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

文档序号:7137110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锂离子电池封装方法,特别是关于使用液体电解液的电池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脑、通信电子产品以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强,而其外形尺寸要求越来越小、质量越来越轻,所以,高容量、小尺寸的电池产品受到欢迎。特别是锂离子电池,其具有容量大、能量密度高、电压高等特点,在移动电话、笔记本计算机、数码相机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
锂离子电池是以锂钴氧化物(LiCoO2)、锂镍氧化物(LiNiO2)或锂锰氧化物(LiMn2O4)等为正极活性材料,以锂金属、锂合金或碳材料等为负极活性材料。其电解液可使用液态有机电解液或固态聚合物电解液,后者又称为锂聚合物电池(Lithium Polymer Battery)。目前常用者,为液态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使用的液态电解液是有机非水溶液,如碳酸乙烯酯(EthyleneCarbonate,EC)、碳酸二乙酯(Diethyl Carbonate,DEC)之混合物为溶剂,以锂盐(如LiPF6)为溶质,并添加少量添加剂组成。
锂离子电池的正极、负极之间需用一层多孔隔离膜隔开,使得离子可以通过并隔绝电子。隔离膜材料主要包括聚乙烯(PE)及聚丙烯(PP)等有机聚合物,形成单层、双层或多层结构。上述正极、负极以及隔离膜是设置在一金属罐内,并将电解液注入金属罐内,浸泡正极、负极,以发生电化学反应,实现电能与化学能互相转换。
上述金属罐需具有良好密封效果,以防止水气进入。一般而言,金属罐是由铝或不锈钢制成一端开口的圆柱形或方形,待电池正极、负极及隔离膜封装在金属罐后,一盖帽与该金属罐密封焊接,以确保电池具有良好防水防气性能。
请参见图8,为现有技术方形锂离子电池封装结构的示意图。该锂离子电池封装结构包括一方形金属罐体17,其内可容纳正极、负极、电解液等(图未示);一盖帽10,其外形与罐体17上端的开口相配合,且与该罐体17焊接为一体。
该盖帽10包括一盖板12;一正极端子11设置于盖板12上,且二者之间用第一绝缘片13隔开;一铆钉15穿透该盖板12、正极端子11及绝缘片13,以将正极端子11紧固于盖板12上;一第二绝缘片14设置于该铆钉15与盖板12之间,以将二者绝缘;一正极接头16焊接于该铆钉15下端,且该正极接头16与电池正极相连(图未示)。盖板12一侧形成有一电解液注液孔20用以注入电解液;另一侧设有一环形凹槽22,该环形凹槽22的厚度比盖板12其它部份的厚度薄,当电池发生不正常现象,例如短路、过充电、过放电或正负极反接时,电池内部温度快速上升,使得有机电解液蒸发或分解,导致电池内部压力增大至一定极限值时,该凹槽22裂开,使得内部气体可以释放出来,防止电池发生爆炸。但是,该环形凹槽的厚度不易控制,使得电池可承受的极限压力难以准确控制。
中国专利第01274686.x号揭露一种具有防爆膜的锂电池封装,其使用铝箔代替习知技术的环形凹槽作为防爆装置,因为铝箔的厚度容易精确控制,所以,该设计有利于精确控制防爆装置所能承受的极限压力。
美国专利第6,117,586号揭露一种锂离子电池封盖的改进方案,其将习知防爆结构改良,设置一可变形的防爆片连接正极与正极端子,当该防爆片被电池内部压力挤压变形或被损坏时,正极与正极端子之间断开连接,从而电池断路,确保电子器件不会因电池产生过大电流而遭到损坏。
当电池封盖与罐体焊接完成,注入电解液后,需将电解液注液口进行密封处理。现有技术对电解液注液孔一般采用点焊密封处理,或直接采用小钢球将注液孔堵塞。但是,采用小钢球堵塞的方法难以确保密封性,容易产生电解液泄漏等问题;而采用点焊或其它焊接时,容易发生焊料等颗粒物通过注液孔进入电池罐体内,影响电解液性能;而且焊接时容易产生虚焊或假焊,均可能导致漏气、漏液等缺陷;另外,因电解液注液孔较小,焊接强度较差,所以,当电池正常使用使得内部压力上升时,容易因焊接强度问题使得注液口破裂而发生漏液,导致严重安全事故。
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具有优良气密性及安全性的锂离子电池密封结构实为必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因电解液注液孔密封不良造成气密性较差,以及焊接强度较差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气密性,可防止水气进入电池内部,也可避免电解液泄漏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牢固,强度较高,安全性良好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包括提供一罐体及一上盖,该上盖形成有注液孔;提供一密封件,其一端与一操作杆相连;将所述操作杆穿过该注液孔,使该操作杆一部份伸出该上盖外面;将所述上盖与罐体密封焊接为一体;通过所述注液孔向罐体内注入电解液;利用操作杆将密封件插入注液孔;将所述密封件及上盖密封焊接为一体;去除操作杆。
