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92448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有以使主面互相对置的方式、把在主面上分别形成了LSI的第1 LSI芯片与第2 LSI芯片接合起来的安装体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谋求半导体集成电路装置的低成本化及小型化,提出了通过倒装接合方式把2个LSI芯片互相接合起来形成了安装体的COC(芯片上的芯片)型半导体装置。在各LSI芯片上,形成了例如具有不同功能的LSI或利用不同工艺形成了的LSI。下面,参照图8,说明这样的半导体装置。
在图8所示的半导体装置中,安装着第1 LSI芯片101及第2 LSI芯片104。在第1 LSI芯片101中的形成了LSI(未图示)的主面上,形成了内部电极102及外部电极103。在第2 LSI芯片104中的形成了LSI(未图示)的主面上,形成了凸点105。在把内部电极102与凸点105连接起来的状态下,通过倒装接合方式把第1 LSI芯片101与第2 LSI芯片104接合起来。在第1 LSI芯片101与第2 LSI芯片104之间,填充了绝缘性树脂106。利用焊锡把第1 LSI芯片101固定在引线框的模片底座107上。利用由金属丝构成的接合焊丝109把第1LSI芯片101的外部电极103与引线框的内部引线108导电性地连接起来。利用密封树脂110把第1 LSI芯片101、第2 LSI芯片104、模片底座107、内部引线108及接合焊丝109密封起来。
上述半导体装置按下述方式来制造。首先,在周缘部上形成了外部电极103的第1 LSI芯片101上的中央部上涂布绝缘性树脂106。其次,把第2 LSI芯片104按压在第1 LSI芯片101上,在把内部电极102与凸点105连接起来的状态下,把第1 LSI芯片101与第2 LSI芯片104接合起来。
其次,利用接合焊丝109,连接第1 LSI芯片101的外部电极103与引线框的内部引线108。其次,利用密封树脂110,密封第1 LSI芯片101、第2 LSI芯片104、模片底座107、内部引线108及接合焊丝109。最后,成形从密封树脂110伸出的引线框的外部引线111,由此完成了半导体装置。
可是,在上述半导体装置的结构中,第2 LSI芯片104的外形变大,当它变成比配置在下侧的第1 LSI芯片101的外形大时,对于将其安装到引线框上以构成半导体装置来说,产生了结构上的制约。特别是,利用接合焊丝109连接第1 LSI芯片101的外部电极103与引线框的内部引线108变得困难。
例如,在作为上侧的第2 LSI芯片104使用了存储器芯片的情况下,伴随着将来存储器芯片的容量增加,存储器芯片的外形增大。另一方面,在作为下侧的第1 LSI芯片101使用了逻辑芯片的情况下,由于工艺的微细化,逻辑芯片的外形减小。因而,存储器芯片的外形变成比逻辑芯片的外形大。此时,上述问题在高密度半导体安装技术中成为重要的障碍。
与此不同,在特开平10-256472号公报中公开了图9所示那样的结构的半导体装置。第2 LSI芯片104a具有与下侧的第1 LSI芯片101a同一的外形。在互相旋转了45°的状态下,把两个芯片接合起来。因而,剖开后的两个芯片的角部112、113不重叠地露出来了。通过分别在该角部112、113上设置外部电极(未图示),尽管第2 LSI芯片104的外形增大,还是可以布线。
可是,在利用了这样的角部112、113的布线中,可以使用的外部电极的个数极为有限,进行能够满意的导电性的连接是困难的。这是因为,通过芯片相互旋转而露出的面积较小。此外,如果考虑到两个芯片间填充的绝缘性树脂从端部溢出而形成所谓凸起的情况,则可以利用的露出面积的余量会更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之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提供即使是上侧的半导体芯片的外形尺寸比下侧的半导体芯片大的COC结构,也可以有效地连接半导体芯片与引线框之间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具备引线框,具有模片底座部及设置在上述模片底座部附近的引线部;第1半导体芯片,在表面上具有第1内部电极及第1外部电极,将其安装在上述模片底座部上;第2半导体芯片,在表面上具有第2内部电极及第2外部电极,以使表面对置的方式将其接合到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上,利用凸点把上述第2内部电极与上述第1内部电极连接起来;第1及第2金属丝,分别把上述引线部与上述第1及上述第2外部电极连接起来;以及密封树脂,把上述引线部、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以及上述第1及第2金属丝密封起来。以使其各端缘在实质平行的状态下相互偏移的方式把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迭合,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部的一部分超出另一方半导体芯片的端缘,在其超出了的区域中分别配置了上述第1及第2外部电极。
按照该结构,由于各外部电极不重叠地露出,故可用金属丝无障碍地连接引线框的引线部与各外部电极,所谓各端缘实质平行的状态,包含在COC封装工序中的对准精度范围内,各端缘相互保持角度的情况。具体而言,若在±1度以下,则即使各端缘相成角度也会得到实用上的充分效果。
