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试验安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0690发布日期:2018-07-11 03:41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试验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行业的蓬勃发展,电动自行车用电机做为电动自行车的核心驱动部件,其质量好坏严重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关系到消费者的人身安全。对于电动车用电动机,由于其外转子结构的特点,无法通过传统的联轴器与传感器或测功机联接安装。目前国内试验室所使用的联接安装装置大多是针对某种外形尺寸的电机,使用过程中存在安装对中困难、运行晃动大、对缓冲橡胶磨损严重等问题,无法满足试验室各种外形尺寸的电动车用电机的测试要求,使得装配困难耗时,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该类电动车用电动机结构及外形比较特殊,甚至为安装传动杆需要对样品外观进行加工甚至破坏,这就造成准备工作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传统的联接安装装置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试验安装装置,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试验安装装置包括联接器1、刚性杆2、支架5、随动装置3(A或B),所述联接器1一端与测功机连接,另外一端通过刚性杆2与随动装置3连接,所述的随动装置3与电机4一端的轴连接;电机4的另一端即出线端轴由支架5固定;联接器1由联杆6、轴承一7、顶针一8、卡簧9、第一轴套10和第二轴套11组成;第一轴套10、第二轴套11与测功机连接,顶针一8顶在电机4一端的轴,轴承一7套在顶针8上,卡簧9放置在轴承一7外侧与顶针一8隔离,联杆6固定在第二轴套11上,联杆6末端两侧设置一定长度的开孔,刚性杆2一端用螺母固定在联杆6的开孔上。如图3所示,支架5由滑块12、顶针二13、压排14、固定座15,卡槽16、面板17、支撑板18和底板19组成;滑块12放置在卡槽16里,可自由移动,用于调节宽度以适应不同出线端轴径的电机4固定,顶针二13从垂直方向锁紧电机4的出线端轴,保证轴线与支架5平面垂直,实现电机轴与测功机轴准确对中,避免上翘或下垂;所述随动装置3有A和B两种形式:A形式由随动件A1和随动件A2组成,随动件A1两侧设置一定长度的开孔,刚性杆2另一端靠在随动件A1开孔上,实现二者连接,为刚性杆2提供受力点,随动件A1与A2设置相同的中心孔,并通过中心孔附近的三个螺纹孔连接,随动件A2设置成一定开口,与电机一端的轴通过螺钉锁紧开口达到与电机的轴紧密配合;B形式由随动件B1和B2组成,各有一对,随动件B1类似U形压块,压块上端面中间设置螺纹孔,通过螺纹孔与随动件B2用螺杆固定,压块下端部紧紧压在电机鼓室两侧,随动件B2通过开孔与刚性杆连接,刚性杆2上套轴承二22,缓冲橡胶套在轴承二22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用效果好,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试验安装工作简单,通用性强、无需加工电机,对中性能好,避免缓冲橡胶磨损且运行稳定,适用于各种外形尺寸的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能够满足试验室的测试要求,而且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试验安装装置安装方便、运行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联接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架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动件A1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动件A2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动件B1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随动件B2结构示意图。

图8 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安装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刚性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试验安装装置,包括联接器、刚性杆、支架、随动装置。所述联接器一端与测功机连接,另外一端通过刚性杆与随动装置连接;所述的随动装置与电机一端的轴连接;电机的另一端即出线端轴由支架固定。所述联接器由联杆、轴承、顶针、卡簧、第一轴套和第二轴套组成。所述支架由滑块、顶针、压排、固定座,卡槽、面板、支撑板和底板组成,滑块调节宽度,顶针从垂直方向锁紧。

所述随动装置有两种形式A或B,随动装置A适用于有脚蹬的电动自行车用电机,随动装置B适用于无脚蹬的电摩用电机。

随动装置A,由随动件A1和随动件A2组成。随动件A1与所述的刚性杆连接,随动件A2与电机一端的轴连接,通过螺钉锁紧开口夹紧达到与电机的轴紧密连接。

随动装置B,由随动件B1和B2组成,分别安装在电机两侧,确保其上固定点与电机轴心处于同一直线。

所述的刚性杆上套一轴承,缓冲橡胶套在轴承上,能避免缓冲橡胶的过度磨损。

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安装随动装置前,利用一对定位标尺进行角度找正,实现与电机准确对中。定位标尺安装在导轨内,可滑动,导轨固定在所述联接器上,标尺紧靠电机,调整电机位置至标尺与电机间没有间隙,固定标尺,进行随动装置安装。

以下通过附图的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试验安装装置包括联接器1、刚性杆2、支架5、随动装置3(A或B),所述联接器1一端与测功机连接,另外一端通过刚性杆2与随动装置3连接,所述的随动装置3与电机4一端的轴连接;电机4的另一端即出线端轴由支架5固定。如图2所示,联接器1由联杆6、轴承一7、顶针一8、卡簧9、第一轴套10和第二轴套11组成;第一轴套10、第二轴套11与测功机连接,顶针一8顶在电机4一端的轴,轴承一7套在顶针一8上,卡簧9放置在轴承一7外侧与顶针一8隔离,避免轴承径向移动,联杆6固定在第二轴套11上,联杆6末端两侧设置一定长度的开孔,刚性杆2一端用螺母固定在联杆6的开孔上。如图3所示,支架5由滑块12、顶针二13、压排14、固定座15,卡槽16、面板17、支撑板18和底板19组成;滑块12放置在卡槽16里,可自由移动,用于调节宽度以适应不同出线端轴径的电机4固定,顶针二13从垂直方向锁紧电机4的出线端轴,保证轴线与支架5平面垂直,实现电机轴与测功机轴准确对中,避免上翘或下垂;如图4、5、6、7所示,为了满足试验室各种外形尺寸的电动车用电机的安装要求而无需加工样品,所述随动装置3有A形式或B形式:A形式由随动件A1和随动件A2组成,适用于有脚蹬的电动自行车用电机;随动件A1两侧设置一定长度的开孔,刚性杆2另一端靠在随动件A1开孔上,实现二者连接,确保为刚性杆2提供受力点,随动件A1与A2设置相同的中心孔,并通过中心孔附近的三个螺纹孔连接,随动件A2设置成一定开口,与电机一端的轴通过螺钉锁紧开口达到与电机的轴紧密配合;B形式由随动件B1和B2组成,各有一对,适用于无脚蹬的电摩用电机;随动件B1类似U形压块,压块上端面中间设置螺纹孔,通过螺纹孔与随动件B2用螺杆固定,压块下端部紧紧压在电机鼓室两侧,随动件B2通过开孔与刚性杆连接。如图9所示,刚性杆2上安装轴承二22,为避免缓冲橡胶的过度磨损,缓冲橡胶绑扎在轴承二22上。

为实现与无脚蹬的电摩用电机准确对中,所述的电动车用外转子结构电机试验安装装置设有定位装置,定位装置由定位标尺20和导轨21组成,定位标尺20安装在导轨21内,可滑动,导轨固定在联接器1上,标尺20紧靠电机4,调整电机位置至标尺20与电机4间没有间隙。如图8所示,安装随动装置B前,利用定位装置进行角度找正。固定标尺,进行随动装置3安装,对中且安装完毕后,再拆除定位装置。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凡熟悉此项技术人员,其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等同变更,均理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