其中,所述密封件具有一主体部及一头部,该主体部与所述注液孔形状大小相符,所述头部比注液孔稍大。密封件与上盖可形成螺纹结合。所述上盖还可形成防爆装置以及正极端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方法利用密封件将注液孔封堵后再经焊接过程,可确保注液孔密封性良好,且密封件与上盖结合牢固,可承受较大压力,可保护焊接处免受压力破坏,确保安全性。

图1是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罐体和盖板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所用的螺钉与注液孔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将螺钉插入注液孔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填充焊料至焊接点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将多余拉杆去除后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增加垫圈密封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锂离子电池封装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步骤1,提供一罐体及一上盖,该上盖形成有注液孔。所述罐体是锂离子电池的壳体,一般为方形或圆柱形,为铝金属或不锈钢制成,其内可容纳电池正极、负极及隔离膜。所述上盖一般与罐体同为金属制成,其与该罐体的开口相配,上盖除形成有上述注液孔之外,一般还形成有正极端子,防爆装置。
步骤2,提供一密封件,其一端与一操作杆相连。所述密封件由一主体部及一头部组成,该主体部是用以插入所述注液孔,其形状大小与该注液孔相符合,长度与该注液孔相符或稍小;该密封件的头部比注液孔大,使其不能穿过注液孔。所述操作杆是与密封件主体部一端相连,操作杆的直径比注液孔的孔径小,可穿过该注液孔,并留有间隙以利后续步骤注入电解液。
步骤3,将所述操作杆穿过该注液孔。因操作杆直径比注液孔小,所以,操作杆不会将注液孔堵死。
步骤4,将所述上盖与罐体密封焊接为一体。一般采用激光焊接,使得上盖与罐体成为一体。
步骤5,通过所述注液孔向罐体内注入电解液。因电解液遇高温易分解,所以,必须待上盖与罐体焊接完成之后方可注入,以确保电解液性能。
步骤6,利用操作杆将密封件插入注液孔。利用穿过注液孔外面的操作杆,施加作用力将密封件插入注液孔内,从而将注液孔封堵。
步骤7,将密封件与上盖密封焊接为一体。一般利用点焊将密封件与上盖密封焊接为一体。
步骤8,去除操作杆。将伸出注液孔外面的操作杆切割去掉,以利于后续封装及使用。
请一起参阅图2、图3、图4、图5及图6,为能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方法,下面以方形锂离子电池为例说明本发明各步骤。
请先参阅图2,本实施方式步骤1,先提供一方形的罐体80及一盖板110,其中,该盖板110的中部形成有一正极端子106,且于正极端子106二侧分别开设有注液孔112和密封安装有防爆装置102。
所述罐体80呈方形,其内部可以容纳电池正极、负极及隔离膜,电解液将于后续步骤注入该罐体80。该罐体80具有一方形开口(图未标示)。
所述盖板110具有与该方形开口相配合的尺寸及形状,其可在后续步骤中通过焊接方式密封覆盖该开口。该盖板110与该罐体80可由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一般为铝金属或不锈钢。
所述正极端子106是形成在上述盖板110中部,其是穿过该盖板110连接至罐体80内部的正极(图未示),且通过绝缘介质(图未示)使其与该盖板110绝缘。
所述防爆装置102可采用现有技术的环形凹槽或防爆铝箔等,当电池内部的压力上升至一预定极限值,其可破裂、释放压力。
所述注液孔112是一圆形通孔,从盖板110的外表面延伸到内表面,用以注入电解液。
请参阅图3,本实施方式步骤2,提供一密封件,其一端与一操作杆相连。所述密封件为螺钉120,操作杆为拉杆124。其中螺钉120的长度与盖板110的厚度相当,或比盖板110的厚度稍小,螺钉120包括螺杆122、螺钉头121及尾部123。螺杆122的直径与注液孔112孔径相当,其可形成外螺纹,注液孔可形成相应内螺纹,二者可于后续步骤中形成螺纹结合;螺钉头121的直径较注液孔112孔径稍大;拉杆124是从螺钉120的尾部123延伸出来,并与之固定连接,拉杆124的直径远小于注液孔112的孔径。拉杆124可以焊接或粘结于该螺钉120的尾部123。
步骤3,将操作杆,即拉杆124穿过该注液孔112。将螺钉120置于罐体80内,将拉杆124穿过注液孔124伸出盖板110外表面。因拉杆124直径远小于注液孔112,所以,不会将注液孔112堵塞。
