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100阅读: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Usb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USB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USB为Univer sal Serial Bus的简称,中文名称为通用串行总线,原来只是设计用来连接计算机外设装置的,例如键盘与鼠标等等,比起传统的内部PC总线,例如PCI、ISA等,USB是较容易使用的,并且由于USB接口适用各种操作系统,不需安装特殊驱动程序,也不需繁复的设备安装过程,并具有热插拔的功能,透过USB的接口,即可马上存取各项资料或驱动其它硬件,在现今的个人计算机上,USB连接端口已成了基本配备,而且USB接口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其应用领域还包括软盘机、数码相机、CD/DVD-ROM、闪存等随身存储设备,MP3以及其它储存设备。
现在的USB电连接器一般都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外壳,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可参照2001年公告的中国2416636Y号专利及1999年公告的美国5,993,258号专利所揭示的USB电连接器,USB电连接器都是直接安装在电路板之后安设于电脑或其它设备的背部,并且现在的USB连接器的形状也越来越小,在插拔时并不方便,而且随着数码摄影设备的普及,一种新型的USB插头也出现了,这种新型的USB插头的对接部比较长,因此在将对接连接器拔出时要比普通类型所使用的拔出力更大,并且也由于其对接部比较长,容易出现用力不均,使两个连接器之间摩擦力增大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减小拔出力的USB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两对接连接器可靠的进行电性连接的USB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USB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遮蔽外壳,导电端子并排设置于绝缘本体中,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金属遮蔽外壳包覆着绝缘本体,并形成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收容空间,所述USB电连接器还设有由滑块、导杆及弹簧组成的抵退机构,滑块的侧壁上设有心型导槽,导杆在心型导槽中移动,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滑块随着对接连接器的插入而移动,导杆顺着心型槽的轨道运动并将滑块锁定或推出,可使对接连接器自动退出。滑块上还进一步设置了金属扣片,金属扣片上的勾部可以与对接连接器的凹槽相扣合以固定对接连接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具有如下功效USB电连接器在绝缘本体两侧设有抵退机构,当要拔出对接连接器时,只需将对接连接器往里推,对接连接器就会由于弹簧的弹性力及滑块的运动,自动从对接口退出,可以减小拔出力;同时,USB电连接器上还设有金属扣片,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时可以与对接连接器相扣合,保证对接连接器与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之间有效的电性连接。

图1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分解视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的分解视图。
图5为图4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6为对接连接器插入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时的示意图。
图7为对接连接器插入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时绝缘本体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是一种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电连接器,用以连接对接连接器和电路板,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可以是其它类型的。
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USB电连接器1包括金属外壳10、绝缘本体20、抵退机构(3)、金属扣片40及导电端子50。其中,抵退机构(3)包括滑块30、导杆31及弹簧32。
所述金属外壳10包覆于绝缘本体20外面,金属外壳10由上表面12、两侧面13及下表面14共同围成收容对接连接器的空间,其前端是供对接连接器插接的对接口11,金属外壳10上表面12上设有两个方形孔121,在上表面12的后端设有压制弹片122,下表面14也设有压制片141,金属外壳10的侧面的后端还进一步设置了侧压弹片131。绝缘本体20前端设有一舌板21,舌板21下面有端子收容槽22,绝缘本体20还设有端子通孔23,导电端子50从绝缘本体20的后端插入端子通孔23,其前端(未标号)设置于舌板21下的端子收容槽22中。绝缘本体20上表面的后端设有一方形凹槽24,当金属外壳10安装于绝缘本体20外围时,金属外壳10上表面12上的压制弹片122与绝缘本体20上的凹槽24相卡扣配合。绝缘本体20的两侧各设有一“T”型通槽25,“T”型槽25上下两侧各设有一凸面26,其中位于下方的凸面26的后端还开设了一“L”型槽27,导杆31的后端与所述“L”型槽27相配合,收容于“L”型槽27。
所述抵退机构(3)由滑块30、导杆31和弹簧32组成,滑块30设有上、下侧面及外侧面和内侧面(未标号),其外侧面设有大致呈心型的导槽300,导杆31的一端设于绝缘本体20的“L”型槽27中,另一端则收容于滑块30的心型导槽300中,当有对接连接器插入时,随着滑块30的移动,导杆31在心型导槽300中顺着心型槽的轨道滑动。滑块30的内侧面设有一半圆形孔槽301,所述弹簧33就收容于该半圆形孔槽301中。滑块30的上侧面的后端进一步设有一向上凸起的凸台302,所述凸台302与滑块30的上侧面形成阶梯型,当把滑块30放置于绝缘本体10中时,所述凸台302收容于绝缘本体10的“T”型槽中,滑块30的上侧面则与绝缘本体10的凸面26相接触。在滑块30的前端还设有一方形通槽303,该通槽303用以与前述金属扣片40相配合。金属扣片40向纵长两侧弯折形成插入部41,所述插入部41即插设于滑块30的通槽303中,使金属扣片40可以与滑块30一起移动。金属扣片40还设有水平向前的弹性臂42,该弹性臂42稍微向上弯折,与水平面形成一定角度,当和金属外壳10组合时,所述弹性臂42伸出于金属外壳10的方形孔121外,弹性臂42的前端进一步设有一弯钩型的扣持部43,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时,该扣持部43可以与对接连接器相应扣持孔配合扣持。