此外,可以把半导体装置作成下述结构,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相对置的一对端部超出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缘,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相对置的一对端部超出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端缘。按照该结构,可以简便地层叠大多为长方形芯片的存储器元件与系统LSI等。再有,由于存储器件大多具有把电极连接端集中于2个边上的结构,故可容易地使用现有的存储器元件。
或者,可以把半导体装置作成下述结构,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一个端部超出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缘,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3个端部超出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端缘。按照该结构,为了把第2半导体芯片与第1半导体芯片的电路径作成最短,可以部分地通过凸点进行导电性的连接。
或者,可以把半导体装置作成下述结构,把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与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在大致对角线方向上偏移后配置,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相邻的2个端部及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相邻的2个端部超出了。按照该结构,可以简便地层叠正方形的芯片。
在上述半导体装置的结构中,在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与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间隙中填充绝缘性树脂,上述绝缘性树脂的端部从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或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部突出而形成凸起,上述第1及第2外部电极位于上述凸起端部的外侧是较为理想的。由此,可以有效地使用第1及第2外部电极的面积。
为此,可以把半导体装置作成下述的结构,当假定在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超出了的部分中的、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厚度与上述绝缘性树脂的厚度相加后的厚度为t,从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端缘到上述第1外部电极/第2外部电极的内侧端缘的距离为L时,满足t<L的条件。
在实用上,半导体装置的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端部超出了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缘的长度为0.3mm以上到2.0mm以下,是较为理想的。
可以把半导体装置作成下述结构,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是逻辑芯片或模拟芯片,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是其外形面积比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大的存储器芯片。此时,也可以把半导体装置作成下述结构,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至少1个边比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边更长。
本发明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是,把在表面上具有第1内部电极及第1外部电极的第1半导体芯片、与在表面上具有第2内部电极及第2外部电极的第2半导体芯片迭合而接合起来,作成半导体安装体,把上述半导体安装体安装到引线框上来制造半导体装置的方法。该制造方法具备以使双方的表面对置并使其各端缘在实质平行的状态下相互偏移的方式把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迭合,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部的一部分超出另一方半导体芯片的端缘,作为上述第1及第2外部电极分别位于其超出了的区域中的状态、利用凸点连接上述第1内部电极与上述第2内部电极,形成上述半导体安装体的工序;使用具有模片底座部及设置在上述模片底座部附近的引线部的上述引线框,使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与上述模片底座部的表面适当连接,来安装上述半导体安装体进行粘着的工序;用第1及第2金属丝,分别连接上述第1及第2外部电极与上述引线部的工序;以及用密封树脂,密封上述引线框的引线部的一部分、上述半导体安装体、第1金属丝及第2金属丝的工序。
