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维数控滑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30414阅读:6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二维数控滑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二维数控滑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



背景技术:

在二维数控滑台的控制过程中,我们往往需要通过对PLC编程确定其二维运动轨迹,以便正确的指导加工等运动过程。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无法看到其真实的运动轨迹,特别是一些复杂的运动过程,很难判定程序是否正确,容易导致无法找出PLC编程的漏洞。因此,现有技术有待于更进一步的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维数控滑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以准确记录电子感应笔的运动轨迹,检测PLC编程的准确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方案包括:

一种基于二维数控滑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其包括左轨道与右轨道,左轨道与右轨道呈平行布置,其中,左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通过一调节螺杆与右轨道的对应端相连接,左轨道与右轨道之间设置有横轨,横轨与左轨道、右轨道呈垂直布置,横轨能沿左轨道、右轨道滑动,横轨上设置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能沿横轨滑动,第一滑块上设置有安装位,安装位内设置有电子感应笔,左轨道或右轨道的一端设置有数控柜,电子感应笔与数控柜通信连接,数控柜用于控制运动轨迹记录装置的运行状态并记录电子感应笔的运动轨迹。

所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左轨道或右轨道上设置有第一控制丝杠,横轨在与第一控制丝杠的对应端设置有螺母式滑块,螺母式滑块与横轨固定连接,横轨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块,与第一控制丝杠相对应之轨道的端头上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第一控制丝杠与第一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相联接,横轨随螺母式滑块沿左轨道、右轨道滑动。

所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其中,上述横轨上设置有第二控制丝杠,第一滑块与第二控制丝杠相配合,横轨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第二控制丝杠与第二伺服电机动力输出轴相联接,电子感应笔随第一滑块沿横轨滑动。

所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其中,上述安装位为安装孔,电子感应笔为柱状笔,电子感应笔的上端设置有顶盖,顶盖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电子感应笔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直径,电子感应笔的笔头处于竖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基于二维数控滑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通过电磁感应笔安装在滑台上,通过电磁感应笔的移动,来描述和记录滑块的运动轨迹,并将运动轨迹通过USB数据线传入计算机,并在绘图软件中予以显示,用于检测PLC编程的准确性,为PLC编程的稳定运行提供分析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运动轨迹记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电子感应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数控滑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二维数控滑台的运动轨迹记录装置,如图1与图2所示的,其包括左轨道1与右轨道2,左轨道1与右轨道2呈平行布置,其中,左轨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杆3,支撑杆3通过一调节螺杆4与右轨道2的对应端相连接,通过调节螺杆4可以改变左轨道1与右轨道2之间的距离,方便了检测过程的安装。左轨道1与右轨道2之间设置有横轨5,横轨5与左轨道1、右轨道2呈垂直布置,横轨5能沿左轨道1、右轨道2滑动,横轨5上设置有第一滑块6,第一滑块6能沿横轨5滑动,第一滑块6上设置有安装位,安装位内设置有电子感应笔7,左轨道1或右轨道2的一端设置有数控柜8,在图1中所示的是在右轨道2的一端设置了数控柜8。电子感应笔7与数控柜8通信连接,数控柜8用于控制运动轨迹记录装置的运行状态并记录电子感应笔7的运动轨迹,可以直观准确的记录电子感应笔7的运动轨迹,进而检测PLC编程的准确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上述左轨道1或右轨道2上设置有第一控制丝杠9,横轨5在与第一控制丝杠9的对应端设置有螺母式滑块,螺母式滑块与横轨5固定连接,横轨5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滑块10,与第一控制丝杠9相对应之轨道的端头上设置有第一伺服电机11,在图1中第一伺服电机11布置在右轨道2的端头。第一控制丝杠9与第一伺服电机11动力输出轴相联接,横轨5随螺母式滑块沿左轨道1、右轨道2滑动,利用丝杠的精密性以及自锁性能,从而保证了横轨5运动轨迹的精密性。

更进一步的,上述横轨5上设置有第二控制丝杠12,第一滑块6与第二控制丝杠12相配合,横轨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伺服电机13,第二控制丝杠12与第二伺服电机13动力输出轴相联接,电子感应笔7随第一滑块沿横轨滑动,从而保证了电子感应笔7能在二维坐标下进行精密的移动。

更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的,上述安装位为安装孔,电子感应笔7为柱状笔,电子感应笔的上端设置有顶盖14,顶盖14的直径大于安装孔的直径,电子感应笔7的直径小于安装孔的直径,电子感应笔7的笔头处于竖直状态,从而保证了电子感应笔7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当然还可以通过弹簧、调节螺钉等技术方式对电子感应笔7进行更进一步的限定,从而使电子感应笔7运行更稳定、更准确。

当然,以上说明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列举上述实施例,应当说明的是,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所做出的所有等同替代、明显变形形式,均落在本说明书的实质范围之内,理应受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