请继续参照图4及图5所示,在组装时,导电端子50从绝缘本体20后端的端子通孔23插入,穿过绝缘本体20设置于舌板21的下方,导电端子50的前端接触部(未标号)收容于舌板21的端子收容槽22中。滑块30分别设于绝缘本体20的两侧,滑块30与“T”型槽25相配合,容置于其中,弹簧32设置于滑块30内侧的半圆形孔槽301中,一端抵着半圆形孔槽301的内侧,另一端抵着金属外壳10的后壁(未标号),以形成弹性力。导杆31的前部设有勾部310,其勾部310设置于滑块30的心型导槽300中,导杆31另一端设于绝缘本体10“L”型槽27中,导杆31的一端抵着绝缘本体10,另一端勾部310则随着滑块30的移动,顺着心型槽300的轨道移动。金属扣片40设于滑块30的前端,金属扣片40通过其两侧的插入部41与滑块30前端的通槽303的配合固持于滑块30上。金属外壳10包覆于绝缘本体20外,其上表面12的压制弹片122与绝缘本体20上的凹槽24相扣合,下表面14上的压制片141也和绝缘本体20的底部相配合,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金属外壳10侧面13上的侧压弹片131设于金属外壳10的后端,其压于导杆31上,以保证导杆31在滑块30的心型槽300中移动,不会偏移滑出心型槽300的轨道。
请参照图1、图6及图7所示,当没有插入对接连接器时,滑块30位于绝缘本体20“T”型槽25的前半段,导杆31的勾部310则位于滑块30心型槽300的a点。金属扣片40的弹性臂42,所述弹性臂42处于自然状态时,其向上斜伸出于金属外壳10的方形孔121。当插入对接连接器时,对接连接器抵触到滑块30,随着对接连接器的插入,其将滑块30往后推,导杆31的勾部310顺着心型槽300的轨道从a点向b点移动,此时,金属扣片40也随着滑块30一起往后移动,其弹性臂42在随着滑块30的后移过程中,逐渐被金属外壳10向下压。当对接连接器插入完成时,导杆31由于滑块30移动到绝缘本体20的后部,其勾部310也从a点滑到b点,并且由于弹簧32的弹性力作用,在插入完成后,弹簧32将滑块30向外顶,则导杆31的勾部310则自动滑到c点,将滑块30勾住固定于所述位置。此时,金属扣片40的弹性臂42也被压到最低点,正好可以卡扣于对接连接器上表面的凹孔处,起到卡固的作用,以提供可靠的电性连接。当要拔出对接连接器时,先将对接连接器继续往后推,此时由于弹簧32的弹力作用,将滑块30往外顶,导杆31的勾部310从c点移动到d点,则滑块30不再被勾部310扣持,顺着弹簧32的弹性力向对接连接器插入方向的反向移动,即开始退出电连接器1的插接口11。随着滑块30的往外移动,导杆31的勾部310从d点回到a点,而金属扣片40也随着往插入口方向移动,弹性臂42移出金属外壳10,重新伸出于金属外壳10的方形孔121外,对接连接器则被滑块10推出,完成退出过程。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通过在绝缘本体两端设置由滑块、弹簧及导杆组成的抵退机构,在对接连接器插拔过程中,对接连接器通过推动滑块移动,使导杆在滑块的心型导槽中移动,并借由弹簧的弹性力达到卡扣对接连接器并可自动将其退出的效果,从而可以方便地将对接连接器拔出,达到了省力的功效。
并且,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还设有可以扣持对接连接器的金属扣片,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所述金属扣片弹性臂的扣持部可以扣于对接连接器的凹槽上,以使两连接器之间的电性连接可以得到更可靠更有效的保证。
诚然,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的抵退机构并不局限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形状及安装方式,其心型导槽可以设置于滑块上,也可以设置于绝缘本体的侧壁上,抵退机构可以设于绝缘本体的两侧也可以只设于一侧,还可以设于绝缘本体的底部,此等变化皆为本实用新型USB电连接器所保护的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USB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遮蔽外壳,导电端子并排设置于绝缘本体中,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金属遮蔽外壳包覆着绝缘本体,并形成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电连接器还设有抵退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退机构包括滑块、导杆和弹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设有收容滑块并可供滑块在其中移动的通槽。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侧壁上设有心型导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壁上都设有“L”型槽,导杆的一端收容于“L”型槽内,另一端扣设于滑块侧壁上的心型导槽中。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的内侧壁设有半圆形凹槽,所述弹簧收容于该半圆形凹槽中。
7.一种USB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遮蔽外壳,导电端子并排设置于绝缘本体中,用以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金属遮蔽外壳包覆着绝缘本体,并形成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收容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USB电连接器还设有由滑块、导杆及弹簧组成的抵退机构,滑块上还进一步设置了金属扣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扣片的两侧向下弯折形成插入部,插入部插置于滑块前端的插槽中。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扣片设有水平向前并稍微向上弯折的弹性臂,金属遮蔽外壳上表面设有方形孔,金属扣片的弹性臂伸出于前述方形孔,并与金属遮蔽外壳的上表面形成一定角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USB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扣片的弹性臂前端设有一弯钩型的扣持部。
专利摘要一种USB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遮蔽外壳,导电端子并排设置于绝缘本体中,用以与对接连接器电性接触,金属遮蔽外壳包覆着绝缘本体,并形成与对接连接器对接的收容空间,所述USB电连接器还设有由滑块、导杆及弹簧组成的抵退机构,滑块的侧壁上设有心型导槽,导杆在心型导槽中移动,当对接连接器插入时,滑块随着对接连接器的插入而移动,导杆顺着心型槽的轨道运动并将滑块锁定或推出,可使对接连接器自动退出。滑块上还进一步设置了金属扣片,金属扣片上的勾部可以与对接连接器的凹槽相扣合以固定对接连接器。
文档编号H01R13/635GK2770145SQ20042005479
公开日2006年4月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7日
发明者胡金奎, 张国华, 朱自强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