按照该制造方法,可以高效率地用金属丝连接各半导体芯片的外部电极与引线部。


图1A为示出构成本发明之一实施形态中的半导体装置的半导体安装体的平面图。
图1B为图1A的A-A1剖面图。
图2为示出使用该半导体安装体而构成了的半导体装置的剖面图。
图3A~D为示出本发明之一实施形态中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工序的剖面图。
图4A~C为接着图3D,示出工序的剖面图。
图5A~C为接着图4C,示出工序的剖面图。
图6A~C为示意性地示出构成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半导体装置的芯片的配置例的平面图。
图7A为示出本发明之另一实施形态中的半导体装置的剖面图。
图7B为示意性地示出构成图7A的半导体装置的芯片的配置的平面图。
图8为示出现有例的半导体装置的剖面图。
图9为示意性地示出构成现有例的半导体装置的芯片的配置的平面图。
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实施形态1)下面,参照附图,说明实施形态1中的半导体装置。
首先,参照图1,说明装入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装置中的半导体安装体。图1A为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安装体的芯片状态的示意性的平面图,图1B为沿着图1A的A-A1线的剖面图。
如图1B所示,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安装体具有由第1半导体芯片4、及以表面一侧相对置的方式与第1半导体芯片4的表面接合起来的第2半导体芯片8构成的COC型的结构。第1半导体芯片4具有在表面上形成的第1内部电极1;在该第1内部电极1上形成的第1凸点2;以及在周边部上形成、与第1内部电极1连接起来的第1外部电极3。第2半导体芯片8具有在表面上形成的第2内部电极6;在第2内部电极6上形成的第2凸点5;以及在周边部上形成、与第2内部电极6连接起来的第2外部电极7。通过第1凸点2与第2凸点5的接合,把第1半导体芯片4的第1内部电极1与第2半导体芯片8的第2内部电极6导电性地连接起来。在第1半导体芯片4与第2半导体芯片8的间隙中,作为底层填料填充了绝缘性树脂9。
如图1A所示,在使第2半导体芯片8的长边对第1半导体芯片4的长边正交的状态下,形成了该半导体安装体的COC结构。因而,第1半导体芯片4的长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超出了第2半导体芯片8的侧缘,第2半导体芯片8的长方向上的两个端部超出了第1半导体芯片4的侧缘。由此,第1半导体芯片4的第1外部电极3及第2半导体芯片8的第2外部电极7分别露出。因而,成为在把半导体安装体安装到引线框上时,可用金属丝无障碍地连接第1外部电极3及第2外部电极7与引线部的状态。
使各半导体芯片4、8的端部超出的长度,如图1B所示,必须考虑到在两个芯片间填充的树脂9从端部溢出所形成的凸起。即,必须设定芯片4的端部超出长度,以使第1外部电极3位于凸起的端部9a的外侧。对于第2外部电极7,也是同样的。
虽然图1B中未图示,但通常已知,凸起的端部9a从半导体芯片8突出的长度以与t相当的长度为上限,t为半导体芯片8的厚度与树脂9的厚度相加后的厚度。因而,当假定从半导体芯片8的端缘到第1外部电极3的内侧端源的距离为L时,如果满足t<L的条件,就能够使第1外部电极3可靠地位于凸起的端部9a的外侧。
具体地说,为了得到在实用上能够满意的效果,假定从另一方半导体芯片的缘突出的长度为0.3mm以上~2.0mm以下是较为理想的。即,如果是0.3mm以上,就可以使外部电极的连接端在超出了的部分中露出。此外,如果超过2.0mm,则把半导体芯片收存到半导体装置内的效率变低,是不实用的。
第2半导体芯片8的第2外部电极7,作为用再布线从第2内部电极6引伸到芯片周边部的外部输入输出用的电极,可在扩散工序级中形成,或者也可在安装工序级中布线形成。具体地说,例如,在聚酰亚胺等绝缘树脂膜上用铜形成布线,用镍(Ni)及金(Au)形成电极部。
此外,作为一例可以假定第1半导体芯片4为逻辑芯片,第2半导体芯片8为其外形面积经第1半导体芯片4大的存储器芯片。作为第1半导体芯片4,除了逻辑电路之外,也可以形成了模拟电路或小容量的存储器。
再有,图1B示出把第2凸点5形成得比第1凸点2大,把第1凸点2的硬度作得比第2凸点5高,且第1凸点2陷入第2凸点5中而连接的状态。作为第2凸点5可使用利用锡(Sn)和银(Ag)的二元系的焊锡凸点。作为详细的例子,作成锡(Sn)96.5%、银(Ag)3.5%的Sn-3.5Ag的焊锡凸点。此外,作为第1凸点2,例如可使用镍(Ni)凸点。在表面上形成了薄的金(Au)层的镍凸点是较为理想的。作为第1凸点2的镍凸点的陷入作为第2凸点5的焊锡凸点而接合,在该接合的界面上形成了镍和锡的合金层。
第1凸点2也可以是与第2凸点5相同、利用锡(Sn)和银(Ag)的二元系的焊锡凸点。
其次,说明把上述半导体安装体安装到引线框上而构成半导体装置的形态。图2为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装置的主要剖面图。
