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俄色叶提取物及其质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330929发布日期:2019-04-05 22:04阅读:784来源:国知局
一种俄色叶提取物及其质量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俄色叶提取物及其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俄色叶”为甘孜州藏族自治州藏族民间习用药材,来源于蔷薇科苹果属植物变叶海棠和花叶海棠的干燥叶。始载于《晶镜本草》,具有保肝利胆、除腻涤滞、攻坚化积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肝疾,在该地区使用历史悠久,但目前缺乏法定标准,且化学成分、有效性均不明确。有文献对俄色叶的化学成分与功效相关性的研究,明确指标性成分。(夏冬梅,藏药“俄色叶”的质量标准研究,成都中医药大学硕士论文,2014-05-01)

对于俄色叶的指纹图谱,目前尚无相关文献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俄色叶提取物。本发明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了该一种检测俄色叶质量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俄色叶提取物,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具有至少7个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峰5:0.265±5%;峰8:0.547±5%;峰9:0.570±5%;峰11:0.815±5%;峰12:1.000±5%;峰13:1.301±5%;峰14:1.394±5%;

其色谱条件为:

色谱柱为insertsilods-3(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10min,10~12%a;10~15min,12%~15%a;15~16min,15%~18%a;16~60min,18%a;60~65min,18%~22%a;65~70min,22%~25%a;70~80min,25%~30%a;80~85min,30%~40%a;85~92min,40%a;92~100min,40%~52%a;柱温30℃;检测波长340nm;进样量10μl;体积流量为1ml.min-1

进一步优选地,它还含有10个特征峰,相对保留时间分别为:峰1:0.143±5%;峰2:0.150±5%;峰3:0.191±5%;峰4:0.231±5%;峰6:0.304±5%;峰7:0.350±5%;峰10:0.790±5%;峰15:1.406±5%;峰16:1.416±5%;峰17:1.489±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所述的俄色叶提取物的质量的方法,它是采用hplc方法检测,包括如下步骤:

a、供试品溶液制备:取俄色叶粉末,过筛,精密称定,加入甲醇提取,放冷,再称定质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滤过,即得;

b、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根皮苷、槲皮素、根皮素;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相应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c、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检测。

其中,a、b步骤所述的甲醇为50%甲醇。

其中,a步骤所述的提取方法为超声提取。

其中,c步骤所述的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insertsilods-3(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10min,10~12%a;10~15min,12%~15%a;15~16min,15%~18%a;16~60min,18%a;60~65min,18%~22%a;65~70min,22%~25%a;70~80min,25%~30%a;80~85min,30%~40%a;85~92min,40%a;92~100min,40%~52%a;柱温30℃;检测波长340nm;进样量10μl;体积流量为1ml.min-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建立了俄色叶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了17个共有峰构成俄色叶药材的特征指纹图谱,根据对照品确认了特征指纹图谱中7个特征峰:5号峰为绿原酸,8号峰为金丝桃苷,9号峰为异槲皮苷,11号峰为槲皮苷,12号峰为根皮苷,13号峰为槲皮素,14号峰为根皮素。对采集的13批不同基原和年份的俄色叶药材(9批俄色叶芽,4批俄色叶)进行了相似度分析,各批药材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

本发明以藏药俄色叶粉末为检测对象,构建了藏药俄色叶的指纹图谱,获得了较为全面的图谱信息,结合该指纹图谱中多个色谱峰的信息,能够全面快速的检测其质量,有利于全面质量控制和整体质量控制,从而有助于提高俄色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所建立的俄色叶指纹图谱,能有效地表征俄色叶的质量,能客观体现各个构成指纹特征峰的前后顺序和相互关系,注重整体面貌特征,即可避免因个别化学成分而判定俄色叶质量的片面性,又可减少为质量达标而人为处理的可能性。

本发明提供的俄色叶指纹图谱的检测方法,具有方法简便、稳定性好、分离好、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准确、快速,可用于评价俄色叶药材的质量。

