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扣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896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扣组结构,尤其指一种将散热器与中央处理单元结合的扣组结构。
由于研发技术的进步,CPU的执行速度越来越快,因此CPU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散热,才不致在长时期执行运行而过热,产生效能降低的情形,甚至影响其本身的使用寿命。一般的作法是在CPU上直接固设有一个风扇或是在CPU发热面贴合一个金属散热器(通常为铝质或是铜质),因为散热器的材质具有良好的热传导性,所以通过其与CPU表面的直接接触,便可将CPU所发出的热量传递至外部,而让CPU维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的内,以保持其正常运作。
上述散热器是一种附设于CPU上的另一种结构体,为了达到固定的效果,以往曾经采用胶剂黏合的方式固定,但是胶材的导热效果较差,难以将CPU发出的热能有效地传递至散热器,所以严重的影响散热效能,而且胶质具有较低的熔点,在遇到高热时,胶质会产生融化现象,而使得散热器与CPU无法保持良好的固定关系。
此外,也有采用扣具将散热器与CPU两者扣合的方式,此种方式因扣具本身不会阻隔到散热器与CPU的表面接触,且扣具多采用金属或耐热塑料制成,因此在效果上必定较胶合方式优良。
现将上述扣具的其中一种介绍如下,如

图1A所示,CPU 20固定在CPU插座(socket)10,且其上方与散热器30接触,扣具40则将散热器30与插座10扣合,因而散热器30可固定于CPU 20上方,且底部与CPU20上端相接触,以利热能由散热器30向外传播,但是这样的扣合方式却因为必须将散热器30切割出一道沟槽31以供扣具40跨置,才能使扣具40固定CPU 20与散热器30的接触,如此一来,由于散热器30的散热片32的散热面积减少,将导致散热效能降低。
而另一种扣具则是设置在CPU插座10的两边,如图1B所示,在扣合时,先将其一扣具40扣在CPU插座10的一边,再将另一扣具40扣在CPU插座10的另一边,以使CPU 20与散热器30接触而散热,但是这样的扣合方式却使得扣合时,两扣具40无法平均的施力于散热器30的两边,因而散热器30无法与CPU 20的上方均匀地接触散热(通常仅有一直线的接触),所以会影响散热效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散热器的扣组结构,用以将散热器结合于主机板插座的发热组件,以由散热器吸收发热组件所产生的热量,此扣组结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及扣具,其中第一固定座,设于插座的一端,第二固定座相对第一固定座,设于插座的另一端,至于扣具则穿过散热器的多个散热片的间隙而跨置于散热器,且扣具的一端枢接于第一固定座,另一端则可选择性地扣合于第二固定座,扣具并具有位于其中段的弹性部,以迫使散热器贴合于发热组件。
如上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中该第一固定座具有一第一凹槽,该散热器一端具有相应的一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嵌入第一凹槽,该散热器此端固定于该插座所处的平面。
如上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中该第二固定座具有一第二凹槽,该散热器另一端具有相应的一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嵌入第二凹槽,该散热器另一端固定于该插座所处的平面。
如上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中该第一固定座具有一第一扣孔,且该扣具具有对应该第一扣孔的一第一枢轴,该扣具的该第一枢轴穿过该第一扣孔,枢接于该第一固定座。
如上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中该第二固定座具有一第一扣合部,且该扣具枢接有对应该第一扣合部的一扣件,该第一扣合部与该扣件扣合。
如上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中该扣件具有一勾部,勾扣于该第一扣合部。
如上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中该扣件具有一扣环。
如上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中该第一扣合部具有一斜角,以利该扣件扣合于该第一扣合部。
如上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中该弹性部具有一圆弧端,所述圆弧端压迫该散热器贴合于该发热组件。
如上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中该弹性部具有一尖端,所述尖端压迫该散热器贴合于该发热组件。
在使用时,先将散热器与发热组件接触,并以扣具枢接于第一固定座的一端为轴心,向接近散热器方向旋转,待扣具穿过散热器的多个散热片的间隙而跨置于散热器后,将扣具的另一端朝第二固定座移动,而使弹性部迫紧散热器,以将散热器贴合于发热组件,再使扣具的另一端扣于第二固定座,即完成散热器与发热组件的扣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完整地保持散热器的散热鳍片完整,同时可使散热器的底面均匀地与中央处理器接触,以让散热器发挥最大的散热效益;并在扣具具有多个弹性部的情形下,使各个弹性部皆能够提供相同的压力;最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拆装简便。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结构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现配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座50、第二固定座60及扣具40。
第一固定座50设于插座10的一端,并具有第一凹槽51及第一扣孔52,其中第一凹槽51与散热器30一端的第一凸块33对应,而将散热器30此端固定于插座10所处的平面。