使第1半导体芯片4与引线框的模片底座10的表面适当连接,来安装上述半导体安装体。利用第1金属丝12把引线框的引线部11的表面与第1半导体芯片4的第1外部电极3连接起来,利用第2金属丝13把引线部11的背面与第2半导体芯片8的第2外部电极7连接起来。如上所述,由于第1外部电极3、第2外部电极7在各半导体芯片4、8上的超出了的前端部中露出,故可使用第1金属丝12、第2金属丝13进行连接。利用密封树脂14密封了引线部11、第1半导体芯片4、第2半导体芯片8、第1金属丝12及第2金属丝13。
如上所述,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装置作为高效率地内装了2个功能芯片的小型封装而形成。此外,由于第2半导体芯片8的第2外部电极7是在安装工序中用再布线引伸并配置到芯片周缘部上的、高效率形成的外部电极,故即使在作为下侧的第1半导体芯片4使用了逻辑芯片、作为上侧的第2半导体芯片8使用了其外形面积比下侧的芯片大的存储器芯片的情况下,在COC结构中也可以进行有效的导电性的连接。此外,密封在封装内部的半导体安装体中,芯片间的连接是牢固的,可确保在高温下接合的稳定性,可靠性高。作为一例,在150℃保持中,没有时效变化所引起的接合恶化,确认了芯片间连接的稳定性。
再有,在本实施形态中,示出了构成了QFP(四边形扁平封装)结构的半导体装置之例,但有关所采用的半导体封装可根据希望而自由设定。
其次,说明上述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图3A~D、图4A~C及图5A~C为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的各主要工序的剖面图。图3A~D、图4A~C示出半导体安装体的制造工序,图5A~C示出使用半导体安装体来形成树脂密封型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工序。
首先,参照图3A~D、图4A~C,说明半导体安装体的制造工序。图3A~D只示出半导体芯片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在形成了多个芯片的半导体晶片状态下,准备了第1半导体芯片4及第2半导体芯片8。
如图3A所示,准备了在一主面上的大致中央部区域中具有第1内部电极1、在周边区域中具有第1外部电极3的第1半导体芯片4。
其次,如图3B所示,以与第1内部电极1连接的方式形成第1凸点2。利用无电解电镀形成第1凸点2,作成其硬度比后述的半导体芯片8的第2凸点5高,其直径比凸点5小。在此,作为一例,形成在表面上形成了薄的金(Au)层的镍(Ni)凸点。此外,在晶片状态下,对背面进行背面研磨,形成规定的厚度。进而,利用划片把在其面内形成了多个第1半导体芯片4的半导体晶片切断,得到第1半导体芯片4的各个片。
作为第1凸点2也可以通过电解电镀来形成钛(Ti)、铜(Cu)、镍(Ni)的阻挡层、层利用锡(Sn)和银(Ag)的2元系的焊锡凸点。
此外,如图3C所示,准备了在一主面上的大致中央部区域中具有第2内部电极6、在周边区域中具有利用再布线与第2内部电极6连接起来的第2外部电极7的第2半导体芯片8。虽然未图示,但在第2半导体芯片的安装工序中,把布线从第2内部电极6引伸到芯片的周边部,形成第2外部电极7。即,在安装工序级中,利用再布线技术进行引伸来形成外部电极,由此能够对应于COC连接的第1半导体芯片4来形成与要求一致的外部电极。因而,在扩散工艺级中,可实现第2半导体芯片的芯片共用化。
其次,如图3D所示,在芯片状态的第2半导体芯片8上的第2内部电极6上,形成第2凸点5。作为第2凸点5通过电解电镀来形成钛(Ti)、铜(Cu)、镍(Ni)的阻挡层、及利用锡(Sn)和银(Ag)的2元系的焊锡凸点。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形成锡(Su)96.5%、银(Ag)3.5%的Sn-3.5Ag的焊锡凸点。而且,在晶片状态下,对背面进行背面研磨,形成规定的厚度。进而,利用划片把形成了多个第2半导体芯片8的半导体晶片切断,得到第2半导体芯片8的各个片。
其次,如图4A所示,使用倒装芯片接合器(未图示)使形成了第1凸点2的第1半导体芯片4的表面与形成了第2凸点5的第2半导体芯片8的主面相互间互相对置,对各凸点2、5相互间进行位置重合。重合的位置关系如图1A所示,成为第2半导体芯片8的长边与第1半导体芯片4的长边正交的状态。由此,第2半导体芯片8的两个端部超出第1半导体芯片4的侧缘,第1半导体芯片的两个端部超出第2半导体芯片8的侧缘的状态。
其次,如图4B所示,使第1半导体芯片4及第2半导体芯片8互相加压,使用工具进行加热,由此,使第1半导体芯片4的第1凸点2陷入第2半导体芯片8的第2凸点5中,使两个凸点接合。
其次,如图4C所示,作为底层填料使绝缘性树脂以不覆盖第1外部电极3、第2外部电极7的方式流入第1半导体芯片4与第2半导体芯片8的间隙中并使之热硬化,把间隙密封。由此,形成第1半导体芯片4的两个端部与第2半导体芯片8的两个端部超出了双方的侧缘的半导体安装体15。
其次,参照图5A~C,说明使用上述那样形成的半导体安装体来制造半导体装置的工序。
首先,如图5A所示,准备至少具有支持半导体芯片的模片底座部10及以前端部对置的方式配置在模片底座部10上的引线部11的引线框。以及第1半导体芯片4的底面与模片底座部10的表面适当连接的方式把半导体安装体15安装到该引线框上,使用粘接剂将其固定。
其次,如图5B所示,利用第1金属丝12导电性地连接第1半导体芯片4的第1外部电极3与引线部11的表面,与此同时利用第2金属丝13导电性地连接第2半导体芯片8的第2外部电极7与引线部11的背面。
其次,如图5C所示,用密封树脂14密封引线部11的一部分即除了外侧部分、模片底座部10、半导体安装体15、各金属丝12和13的周围。
最后,切断引线11从密封树脂14伸出的部分并进行成形,由此完成QFP型的COC型半导体装置。
