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可动地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015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可动地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位置升降可能地设置覆盖车身地板的上 面部的可动底部板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271829号(以下称作专利文献l)所示的可动地板 装置,包括,构成车身地板部分的车身地板(底板);设置在上述车身地板的上方和刹车踏 板等脚踏板的下方的区域的可动底部板(可动地板);相对于上述车身地板升降驱动上述底 板的双联杆结构的升降驱动机构(可动地板调整机构)。采用上述专利文献1公开的可动地板 装置,可以对应于乘员的体格等升降位移可动底部板,由此提高脚踏板的操作性能。具体而言,上述专利文献l中,在可动底部板的下方(车身地板与可动底部板之间)设置 双联杆结构的升降驱动机构,对应于座椅调整用操纵杆的操作,竖起或倒伏上述升降驱动 机构的联杆,由此升降位移上述可动底部板。然而,如上所示,将升降驱动机构设置于可 动底部板的下方时,无法避免因可动底部板的设置高度而使该升降驱动机构所占空间增 加,由此使体格较高大的乘员有可能难以获取合适的就座姿势。发明内容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进一步降低设置于就座于座椅的乘 员的脚部位置的升降可能的可动底部板在下降时的设置高度,由此支持更丰富多样的就座 姿势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上述技术课题通过具备以下结构的本发明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 予以解决。本发明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包括设置在就座于座椅的乘员的脚部位置,以覆盖车身 地板的上面部的升降可能的可动底部板;设置在上述座椅下方的驱动源;对应于该驱动源 的驱动力向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后部输入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的驱动力传递机构;上 述可动底部板以对应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所输入的前后方向的作用力而进行升降位移 的状态予以支撑。
采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向设置于乘员脚部位置的可动底部板 的后端部输入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对应于此上述可动底部板进行升降位移,因此, 与可动底部板的下方设置有升降驱动用联杆机构的上述专利文献l中提出的可动地板装置 不同,无需在可动底部板的下方设置任何特别的机构,便可使上述可动底部板进行升降位 移,并可进一步降低其在下降时的设置高度。如此,通过降低可动底部板在下降时的设置 高度,可以实现能支持更丰富多样的就坐姿势的可动地板装置。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左右两侧部通过立设于上 述车身地板的左右一对支撑部件予以支撑,上述支撑部件上设置有引导承受来自上述驱动 力传递机构的前后方向的作用力的上述可动底部板沿着相同的方向进行移动并进行升降 的导向装置。如此,在支撑可动底部板的左右两侧部的支撑部件上设置有引导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升 降运作的导向装置时,可以通过简单且紧凑的结构支撑可动底部板,并且能够沿着上述导 向装置以稳定的状态切实地升降位移可动底部板。更具体而言,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可动底部板包括沿着车宽 方向延伸且左右两端部支撑于上述支撑部件的支轴,上述导向装置为滑动自如地支撑上述 支轴且向前上方倾斜的导向槽。采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可以通过沿着向前上方倾斜的导向槽滑动自如地支撑可动底 部板的支轴的简单结构,切实地引导上述可动底部板进行升降运作。作为不同于上述结构的另一种结构,亦可在上述可动底部板的支轴的左右两端部安装 包围其外周的筒状套管,同时通过可分别滑动接触该套管的轴向内端面及外周面且向前上 方倾斜的套管用导向槽构成上述导向装置,并且上述套管与支轴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将套 管压靠向上述支轴的轴向中心部位的压靠装置。如此,安装于可动底部板的支轴左右两端部的筒状套管,沿着可分别滑动接触其轴向 内端面及外周面的套管用导向槽滑动自如地予以支撑时,可通过使直径大于上述支轴的套 管沿着比较宽的套管用导向槽滑动,使上述可动底部板以更稳定的状态圆滑地进行升降位 移。并且,设置有将套管压靠向上述支轴的轴向中央的压靠装置,因此,可使上述套管以 适当的作用力切实地接触上述套管用导向槽的滑动接触面,以使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升降运 作更加圆滑。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座椅,包括,固定于车身且沿着车身前 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下导轨;沿着该下导轨滑动可能地予以支撑的左右一对上导轨;沿
着车宽方向延伸且连接上述一对下导轨的车宽方向构件;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支撑在上述 车宽方向构件上。如此,通过车宽方向构件连接固定于车身的左右一对下导轨,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支 撑在该车宽方向构件上,由此可确保驱动力传递机构具有较高的的安装刚性,并可有效地 利用座椅下方的死区,以高效配置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沿着车身前后 方向延伸且其前端部连接于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后部的杆,以及联动地连接该杆与上述驱动 源的输出轴的齿轮箱,上述杆对应于上述驱动源的驱动力沿着前后方向伸縮,上述可动底 部板通过该杆向输入前后方向的作用力。如此,通过齿轮箱将与驱动源联动地连接的杆连接至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后端部,对应 于该杆的伸縮运作将前后方向的作用力输送至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后端部时,可以传递损失 较少的简单结构切实地将上述驱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动底部板。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车身地板突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支 撑上述座椅的前端部的横梁,上述杆通过跨过该横梁的上方并向下方垂下的连接部件与上 述可动底部板的后部连接。如此,在以避开突设于车身地板的横梁的设置部的状态,连接上述杆与可动底部板时, 不必为了连接上述两个部件而改造横梁等现有构件,由此可通过简单合理的结构将上述驱 动源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动底部板。