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互打料的生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59608发布日期:2018-06-22 23:15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饮料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互打料的生产系统。



背景技术:

在饮料生产中,调配完成后的饮料浆液需要进行无菌填充,企业为了减少投入,一般情况下每条生产线只配备有一套填充设备甚至多条生产线共用一套设备,而饮料生产线中经常会发生故障,需停机维修,使得调配完成的饮料长时间滞留在料桶中,易导致变质而排放地沟,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相互打料的生产系统,使得多条生产线之间可以实现相互打料,在填充设备发生故障时可使用另一生产线继续生产,避免饮料滞留变质,大大减小因设备故障带来损失。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相互打料的生产系统包括06调配、09调配、10调配、38400调配,所述的06调配调配包括610桶、609桶、608桶、分歧盘Ⅰ、CIP回流泵、阀门Ⅰ,610桶、609桶和608桶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与分歧盘Ⅰ连通,另一侧通过CIP回流泵和阀门Ⅰ与分歧盘Ⅰ连通;所述的09调配包括TK821桶、TK811桶、分歧盘Ⅱ、CIP回流泵、阀门Ⅰ,TK821桶和TK811桶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与分歧盘Ⅱ连通,另一侧通过CIP回流泵和阀门Ⅰ与分歧盘Ⅱ连通;所述的10调配包括TK721桶、TK711桶、分歧盘Ⅲ、CIP回流泵、阀门Ⅰ,TK721桶和TK711桶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与分歧盘Ⅲ连通,另一侧通过CIP回流泵和阀门Ⅰ与分歧盘Ⅲ连通;所述的38400调配包括TK631桶、TK621桶、TK611桶、分歧盘Ⅳ、CIP回流泵、阀门Ⅰ,TK631桶、TK621桶和TK611桶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与分歧盘Ⅳ连通,另一侧通过CIP回流泵和阀门Ⅰ与分歧盘Ⅳ连通;分歧盘Ⅰ、分歧盘Ⅱ、分歧盘Ⅲ和分歧盘Ⅳ分别通过软连接和阀门Ⅱ与打料主管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阀门Ⅰ和阀门Ⅱ均为自动阀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相互打料的生产系统,能够实现多条生产线之间相互打料,在生产线上的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将饮料浆液转移到另一生产线继续生产,避免饮料滞留变质,大大减小因设备故障带来损失。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歧盘Ⅰ、2-分歧盘Ⅱ、3-分歧盘Ⅲ、4-分歧盘Ⅳ、5-CIP回流泵、6-阀门Ⅰ、7-软连接、8-阀门Ⅱ、9-打料主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如图1所示,所述的相互打料的生产系统包括06调配、09调配、10调配、38400调配,所述的06调配调配包括610桶、609桶、608桶、分歧盘Ⅰ1、CIP回流泵5、阀门Ⅰ6,610桶、609桶和608桶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与分歧盘Ⅰ1连通,另一侧通过CIP回流泵5和阀门Ⅰ6与分歧盘Ⅰ1连通;所述的09调配包括TK821桶、TK811桶、分歧盘Ⅱ2、CIP回流泵5、阀门Ⅰ6,TK821桶和TK811桶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与分歧盘Ⅱ2连通,另一侧通过CIP回流泵5和阀门Ⅰ6与分歧盘Ⅱ2连通;所述的10调配包括TK721桶、TK711桶、分歧盘Ⅲ3、CIP回流泵5、阀门Ⅰ6,TK721桶和TK711桶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与分歧盘Ⅲ3连通,另一侧通过CIP回流泵5和阀门Ⅰ6与分歧盘Ⅲ3连通;所述的38400调配包括TK631桶、TK621桶、TK611桶、分歧盘Ⅳ4、CIP回流泵5、阀门Ⅰ6,TK631桶、TK621桶和TK611桶的一侧分别通过管道与分歧盘Ⅳ4连通,另一侧通过CIP回流泵5和阀门Ⅰ6与分歧盘Ⅳ4连通;分歧盘Ⅰ1、分歧盘Ⅱ2、分歧盘Ⅲ3和分歧盘Ⅳ4分别通过软连接7和阀门Ⅱ8与打料主管9连接,软连接7的设置,使的各个分歧盘与打料主管9之间实现柔性连接,减少震动、冲击的传导,从而防止打料主管9因震动、冲击受损。

其中,系统中608桶作为无菌填充生产线专用料桶,可单独CIP,CIP俗称就地清洗,即不用拆开或移动设备,采用高温、高浓度的洗净液,对设备装置加以强力作用,把与食品的接触面洗净;同时,在其他生产线发生故障时,可及时将待填充的饮料浆液通过相应分歧盘、软连接7及打料主管9转移到608桶内,供无菌填充生产线生产,避免饮料滞留变质。

所述的阀门Ⅰ6和阀门Ⅱ8均为自动阀门,可灵活控制给料量和给料时间,以灵活CIP。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相互打料的生产系统,能够实现多条生产线之间相互打料,在生产线上的设备发生故障时,可将饮料浆液转移到另一生产线继续生产,避免饮料滞留变质,大大减小因设备故障带来损失。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