第二固定座60,相对第一固定座50,设于插座10的另一端,并具有第二凹槽61及第一扣合部62,其中第二凹槽62与散热器30另一端的第二凸块34对应(如图3A),而将散热器30此端固定于插座10所处的平面。
扣具40穿过散热器30的多个散热片32的间隙而跨置于散热器30,扣具40的一端具有对应第一扣孔52的第一枢轴41,以使扣具40的第一枢轴41穿过第一扣孔52,而枢接于第一固定座50,扣具40的另一端具有对应第一扣合部62的扣件42,且扣件42具有勾部421,以选择性地使勾部421勾扣于第一扣合部62,而使扣具40扣合于第二固定座20,且扣具40中段具有弹性部43,以迫使散热器30贴合于发热组件,且此弹性部43可为具有圆弧端431抑或是尖端者均可(图中所示为圆弧端431)。
如图3A、图3B、图3C、图3D所示,当使用时,必须先将散热器30与发热组件接触,再以扣具40的一端为轴心,向接近散热器30方向旋转,待扣具40穿过散热器30的多个散热片32的间隙而跨置于散热器30后,将扣件42朝第一扣合部62移动,而使弹性部43迫紧散热器30,而使散热器30与发热组件贴合,再使勾部421勾扣于第一扣合部62,即完成散热器30与发热组件的扣组,因而可使散热器30的底面均匀的与发热组件相接触;而在解除散热器30与发热组件的扣组关系时,只要在按压扣件42后,旋转扣件42以使勾部421脱离其与第一扣合部62的勾扣关系即可。
如图4所示,当然,第一扣合部62还可具有斜角621,以利扣件42扣合于第一扣合部62。
如图5所示,扣件42的勾部421还可做为扣环421’的设计,且在使用扣具40时,同前述,并在最后使扣环421’勾扣于第一扣合部62,即完成散热器30与发热组件的扣组;而在解除散热器30与发热组件的扣组关系时,只要在按压扣件42后,旋转扣件42以使扣环421’脱离其与第一扣合部62的勾扣关系即可。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的扣组结构的另一实施例中扣具40为两个,且各个扣具40的弹性部43可分别穿过散热器30的多个散热片32的其一间隙而跨置于散热器30,以使得相异弹性部43提供相同的压力,且散热器30的底面均匀的与发热组件相接触,并能够增加散热器30与发热组件间的结合力量。
如图7所示,此实施例的使用方式与解除扣组关系的方式与上述所述相同,且扣具40还可更改为多于两个。
本实用新型可完整地保持散热器的散热鳍片完整,以让散热器发挥最大的散热效益;同时可使散热器的底面均匀地与中央处理器接触,而使散热器发挥其散热的功效,并在扣具具有多个弹性部的情形下,使各个弹性部皆能够提供相同的压力;最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上拆装简便。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所有根据本实用新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为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涵盖。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的扣组结构,散热器通过所述扣组结构结合在安装于主机板插座上的一发热组件上,其特征在于,该扣组结构包括有一第一固定座,设于该插座的一端;一第二固定座,相对该第一固定座,设于该插座的另一端;及一扣具,穿过该散热器的多个散热片的间隙而跨置于该散热器,该扣具的一端枢接于该第一固定座,另一端则可选择性地扣合于该第二固定座,且该扣具中段具有一弹性部,所述弹性部压迫该散热器贴合于该发热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座具有一第一凹槽,该散热器一端具有相应的一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嵌入第一凹槽,该散热器此端固定于该插座所处的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座具有一第二凹槽,该散热器另一端具有相应的一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嵌入第二凹槽,该散热器另一端固定于该插座所处的平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座具有一第一扣孔,且该扣具具有对应该第一扣孔的一第一枢轴,该扣具的该第一枢轴穿过该第一扣孔,枢接于该第一固定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座具有一第一扣合部,且该扣具枢接有对应该第一扣合部的一扣件,该第一扣合部与该扣件扣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件具有一勾部,勾扣于该第一扣合部。
7.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件具有一扣环。
8.如权利要求5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扣合部具有一斜角。
9.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具有一圆弧端,所述圆弧端压迫该散热器贴合于该发热组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散热器的扣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部具有一尖端,所述尖端压迫该散热器贴合于该发热组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器的扣组结构,使散热器结合于主机板插座上的发热组件,由散热器吸收其热量,此扣组结构包括有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及扣具,其中第一、二固定座,设于插座的相对两端,扣具则穿过散热器的多个散热片的间隙而跨置于散热器,且扣具的两端分别枢接与选择性地扣合于第一、二固定座,而扣具中段的弹性部,则用以迫使散热器贴合于发热组件,因此可保持散热器的散热鳍片完整,同时发挥最大的散热效能。
文档编号H01L23/34GK2544332SQ0223477
公开日2003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6日
发明者张林伟, 苏怡如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