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车身地板形成于沿着车身的侧边部向前 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和在车宽方向中央附近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隧道之间,上述下纵梁 与地板隧道之间突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上述座椅的前端部的横梁,上述车身地板 上形成有由上述横梁的前壁、上述下纵梁及地板隧道的侧壁、从车身地板的底部前端向前 上方倾斜延伸的地板上弯部围成的凹部,该凹部内收容有形状与该凹部对应的托板,上述 可动底部板以在上述托板的内部进行升降的状态予以支撑。由此,通过将托板安装于由下纵梁与地板隧道等围成的凹部内,将升降可能的可动底 部板设置于该托板内部,使上述可动底部板在与上述下纵梁或地板隧道等车身部件隔开的 空间内进行升降位移时,可有效地防止上述车身部件上因结构原因而存在的突起或阶梯部 等妨碍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升降运作,并可较好地保持地板部的外观性能。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托板包括从其底面部的左右两侧边部沿 着下纵梁及地板隧道的侧壁大致垂直竖立的侧壁面部,上述可动底部板从正视方向看大致
呈垂直升降,以使其左右两端部的移动轨迹沿着上述托板的侧壁面部。据此,不管可动底部板的上下位置如何,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左右两端部与托板的侧壁 面部之间的空隙可始终保持在较小值,因此可进一步改善地板部的外观性能等。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可动底部板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支 轴,上述托板的左右侧壁面部形成有上述支轴的左右两端部可贯穿其中的滑孔,位于上述 托板的侧壁面部外侧的车身地板上的左右两处部位设置有具有沿着上述侧壁面部大致垂 直竖立的立壁部的支撑部件,该支撑部件的立壁部中对应于上述托板上滑孔的部位设置有 滑动自如地支撑从该滑孔向托板外部突出的上述支轴的导向槽。据此,沿着位于上述托板外侧的支撑部件上设置的导向槽,滑动自如地支撑从托板上 的滑孔向其外部突出的可动底部板的支轴时,可通过上述托板遮挡支撑可动底部板的结 构,更好地保持地板部的外观性能,并可沿着导向槽引导上述支轴,使上述可动底部板更 圆滑地进行升降位移。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导向槽设置为指向车身前侧斜上方的向 前上方倾斜的状态,上述托板具有以与上述导向槽大致相同的倾斜角度从其底面部的前缘 部向车身前侧斜上方延伸的前方倾斜面部。据此,不管可动底部板的上下位置如何,上述可动底部板的前端部与托板的前方倾斜 面部之间的空隙可始终保持在较小值,因此可进一步改善地板部的外观性能等。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托板的前端部的一侧形成供乘员搁放左 脚的脚蹬部。据此,与脚蹬部设置于车身地板的前端部时不同,可较好地保持上述托板的安装作业 性能,并可较容易且适当地设置上述脚蹬部。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托板上形成有从其位于地板隧道一侧的 侧壁面部的上端部朝着上述地板隧道的侧壁向斜向上延伸的倾斜搁板部。据此,可促进就座于座椅的乘员将其左脚搁放于脚蹬部等的适当位置,因此可有效地 避免车辆发生碰撞时威胁乘员的安全的情况发生。在上述可动地板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可动底部板包括形成乘员脚部搁放面的 板状搁脚板部,以及沿着外边缘部形成为框状且拆装自由地支撑上述搁脚板部,并由刚性 高于上述搁脚板部的材料构成的框架,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与该框架连接。如此,可充分确保可动底部板的刚性,有效地减轻其重量,并可通过刚性较高的框架 高效地将来自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动底部板等。


图l是表示本发明的第l实施例所涉及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上述可动地板装置的主要部分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收容可动底部板的托板的形态等的侧视图。图5是图4中的V-V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图6是表示上述托板与支撑部件的安装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7A和图7B是说明托板与支撑部件的组装步骤的示意图,图7A是表示两者组装步骤 的前半部分的示意图,图7B是表示上述组装完成后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是说明驱动力传递机构的杆与上述可动底部板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9是说明上述结构的立体图。 图10是表示驱动力传递机构的具体结构的立体图。 图11是图10中的XI-XI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图12A和图12B是说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的运作的示意图,图12A表示可动底部板 下降时的状态,图12B表示可动底部板上升时的状态。图13是表示前移座椅,同时升A上述可动底部板的状态的示总图。 图14是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所涉及的可动地板装置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的XV-XV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 图16是说明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所涉及的可动地板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l实施例)图1及图2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例所涉及的可动地板装置。上述可动地板装置包括, 设置于就座于包括驾驶席等座椅4的乘员脚部位置且覆盖车身地板3的上面部的升降可能 的可动底部板5;作为升降该可动底部板5的驱动源而设置于上述座椅4下方的电动机6;将 该电动机6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驱动力传递机构7。如图1 图3所示,上述车身地板3,由在车辆的左右两侧边部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 梁l、和在车宽方向中央部位沿着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隧道2之间予以形成的大致平坦的板 材构成。上述车身地板3的上面部,突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连接上述下纵梁l与地板隧 道2,同时支撑上述座椅4的前端部的横梁11,位于该横梁11的前方的地板前部13上设置有