再有,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作为第1半导体芯片使用逻辑芯片,作为第2半导体芯片使用其外形面积比第1半导体芯片大的存储器芯片的情况下,特别有效。
其次,参照图6A~C,说明应用了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的结构的情况的、构成半导体安装体的各半导体芯片的大小关系及芯片的迭合关系之典型例。在每一种结构中,都互相实质平行地配置第1半导体芯片4的边与第2半导体导体芯片8的边。
首先,图6A所示的结构与图1A所示的结构相同。该结构是应用于一方半导体芯片的长边方向的尺寸具有比另一方半导体芯片的短边方向的尺寸大的关系的情况之例。按照该结构,可以简便地层叠大多为长方形芯片的存储器元件与系统LSI等。再有,由于存储器元件大多具有把电极连接端集中于2个边上的结构,故可容易地使用现有的存储器元件。
图6B所示的结构是应用于第2半导体芯片8的外形尺寸在整体上比第1半导体芯片4大的情况之例。以使其超出第2半导体芯片8的缘端的方式偏移了第1半导体芯片4的一个端部。就第2半导体芯片8而言,3个端部超出了对方的缘端。按照该结构,为了把第2半导体芯片8与第1半导体芯片4的电路径作成最短,可以部分地通过凸点进行导电性的连接。
图6C所示的结构是即使在2个半导体芯片的尺寸类似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之例。把第1半导体芯片4与第2半导体芯片8在对角线方向上偏移后配置起来。由此,形成了第1半导体芯片4的相邻的2个端部及第2半导体芯片8的另一相邻的2个端部互相超出的结构。按照该结构,可以简便地层叠大多为正方形芯片的、利用不同工艺的元件(GaAs、SiGeC、CMOS)。此外,该结构还具有下述优点,能够把2个半导体芯片的4个边的电极连接端2等分,分成凸点接合用的电极连接端及焊丝接合用的电极连接端而分别使用。由此,例如,如果是具有同一的电极连接端的半导体芯片,就可以在全周方向上进行均匀的焊丝接合,能够避免进行过多的布线。
除了上面所示的例子,还可以对照各芯片上的内部电极的配置及外部电极的配置而采用其它各种芯片的层叠形态。但是,互相实质平行地配置第1半导体芯片4的边与第2半导体芯片8的边的情况是用于产生本发明效果的必要条件。根据该条件,可以充分地确保用于配置外部电极的露出面积。
(实施形态2)下面,参照图7A、图7B,说明实施形态2中的半导体装置。图7A为示出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装置的剖面图,图7B为示出各芯片的外形尺寸关系与层叠状态的示意性的平面图。
本实施形态的半导体装置具有与图2示出的半导体装置基本上相同的结构。但构成安装体的2个半导体芯片4、8的外形尺寸的相互关系不同。
在本实施形态中,如图7B所示,第2半导体芯片21的尺寸在整体上比第1半导体芯片20大,其4个端部全都超出了第1半导体芯片20。因而,如图7A所示,在第1半导体芯片20上未设置外部电极。在第2半导体芯片21上,在周边部上形成并露出了与第2内部电极6连接起来的外部电极22。
使第1半导体芯片20与引线框的模片底座10的表面适当连接,来安装由第1半导体芯片20及第2半导体芯片21构成的半导体安装体。利用金属丝23把引线框的引线部11的背面与第2半导体芯片21的外部电极22连接起来。
在本实施形态中,也可以假定第1半导体芯片20为逻辑芯片,第2半导体芯片21为存储器芯片。此外,可以把第2半导体芯片21的外部电极22作为用再布线从第2内部电极6引伸到芯片周边部的外部输入输出用的电极。由此,即使第2半导体芯片使用其外形面积比下侧的芯片大的存储器芯片,也可以有效地实现COC结构。
权利要求
1.一种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引线框,具有模片底座部及设置在上述模片底座部附近的引线部;第1半导体芯片,在表面上具有第1内部电极及第1外部电极,将其安装在上述模片底座部上;第2半导体芯片,在表面上具有第2内部电极及第2外部电极,以使表面对置的方式将其接合到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上,利用凸点把上述第2内部电极与上述第1内部电极连接起来;第1及第2金属丝,分别把上述引线部与上述第1及上述第2外部电极连接起来;以及密封树脂,把上述引线部、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以及上述第1及第2金属丝密封起来,以使其各端缘在实质平行的状态下相互偏移的方式把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迭合,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部的一部分超出另一方半导体芯片的端缘,在其超出了的区域中分别配置了上述第1及第2外部电极。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相对置的一对端部超出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缘,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相对置的一对端部超出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端缘。