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缸刹车分泵及双缸连体刹车泵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503581阅读:来源:国知局
中间位置有一个凸台的长方形。在长方体一侧,以腰鼓形刹车片轴向中心线为界,沿径向中心线位置左、右各有一个轴向螺纹孔。螺纹孔的中心距与腰鼓形栗体左、右两个轴向导柱孔的中心距尺寸一样。左、右两个螺纹孔螺纹尺寸一样,内刹车片的凸台选用刹车材料,凸台正对制动盘A的一侧面,两者间留有间距。
[0052]外刹车片5主视径向呈腰鼓形,两端呈半圆形,刹车片俯视轴向是中间位置有一个凸台的长方形。在长方体一侧,以腰鼓形刹车片轴向中心线为界,径向中心位置左、右各有一个轴向通孔。通孔中心距与腰鼓形栗体左、右二个轴向导柱通过的中心距尺寸一样。二个通孔的孔径与二个导柱通孔尺寸一样,刹车片凸台选用刹车材料,凸台正对制动盘A的另一侧面,两者间留有间距。
[0053]导柱6分三段:第一段是螺纹部分;第二段是圆柱轴,轴的直径比第一段小,与栗体的两个导柱通孔间隙配合;第三段是螺纹部分,直径比第二段小。
[0054]放气螺钉11分四段:第一段为头部,头部为外六角。第二段是螺纹段,直径比头部小;第三段是圆柱段,直径比螺纹底径略小;第四段是圆锥体,大头与圆柱过渡连接,小头呈尖状,螺钉外六角中心有小孔,深度至圆柱段,于圆柱段上还有一个径向小孔,该小孔与螺钉中心小孔连通。
[0055]活塞2是开口的圆桶体,圆桶内中心设有一圆柱凸台,凸台中心有一螺纹孔。
[0056]顶板8、栗体1、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依次相平行排布,两根导柱6依次穿过顶板8、栗体1、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的两端,导柱6的第一段与顶板8通过螺帽连接,第二段与栗体I的两个导柱通孔以及内刹车片4都间隙配合,第三段与外刹车片5间通过螺纹连接。于导柱间隙配合的栗体通孔内装两个油封7,两个油封7分别处于通孔的靠近两端部之处。内外刹车片的凸台平行相对且留有间距,制动盘A处于该间距,常态下即刹车片未动作状态下,与两刹车片的凸台间都留有间距。导柱6外套一弹簧12,弹簧12的两端顶于两刹车片间。顶板8与栗体I的一侧面相贴,栗体I的另一侧面与内刹车片4(不带凸台)的一侧面相贴。
[0057]每个轴向活塞通孔1-1装入两个活塞2,活塞2的外径与栗体I的轴向活塞通孔内径相适配,两个活塞2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两活塞2的外端面分别与内刹车片4、顶板8相贴。于栗体I的轴向活塞通孔的两个O形油封凹槽内各装入O形油封3,两O形油封各与相对应的活塞2的外壁相触。
[0058]装配描述:将四个O形圈油封分别装入二个栗体活塞孔的油封凹槽内,活塞开口朝外通过O形圈油封装入栗体的活塞孔内,一个活塞孔装二个活塞。将四个O形圈油封分别装入栗体两端导柱孔内的O形圈油封凹槽内,两根导柱通过O形圈油封穿过栗体的两个导柱孔。内刹车片凸台朝外穿过两根导柱,内刹车片凸台的另一面与活塞开口平面相贴。在两个导柱装上两个弹簧后,外刹车片凸台朝内,两刹车轴向凸台对齐。两根导柱头部的外螺纹与外刹车片两端的内螺纹连接紧固,顶板两端通孔穿过两根导柱另一端螺纹,用螺帽将顶板与两根导柱紧固。顶板与栗体的活塞开口平面相贴。在此状态下,两刹车片凸台之间留有一定的间距来容纳制动盘A。进油孔外接主栗压力液压油,放气螺钉与放气孔配接。
[0059]功能描述:主栗压力液压油通过进油孔进入栗体活塞孔剩余的空间后,打开放气螺钉,使分栗体活塞孔内排净空气,空气排净后,释放放气螺钉,使活塞孔的空间注满液压油。当主栗柱塞直线受压后,有一定压力的液压油进入分栗活塞孔时,活塞由于O形圈油封和受主栗传递的压力作用,活塞分别往外部运动,内刹车片在活塞推动下和内刹车片在导柱的导向下,内刹车片向外作直线运动。同时,外刹车片在另外一个活塞、顶板及两个导柱的作用下,使外刹车片向内作直线运动。由于两个刹车片对向直线运动,将处于两刹车片之间的制动盘紧压。当主栗回复原来状态时,分栗活塞孔失去主栗传递的压力,活塞退回原位。此时,在导柱上的弹簧作用下,使刹车片向相反方向作直线运动,使刹车片与制动盘恢复原状即保持间距。
[0060]实施例2
[0061]参见图13-24,本实施例包括栗体1、活塞2、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导柱6、顶板8、弹簧12、柱塞13、柱塞弹簧15、油杯盖17等部件,栗体I由上下部一体成型,其下部1_3呈腰鼓形,下部的左右两端是半圆形;于腰鼓形上表面形成向上的低凸台1-4,该低凸台之上再形成油杯1-5。低凸台、油杯与腰鼓形部一体成型一个整体的栗体。
