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6673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指一种用于与电路板侧缘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的侧缘相连接时,电路板侧缘的两个表面均布有电性线路。该电连接器组件设有两排导电端子,每个导电端子均设有一个接触部。通过电路板的侧缘插入并位于电连接器组件的两排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之间,然后通过焊接制程以将接触部与相应的线路电性相连。
一种现有的电连接器组件如图6所示,该电连接器组件8与电路板85的侧缘相连。其设有一个绝缘本体80,以及两排收容于绝缘本体80内的若干导电端子81。在正常情况下,由于其弹性,导电端子81的接触部811均相向倾斜,呈互相靠拢的状态。电路板85设有导电片851,852,以及分别覆盖于导电片851、852上的锡膏层853、854。接触部811的焊接部812之间的距离小于覆盖锡膏层853、854后电路板85的总厚度。当电连接器组件8与电路板85的侧缘相连时,通过红外线制程或其他加热制程使接触部811与相应的导电片851、852焊接在一起。
但是,这种电连接器组件8的结构至少具有以下缺点当电连接器组件8安装于电路板85时,由于接触部811的焊接部812之间的距离小于覆盖锡膏层853、854后电路板85的总厚度,接触部811则有可能将锡膏层853、854从导电片851、852上刮除。当锡膏层853、854被刮除后,焊接部812与导电片851、852之间将无法得到充分焊接。因此,焊接的可靠性则会降低。
另一方面,如果焊接部812之间的距离大于电路板85的总厚度,则很困难甚至无法通过锡膏层853、854将焊接部812焊接于导电片851、852上。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与电路板侧缘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在与电路板配合过程中不会将锡膏从电路板上刮除。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与电路板侧缘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第一排导电端子和第二排导电端子,以及可与绝缘本体相活动配合的夹持装置。当电路板插入时,第一排导电端子部分收容于夹持装置中,从而将第一排导电端子抬高,电路板以零插入力插入第一排导电端子和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电路板推动夹持装置使第一排导电端子的被抬高部分脱离夹持装置,第一排导电端子因此回弹与第二排导电端子配合夹持住电路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连接器组件设有可与绝缘本体相活动配合的夹持装置,故在电路板插入电连接器组件的过程中,该电连接器组件所设有的第一排导电端子处于抬高状态收容于夹持装置中,从而使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焊接部之间的最小距离大于电路板的总厚度,电路板以零插入力插入该电连接器组件。因此,当电路板插入电连接器组件的过程中,夹持装置可以避免第一排导电端子和第二排导电端子将锡膏从电路板上刮除的现象。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夹持装置的另一视角放大立体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的预备装配时的剖视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装配后的剖视图。
附图6是现有电连接器组件与电路板装配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主要是用于电性连接电路板60侧缘,如图1所示,该电连接器包括设有绝缘本体10,可与绝缘本体相活动配合的夹持装置20,以及部分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第一排导电端子30和第二排导电端子40。
绝缘本体10设有一个具有接触面112的主体11,以及分别从接触面112的相对两侧沿同一方向平行延伸的第一导引部12和第二导引部13。主体11设有第一端子通道110和第二端子通道111。第一导引部12和第二导引部13分别在其末端底部设有一个定位槽14,以及一个位于定位槽14和接触面112之间且靠近定位槽14的固持槽15。第一导引部12于其上端设有具一斜表面的导引块121。
图2所示为夹持装置20的另一视角的放大图。如图1和图2所示,夹持装置20设有基部21,于基部21下端垂直延伸出的第一配合部22及于基部21的上端且与第一配合部22相同延伸方向平行延伸出的第二配合部23。该基部21设有一个前表面211,一个后表面212,以及若干贯穿前表面211和后表面212且相互平行的通槽213。该第一配合部22在其相对两侧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定位臂222,并且该第一配合部22内部设有与基部21所设有的通槽213相对应的收容槽221。每个定位臂在其末端向上均凸设有一个定位块2221。该第二配合部23在其相对两侧设有一对相互平行的支撑臂231,并且该第二配合部23内部设有与收容槽221相对应的支撑槽232。该第二配合部23在其一侧端面上还设有一个导引槽234,该导引槽234的两侧边与支撑臂231相互平行。第二配合部23内的每个支撑槽232均设有导引面2321。每个导引面2321延伸至第二配合部23的后表面212。
第一排导电端子30设有固持于相应的第一端子通道110中的第一固持部32,于第一固持部32一端延伸出且与另一电器装置相对接的第一接触部31,于第一固持部32另一端延伸出的连接部33,及于连接部33末端延伸出的第一焊接部35。另外,在连接部33与第一焊接部35之间还设有弯折部34,且该弯折部34相对于连接部33的延伸方向垂直或倾斜弯折设置。
第二排导电端子40设有固持于相应的第二端子通道111中的第二固持部42,于第二固持部一端延伸出且与另一电器装置相对接的第二接触部41,及于第二固持部的另一端延伸出的第二焊接部43。其第二接触部41和第二固持部42的结构分别与第一接触部31和第一固持部32的结构一样。
图4所示是电路板插入电连接器组件1的预备状态。该电路板侧缘的上、下表面分别设有导电片61、62。该导电片61、62被锡膏所覆盖(未图示)。
如图3所示,于装配该电连接器组件1时,首先,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接触部31和第一固持部32均收容于第一端子通道110中,致使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固持部32固持于第一端子通道110中。同样,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接触部41和第二固持部42均收容于第二端子通道111中,致使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固持部42固持于第二端子通道111中。此时,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5和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焊接部43之间的最小距离要小于电路板60的厚度。
