撑件3相抵。当然驱动装置4也可为其他的机构,能让支撑件3和抵靠件2远离,带动拉伸轴I向外轴向移动即可。
[0051 ]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005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轴向移动地穿设到管体内孔(61)的拉伸轴(1),所述拉伸轴(I)包括伸入到所述管体内孔(61)的第一段(11)和由所述第一段(11) 一端向所述管体内孔(61)外延伸设置的第二段(12),所述第一段(11)的侧壁上形成有推引面(111),所述推引面(111)远离所述第二段(12) —端侧向向外倾斜; 设置在所述第二段(12)外壁面上的抵靠件(2); 可轴向移动地套设在所述第二段(12 )外圈的支撑件(3 ),所述支撑件(3 )靠近所述第一段(11) 一端; 可伸缩地设置在所述抵靠件(2)和所述支撑件(3)之间的驱动装置(4);以及 与所述推引面(111)滑动配合以沿所述推引面(111)的倾斜方向移动的撑开机构(5 ),所述撑开机构(5)与所述管体内孔(61)侧壁相抵、并可径向移动地与所述支撑件(3)相配合; 所述驱动装置(4)伸缩以带动所述拉伸轴(I)和所述抵靠件(2)向所述管体内孔(61)外移动,使得所述撑开机构(5 )沿所述推引面(111)滑动,并相对所述支撑件(3 )径向向外移动挤压所述管体内孔(61)侧壁,将管体(6)撑开向外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11)呈锥体状,且锥体的小头端朝向所述第二段(12)设置,所述锥体状第一段(11)的倾斜外壁面形成所述推引面(1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5)包括至少一片撑开片(51),所述撑开片(51)上设有与所述推引面(111)配合的抵压面(51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机构(5)包括至少两个撑开片(51),所述撑开片(51)沿周向均匀分布,每一所述撑开片(51)上设有与所述推引面(111)配合的抵压面(511)。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体状第一段(11)的大头端的的侧面设有向所述第一段(11)的轴心偏移形成有与轴线平行设置的平切面(112),所述平切面(112)包括一个或沿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片(51)与所述抵压面(511)相背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管体内孔(61)侧壁抵靠的凸起部(512); 所述凸起部(512)包括沿周向延伸设置的凸条,所述凸条的断面呈半圆形或锥形。7.根据权利要求3至4任所述的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片(51)与所述支撑件(3 )对应的端面上设有向所述支撑件(3 ) —侧轴向延伸的导向部(513 ),所述支撑件(3)的外壁面与所述撑开片(51)对应的一端沿周向设有容置所述导向部(513)的避让槽(31); 所述导向部(513)的端面与所述避让槽(31)的侧壁面相抵配合; 所述导向部(513)包括径向向外延伸设置的抵压台(514),所述抵压台(514)与所述管体(6 )的端面相抵配合,所述支撑件(3 )将所述导向部(513 )压合在所述管体(6 )的端面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31)内设有沿径向延伸设置的定位孔(311),所述导向部(513)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311)对应的导向孔(5131),所述定位孔(311)和所述导向孔(5131)内穿设有导向柱,以引导所述撑开片(51)径向移动。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至少一组油缸(41)和活塞(42);或,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至少一组气缸和活塞(42); 所述活塞(42)沿所述拉伸轴(I)的轴向设置,并与所述抵靠件(2)或所述支撑件(3)相抵。10.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靠件(2)与所述第二段(12)螺纹配合,所述抵靠件(2)的外壁周圈设有若干安装孔(21),所述第二段(12)与所述第一段(11)相背的端面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轴心与所述拉伸轴(I)的轴心重合。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管体内壁撑开装置,包括:可轴向移动地穿设到管体内孔的拉伸轴,拉伸轴包括伸入到管体内孔的第一段和由第一段一端向管体内孔外延伸设置的第二段,第一段的侧壁上形成有推引面,推引面远离第二段一端侧向向外倾斜;设置在第二段外圈上的抵靠件;可轴向移动地套设在第二段外圈的支撑件,支撑件靠近第一段一端;可伸缩地设置在抵靠件和支撑件之间的驱动装置;以及与推引面滑动配合的撑开机构。本发明中的撑开装置利用驱动装置伸缩带动拉伸轴向内孔外轴向移动,使得撑开机构相对推引面滑动,产生径向移动去挤压内孔侧壁,使管体撑开变形,操作过程简单,防止配重块的螺栓脱落,提高配重块使用寿命。
【IPC分类】F16L55/00
【公开号】CN105114749
【申请号】CN201510508979
【发明人】马超, 苗春生, 高原, 宋春娜, 叶永彪, 郑亮, 朱杰, 高超
【申请人】深圳海油工程水下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