显然,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

以下通过实施例形式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内容再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例。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13批俄色叶hplc指纹图谱及其对照指纹图谱(r)

图2俄色叶hplc谱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验比较了甲醇-0.1%磷酸水溶液、乙腈-0.1%磷酸水溶液洗脱系统,结果表明乙腈-0.1%磷酸水溶液洗脱系统分离效果较好,故选用乙腈-0.1%磷酸水溶液洗脱系统。测定了多个波长(256、286、330、340、345、350、355、360nm)的色谱图,发现俄色叶在340nm处基线平稳,出峰数目最多,色谱峰相互之间分离效果最好,且各峰形较好,故俄色叶检测波长为340nm。分别考察了0.8ml.min-1和1ml.min-1的体积流量,结果表明体积流量为1ml.min-1样品的基线较平,各成分能达到很好的分离效果,因而体积流量选择1ml.min-1

在样品处理过程中,考察了俄色叶超声提取时间30min、45min、60min,结果表明超声45min后,延长提取时间,提取量无明显差别,故提取时间选择45min。

试验例1本发明俄色叶hplc指纹图谱建立

1色谱条件

色谱柱为insertsilods-3(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1%磷酸溶液(b),采用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10min,10~12%a;10~15min,12%~15%a;15~16min,15%~18%a;16~60min,18%a;60~65min,18%~22%a;65~70min,22%~25%a;70~80min,25%~30%a;80~85min,30%~40%a;85~92min,40%a;92~100min,40%~52%a;柱温30℃;检测波长340nm;进样量10μl;体积流量为1ml.min-1

2溶液的制备

混合对照品溶液制备:精密称取绿原酸、槲皮素对照品各1mg,金丝桃苷、异槲皮苷、槲皮苷各2mg,根皮苷10mg,根皮素5mg,置于25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成相应质量浓度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供试品溶液制备:取俄色叶粉末(过四号筛)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称定质量,超声提取45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质量,0.45μm微孔滤膜虑过,即得供试品溶液。

3方法学考察

3.1精密度试验

取俄色叶(s2)供试品溶液,按“1色谱条件”项下色谱条件连续进样6次,记录色谱图,计算各主要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值在0.12%~2.06%,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在0.02%~0.34%,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3.2稳定性试验

取俄色叶(s2)供试品溶液,按“1色谱条件”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检测,分别于0h、2h、4h、8、12、24h记录色谱图,计算各主要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值在0.28%~2.71%,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在0.01%~0.5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h内稳定。

3.3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俄色叶(s2)供试品,按“2溶液的制备”项下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按“1色谱条件”项下色谱条件进行检测,计算各主要色谱峰相对峰面积rsd值在0.07%~2.42%,相对保留时间rsd值在0.03%~0.23%,表明方法重复性良好。

4俄色叶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与分析

将收集的13批俄色叶样品按“2溶液的制备”项下俄色叶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进行制备,并按“1色谱条件”项下色谱条件进行hplc测定,记录色谱图。

由色谱图可知,根皮苷的色谱峰分离度良好,峰型稳定,且各样品中均含有此峰,故将根皮苷作为参照峰(s)。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本建立俄色叶的hplc指纹图谱,结果见图1。

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以共有模式图谱(r)为参照,计算相似度,结果见表1。俄色叶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分别为0.975、0.980、0.983、0.982、0.983、0.979、0.981、0.948、0.978、0.993、0.973、0.972、0.981,相似度均在0.9以上,因此可作为俄色叶hplc指纹图谱对俄色叶样品进行比较分析研究。

表113批俄色叶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结果

5色谱峰的指认

分别取混合对照品溶液和俄色叶样品溶液,按“1色谱条件”项下色谱条件进行hplc测定,色谱图见图2。通过与混合对照品色谱峰进行对比分析,对其中7个色谱峰进行指认定性,分别为5号峰为绿原酸,8号峰为金丝桃苷,9号峰为异槲皮苷,11号峰为槲皮苷,12号峰为根皮苷,13号峰为槲皮素,14号峰为根皮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