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化分饭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06308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自动化分饭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分饭机,包括主体机架和设置在主体机架上的储饭器;在主体机架上还设置能够检测储饭器内的米饭量多少的检测器及能够显示储饭器内的米饭量多少的报警器,还包括能够驱动储饭器移离或移入主体机架的水平驱动器,水平驱动器包括水平驱动电机,检测器、报警器和水平驱动电机分别电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这样,当储饭器的米饭量不足时,通过第一中央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和水平驱动电机启动从而协助操作人员完成储饭器的补饭操作。为此,第一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简化了对储饭器进行补充米饭的操作,提高分饭机分配米饭的效率,保证米饭的持续供给。
【专利说明】自动化分饭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分饭机,所述分饭机包括主体机架和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 的储饭器。所述分饭机能够自动对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进行分配,从而减少人工操作量。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的分饭机,通常包括主体机架,在所述主体机架的内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 储饭器、松饭机构、分饭和出饭机构等,由于设置有所述松饭机构、分饭和出饭机构等辅助 装置,所述分饭机替代了操作人员重复、繁琐地对米饭进行分配的操作。


【发明内容】

[0003] 但目前的分饭机还不能达到全自动化的程度,特别还需要操作人员对所述储饭器 内的米饭的剩余量进行监控,当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量不足时,还需要通过人手操作把所 述储饭器移离所述主体机架并从高处抬下到地面上进行补充米饭,然后再把盛满米饭的所 述储饭器抬升适当高度后放置到所述主体机架上。而且,所述储饭器一般是搁置在所述主 体机架上离地面比较高的位置,人们还需要借助凳椅等辅助性登高工具才能把所述储饭器 抬升到所述主体机架上或从所述主体机架上抬下。这样通过人手对所述储饭器进行升、降 的操作非常繁琐,而且还费事费力,严重影响了所述分饭机分配米饭的效率,导致无法保证 米饭的持续供给。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旨在提供一种智能型自动化分饭机,所 述分饭机主要能够解决以下技术问题:第一、能够代替操作人员监测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 量;第二、所述分饭机还能够根据需要自动把所述储饭器在水平方向上移离或移入所述主 体机架;第三、所述分饭机还配置有自动升降器,替代人手自动在垂直方向把所述储饭器进 行升降操作;第四、无论在所述储饭器移离所述主体机架后由所述自动升降器抬降到适当 位置的过程,还是在所述自动升降器把所述储饭器抬升到适当位置后再把所述储饭器移入 所述主体机架的过程,都无需人手操作的界入,大大提高了往所述储饭器补充米饭的效率, 从而提高了所述分饭机分配米饭的效率,保证米饭的持续供给。
[0005]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分饭机,包括主体机架和设置在所述主机架上的储 饭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机架上还设置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量多少的检测 器及能够显示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量多少的报警器,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储饭器移离或移 入所述主体机架的水平驱动器,所述水平驱动器包括水平驱动电机,所述检测器、报警器和 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分别电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
[0006] 其中,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量多少的检测器是一种检测装置,用于监测 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量,其可以为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者是称重装置。这样,借助所 述检测器能够及时监测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量,而替代人工的监测,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 量。另外,所述检测器还电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这样能够把检测到的米饭量信号及 时反馈到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再由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控制下一步操作。
[0007] 其中,显示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量多少的报警器是一种能够向操作人员反馈所述 储饭器内的米饭量信息的一种警示装置,其可以为蜂鸣器、警示灯或声光报警系统。另外, 所述报警器还电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这样,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能够在接收所述 检测器传递过来的饭量信息后,驱动所述报警器启动,及时给操作人员明显的表示所述储 饭器内的米饭量信息。
[0008] 其中,能够驱动所述储饭器移离或移入所述主体机架的水平驱动器是一种动力机 构,能够替代人手操作驱动所述储饭器水平移动。另外,所述水平驱动器的水平驱动电机电 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在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下及时驱动所述储饭器移离或 移入所述主体机架,从而替代操作人员对所述储饭器的水平移动操作。至于所述水平驱动 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以是,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储饭器上的驱动齿条 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上并能够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所述水平驱动电机 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另外,为 了减少所述储饭器在所述主体机架上水平移动的阻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在所 述主体机架的左、右内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水平导轨,所述储饭器能够滑动设置到所述水平 导轨上;在所述水平导轨的承托面或所述储饭器的滑动面上设置有滑动轮。
