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X‑RAY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4024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X‑RAY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检测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锂电池X-RAY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X 光无损检测透视仪就是用机器代替人眼来做测量和判断,传统检测技术对工件的位置精度要求较高,检测的有效性比较低。现有X 光无损检测仪的检测系统对锂电池的位置定位不准确,而且只能实现左右和前后的移动,检测到的范围较小,无法检测到锂电池的细小部位,无法满足锂电池全方位检测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对锂电池进行全方位检测的锂电池X-RAY检测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锂电池X-RAY检测设备,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设有载物平台组件、光管组件和增强器组件,所述光管组件设于所述载物平台组件的下方,所述增强器组件设于所述载物平台组件的上方,所述光管组件和所述增强器组件之间设置有带动所述载物平台组件左右运动的X轴运动组件以及带动所述载物平台组件前后运动的Y轴运动组件,所述光管组件和所述增强器组件可相对所述载物平台组件沿Z轴上下运动。

所述光管组件包括第一立式直线滑台、固定板和光管,所述光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立式直线滑台上,所述第一立式直线滑台带动所述光管沿Z轴上下运动。

所述第一立式直线滑台包括C型底座、两个第三直线导轨、第三电机、电机座、联轴器、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三丝杆、螺套和第三固定块,所述两个第三直线导轨分别固定在所述C型底座的两侧的顶面上,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在所述C型底座的上端的端部,所述第一轴承装配于所述第一轴承座内,所述电机座固定在所述C型底座的上端面上,所述第三电机固定在所述电机座上,所述第二轴承座固定于所述C型底座的下端的端部,所述第二轴承装配于所述第二轴承座内,所述第三丝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轴承固定配合,所述第三丝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配合,且该第三丝杆的上端伸出所述第一轴承并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套装配于所述第三丝杆上,所述第三固定块套在螺套上并与该螺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部两侧与所述两个第三直线导轨上的滑块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下部中间与所述第三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光管横向固定于所述固定板的上部。

所述光管组件还包括铝轨、上限位开关和下限位开关,所述铝轨固定于所述C型底座的一侧外表面上,且所述铝轨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的延伸至所述C型底座的上端、下端,所述上限位开关固定于所述铝轨的上端部,所述下限位开关固定于所述铝轨的下端部。

所述增强器组件包括第二立式直线滑台和固定于所述第二立式直线滑台上的增强器,所述第二立式直线滑台带动所述增强器沿Z轴上下运动。

所述载物平台组件包括载物平台框和放置于载物平台框内的电池冶具,所述载物平台框固定在所述Y轴运动组件上。

所述Y轴运动组件固定在所述X轴运动组件上。

所述Y轴运动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直线导轨、连接所述两个第一直线导轨的两个端部的两个第一连接杆、第一电机、第一丝杆和第一固定块,其中一个第一直线导轨的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支撑座,另一端的内侧面上固定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一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座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一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配置于所述第一丝杆上,所述载物平台框固定在所述两个第一直线导轨的滑块上且所述载物平台框与所述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X轴运动组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直线导轨、第二电机、第二丝杆和第二固定块,其中一个第二直线导轨的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支撑座,另一端的外侧面上固定所述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丝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座可转动配合,所述第二丝杆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配置于所述第二丝杆上,两个第一连接杆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第二直线导轨的滑块上且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

所述光管组件采用X射线光管,所述增强器组件采用高线对探测器和高解析度工业摄像机。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锂电池X-RAY检测设备,光管组件、增强器组件在沿Z轴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可放大和缩小锂电池,使得光管组件和增强器组件可以照射到锂电池更细小的部位,实现对锂电池全方位的检测,而且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的准确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X-RAY检测设备外部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光管组件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增强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锂电池X-RAY检测设备中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和载物平台组件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锂电池X-RAY检测设备,包括机壳100,机壳100内设有载物平台组件、光管组件和增强器组件,光管组件设于载物平台组件的下方,增强器组件设于载物平台组件的上方,光管组件和增强器组件之间设置有带动载物平台组件左右运动的X轴运动组件以及带动载物平台组件前后运动的Y轴运动组件。光管组件和增强器组件可相对载物平台组件沿Z轴上下运动,光管组件、增强器组件在沿Z轴上下运动的过程中可放大和缩小锂电池,使得光管组件和增强器组件可以照射到锂电池更细小的部位,实现对锂电池全方位的检测。本实施例中光管组件的工作面朝向载物平台组件的背面,增强器组件的工作面朝向载物平台组件的正面。

光管组件采用X射线光管,不必频繁改变X射线条件,较薄边图像清晰无歪斜。增强器组件采用高线对探测器和高解析度工业摄像机,摒弃传统增强器带来的图像畸变和丢失低密度物质引起的检测不准,图像解析度高,检测结果精确。

如图2,光管组件包括第一立式直线滑台、固定板213和光管214,光管214固定在固定板213上,固定板213固定在第一立式直线滑台上,第一立式直线滑台带动光管沿Z轴上下运动。本实施例中固定板呈T型。

