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318832阅读:来源:国知局
2所示,触控驱动信号Vl可一直维持高电平信号为发送电压VTx,触控感应信号V2可一直维持高电平信号为接收电压VRx,当触控驱动信号Vl与触控感应信号V2维持各自的电压不变时,触控驱动电极119与触控感应电极123之间保持一个稳定的电容,当手指触摸到触控显示装置100的触摸屏时,触控驱动电极119与触控感应电极123之间的稳定电容被破坏,进而通过触控感应电极123将变化后的电容反馈给集成电路,通过集成电路计算即可得到触摸的位置。
[0048]请参阅图1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100的穿透率随触控感应信号V2的电压变化的曲线示意图。如图13所示,A代表的是当触控感应信号V2为OV时,饱和电压V与穿透率TR的变化曲线示意图;B代表的是当触控感应信号V2为IV时,饱和电压V与穿透率TR的变化曲线示意图;C代表的是当触控感应信号V2为2V时,饱和电压V与穿透率TR的变化曲线示意图;D代表的是当触控感应信号V2为3V时,饱和电压V与穿透率TR的变化曲线示意图,从图8中可以看出,当触控感应信号V2变大,饱和电压V也相应的变大,而穿透率TR随着触控感应信号V2与饱和电压V的变化没有太大的变化。
[0049]在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中,当触控感应信号V2的电压为O时,触控显示装置100的上升沿响应时间Ton为12.3ms,下降沿响应时间Toff为18.34ms,响应时间为30.64ms ;当触控感应信号V2的电压为IV时,触控显示装置100的上升沿响应时间Ton为12.87ms,下降沿响应时间Toff为18.46ms,响应时间为31.33ms ;触控感应信号V2的电压为2V时,触控显示装置100的上升沿响应时间Ton为13.42ms,下降沿响应时间Toff为18.97ms,响应时间为32.39ms ;触控感应信号V2的电压为3V时,触控显示装置100的上升沿响应时间Ton为13.88ms,下降沿响应时间Toff为19.97ms,响应时间为33.85ms。综上所述,随着触控感应信号V2的电压增大,触控显示装置100的响应时间虽然在增大,但是增大的程度很小。
[0050]请参阅图14,图1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100的穿透率随着触控驱动电极119与扫描线118对应的位置以及时间变化而变化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M代表的是触控驱动电极119沿着扫描线118方向走线时,触控显示装置100的穿透率TR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代表的是触控驱动电极119的对应的位置不沿着扫描线118方向走线时,触控显示装置100的穿透率TR随着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从图10可以看出,在当触控驱动电极119沿着扫描线118走线时,穿透率TR随着时间改变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当触控驱动电极119的对应的位置不沿着扫描线118走线时,穿透率TR随着时间的推延而有一定的增大,因此,由图10可知,触控驱动电极119与扫描线118的相对位置与触控显示装置100的穿透率TR相关。为了保持穿透率TR的稳定,触控驱动电极119需沿扫描线118走线。
[0051]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100将触控感应电极123设置在平坦层122表面,因此在将彩色滤光片基板120上的触控感应电极123的信号通过导电金属球导到薄膜晶体管基板110时无需在平坦层122表面进行挖空;此外,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100采用负性液晶技术,由于负性液晶的短介电系数大于长轴的介电系数,因此施加在触控感应电极123的电压对液晶的的转向没有影响,进而不会出现水波纹及漏光等光学问题,并且触控感应电极123表面无需多加一层介电层,无需加宽黑色矩阵的宽度,降低了成本,提高了触控显示装置的开口率。
[0052]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触控显示装置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主权项】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色滤光片基板以及位于该薄膜晶体管基板和该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的液晶层, 其中,该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第一基底以及设置于该第一基底朝向液晶层的表面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扫描线和多条相互平行的数据线,该多条扫描线与该多条数据线绝缘相交以界定多个像素单元; 该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第二基底以及设置于该第二基底朝向液晶层的表面上的平坦层,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显示装置还包括: 多个触控驱动电极,用于提供触控驱动信号,该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该第一基底上; 多个触控感应电极,用于提供触控感应信号,该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该彩色滤光片基板的该平坦层表面; 其中,该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该薄膜晶体管基板的对应扫描线的上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基底上进一步设置有第一电极层及第二电极层,该第一电极层包括公共电极或像素电极中的一种电极,该第二电极包括公共电极或像素电极中的另一种电极,其中该公共电极与该触控驱动电极共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为面状电极结构或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子电极,该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子电极,该第一电极层内的条状子电极与该第二电极层内的条状子电极绝缘相交。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多个触控感应电极相互平行,每个触控感应电极包括与扫描线平行且对应的第一部分和与数据线平行且对应的第二部分从而形成网状结构以包围对应的至少一列像素单元,每个触控感应电极与数据线平行。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或该第二电极层呈面状设置在该第一基底上。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电极的材料为透明导电薄膜或者金属,该触控驱动电极的材料为透明导电薄膜或者金属。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感应电极的信号通过导电金属球导到该薄膜晶体管基板,进而与该触控驱动电极通过导线一起连接到触控柔性电路板。
9.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驱动电极与该触控感应电极之间保持一个稳定的电容,当触摸导致稳定电容被破坏,该触控感应电极将变化后的电容反馈给集成电路,通过该集成电路计算可确定触摸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触控驱动信号与该触控感应信号的低电平均为-2V-0,该触控驱动信号的高电平为3V-5V,该触控感应信号的高电平为0-3Vo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薄膜晶体管基板、彩色滤光片基板、位于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彩色滤光片基板之间的液晶层、多个触控驱动电极以及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薄膜晶体管基板包括第一基底以及设置于第一基底朝向液晶层的表面上的多条相互平行的扫描线和多条相互平行的数据线,多条扫描线与多条数据线绝缘相交以界定多个像素单元。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第二基底以及设置于第二基底朝向液晶层的表面上的平坦层。多个触控驱动电极设置在第一基底上。多个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平坦层表面。其中,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为负性液晶。触控显示装置解决了漏光、水波纹等光学问题,同时无需加宽黑矩阵的宽度,提高了开口率,降低了成本。
【IPC分类】G06F3-044
【公开号】CN104636015
【申请号】CN201510016402
【发明人】钟德镇, 郑会龙
【申请人】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月13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