[0009]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检测器、报警器、水平驱动器和第一中央控制器组成第一 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它们协同监测所述储饭器的米饭量并自动完成所述储饭器的水平移 动操作。为此,只要适当对所述检测器的参数进行设置,所述检测器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的 米饭量是否不足,当所述储饭器的米饭量不足时,通过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控制报警器和 水平驱动电机启动从而协助操作人员完成所述储饭器的补饭操作。为此,所述第一智能自 动化控制系统简化了对所述储饭器进行补充米饭的操作,提高分饭机分配米饭的效率,保 证米饭的持续供给。
[0010] 另外,为了准确检测所述储饭器在所述主机架上的水平位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是,在主机架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是否移离或移入到所述主体架上的第一位置 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电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 位置传感器能够把所述储饭器的位置信息反馈到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再由所述第一中央 控制器控制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动作。这样,增设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能够进一步优化所述 第一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使其自动控制所述水平驱动电机的操作从而自动控制所述储饭 器的水平位移并准确定位。
[0011] 而为了能够替代人手在垂直方向上升降所述储饭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 是,还包括能够承载所述储饭器并带着所述储饭器上、下移动的自动升降器,所述自动升降 器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旁边并能够对接所述储饭器。
[0012] 其中,所述自动升降器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旁边并能够对接所述储饭器是指,所 述自动升降器能够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的旁边位置并定位在适当的高度位置,在所述储饭 器移离所述主体机架时,所述自动升降器能够把所述储饭器承接过来,从而替代所述主体 机架承载所述储饭器。这样,所述储饭器承载在所述自动升降器上并在所述自动升降器的 带动下上、下移动,最后定位在适当的高度位置。这样,所述自动升降器替代人手自动在垂 直方向上把所述储饭器进行升降操作,从而进一步简化对所述储饭器进行补充米饭的操 作。
[0013] 而为了实现所述自动升降器的智能化自动升降功能,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 是,所述自动升降器包括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支撑板及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上、下移动的垂 直驱动器;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位置的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垂直 驱动器及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电信号连接至第二中央控制器。
[0014] 其中,所述支撑板是用于承载所述储饭器的支撑器。
[0015] 其中,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位置的第二位置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 述储饭器在所述支撑板上的停靠位置,其可以为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装置。这样,在 所述储饭器移离所述主体机架并移动到所述自动升降器的支撑板上时,所述第二位置传感 器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是否已经停靠在所述支撑板上预定位置。而当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 检测到所述储饭器在所述支撑板上移动到预定位置时,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将把信息传送 至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再由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垂直驱动器动作。
[0016]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自动升降器还包括有能够分别定位所述支撑板 的上、下位置的定位传感器和能够控制所述支撑板移动的手动开关,所述手动开关及定位 传感器分别电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
[0017] 其中,能够定位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位置的定位传感器也是一种检测装置,其可以 为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装置。也即是说,所述定位传感器能够确定所述支撑板的在 垂直方向上的上、下位置。这样,所述支撑板上升时,上部的所述定位传感器能够在上部预 定的位置感测所述支撑板,并通过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发出停止信号使所述支撑板停在适 当的上部高度位置,从而能够与所述主体机架对接进而承接所述储饭器。而所述支撑板下 降时,下部的所述定位传感器也能够感测并使所述支撑板停在合适操作人员操作的下部位 置。综上所述,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定位传感器、垂直驱动器和第二中央控制器组成所述 自动升降器的第二智能化控制系统,准确控制所述支撑板的动作和位置,从而能够配合所 述主体机架上的第一智能化控制系统,自动完成所述储饭器从而所述主体机架上卸下来, 并重新安放到所述主体机架上的操作,进而也能够完成对所述储饭器进行补充米饭操作过 程中的移动操作,也就是替代了操作人员对所述储饭器的繁重的搬运工作。
[0018] 由于本发明具有上述特点和优点,为此可以应用到自动化分饭机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自动化分饭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自动 升降器; 图2是图1所示的自动化分饭机侧面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所述自动化分饭机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自动化分饭机的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 如图1所示,所述分饭机包括主体机架1和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上的储饭器2。在 所述主机架1的左、右内侧边上分别设置有水平导轨12,所述储饭器2能够滑动设置到所 述水平导轨12上。而在所述储饭器2下方设置有松饭机构3、分饭和出饭机构4。所述松 饭机构3、分饭和出饭机构4协同对所述储饭器2内的米饭进行了分配。而当所述储饭器2 内的米饭分配完毕后,操作人员需要补充所述储饭器2内的米饭。
