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球冲击试验落球机底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31252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落球机底座,具体涉及一种钢球冲击试验落球机底座。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钢球冲击试验落球机底座是在冲击块的三面用铁板包裹并采用焊接的工艺制成的。钢球冲击试验的落球机底座在使用过程中被高空落下的钢球经常砸的变形和散架(例如在钢球频繁地冲击击打下,容易将冲击块和铁板冲得散开脱焊),经过几次改造还是不尽人意,砸坏后难修复难处理达不到使用效果。甚至会导致冲击块变形而难以从铁板上取下进行更换,造成严重的物料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钢球冲击试验落球机底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球冲击试验落球机底座,它包括本体、开设于所述本体上的多个通孔、形成在所述本体任一表面的冲击块容腔以及形成在所述本体表面且端部与所述冲击块容腔相连通的钢球行走槽。

优化地,所述冲击块容腔由嵌设于所述本体内的底面以及围设于所述底面四周的侧面围成,所述底面和所述侧面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优化地,所述钢球行走槽的深度由与所述冲击块容腔相连通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深。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实用新型钢球冲击试验落球机底座,一方面在本体上开设多个通孔,可以通过整体铸造形成,这样有利于减轻其重量,且不易变形;而且形成有冲击块容腔和钢球行走槽,这样可以在冲击块容腔内安装冲击块,这样能够方便更换冲击块和钢球的导出。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球冲击试验落球机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的钢球冲击试验落球机底座,主要包括本体1、通孔2、冲击块容腔3和钢球行走槽4。

其中,本体1通常呈立方体形,可以是整体铸造而成,可以提高其强度,不会因为钢球的冲击而散架。通孔2有多个,它们开设在本体1上,其大小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主要起到降低落球机底座重量的作用。冲击块容腔3形成在本体1的任一表面,在使用时,该表面是朝上的,因此可以表述为冲击块容腔3形成在本体1的上表面。钢球行走槽4也形成在本体1的表面,并且它的一端与冲击块容腔3相连通而另一端则延伸至本体1的侧面,这样钢球对冲击块容腔3中安装的冲击块进行冲击后能够经过钢球行走槽4导出收集。

在本实施例中,冲击块容腔3由嵌设于本体1内的底面31以及围设于底面31四周的四个侧面32围成,底面31和侧面32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钢球行走槽4的深度由与冲击块容腔3相连通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变深,从而使得钢球自动滚出。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