步骤4,将盖板110与罐体80密封焊接为一体。可利用激光焊接将盖板110与罐体80密封焊接为一体,以确保密封性良好、不漏液、不进气。
步骤5,从注液孔112注入电解液。因电解液于高温环境中易分解失效,所以,需待盖板110与罐体80焊接完成之后,才可注入电解液。
步骤6,如图4所示,利用拉杆124将螺钉120插入封闭注液孔112。注入电解液之后,因拉杆124伸出盖板110外表面,所以,可施加作用力于拉杆124,通过该拉杆124将螺钉120拉入或旋转插入注液孔112,将注液孔112封闭。
步骤7,如图5所示,将螺钉120与盖板110密封焊接为一体。螺钉120封住注液孔112之后,填充焊料130至注液孔112与螺钉120接触处,然后利用点焊将螺钉120与盖板110密封焊接为一体。因螺钉120封堵住注液孔112,所以,可防止焊料130通过注液孔112漏入电池内。焊接完成之后形成一层焊接层132。
步骤8,如图6所示,去除拉杆124伸出部份。将拉杆124伸出焊接层132的部份剪切去除,以利后续封装、使用。
经上述步骤制备得到本发明的锂离子电密封结构,其中电解液注液孔112被螺钉120插入封堵,并用焊接方式将螺钉120与盖板110密封焊接为一体,可确保注液孔112的良好气密性;另外,螺钉120与注液孔112可形成螺纹结合,加上螺钉头121直径较注液孔112大,所以,安装完成之后螺钉120不会继续向外移动,可承受较大的压力,保护焊接层132免受压力破坏,提高安全性。
另外,如图7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还可在螺钉120与盖板110之间进一步设置一橡胶防水垫圈140,以增强螺钉120与盖板110间的密封性。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本发明可将螺钉120变换为其它类似元件,如螺栓、螺柱、铆钉等。
本发明可适用于其它形状的锂离子电池,如圆柱形锂离子电池,只需改变罐体80及盖板110的形状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提供一罐体及一上盖,该上盖形成有注液孔;提供一密封件,其一端与一操作杆相连;将所述操作杆穿过该注液孔,使该操作杆一部份伸出该上盖外表面;将所述上盖与罐体密封焊接为一体;通过所述注液孔向罐体内注入电解液;利用操作杆将密封件插入注液孔;将所述密封件及上盖密封焊接为一体;去除操作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件具有一主体部及一头部,该主体部与该注液孔形状大小相配,该头部比注液孔大,所述操作杆与该主体部一端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比该注液孔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件的主体部具有外螺纹,该注液孔形成相应的内螺纹,二者形成螺纹结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密封件包括螺钉。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螺钉的长度等于或稍小于所述注液孔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密封件包括螺栓、螺柱、铆钉。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形成有电极端子,且该电极端子与该上盖之间绝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上盖形成有防爆装置,当该罐体内部压力上升到预定极限时,该防爆装置可破裂释放压力。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内预先容纳有正极、负极及隔离膜,该正极选自锂钴氧化物、锂镍氧化物或锂锰氧化物之一,负极选自锂金属、锂金属合金或石墨碳材料之一。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密封方法,其可提高电池密封性及安全性,该密封方法包括提供一罐体及一上盖,该上盖形成有注液孔;提供一密封件,其一端与一操作杆相连;将所述操作杆穿过该注液孔,使该操作杆一部份伸出该上盖外面;将所述上盖与罐体密封焊接为一体;通过所述注液孔向罐体内注入电解液;利用操作杆将密封件插入注液孔;将所述密封件及上盖密封焊接为一体;去除操作杆。其中,所述密封件具有一主体部及一头部,该主体部与所述注液孔形状大小相符,所述头部较注液孔稍大。密封件与上盖可形成螺纹结合。所述上盖还可形成防爆装置以及正极端子。
文档编号H01M10/38GK1627549SQ20031011742
公开日2005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3日
发明者黄文正, 黄全德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