[0062]栗体俯视的左、右、前、后都呈长形,凸台的前后宽度比腰鼓形前后宽度要窄,长度在腰鼓形左边的长度内。在栗体下部腰鼓形的侧面,在腰鼓形左右中心线和腰鼓形上、下中心线交点,开设有两个前、后相通且相对称的活塞通孔1-1,每个活塞通孔内有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靠近活塞通孔的前边缘,另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靠近活塞通孔的后边缘,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直径、宽度尺寸一致。在栗体下部腰鼓形的侧面,在腰鼓形左、右中心线为界,在沿腰鼓形上、下中心线上,左、右各有一个前、后相通的导柱通孔1-2,两个导柱通孔靠近腰鼓形左、右两端半圆附近,两个导柱通孔互相对称、平行,两个导柱通孔直径尺寸一样。左边的导柱通孔也有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这两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的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与左边的导柱通孔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的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一样。左右通孔内有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靠近导柱通孔的前边缘,另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靠近导柱通孔的后边缘。两个O形径向凹槽的直径、宽度尺寸一样。右边的导柱通孔也有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这两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的位置、直径、宽度尺寸与左边的导柱通孔的二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位置、直径、宽度一样。
[0063]在栗体的低凸台处,以低凸台上、下中心线和低凸台前后中心线为中心点,有一个通过油杯左、右相通的台阶柱塞孔,左边是台阶大通孔。大通孔边部开始有部分螺纹孔,孔径比大通孔要大。右边是小台阶通孔,直径比大台阶通孔要小。在小台阶通孔内靠近左边外部边缘,有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
[0064]在栗体油杯长方体内部,有一个从高凸台顶部向下的长方体凹槽,凹槽深度与低凸台的顶部相平齐,在高凸台长方形顶部的前、后中心线左、右的槽璧处各有一个从顶部向下的螺纹孔。在长方体凹槽底部,沿高凸台前、后中心线上有二个小孔与台阶柱塞通孔相通。
[0065]在活塞通孔的前、后中心线和活塞通孔的左、右中心线的交点处,有一个小孔向上与柱塞台阶孔相通。
[0066]在栗体腰鼓形的底部,以栗体腰鼓形的前后中心线和栗体腰鼓形的左、右中心线的交点处,有一个从下向上的台阶螺纹孔(放气孔)10,该螺纹孔旋接放气螺钉11。台阶螺纹孔与活塞通孔连通,台阶螺纹通孔的下部是螺纹,上部是圆柱形通孔,孔径比螺纹孔要小,圆柱形与螺纹孔连接处有一个倒角。
[0067]顶板8、栗体1、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依次平行排布,两根导柱6依次穿过顶板8、栗体1、内刹车片4、外刹车片5的两端,导柱6的第一段与顶板8通过螺帽连接,第二段与栗体I的两个导柱通孔以及内刹车片4都间隙配合,第三段与外刹车片5间通过螺纹连接。于导柱间隙配合的栗体通孔内装两个油封7,两个油封7分别处于通孔的靠近两端部之处。内外刹车片的凸台相对且留有间距,制动盘A处于该间距,常态下即刹车片未动作时,与两刹车片的凸台间都留有间距。导柱6外套一弹簧12,弹簧12顶于两刹车片间。顶板8与栗体I的一侧面相贴,栗体I的另一侧面与内刹车片4(不带凸台)的一侧面相贴。
[0068]每个轴向活塞通孔1-1装入两个活塞2,活塞2的外径与栗体I的活塞通孔内径相适配,同一孔内的两个活塞2的内端相对并留有间距,两活塞2的外端面分别与内刹车片
4、顶板8相贴。于栗体I的轴向活塞通孔的两个O形油封凹槽内各装入O形油封3,两O形油封各与相对应的活塞2的外壁相触。
[0069]在栗体的低凸台处,以低凸台上、下中心线和低凸台前后中心线为中心点。有一个通过大凸台的左、右相通的台阶柱塞孔,左边是台阶大通孔,大通孔边部开始有部分螺纹孔,孔径比大通孔要大;右边是小台阶通孔,直径比大台阶通孔要小。在小台阶通孔内靠近左边外部边缘,有一个O形径向油封凹槽。
[0070]在油杯长方体内部,有一个从高凸台顶部向下的长方体凹槽。凹槽深度与低凸台的顶部相平齐。在油杯长方形顶部的前、后中心线左、右的槽壁处各有一个从顶部向下的螺纹孔。在长方体凹槽底部,沿高凸台前、后中心线上有二个小孔与台阶柱塞通孔相通。
[0071]在活塞通孔的前、后中心线和活塞通孔的左、右中心线的交点处,有一个小孔向上与柱塞台阶孔相通。
[0072]在栗体腰鼓形的底部,以栗体腰鼓形的前后中心线和栗体腰鼓形的左、右中心线的交点处,有一个从下向上的台阶螺纹孔,台阶螺纹孔与活塞通孔连通。台阶螺纹通孔的下部是螺纹,上部是圆柱形通孔,孔径比螺纹孔要小,圆柱形与螺纹孔连接处有一个倒角。
[0073]柱塞分八段:第一段即端部是皮碗隔离台阶。第二段左皮碗隔壁安装台阶,直径比第一段小。第三段是梯形螺纹,直径与第一段一致。第四段是右皮碗隔离的一台阶,直径与第三段一致。第五段是右皮碗安装台阶,直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