[0022] 为了能够自动完成所述分饭机在补充米饭的过程中对储饭器2的搬运操作,从而 减轻操作人员的体力劳动和简化补充米饭的操作,我们对所述分饭机控制系统进行优化, 主要是在所述主体机架1上增设第一智能自动控制系统,用于检测所述储饭器2内的米饭 量和驱动所述储饭器2在所述主体机架1的水平移动从而移离或移入所述主体机架。另外, 还配置能够承载所述储饭器2并带着所述储饭器2上、下移动的自动升降器5,所述自动升 降器5配备第二智能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所述自动升降器5的升、降,从而完成所述储饭 器2在垂直方向上的搬运操作。
[0023] 下面我们先对所述第一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介绍。所述第一智能自动化控制 系统包括检测器11、报警器(图中未画出)、水平驱动器6、第一位置传感器(13a、13b)和第 一中央控制器(图中未画出)组成。
[0024] 其中,所述检测器11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1上,用于检测所述储饭器2内的米饭 量多少。其可以为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或者是称重装置。这样,借助所述检测器11能 够及时监测所述储饭器2内的米饭量,而替代人工的监测,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另外, 所述检测器11还电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这样能够把检测到的米饭量信号及时反 馈到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再由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控制下一步操作。
[0025] 其中,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1上,用于显示所述储饭器2内的米饭量多 少,从而能够向操作人员反馈所述储饭器2内的米饭量信息,其可以为蜂鸣器、警示灯或声 光报警系统。另外,所述报警器还电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这样,所述第一中央控制 器能够在接收所述检测器11传递过来的饭量信息后,驱动所述报警器启动,及时给操作人 员明显的表示所述储饭器2内的米饭量信息。
[0026] 其中,所述水平驱动器6也是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1上,用于驱动所述储饭器2水 平移动从而移离或移入所述主体机架1,进而能够替代人手操作驱动所述储饭器2水平移 动。另外,所述水平驱动器6包括水平驱动电机61,所述水平驱动电机61电信号连接至第 一中央控制器,在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的控制下及时驱动所述储饭器2移离或移入所述主 体机架1。至于所述水平驱动器6的具体结果可以参加图2和图3,所述水平驱动器6还包 括设置在所述储饭器2上的驱动齿条62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1上并能够与所述驱动齿 条62啮合传动的从动齿轮63 ;所述水平驱动电机61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64,所述驱动 齿轮64和所述从动齿轮63之间通过传动带65传动连接。另外,为了减少所述储饭器2在 所述主体机架1上水平移动的阻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所述水平导轨12的承托面或 所述储饭器2的滑动面上设置有滑动轮22。
[0027] 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3a、13b)也设置在所述主机架1上,具体说设置在所 述主机架1的前、后支柱(14a、14b)上,用于检测所述储饭器2是否已经移离或移入到所述 主体架1上。另外,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3a、13b)电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根据 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3a、13b)能够把所述储饭器2的位置信息反馈到所 述第一中央控制器,再由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水平驱动电机61动作。这样,所述 第一位置传感器能够通过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自动控制所述水平驱动电机61的运作,从 而自动控制所述储饭器2的水平位移并准确定位。
[0028]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监测所述储饭器2的米饭量并 自动完成所述储饭器2的水平移动操作。为此,所述检测器11检测到所述储饭器2的米饭 量不足时,通过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控制报警器、水平驱动电机61启动从而协助操作人员 完成补充所述储饭器2的米饭的操作。为此,所述第一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简化了对所述 储饭器2进行补充米饭的操作,提高分饭机分配米饭的效率,保证米饭的持续供给。
[0029] 下面我们再对所述自动升降器5以及设置在其上的第二智能自动化控制系统进 行介绍。
[0030] 所述自动升降器5设置有能够上、下移动的支撑板51及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51 上、下移动的垂直驱动器(图中未画出);其中,所述支撑板51是用于承载所述储饭器2的 支撑器。
[0031] 另外,在所述支撑板51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2位置的第二位置传感器 52,所述垂直驱动器及第二位置传感器52分别电信号连接至第二中央控制器(图中未画 出)。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储饭器2在所述支撑板51上的 停靠位置,其可以为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装置。这样,当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2检测 到所述储饭器2移动到所述支撑板51上预定的位置时,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2把信息传 送至第二中央控制器,再由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垂直驱动器动作。
[0032] 其次,在所述自动升降器5上还设置有能够定位所述支撑板51的上、下位置的定 位传感器(53a、53b)和能够控制所述支撑板51移动的手动开关(图中未画出),所述手动 开关及定位传感器(53a、53b )分别电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其中,所述定位传感 器(53a、53b)可以为光电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等装置。这样,所述定位传感器(53a、53b)能 够决定所述支撑板51在垂直方向上的上、下位置。当所述自动升降器5设置在所述主体机 架1旁边并驱动所述支撑板51上升时,所述定位传感器53b能够使所述支撑板51停在适 当的高度位置,从而能够与所述主体机架1对接从而承接所述储饭器2。而所述支撑板51 下降时,所述定位传感器53a也能够使所述支撑板51停在合适操作人员操作的位置。综上 所述,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3a、53b)、垂直驱动器和第二中央控制器组成所述自动升降器 5的所述第二智能化控制系统,准确控制所述支撑板51的动作和位置,从而能够配合所述 主体机架1上的第一智能化控制系统,自动完成所述储饭器2从所述主体机架1上卸下来, 并重新安放到所述主体机架1上的操作,进而也能够完成对所述储饭器2进行补充米饭操 作过程中的移动操作,也就是替代了操作人员对所述储饭器2的繁重的搬运工作。