上述可动底部板5。与分隔发动机室与车室的前围板15的下端部连接的地板上弯部14,从上述地板前部13 的前端部以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向车辆前方延伸,该地板上弯部14的上方设置有驾驶员进 行操作的由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等构成的脚踏板20。另外,上述前围板15的下部形成有以 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向车身后方延伸的下部倾斜部16,该下部倾斜部16与上述地板上弯部 14以部分重合的状态通过点焊等方式连接。如图3所示,上述车身地板3上形成有被下纵梁1及地板隧道2的侧壁、横梁ll的前壁、 地板上弯部14包围且以上述地板前部13为底部的凹部17。如图1 图5所示,上述凹部17内 设置有形状对应于凹部17的凹陷形状的托板8,上述可动底部板5以升降可能的状态设置于 上述托板8的内部。如图2 图5所示,上述托板8由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凹部46的树脂材料 的一体成形品构成,包括,构成上述凹部46的底部的底面部35;从该底面部35的左右两端 部大致垂直竖起的侧壁面部36、 36;以沿着地板上弯部14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从上述底面 部35的前端部向车身的前方延伸的前方倾斜面部38;从上述底面部35的后端部沿着横梁11 的前壁竖起的后面部39;从下纵梁1的侧壁面部36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外侧大致呈水平延 伸的搁板部40;从地板隧道2的侧壁面部36的上端部向车宽方向内侧的斜上方延伸的倾斜 搁板部41;具有从上述前方倾斜面部38的靠近车宽方向内侧的前端部向斜上方突设以供乘 员搁放左脚的搁放面45a的脚蹬部45;从上述后面部39的上端部沿着横梁11的上面部向车 身后方延伸的后方延伸部42;突设于该后方延伸部42的左右两侧部的隆起部43、 43。上述 搁板部40及倾斜搁板部41,从左右的侧壁面部36、 36的上端部分别延伸至接近下纵梁1及 地板隧道2的侧壁的位置,以覆盖上述下纵梁1及地板隧道2与上述各侧壁面部36、 36之间 的空隙。如图2及图3所示,上述托板8的侧壁面部36,形成有向前上方倾斜的前后一对滑孔44a、 44b,设置于可动底部板5的前后一对支轴28a、 28b(详情后述)以穿过上述滑孔44a、 44b 并向外部突出的状态予以支撑。具体而言,在位于上述托板8的侧壁面部36的外侧的地板前部13的左右两处部位,设 置有如图1及图3所示的左右一对支撑部件30、 30,并通过上述各支撑部件30、 30支撑穿 过上述滑孔44a、 44b并向托板8外部突出的上述支轴28a、 28b的左右两端部。即,支撑部 件30以与上述可动底部板5之间夹着托板8的侧壁面部36的状态支撑可动底部板5。如图3 图5所示,上述支撑部件30,包括,从地板前部13的上面部大致垂直竖起并沿 着上述托板8的侧壁面部36的外表面予以设置的立壁部31;支撑该立壁部31,同时通过螺 栓等固定于上述地板前部13的上面部的脚部32。上述立壁部31中对应于上述托板8的各滑 孔44a、 44b的部位形成有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支轴28a、 28b可分别贯穿其中的前后一对导 向槽33a、 33b。上述导向槽33a、 33b,设置于上述立壁部31的前后方向的两处部位,且分别以相同的 倾斜角度向车身前方的斜上方延伸。详情后述,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通过上述驱动 力传递机构7,输送至上述导向槽33a、 33b中贯穿有上述各支轴28a、 28b的上述可动底部 板5,对应于该前后方向的作用力,上述可动底部板5沿着导向槽33a、 33b在前后方向上移 动,同时进行升降。即,引导受到来自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前后方向的作用力的可动 底部板5向相同方向进行移动并进行升降的导向装置,由向前上方倾斜的上述导向槽33a、 33b构成。如图6所示,上述托板8的侧壁面部36的外侧面上形成有与形成于上述支撑部件30的立 壁部31的卡合孔部80卡合的卡合爪部47,在上述卡合爪部47与卡合孔部80卡合的状态下, 上述托板8卡脱可能地安装于支撑部件30。上述卡合爪部47,包括,由从上述托板8的侧壁 面部36向外侧突出的基座部48a、从其前端向下方延伸的钩部48b构成的第l卡合爪48;在 隔着该第1卡合爪48的前后两侧的两处部位所形成的楔状体构成的第2卡合爪49、 49。另一 方面,上述卡合孔部80,包括,上侧设置有由对应于上述第1卡合孔48的矩形孔构成的贯 穿部81a,下侧设置有宽度较窄的切口部81b的第l卡合孔81;由在隔着上述切口部81b的 前后两侧的两处部位予以形成且对应于上述第2卡合爪49的矩形孔构成的第2卡合孔82、 82。并且,上述第l卡合爪48的钩部48b的内侧,设置有宽度与上述第1卡合孔81的切口部 81b大致相等,且安装时嵌入切口部81b中的突起(未图示)。具有上述卡合爪部47及卡合孔部80的托板8,与上述支撑部件30的组装,在将上述支 撑部件30固定于地板前部13之前进行。关于上述组装,具体而言,如图7A所示,在上述 第l卡合孔81的贯穿部81a与上述第l卡合爪48的钩部48b的位置被对准的状态下,将托板8 的侧壁面部36按压向还未固定于地板前部13的支撑部件30,然后在该状态下使上述托板8 发生弹性变形并压向下方,从而使上述第l卡合爪48的钩部48b穿过第l卡合孔81的贯穿部 81a。由此,如图7B所示,第l卡合爪48的钩部48b的背面与第l卡合孔81的切口部81b的 周缘部卡合,同时第2卡合爪49的上面部与第2卡合孔82的上边部卡合,对应于此,上述托 板8相对于支撑部件30在上下方向及左右方向上的相对移动受到限制。上述己相互组装到一起的托板8与支撑部件30,通过支撑部件30的脚部32螺栓固定于
地板前部13的上面部,而固定于地板前部13。而且,为使通过螺栓固定上述脚部32的作业 便于进行,如图3所示,上述托板8的底面部35上具有切除其四角的指定范围而形成的多个 作业孔37。 S卩,通过螺栓将上述支撑部件30的脚部32固定于地板前部13时,覆盖上述脚部 32的上面部的托板8的底面部35会产生干扰,因此,该底面部35中与上述脚部32的螺栓固 定部(设置于脚部32的螺栓孔的设置部)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上述作业用孔37。由此,通 过上述作业用孔37,可容易地进行上述脚部32的螺栓固定作业。如图3所示,上述可动底部板5,由供乘员搁放脚跟部的平板状搁脚板部件22与支撑该 搁脚板部件22的基座部件23构成。其中基座部件23包括,矩形框状的框架24;连接该框架 24的相对的边部的第1及第2加强板26、 27;设置于上述框架24的四角并连接相邻边部的4 个金属连接件25;上述搁脚板部件22支撑于上述加强板26、 27及金属连接件25的上面部。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支轴28a、 28b,焊接固定于上述框架24的前后两处。上述支轴 28a、 28b的左右两端部与上述框架24的左右两侧边部相比向外侧突出,该突出部分(即支 轴28a、 28b的左右两端部)贯穿上述支撑部件30的导向槽33a、 33b而受到支撑。另外,贯 穿上述导向槽33a、 33b的上述各支轴28a、 28b的两端部与拆装可能的快接螺母29(speed nut)卡止,在该快接螺母29抵接于上述导向槽33a、 33b的周缘部的状态下上述各支轴28a、 28b在车宽方向上的移动受到限制。如图1及图3所示,上述可动底部板5,通过由跨过横梁ll的上方并向下方垂下且从侧 视方向看呈反L状的部件构成的连接部件57,连接至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如图8及图9 所示,上述连接部件57,包括,水平延伸并覆盖横梁11的上方的水平面部58;从该水平面 部58的前端部沿着横梁11的前壁向下方延伸的垂下部59;设置于该垂下部59的下端部且上 述支轴28a可贯穿其中的筒状轴毂部60;该连接部件57在以贯穿该轴毂部60的支轴28a为 支点可进行转动的状态下连接上述可动底部板5与驱动力传递机构7。图9中以影线表示的 部位W代表焊道,上述支轴28a与框架24的后边部通过该焊道W以并列状态相互焊接。并 且,上述连接部件57的轴毂部60不与框架24焊接,由此轴毂部60可相对于上述支轴28a自 由地相对转动。采用上述结构的可动底部板5及连接部件57,与上述托板8及支撑部件30 一同,以在车外预先组装的状态设置于地板前部13。如图2及图3所示,连接上述可动底部板5与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连接部件57的上方,设 置有遮蔽该连接部及其附近的盖罩部件90。