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8328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其解决了加油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拧绕现象的技术问题。包括视油器体,在视油器体上同轴线固定有固定接头,在视油器体中套有视管,视管的一端通过密封垫抵于视油器体的肩部,视管的另一端通过密封垫抵于所述固定接头的端部,在所述视油器体上设有油气管,在所述固定接头上可转动地套有转动接头,转动接头与固定接头同轴线,并且转动接头与固定接头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在所述固定接头上设有第一装配槽,在所述转动接头上设有第二装配槽,第一装配槽与第二装配槽相对,在所述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之间设有钢珠,借助该钢珠使所述转动接头轴向卡掣于固定接头上,油气接头与所述油气管相连通。
【专利说明】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加油配套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装配在加油管上的带油气回收的视油器。

【背景技术】
[0002]加油机包括加油机主体、加油管和加油枪,加油管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加油管和加油枪上。此外为了能够观察油液中是否混入空气,通常在加油管上装配有带油气回收的视油器。这种结构的加油机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在使用加油枪时操作随意性而出现加油管拧绕的现象。当拧绕现象较为严重时,需要人工进行解绕,给使用带来不便。为此,如何避免加油管拧绕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3]公开号为CN203866028U、
【公开日】为2014年10月08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油气分离的视油器,借此来观察油液中是否混有空气。其包括上本体、下本体、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一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和由透明材料制成的管体,第一管道设在上本体内,第二管道设在下本体内,在下本体内设有凸沿,管体的一端通过第一密封垫抵在所述凸沿上,上本体通过第二密封垫抵在管体的另一端上,并且第一管道与第二道道相插接并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上本体与下本体固定连接,在下本体的侧壁上设有通孔,通孔的位置与管体相对应。然而,这种结构的视油器其上本体与下本体采有螺纹连接的方式形成固定连接,其也无法避免加油管拧绕。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其可避免加油机的加油管抒绕。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包括视油器体,在视油器体上同轴线固定有固定接头,在视油器体中套有视管,视管的一端通过密封垫抵于视油器体的肩部,视管的另一端通过密封垫抵于所述固定接头的端部,在所述视油器体上设有油气管,在所述固定接头上可转动地套有转动接头,转动接头与固定接头同轴线,并且转动接头与固定接头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在所述固定接头上设有第一装配槽,在所述转动接头上设有第二装配槽,第一装配槽与第二装配槽相对,在所述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之间设有钢珠,借助该钢珠使所述转动接头轴向卡掣于固定接头上,油气接头与所述油气管相连通。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油气接头与所述油气管相套接,并且油气接头通过密封圈与油气管形成密封配合。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油气接头与所述转动接头分体形成,借助卡环将所述油气接头轴向固定在转动接头内。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油气管相套接,并且连接管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油气管形成密封配合,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油气接头相套接,连接管通过密封圈与油气接头形成密封配合。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固定接头为一体结构。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油气接头与所述转动接头为一体结构。
[0011]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0012]1、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采用了转动接头可转动地与固定接头相套接的结构,在使用时可有效地避免加油管拧绕,并且借助该钢珠使所述转动接头轴向卡掣于固定接头上的结构,使得转动接头与固定接头在轴向上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满足使用时的抗拉要求。此外,装配、更换该视油器时也较简便。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3 ;
[0017]本实施例给出了一种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如图1、图2所示,该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包括视油器体1,在视油器体I上同轴线固定有固定接头2,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接头2与视油器体I螺纹连接。
[0018]参见图3,在视油器体I中套有视管3,视管3的一端通过密封垫51抵于视油器体I的肩部13,所述固定接头2的端部通过密封垫52紧抵于视管3的另一端上,也就是说,借助视油器体的肩部13和固定接头2来夹紧视管3,并且助密封垫形成密封配合。在视油器体I上位于与视管3相对的位置设有视窗11。借助视管3和视窗11的结构以观察油液中是否含有气泡。
[0019]固定接头2上问轴线装配有转动接头4。转动接头4相对于固定接头2在周向方向上可相对转动。将本实用新型的视油器装配到加油机的加油管上后,借助转动接头与固定接头可相对转动的结构避免加油管拧绕。
[0020]如图3所示,在所述固定接头2上套有转动接头4,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接头2与转动接头4形成间隙配合,使得转动接头4可转动地与固定接头2相套接。转动接头4与固定接头2通过密封圈6形成密封配合。在所述固定接头2上设有第一装配槽71,第一装配槽71在固定接头径向截面上呈环状,在所述转动接头4上设有第二装配槽72,第二装配槽72转动接头径向截面上呈环状,第一装配槽71与第二装配槽72相对以形成用于接纳钢珠8的空间。在所述第一装配槽71和第二装配槽72之间设有钢珠8,借助该钢珠8使所述转动接头4轴向卡掣于固定接头2上。通过钢珠和装配槽的配合,使得转动接头4在轴线方向上被卡掣于固定接头2上,使其二者在轴线方向上具有较强的连接强度,以防止转动接头从固定接头上脱出。
[0021]在所述视油器体I上设有油气管9,在油气管9上沿其轴向设有油气道91。在油气接头10上沿其轴向设有油气道101。油气接头10与所述油气管9相连通,使得油气管上的油气道91与油气接头上的油气道101相接通,以作为输送油气的管路。
[0022]参见图3,为实现油气接头10与油气管9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油气接头10与所述油气管9相套接,并且油气接头10通过密封圈111与油气管9形成密封配合。优选地,所述油气接头10与所述转动接头4分体形成,借助卡环12将所述油气接头10轴向固定在转动接头4内。该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形成双转动。
[0023]作为实现油气接头与油气管相连通的另一种实施例,借助连接管以使油气接头与所述油气管相连通的结构,形成油气管、连接管、油气接头依次连接的结构,具体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油气管相套接,并且连接管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油气管形成密封配合,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油气接头相套接,连接管通过密封圈与油气接头形成密封配合。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固定接头为一体结构。优选地,所述油气接头与所述转动接头为一体结构。
[0024]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包括视油器体,在视油器体上同轴线固定有固定接头,在视油器体中套有视管,视管的一端通过密封垫抵于视油器体的肩部,视管的另一端通过密封垫抵于所述固定接头的端部,在所述视油器体上设有油气管,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接头上可转动地套有转动接头,转动接头与固定接头同轴线,并且转动接头与固定接头通过密封圈形成密封配合;在所述固定接头上设有第一装配槽,在所述转动接头上设有第二装配槽,第一装配槽与第二装配槽相对,在所述第一装配槽和第二装配槽之间设有钢珠,借助该钢珠使所述转动接头轴向卡掣于固定接头上,油气接头与所述油气管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接头与所述油气管相套接,并且油气接头通过密封圈与油气管形成密封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接头与所述转动接头分体形成,借助卡环将所述油气接头轴向固定在转动接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其特征在于: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油气管相套接,并且连接管通过密封圈与所述油气管形成密封配合,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油气接头相套接,连接管通过密封圈与油气接头形成密封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与所述固定接头为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转动的油气回收视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接头与所述转动接头为一体结构。
【文档编号】B67D7-06GK204281284SQ201420763793
【发明者】林松龄 [申请人]温州正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