第一立式直线滑台包括C型底座201、两个第三直线导轨202、第三电机203、电机座204、联轴器205、第一轴承座206、第二轴承座207、第一轴承208、第二轴承209、第三丝杆210、螺套211和第三固定块212,两个第三直线导轨202分别固定在C型底座201的两侧的顶面上,第一轴承座206固定在C型底座201的上端的端部,第一轴承208装配于第一轴承座206内,电机座204固定在C型底座201的上端面上,第三电机203固定在电机座204上,第二轴承座209固定于C型底座201的下端的端部,第二轴承209装配于第二轴承座207内,第三丝杆210的下端与第二轴承209固定配合,第三丝杆210的上端与第一轴承206固定配合,且该第三丝杆210的上端伸出第一轴承206并通过联轴器205与第三电机203的输出轴连接,螺套211装配于第三丝杆210上,第三固定块212套在该螺套211上并与螺套211固定连接,固定板213的下部两侧与两个第三直线导轨202上的滑块固定连接,固定板213的下部中间与第三固定块212固定连接,光管214横向固定于固定板213的上部。

光管组件还包括铝轨215、上限位开关216和下限位开关217,铝轨215固定于C型底座201的一侧外表面上,且铝轨215的上端、下端分别对应的延伸至C型底座201的上端、下端,上限位开关216固定于铝轨215的上端部,下限位开关217固定于铝轨215的下端部。上限位开关216用来控制光管在Z轴上向上运动的位移,下限位开关217用来控制光管在Z轴上向下运动的位移。本实施例中铝轨215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支撑块219固定在C型底座201的一侧外表面上,上限位开关216和下限位开关217通过开关支架218固定在铝轨215上。

光管214前端固定有光纤定位板220,光纤221通过六角螺母222固定在光纤定位板220上。

如图3,增强器组件300包括第二立式直线滑台301和固定于第二立式直线滑台301上的增强器302,第二立式直线滑台301带动增强器302沿Z轴上下运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立式直线滑台和第二立式直线滑台在机壳内壁上。

如图4,载物平台组件包括载物平台框401和放置于载物平台框401内的电池冶具402,锂电池放置在电池冶具402上,载物平台框401固定在Y轴运动组件500上。Y轴运动组件500固定在X轴运动组件600上。

Y轴运动组件500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一直线导轨501、连接两个第一直线导轨501的两个端部的两个第一连接杆502、第一电机503、第一丝杆504和第一固定块(图中未标出),其中一个第一直线导轨501的一端的内侧面上设有第一支撑座505,另一端的内侧面上固定第一电机503,第一丝杆504的一端与第一支撑座505可转动配合(这里第一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一支撑座上),第一丝杆504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503的输出轴连接,第一固定块配置于第一丝杆504上,载物平台框401固定在两个第一直线导轨501的滑块上且载物平台框与第一固定块固定连接。第一固定块与第一丝杆之间为螺纹配合。

X轴运动组件600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两个第二直线导轨601、第二电机603、第二丝杆604和第二固定块605,其中一个第二直线导轨601的一端的外侧面上设有第二支撑座606,另一端的外侧面上固定第二电机603,第二丝杆604的一端与第二支撑座606可转动配合(这里第二丝杆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二支撑座上),第二丝杆604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603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固定块605配置于第二丝杆604上,两个第一连接杆502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直线导轨601的滑块上且其中一个第一连接杆502与第二固定块605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块与第二丝杆之间为螺纹配合。

两个第二直线导轨601的两个端部的通过两个第二连接杆602连接,这两个第二连接杆602固定在支撑台700上。

如图1,机壳100的正面设有安全门101和警报指示灯102,安全门101上设有透明窗103,便于观察机器的运作。安全门101的一端设置有开门把手104,另一端通过门轴和合页与机壳连接。机壳100外表面喷涂工艺粉。内外机壳之间贴有铅板,具有防辐射的作用。

机壳100的侧面安装有旋转臂操作台105,该旋转臂操作台105上放置有控制器。优选控制器为计算机。载物平台组件、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增强器组件和光管组件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载物平台组件、X轴运动组件、Y轴运动组件、增强器组件和光管组件的运行状态。控制器内还设有与增强器组件、光管组件连接的X-ray 检测软件,对偏差等微小缺陷进行数据检测,预先设置阈值,智能屏蔽些微小缺陷,突出大缺陷智能分析,输出分析报告。控制器还控制安全门的开启和关闭,即当透视仪开启X光射线时,安全门关闭,机器运行中安全门无法开启,关闭X光后,并延时1S 后开启安全门,从而保证人身安全。另外,安全门具有互锁装置,即安全门没关好时,X射线无法打开,机器运作时,X射线开启,当强行打开安全门时,X射线立即关闭,起到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可采用步进电机,控制器与这三个电机连接。警报指示灯与控制器连接。

以上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变化,这些变形和变化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