上述盖罩部件90设置在上述托板8后端的左右 两侧部所形成的隆起部43、 43之间以填补两个部件之间的空间。如图1所示,上述座椅4是分别单独设置于车室前部的驾驶席一侧及副驾驶席一侧的独 立式座椅,包括构成乘员就座面的座垫61;从该座垫61的后端部向上方竖起的靠背62;安装于该靠背62的上端部的头枕63。上述座垫61,包括,以从下方覆盖主体部(缓冲材料)的 状态支撑座垫61的座椅框架64,该座椅框架64的下方设置有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座椅 滑轨65。并且,上述座椅4,以可通过上述座椅滑轨65沿着前后方向移动的状态支撑在车 身地板3上。上述座椅滑轨65,包括,以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固定于车身且剖面呈C状的部件等构 成的左右一对下导轨67;沿着该下导轨67滑动可能地予以支撑的左右一对上导轨66;伴随 上述上导轨66相对于下导轨67的相对位移,上述座椅4沿着前后方向移动。另外,上述座椅滑轨65的后部设置有对应于上述上导轨66的前后移动使上述座椅4的 后部进行升降的倾斜(tilt)机构50。上述倾斜机构50,包括,在上述座垫框架64的后部与座 椅滑轨65之间予以设置的后方联杆部件54;固定于上述下导轨67的后部且滑动自如地支撑 上述后侧联杆部件54的支撑板51。另外,上述座椅滑轨65的前部设置有两端部分别支撑于 上导轨66和座垫框架64的前方联杆部件56。上述后方联杆部件54是从侧视方向看呈三角形的板状部件,其各顶点A C分别支撑于 突设于上述上导轨66的突起板55、上述座垫框架64的后部及支撑板51。另外,上述支撑板 51上形成有以比座椅滑轨65更陡的角度向前上方倾斜的滑槽52,上述后方联杆部件54的下 侧顶点部C沿着该滑槽52滑动自如地予以支撑。由此,当上述座椅4前后移动时,后方联杆 部件54以其与上述上导轨66的突起板55的轴支撑点(顶点部A)为支点进行摇动位移,由此 上述座垫框架64的后部可进行升降。例如,当座椅4的座垫框架64沿着座椅滑轨65从如图l所示的后端位置移至如图13所示 的前端位置时,支撑于支撑板51的后方联杆部件54的顶点部C,沿着滑槽52以较陡的角度 向斜上方移动,另一方面支撑于上导轨66的突起板55的顶点部A,沿着上导轨66的设置角 度以较缓的角度向斜上方移动。由此,后方联杆部件54,以上述顶点部A为支点进行摇动 位移,使其与座垫框架64的轴支撑点,即顶点部B向上方位移,对应于此,如图13所示, 座垫框架64的后部被向上推起规定距离。上述座椅4,设置有独立于升降驱动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电动机6的座椅驱动用电动机、 通过将该座椅驱动用电动机的驱动力传递至上述座椅滑轨65的上导轨66而沿着前后方向 驱动该上导轨66的滑动驱动机构(均未图示),对应于上述座椅驱动用电动机正转或逆转, 座垫框架64沿着下导轨在前后方向上移动,同时,通过上述后方联杆部件54等构成的倾斜 机构50向上推起座垫框架64的后部。
例如,身高较低的乘员S就座于上述座椅4时,通过操作图外的操作开关,使上述座椅 驱动用电动机正转,使座椅4向车身前方滑动位移,由此如图13所示,座垫61的前部沿着 下导轨67上升,同时座垫61的后部被推向上方,因此表示乘员S相对于座垫61的就座中心 的胯点(hip point)对应于上述乘员S的身高移向前上方,从而该乘员S的视线与基准线L一 致。另外,对应于上述座椅4移向前方,座垫61的后端部被推向上方,其设置角度变为接 近水平的状态,由此腿相对比较短的身高较低者S,可以膝部呈较大程度弯折而使膝下部 以规定角度垂下的状态就座于座椅,由此可避免该身高较低者S的脚掌离开地板的情况发 生。另一方向,身高较高的乘员T就座于上述座椅4时,通过使上述座椅驱动用电动机逆转, 使座椅4向车身后方滑动位移,由此如图l所示,座垫61的前部沿着下导轨67下降,同时座 垫61的后部被压向下方,因此表示乘员T相对于座垫61的就座中心的胯点对应于乘员T的 身高移向后下方,从而该乘员T的视线与基准线L一致。另外,对应于上述座椅4移向后方, 座垫61变为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由此腿相对较长的身高较高者T,可以膝部呈较小程度 弯折而使膝下部向前方伸出的状态就座于座椅,由此可避免该身高较高者T的就座姿势过 于拘束的情况发生。如图1及图2所示,上述座椅4,设置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并连接左右一对下导轨67、 67的下面部的车宽方向构件68,将上述电动机6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动底部板5的驱动力传递 机构7的后端部支撑在该车宽方向构件68上。图10表示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支撑部。如 该图所示,在上述车宽方向构件68的中央部附近,形成有比其他部位向下方凹陷规定量的 凹陷部68a,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通过设置于该凹陷部68a的摇动支撑机构79摇动自如地 予以支撑。上述摇动支撑机构79,包括,立设于上述车款方向构件68的凹陷部68a的左右 一对固定板69、 69;由左右两侧边部通过轴P支撑于上述固定板69、 69且从俯视方向看呈 -状的部件构成的摇动支架76;其中摇动支架76的前端面紧固于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第2 齿轮箱78(详情后述)的后面,由此使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摇动自如地支撑于上述车宽方向 构件68。如图1 3及图10所示,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包括,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前端部 通过上述连接部件57连接于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的杆73;联动地连接该杆73与上述电动 机6的输出轴的第1及第2齿轮箱77、 78。其中第2齿轮箱78的前面侧,如图10所示,固定 有由从俯视方向看呈纵长的反-状的部件构成,同时左右两侧部形成有引导上述杆73的导 向槽75(以下称作"杆用导向槽75")的导向支架74。
上述杆73,包括由上述第2齿轮箱78内的蜗轮87(参照图12A及图12B,详情后述)推动 且沿着前后方向伸縮的螺杆70,以及通过固定销72连接于该螺杆70的前端部的延长杆71。 图11表示图10中的XI-XI线箭头方向的剖面图,如图11所示,上述延长杆71由向下方开口 且剖视方向呈-状的构件构成,并通过左右一对紧固销72、 72与收容于其内部的上述螺杆 70的前端部连接。具体而言,贯穿上述延长杆71左右侧壁的上述紧固销72嵌入上述螺杆70 的外周面上左右两处的孔部,由此通过该紧固销72使上述延长杆71与螺杆70相互连接。如图3所示,上述延长杆71的前端部形成有较宽的连接部件对应部88,以对应于上述 连接部件57,该连接部件对应部88如图1及图8所示,重合于连接部件57的背面并通过安装 螺丝等固定,由此上述延长杆71通过连接部件57连接于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上述第1齿轮箱77的内部设置有由多个小齿轮等构成的减速齿轮机构(未图示),通过该 减速齿轮机构,使上述电动机6的输出轴的转速减速,并将驱动力传递至上述第2齿轮箱。 另一方面,如图12A及图12B所示,上述第2齿轮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于从上述第1齿轮箱 77的输出侧延伸出的轴部85并与之一体转动的蜗杆86;以与该蜗杆86的转动中心正交的状 态而与该蜗杆86咬合的筒状蜗轮87。并且,上述杆73的螺杆70沿着轴向贯穿蜗轮87,该 螺杆70与形成于上述蜗轮87的内周面的内螺纹(internalthread)嵌合。而且,对应于上述 蜗杆86转动驱动蜗轮87,嵌合于该蜗轮87的上述螺杆70通过螺纹输送而沿着前后方向移 动。