然后,夹持装置20的支撑臂231可以分别沿绝缘本体第一和第二导引部12、13的顶部进行滑动,并且夹持装置20的定位臂222可以分别沿第一和第二导引部12、13的底部进行滑动。在滑动过程中,夹持装置20的导引槽234收容绝缘本体10的导引块121,并使导引块121沿导引槽234进行滑动。
因此,在夹持装置20靠近绝缘本体10的主体11滑动的过程中,第二排导电端子40收容于相应的通槽213中,并保持其正常形态。第一排导电端子30通过导引面2321收容于相应的支撑槽232中。当夹持装置20的定位臂222的定位块2221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0的第一、第二导引部12、13的定位槽14中时,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弯折部34被收容于夹持装置20相应的支撑槽232中,并被支撑槽232内设有的支撑面233抬起,使得在这种状态下,第一排导电端子30向上弯曲,从而致使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5和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焊接部43之间的垂直距离要大于电路板60的厚度(如图4所示)。
如图4所示,当电路板60插入电连接器组件1时,其并未与第一排导电端子30和第二排导电端子40发生接触。电路板60直接与夹持装置20的前表面211发生接触。当电路板60进一步插入时,夹持装置20被电路板60推动靠近绝缘本体10的主体11滑动。如图5所示,当电路板60完全插入电连接器组件1时,夹持装置20的定位臂222的定位块2221分别位于绝缘本体10第一、第二导引部12、13的固持槽15中,使得在这种状态下,夹持装置20的后表面212与绝缘本体10的接触面112相邻接触,并且绝缘本体10的导引块121被完全收容于夹持装置20的导引槽234中。
如图5所示,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弯折部34退出夹持装置20的支撑槽232,并且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连接部33完全收容于支撑槽232中。因此,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5弹性恢复到其正常形态。此时,电路板60插入电连接器组件1中,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5和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焊接部43分别弹性压于电路板60覆盖有锡膏层的导电片61、62上,当通过红外线热源或其它热源,使覆盖于导电片61、62上的锡膏熔化,从而将第一焊接部35、第二焊接部43和相应的导电片61、62焊接在一起。
在上述描述中,当电连接器组件1与电路板60相连时,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5与第二排导电端子40的第二焊接部43之间的最小距离在最初是处于增大状态,便于使电路板60插入电连接器组件1中,接着该距离缩小可使第一、第二排导电端子30、40和相应的导电片61、62之间产生弹性连接。这种机械结构充分地降低甚至消除了第一、第二排导电端子30、40将锡膏从电路板60上刮除的可能,因此,能够得到可靠的焊接连接。
另外,第一导引部12的导引块121还设有一个下表面122,其与被插入的电路板60的上表面相邻接,从而可防止电路板60插入时向上移动。当电路板60插入时,通过夹持装置20使第一排导电端子30向上偏移,从而使第一焊接部35位于该下表面122之上,因此,电路板60在插入过程中可避免被第一排导电端子30的第一焊接部35刮伤。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性连接电路板侧缘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绝缘本体,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中相互平行的第一排导电端子及第二排导电端子,该绝缘本体设有导引部,且对应于第一排导电端子和第二排导电端子分别设有第一端子通道及第二端子通道,每个第一排导电端子均设有第一焊接部,每个第二排导电端子均设有第二焊接部,其特征在于上述电连接器组件还包括设有一夹持装置,该夹持装置设有基部,于基部上设有与绝缘本体的导引部可滑动配合的配合部,上述夹持装置的配合部内对应第一排导电端子设有若干支撑面,当夹持装置完全组装于绝缘本体后,该支撑面位于第一排导电端子与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且每个第一排导电端子至少部分低于该支撑面,且该低于支撑面的部分端子是位于基部与绝缘本体相对的一侧,该部分垂直于电路板方向与支撑面之间存在一差距,该差距加上第一排导电端子的第一焊接部与第二排导电端子的第二焊接部之间的最小距离之和大于电路板侧缘垂直电路板方向上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排导电端子还设有一连接部和一弯折部,且该弯折部相对于连接部的延伸方向弯折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装置内所设有的支撑面是对应第一排导电端子设于支撑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装置的配合部与绝缘本体的导引部是在沿电路板插入的方向上活动配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绝缘本体在其一导引部上还设有一个导引块,且夹持装置在其配合部一侧端面上对应导引块配合设有导引槽。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绝缘本体的导引部至少一个在其末端至少设有一个槽。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夹持装置在其配合部相对的末端设有一对定位臂,且至少一个定位臂上设有定位块。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在其配合部相对的另一末端还设有的一对支撑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在其配合部上还设有若干收容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夹持装置在其支撑槽内还设有若干导引面。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与电路板侧缘电性连接的电连接器组件,其包括设有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中的第一排导电端子和第二排导电端子,以及可与绝缘本体相活动配合的夹持装置。当电路板插入时,第一排导电端子部分收容于夹持装置中,从而将第一排导电端子抬高,电路板以零插入力插入第一排导电端子和第二排导电端子之间;当电路板被推入时,夹持装置相应地被电路板推入与绝缘本体相连,并且使第一排导电端子的被抬高部分脱离夹持装置,第一排导电端子因此回弹与第二排导电端子配合夹持住电路板。因此,当电路板插入电连接器组件的过程中,夹持装置可避免端子将电路板上的锡膏刮除,从而提高电连接器组件的电气性能。
文档编号H01R12/71GK2697854SQ20042000525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3年8月27日
发明者徐国峻, 乔克·皮科利斯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