[0033] 最后,我们结合图4所示的自动化分饭机的控制流程图对所述自动化分饭机的补 充米饭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述储饭器2搁置在所述主体机架1的水平导轨12上,当所述检 测器11检测到所述储饭器2内的米饭量不足时,通过第一中央控制器驱动所述报警器工 作,所述报警器向操作人员显示所示储饭器2的米饭量已经不足的信号,让操作人员提前 做好补充米饭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还驱动所述水平驱动电机61正 转工作,所述储饭器2在所述驱动齿条62的驱动下水平移动,当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3b 检测到储饭器2已经移离所述主体机架1后,第一中央控制器控制水平驱动电机61停止工 作。另外一方面,把所述自动升降器5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1的旁边并按动所述手动开关 启动垂直驱动器驱动所述支撑板51向上移动,当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3b检测到所述支撑 板51移动到适当高度位置并与所述储饭器2对接时,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控制垂直驱动器 停止工作,此时所述储饭器2移离所述主体机架1并承载在所述自动升降器5的支撑板51 上。而当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2检测到所述储饭器2已完全移入到所述支撑板51上并停 靠在预定位置后,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控制垂直驱动器工作,驱动支撑板51下降。而当所 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3a检测到所述支撑板51下降到合适位置时,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控制 垂直驱动器停止工作,此时操作人员能够把米饭非常方便地补充到所述储饭器2内。补充 完米饭后,操作人员再按动所述手动开关启动垂直驱动器驱动所述支撑板51向上移动,当 所述第二位置传感器53b检测到所述支撑板51移动到适当高度位置时,所述第二中央控制 器控制垂直驱动器停止工作。与此同时,所述第一位置传感器13b检测到储饭器2以停放 在合适高度位置而准备移入所述主体机架1,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水平驱动电机 61反转,所述储饭器2在所述驱动齿条62的驱动下向内侧水平移动。而当所述第一位置传 感器13a检测到所述储饭器2完全移入到所述主体机架1并到达预定位置时,所述第一中 央控制器控制所述水平驱动电机61停止工作,并同时还启动所述松饭机构3、分饭和出饭 机构4继续进行分配米饭操作。由此可见,无论在所述储饭器2移离所述主体机架1后由 所述自动升降器2抬降到适当位置的过程,还是在所述自动升降器5把所述储饭器2抬升 到适当位置后再把所述储饭器2移入所述主体机架1的过程,都无需人手操作的界入,大大 提高了往所述储饭器2补充米饭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所述分饭机分配米饭的效率,保证米 饭的持续供给。
【权利要求】
1. 自动化分饭机,包括主体机架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上的储饭器;其特征在于,在 所述主体机架上还设置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内的米饭量多少的检测器及能够显示所述储 饭器内的米饭量多少的报警器,还包括能够驱动所述储饭器移离或移入所述主体机架的水 平驱动器,所述水平驱动器包括水平驱动电机,所述检测器、报警器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分 别电信号连接至第一中央控制器。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分饭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能够承载所述储饭器并 带着所述储饭器上、下移动的自动升降器,所述自动升降器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旁边并能 够对接所述储饭器。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分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器包括有能够上、 下移动的支撑板及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上、下移动的垂直驱动器;所述支撑板上还设置有 能够检测所述储饭器位置的第二位置传感器,所述垂直驱动器及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电信 号连接至第二中央控制器。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化分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升降器还包括有能够 分别定位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位置的定位传感器和能够控制所述支撑板移动的手动开关, 所述手动开关及定位传感器分别电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二中央控制器。
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自动化分饭机,其特征在于,在主机架上还设置有能 够检测所述储饭器是否移离或移入到所述主体架上的第一位置传感器,所述第一位置传感 器电信号连接至所述第一中央控制器。
6.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自动化分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装置还包 括设置在所述储饭器上的驱动齿条和设置在所述主体机架上并能够与所述驱动齿条啮合 传动的从动齿轮;所述水平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 轮之间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化分饭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体机架的左、右内侧边 上分别设置有水平导轨,所述储饭器能够滑动设置到所述水平导轨上;在所述水平导轨的 承托面或所述储饭器的滑动面上设置有滑动轮。
【文档编号】G05D3/12GK104090586SQ201410322163
【公开日】2014年10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8日
【发明者】顾斌, 崔翼翰, 谭树荣, 周世光, 李辉泉, 张金海 申请人:广东伊立浦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伊立浦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