如上所示,当螺杆70被螺纹输送,则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由包括上述螺杆70及上述 延长杆71的杆73,通过连接部件57输入至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并且对应于该前后 方向的作用力,上述可动底部板5,沿着其左右支撑部件30上所设置的导向槽33a、 33b而 被引导,同时进行升降位移。例如,可动底部板5位于图1及图8所示的下降位置时,上述电动机6进行正转,上述螺 杆70向前方进行螺纹输送,对应于此朝向车身前方的作用力输入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 此时可动底部板5的支轴28a、 28b沿着上述导向槽33a、 33b向斜上方移动,同时对应于此 上述可动底部板5位移至图13所示的上升位置。此时,使分别引导上述各支轴28a、 28b的 导向槽33a、 33b的倾斜角度相互一致,由此可动底部板5,在保持大致水平姿势的状态下 沿着上述导向槽33a、 33b上升。另一方面,从上述状态变成上述电动机6进行逆转,上述 螺杆70向后方进行螺纹输送,对应于此朝向车身后方的作用力输入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 的状态时,上述各支轴28a、 28b沿着导向槽33a、 33b向斜下方移动,同时对应于此上述 可动底部板5位移至图1所示的下降位置。 比较图1及图13可知,通过连接部件57连接于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的杆73,从侧 视方向看的设置角度,伴随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升降位移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内进行变化。 例如,可动底部板5位于图1所示的下降位置时,杆73大致沿着水平的方向延伸,另一方面, 可动底部板5从该状态位移至图13所示的上升位置,连接于该可动底部板5的杆73的前端部 上升时,对应于此杆73变成向斜上方倾斜的状态,由此杆73从侧视方向看的设置角度发生 变化。此时,如图12A及图12B所示,支撑上述杆73等构成的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后端部的 摇动支撑机构79,在允许上述杆73的设置角度发生变化的同时支撑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 即,即使在上述可动底部板5上升,杆73向斜上方倾动时,上述摇动支撑机构79的摇动支 架76相对于固定板69仍以轴P为支点进行转动位移,由此允许杆73的设置角度进行上述变 化。另一方面,如上所述,对应于来自上述杆73的驱动力而进行升降位移的上述可动底部 板5,如上所述,在保持大致水平姿势的状态下进行升降位移,因此上述杆73相对于该可 动底部板5的设置角度,仅变化对应于上述杆73倾动时的倾斜角度的量。但是,上述角度 变化,可通过连接上述杆73与可动底部板5的连接部件57以其与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连接 点,即支轴28a为支点进行的转动位移而被吸收。S卩,允许杆73相对于上述可动底部板5 的设置角度发生相对变化的弯曲允许部,由上述支轴28a和贯穿该支轴28a的连接部件57 的轴毂部60构成。通过采用上述结构的驱动力传递机构7进行升降驱动的上述可动底部板5,与座椅4的 前后移动联动而进行升降位移。即,乘员通过操作图外的操作开关使座椅4进行前后移动, 与之联动可动底部板5驱动用电动机6进行运作,其驱动力通过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传递 至可动底部板5,由此上述可动底部板5进行升降位移。例如,身高较低者S就座于座椅4 时,操作图外的操作开关,将座椅4移向车身前方,伴随于此电动机6进行正转将驱动力传 递机构7的杆73推向前方,由此上述可动底部板5位移至图13所示的上升位置。另一方面, 身高较高者T就座于座椅4时,将座椅4移向车身后方,伴随于此电动机6进行逆转使驱动力 传递机构7的杆73后退,由此上述可动底部板5位移至图1所示的下降位置。如此,通过可 动底部板5对应于座椅4的前后移动而进行升降位移,将供乘员搁放脚跟部的该可动底部板 5的设置高度调节至适合上述各乘员S、 T脚长的位置。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第l实施例的可动地板装置,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通过 驱动力传递机构7,输入至设置于乘员脚部位置的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对应于此上述可 动底部板5进行升降位移,因此与可动底部板的下方设置有升降驱动用联杆机构的上述专 利文献l中提出的可动地板装置不同,无需在可动底部板5的下方设置任何特别的机构,便 可使上述可动底部板5进行升降位移,并可进一步降低其在下降时的设置高度。而且,如 上所述,通过降低可动底部板5在下降时的设置高度,可实现支持更丰富多样的就坐姿势 的可动地板装置。艮P,上述第l实施例中,可动底部板5的支轴28a、 28b,通过设置于支撑部件30的导 向槽33a、 33b滑动自如地予以支撑,同时通过连接部件57,与对应于电动机6的运作而伸 縮的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杆73和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连接,并对应于上述杆73的伸縮 而向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输入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使上述可动底部板5沿着导向 槽33a、 33b予以引导并进行升降位移,因此,即使不在可动底部板5的下方设置升降驱动 用联杆机构等,也可使可动底部板5进行升降位移,并可相应地降低可动底部板5在下降时 的设置高度。由此,可以有效地防止体格特别高大的乘员的就座姿势过于拘束,使乘员能 在更大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体格的就座姿势。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可动底部板5的左右两侧设置有一对支撑部件30、 30, 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支轴28a、 28b滑动自如地支撑于该支撑部件30所设置的导向槽33a、 33b,由此可通过简单且紧凑的结构支撑可动底部板5,同时以稳定的状态引导该可动底部 板5沿着上述导向槽33a、 33b切实地进行升降位移。此外,作为引导可动底部板5的升降运 作的导向装置,通过设置向前上方倾斜的上述导向槽33a、 33b,可通过上述支轴28a、 28b 的两端部贯穿上述导向槽33a、 33b而受到支撑的简单结构,以切实地引导上述可动底部板 5进行升降运作。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设置于座椅4下方的左右一对下导轨67和滑动可能地予 以支撑的上导轨68,其中固定于车身的上述一对下导轨67通过车宽方向构件68予以连接, 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支撑在该车宽方向构件68上,由此可确保驱动力传递机构7具有较高 的安装刚性,并可有效地利用座椅4下方的死区,以高效配置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由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其前端部通过连接部件57 连接于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的杆73,以及联动地连接该杆73与电动机6的输出轴的第1及 第2齿轮箱77、 78构成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并对应于上述杆73的伸缩运作向上述可动底 部板5的后端部输入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由此可以传递损失较少的简单结构将电 动机6的驱动力切实地传递至可动底部板5。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通过在上述杆73与可动底部板5之间设置跨过突设于车 身地板3上的横梁11的上方并向下方垂下的连接部件57,可以避开上述横梁ll的设置部的