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一个端部超出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缘,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3个端部超出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端缘。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把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与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在大致对角线方向上偏移后配置,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相邻的2个端部及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相邻的2个端部超出。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与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间隙中填充绝缘性树脂,上述绝缘性树脂的端部从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或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部突出而形成凸起,上述第1及第2外部电极位于上述凸起端部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当假定在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超出了的部分中的、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厚度与上述绝缘性树脂的厚度相加后的厚度为t,从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端缘到上述第1外部电极/第2外部的电极的内侧端缘的距离为L时,满足t<L的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端部超出了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缘的长度为0.3mm以上到2.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是逻辑芯片或模拟芯片,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是其外形面积比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大的存储器芯片。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半导体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半导体芯片的至少1个边比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的边更长。
10.一种半导体装置的制造方法,在该方法中,以使双方的表面对置的方式把在表面上具有第1内部电极及第1外部电极的第1半导体芯片、与在表面上具有第2内部电极及第2外部电极的第2半导体芯片迭合而接合起来,作成半导体安装体,把上述半导体安装体安装到引线框上来制造半导体装置,该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以使其各端缘在实质平行的状态下相互偏移的方式把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迭合,上述第1及第2半导体芯片的端部的一部分超出另一方半导体芯片的端缘,作为上述第1及第2外部电极分别位于其超出了的区域中的状态、利用凸点连接上述第1内部电极与上述第2内部电极,形成上述半导体安装体的工序;使用具有模片底座部及设置在上述模片底座附近的引线部的上述引线框,使上述第1半导体芯片与上述模片底座部的表面适当连接,来安装上述半导体安装体进行粘着的工序;用第1及第2金属丝,分别连接上述第1及第2外部电极与上述引线部的工序;以及用密封树脂,密封上述引线框的引线部的一部分、上述半导体安装体、第1金属丝及第2金属丝的工序。
全文摘要
具备具有模片底座10及引线11的引线框;具有第1内部电极1及第1外部电极3,安装在模片底座上的第1半导体芯片4;具有第2内部电极6及第2外部电极7,以使表面对置的方式接合到第1半导体芯片上,利用凸点2、5把第2内部电极与第1内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2半导体芯片8;把引线与第1、第2电极连接起来的第1、第2金属丝12、13;以及密封树脂14。两个半导体芯片的各端缘在实质平行的状态下偏移,各半导体芯片的端部的一部分从另一方半导体芯片的端缘露出,在其露出了的区域中配置了外部电极。不管两个半导体芯片的外形尺寸的关系如何,都可以有效地电连接半导体芯片与引线框之间。
文档编号H01L21/60GK1391278SQ02123018
公开日2003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3日
发明者长尾浩一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