状态连接上述杆73与可动底部板5,此时不必为了连接上述两个部件而改造横梁ll等现有 构件,由此可以简单且合理的结构将上述电动机6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动底部板5。艮P,虽然亦可以贯穿横梁11的状态设置杆73,直接连接上述杆73与可动底部板5,但 此时需要进行在横梁ll上设置贯穿孔等大规模的改造,因此会造成成本上升等问题。与此 相对,采用避开横梁11连接杆73与可动底部板5的上述第1实施例,可以更简单的结构连接 上述杆73与可动底部板5,以更合理地将电动机6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动底部板5。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驱动力传递机构7支撑于允许上述杆73的从侧视方向看 的设置角度发生变化的摇动支撑机构79,此时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支撑支点的高度无 需伴随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升降位移而进行变化,由此可以简单且合理的结构将驱动力传 递至进行升降位移的可动底部板5。艮P,虽然可采用通过连接部件57连接于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的上述杆73的前端部, 伴随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升降位移而进行上下移动,对应于此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支撑支点 的高度也发生变化的结构,但此时由于改变上述支撑支点的高度的机构比较复杂,会造成 装置大型化与成本上升等问题。与此相对,根据驱动力传递机构7支撑于由固定板69以及 支撑于该固定板69上的摇动支架76等构成的摇动支撑机构79的上述第1实施例,可允许上 述杆73的从侧视方向看的设置角度发生变化,同时对其进行支撑,因此可以无需改变驱动 力传递机构7的支撑支点的高度的简单结构,来维持上述杆73与可动底部板5的连接状态, 并可更合理地将电动机6的驱动力传递至进行升降位移的可动底部板5。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由可动底部板5后端部的支轴28a以及贯穿其中的连接 部件57的轴毂部60,构成允许杆73的从侧视方向看的设置角度相对于上述可动底部板5产 生相对变化的弯曲允许部,并通过该弯曲允许部连接杆73与可动底部板5,此时不管上述 杆73的设置角度如何变化,可动底部板5均可保持一定的设置角度,因此,可使可动底部 板5维持在水平状态,同时圆滑地进行升降位移。另外,上述第l实施例中,在车身地板3上所突设的下纵梁1和地板隧道2、横梁ll等围 成的凹部17内,安装形状与该凹部17的凹陷形状相对应的托板8,并在该托板8的内部设置 供乘员搁放脚部的升降可能的可动底部板5,由此使上述可动底部板5在与上述下纵梁1、 地板隧道2等车身部件隔开的空间内进行升降位移,因此可有效地防止上述车身部件上因 结构原因而存在的突起或阶梯部等妨碍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升降运作,使该可动底部板5圆 滑地进行升降位移。而且,内部收容有可动底部板5的上述托板8的形状较易成形,由此可 减小侧壁面部36等的内壁面与可动底部板5之间的空隙,因此可有效地提高位于乘员脚部 位置的地板部的外观性能,并有效地防止垃圾等异物进入上述空隙。另外,使可动底部板5在由独立于车身地板3的部件构成的托板8的内部进行升降位移, 由此可使乘员方便地了解该可动底部板5进行升降位移的范围,从而可有效地防止乘员因 可动底部板5的预期之外的运作而感觉不适。并且,将事先在车外组装的由搁脚板部22、 框架24等构成的可动底部板5组装至托板8的内部,然后通过支撑部件30将该托板8安装至 地板前部13(凹部17内),由此可较容易地将上述可动底部板5安装到地板前部13上,因此 可有效地提高可动底部板5的组装作业性能。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使托板8的左右侧壁面部36、 36大致垂直竖起,并使可 动底部板5在该托板8的内部大致垂直地进行升降位移,由此使可动底部板5左右两端部的 移动轨迹沿着该托板8的侧壁面部36、 36,此时不管可动底部板5的上下位置如何,该可动 底部板5的左右两端部与托板8的侧壁面部36、 36之间的空隙可始终保持在较小值,因此可 进一步改善地板部的外观性能,并可有效地防止垃圾等异物进入上述空隙。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上述托板8的左右侧壁面部36设置有可动底部板5的支 轴28a、 28b可贯穿其中的滑孔44a、 44b,并通过设置于该托板8的侧壁面部36外侧的支撑 部件30支撑从上述滑孔44向托板8的外部突出的上述支轴28a、 28b,此时托板8的侧壁面 部36位于可动底部板5与支撑其的支撑部件30之间,用于支撑可动底部板5的结构被托板8 遮蔽,因此可更好地保持地板部的外观性能。并且,滑动自如地支撑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 支轴28a、 28b的导向槽33a、 33b设置于上述支撑部件30的立壁部31,因此可沿着上述导 向槽33a、 33b引导从上述托板8的滑孔44a、 44b向外部突出的上述支轴28a、 28b,从而 使上述可动底部板5顺利地进行升降位移。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将从托板8的底面部35的前缘部向斜上方延伸的前方倾 斜面部38的设置角度设成与上述导向槽33a、 33b的倾斜角度大致相同,由此上述前方倾斜 面部38沿着可动底部板5的前端部的移动轨迹予以形成,此时不管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上下 位置如何,该可动底部板5的前端部与托板8的前方倾斜面部38之间的空隙可始终保持在较 小值,因此可进一步改善地板部的外观性能。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供乘员搁放左脚的脚蹬部45设置于托板8的前端部的一 侧,此时与脚蹬部设置于地板前部13的前端部时不同,可有效地避免将托板8安装至地板 前部13上(凹部17内)时该脚蹬部所产生的干扰,以有效地提高托板8的安装作业性能。艮卩,当地板前部13的前端部设置有脚蹬部时,与该脚蹬部的设置部对应的托板8的一 部分必须切除,同时在将托板8设置于地板前部13时必须注意避免该托板8与上述脚蹬部产
生干涉,而与此相对,如采用将脚蹬部45设置于托板8的上述结构,则无需采取上述措施, 因此,可维持良好的托板8的安装作业性能,并可容易且适当地设置上述脚蹬部45。另外,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托板8的左右侧壁面部36形成有从位于地板隧道2—侧 的侧壁面部36的上端部朝着上述地板隧道2的侧壁向斜向方延伸的倾斜搁板部41,由此可 促进就座于座椅4的乘员将其左脚搁放于脚蹬部45等的适当位置,因此可有效地避免车辆 发生碰撞时威胁乘员安全的情况发生。艮P,上述倾斜搁板部41,与设置于下纵梁1一侧的搁板部40相同而沿着水平方向形成 时,乘员可较容易地将左脚搁放于该水平面上,因此,乘员可能会采取不太安全的姿势, 但是,如上述第l实施例所示,形成由倾斜面构成的倾斜搁板部41时,可有效地防止乘员 将左脚搁放于该倾斜搁板部41上,由此可使乘员以将左脚搁放于上述脚蹬部45等上的适当 姿势就座,并可在车辆发生碰撞时适当地保护乘员。并且,上述第l实施例中,脚蹬部45与托板8的其他部位形成为一体,但该脚蹬部45 是相对于其他部位向上大幅突出的部件,因此,如其与其他部位一体成形,则在树脂成形 方面会存在问题。因此,此时亦可使上述脚蹬部45与托板8的其他部位分别成形,在其树 脂成形后再安装在托板8上。另外,上述第l实施例中,升降可能地设置于车身地板3(地板前部13)的可动底部板5, 由供乘员搁放脚部的板状搁脚板部22,以及刚性高于该板状搁脚板部22且支撑上述搁脚板 部22的矩形框状的框架24构成,因此可充分确保可动底部板5的刚性,并可有效地减轻其 重量。艮卩,通过供乘员搁放脚部的搁脚板部22支撑于由金属管构成的高刚性框架24而形成的 上述实施例的可动底部板5,即使上述搁脚板部22自身的刚性不是很高,也能确保可动底 部板5整体具有比较高的刚性,因此可较容易地使该可动底部板5具备能充分承受乘员搁放 脚部所产生负荷的刚性。而且,如上所述,不要求具备高刚性的搁脚板部22的面积远远大 于矩形框状的上述框架24的面积,因此采用树脂材料等轻型材料作为该搁脚板部22,可充 分确保可动底部板5整体的刚性,并可有效地减轻其重量。如上所述,采用上述结构,可 较容易地兼顾可动底部板5的轻型化与高刚性化。另外,根据上述第l实施例,通过连接部件57等,将把电动机6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动底 部板5的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杆73)连接至刚性高于搁脚板部22的框架24,因此,可高效地 将来自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驱动力传递至可动底部板5,并可较容易且切实地使该可动 底部板5进行升降位移。此外,搁脚板部22拆装自由地支撑于上述框架24,由此仅需从框
架24上拆下搁脚板部22即可使位于可动底部板5下方的车身地板3(地板前部13)露出,因此 可较容易地清扫该车身地板3。另夕卜,如上述实施例所示,设置有连接框架24的相对边部的加强板26、 27,上述搁脚 板部22支撑于上述加强板26、 27上时,可简单且有效地提高供乘员搁放脚部的搁脚板部22 的支撑刚性,因此可更切实地支撑乘员搁放脚部所产生的负荷。并且,上述第l实施例中,通过连接部件57将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杆73连接于可动底部 板5的后端部,通过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将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输入至该可动底部 板5的后端部,从而使上述可动底部板5进行升降位移,但上述前后方向的作用力的受力点 并不限于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亦可为可动底部板5中靠向后方的其他部位(可动底部 板5的后部)。(第2实施例)上述第l实施例中,作为引导可动底部板5的升降运作的导向装置,支撑部件30的立壁 部31上形成有可动底部板5的支轴28a、 28b可贯穿其中的导向槽33a、 33b,同时上述支轴 28a、 28b的左右两端部安装有快接螺母29,由此各支轴28a、 28b沿着车宽方向的移动通 过该快接螺母29受到限制,但上述结构中,当上述支撑部件30在车身地板3上的安装位置 出现偏差,形成于上述立壁部31的上述导向槽33a、 33b在车宽方向上的设置位置出现偏差 时,上述支轴28a、 28b的支撑可能在车宽方向上出现松动,其支撑状态会变得不稳定,或 是快接螺母29可能会以过大的作用力抵接于导向槽33a、 33b的周缘部,从而造成上述支轴 28a、 28b无法沿着导向槽33a、 33b圆滑地进行移动。当然,只要调整上述支撑部件30的 安装位置等,便不会出现上述问题,但是,从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这一点来说,最好采用 无需在生产现场进行上述微调便可完成组装的结构。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即为改进这一点 而作,以下,参照图14及图15对其具体结构进行说明。在上述图14及图15所示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中,支轴28a的两端部安装有包围其外周 的筒状套管92,同时上述支撑部件30的立壁部31的外侧面焊接(通过焊道W)固定有具有滑 动自如地支撑上述套管92的套管用导向槽94且由剖视方向大致呈-状的部件构成的套管 导轨93 。该套管导轨93,包括,具有对应于上述导向槽33a的长孔95a且沿着上述立壁部 31的外侧面设置的基板95;从该基板95的上下两侧的侧边部向外侧突出的一对横板96、 97;上述套管92以与上述各板95 97滑动接触的状态予以支撑。g卩,基板95的外侧面与套 管92的轴向内端面滑动接触,同时一对横板96、 97的各个相对面与套管92的外周面滑动接 触,上述套管用导向槽94在上述各滑动接触面所围成的区域内予以形成。
而且,如图所示,上述套管用导向槽94设置为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由此通过沿着其 设置方向滑动的套管92,上述支轴28a及可动底部板5升降可能地受到支撑。即,上述第2 实施例中,引导可动底部板5的升降运作的导向装置由上述套管用导向槽94构成。并且, 如图15所示,上述支撑部件30中设置的导向槽33a与支轴28a之间形成有一定程度的空隙, 因此上述导向槽33a不具备限定支轴28a的移动轨迹的功能,而是由上述套管用导向槽94 专门作为导向装置发挥作用。上述支轴28a的前端部嵌有螺母98,作为将套管92压靠向支轴28a的轴向中央部位的 压靠装置,该螺母98与上述套管92之间设置有线圈弹簧99。并且,以上对可动底部板5的 前后支轴28a、 28b中位于后侧的支轴28a的支撑结构进行了说明,位于前侧的28b亦与此 相同。根据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可动底部板5的支轴28a、 28b的左右两端部安装 有包围其外周的筒状套管92,并且上述套管92以沿着可分别滑动接触套管轴向内端面及外 周面的套管用导向槽94自由滑动的方式予以支撑时,直径大于上述支轴28a、 28b的套管 92可沿着相对较宽的套管用导向槽94进行滑动,由此可以更稳定的状态圆滑地升降位移上 述可动底部板5。此外,设置有将套管92压靠向上述支轴28a、 28b的轴向中心部位的线圈弹簧99,因 此,即使因上述左右支撑部件30的安装误差等使上述套管用导向槽94在车宽方向上的设置 位置相对于支轴28a、 28b出现一些偏差,仍可使上述套管92以适当的作用力切实地接触上 述套管用导向槽94的滑动接触面,并可切实地防止两者之间出现空隙(松动),使套管92的 支撑状态变得不稳定,从而使上述套管92无法沿着套管用导向槽94圆滑地进行移动的情况 发生。而且,如上所述,通过可在套管用导向槽94内圆滑地进行移动的套管92,升降可能 地支撑上述支轴28a、 28b及可动底部板5,可使该可动底部板5的升降运作变得更加圆滑。(第3实施例)上述第l实施例中,通过驱动力传递机构7将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输入至平板状 的可动底部板5的后端部,对应于此使可动底部板5维持水平状态同时进行升降位移,但是, 亦可如图16中的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所示,通过杆73及连接部件57,将沿着车身前后方向 的作用力输入至具有前端部通过铰链部件103支撑于车身地板3的地板上弯部14的前侧板 101,以及通过铰链部件104连接于该前侧板101的后端部且可折曲的后侧板102的可动底 部板100的后端部,使后侧板102的后端部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移动,并使该后侧板102与上 述前侧板101的连接部升降位移,对应于此调整可动底部板100的设置高度。并且,上述第 3实施例中,后侧板102的后端部下面部设置有使该后侧板102后端在车身地板上的滑动位 移更加圆滑的滚轮105。
权利要求
1.一种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可能的可动底部板(5),设置在就座于座椅(4)的乘员的脚部位置,以覆盖车身地板(3)的上面部;设置在上述座椅(4)下方的驱动源(6);对应于上述驱动源(6)的驱动力向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后部输入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的驱动力传递机构(7);上述可动底部板(5),以对应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所输入的前后方向的作用力而进行升降位移的状态予以支撑。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底部板(5),其左右两侧部通过立设于上述车身地板(3)的左右一对支撑部件 (30)予以支撑,上述支撑部件(30),设置有引导承受来自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的前后方向的作用力 的上述可动底部板(5)沿着相同方向进行移动并进行升降的导向装置(33a、 33b、 94)。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底部板(5),包括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左右两端部支撑于上述支撑部件(30)的 支轴(28a、 28b),上述导向装置,为滑动自如地支撑上述支轴(28a、 28b)且向前上方倾斜的导向槽(33a、 33b)。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底部板(5),包括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左右两端部支撑于上述支撑部件(30)的 支轴(28a、 28b),上述支轴(28a、 28b)的左右两端部安装有包围其外周的筒状套管(92), 上述导向装置,为可分别滑动接触上述套管(92)的轴向内端面及外周面且向前上方倾 斜的套管用导向槽(94),上述套管(92)与支轴(28a、 28b)的前端部之间设置有将套管(92)压靠向上述支轴(28a、 28b)的轴向中心部位的压靠装置(99)。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座椅(4),包括,固定于车身且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左右一对下导轨(67);沿 着该下导轨(67)滑动可能地予以支撑的左右一对上导轨(66);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连接上 述一对下导轨(67)的车宽方向构件(68);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支撑在上述车宽方向构件(68)上。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包括,沿着车身前后方向延伸且其前端部连接于上述可动底 部板(5)的后部的杆(73),以及联动地连接该杆(73)与上述驱动源(6)的输出轴的齿轮箱(77、 78),上述杆(73)对应于上述驱动源(6)的驱动力沿着前后方向伸縮, 上述可动底部板(5)通过上述杆(73)输入前后方向的作用力。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地板(3)突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上述座椅(4)的前端部的横梁(11), 上述杆(73)通过跨过该横梁(11)的上方并向下方垂下的连接部件(57)与上述可动底部 板(5)的后部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车身地板(3)形成于沿着车身的侧边部向前后方向延伸的下纵梁(1)和在车宽方向 中央附近向前后方向延伸的地板隧道(2)之间,上述下纵梁(1)和地板隧道(2)之间突设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且支撑上述座椅(4)的前端 部的横梁(ll),上述车身地板(3)上形成有由上述横梁(11)的前壁、上述下纵梁(1)及地板隧道(2)的侧 壁、从车身地板(3)的底部前端向前上方倾斜延伸的地板上弯部(14)围成的凹部(17),该凹 部(17)内收容安装有形状与该凹部(17)对应的托板(8),上述可动底部板(5)以在上述托板(8)的内部进行升降的状态予以支撑。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板(8),包括从其底面部(35)的左右两侧边部,沿着下纵梁(1)及地板隧道(2)的侧 壁大致垂直竖立的侧壁面部(36),上述可动底部板(5),从正视方向看大致呈垂直升降,以使其左右两端部的移动轨迹沿 着上述托板(8)的侧壁面部(36)。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可动底部板(5)具有沿着车宽方向延伸的支轴(28a、 28b),上述托板(8)的左右侧壁面部(36)形成有上述支轴(28a、 28b)的左右两端部可贯穿其中 的滑孔(44a、 44b),位于上述托板(8)的侧壁面部(36)外侧的车身地板(3)的左右两处部位,设置有具有沿着 上述侧壁面部(36)大致垂直竖立的立壁部(31)的支撑部件(30),该支撑部件(30)的立壁部(31)中对应于上述托板(8)的滑孔(44a、 44b)的部位,设置有 滑动自如地支撑从该滑孔(44a、 44b)向托板(8)外部突出的上述支轴(28a、 28b)的导向槽 (33a、 33b)。
11. 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向槽(33a、 33b)设置为指向车身前侧斜上方的向前上方倾斜的状态, 上述托板(8)具有以与上述导向槽(33a、 33b)大致相同的倾斜角度,从其底面部(35)的 前缘部向车身前侧斜上方延伸的前方倾斜面部(.38)。
12.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托板(8)的前端部的一侧形成有供乘员搁放左脚的脚蹬部(45)。
13.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托板(8)上形成有从其位于地板隧道(2)—侧的侧壁面部(36)的上端部朝着上述地 板隧道(2)的侧壁向斜向上方延伸的倾斜搁板部(41)。
1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车辆可动地板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底部板(5),包括,形成乘员脚部搁放面的板状搁脚板部(22),以及沿着外边 缘部形成为框状且拆装自由地支撑上述搁脚板部(22),并由刚性高于上述搁脚板部(22)的 材料构成的框架(24),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与该框架(24)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可动地板装置,包括,设置于就座于座椅(4)的乘员脚部位置的可动底部板(5);设置于上述座椅(4)下方的驱动源(6);对应于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向上述可动底部板(5)的后部输入沿着车身前后方向的作用力的驱动力传递机构(7)。上述可动底部板(5)以对应于上述驱动力传递机构(7)输入的前后方向的作用力而进行升降位移的状态予以支撑。采用本发明,可进一步降低可动底部板在下降时的设置高度,由此支持更丰富多样的就座姿势。
文档编号G05G1/60GK101130343SQ200710146910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5日
发明者上村裕树, 大坪智范, 日和祯二, 氏本卓志, 菊池礼治, 赤泽辉美, 饭田敬介 申请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株式会社东洋座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