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95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导电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电端子。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手机和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座通常使用的导电端子是以弹片来传递电力,该导电弹片是一种外表电渡一层导电率良好的金属,使导电弹片传递电力。但由于电池座需经常装卸电池,在长期使用后,导电弹片表面的电渡层因摩擦而造成损耗,另外,还会出现因导电弹片弹性疲乏而产生导电不佳的现象。
为避免上述使用导电弹片所产生的缺点,台湾专利公告号第573823号公告了“一种导电探针”,其配合设置于电池座内,如图1及图2所示,图1是已知导电端子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已知导电端子技术的组合剖视图。从图中可以得知,该导电探针具有外套(1),其设有一个容置空间(2),其前端衡压有一个渐缩部(3);后盖(4)设在前述容置空间(2)的后端,且该后盖(4)前端具有一凸阶(5);弹性元件(6)的后端套设于前述凸阶(5)上,置于容置空间(2)内;中轴(7)的后段具有较大杆径并凸设一锥状部(8),锥状部(8)穿设于前述弹性元件(6)的前端,后段置于前述外套(1)的容置空间(2)的前端,中轴(7)套装于外套(1)前端的渐缩部(3),其前端突出于外套(1)的前端,后段置于外套(1)的容置空间(2)的前端,中轴(7)卡止定位于外套(1)前端的渐缩部(3),其前端突出于外套(1)前端,中轴(7)由于外套(1)内的弹性元件(6)的顶持而具有弹性。
此技术有效解决了导电弹片所产生的缺点,导电材料可均匀涂布于导电元件表面上,但在整体组装完成时,须在外套(1)的前端,以衡压的方式形成一渐缩部(3)。因此,容易破坏整体的表面,如果衡压过大,该中轴将被卡住,而无法活动。
发明的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导电探针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导电端子。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电端子,其由长筒形外套、中轴和弹性元件及后盖组成,导电端子的特征是在其长形筒外套(1)中,设有两个不同内径的容置空间,在第一大内径容置空间(10)和第二小内径容置空间(11)的交接处,设有台阶形卡止部(12),中轴(13)相对于第一、第二容置空间设有大杆径部(14)和小杆径部(16),中轴(13)的大小径部相对于卡止部(12)设有配合台阶,其小杆径部(16)套装于第二容置空间,突出于外套(1),后盖(17)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10)的开口端,弹性元件(20)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0)内,其两端分别与中轴(13)的下端的第一固定件(15)和设于后盖(17)的第二固定件(18)相抵触。。
在中轴(13)的大杆径部(14)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件(15),第一固定件(15)设为与弹性元件(20)套装的凸阶;还包括第一固定件(15)设为与弹性元件(20)嵌装的凹槽。后盖(17)设有与弹性元件(20)套装的第二固定件(18),其设置为凸阶;设置在后盖(17)上的第二固定件(18)还包括设为与弹性元件(20)嵌装的凹槽。在后盖(17)与电路板(21)接触的一端设有凸阶(19)。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由于在外套内设置了卡止部,中轴活动自如,组装完成后不需要再做一次衡压加工。其设计合理,可方便电渡及组装。


图1已知导电端子技术立体分解图;图2已知导电端子技术组合剖视图;图3导电端子最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图4导电端子最佳实施例组合剖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图中1、外套;2、容置空间;3、渐缩部;4、后盖;5、凸阶;6、弹性元件;7、中轴;8、锥状部;9、外套;10、第一容置空间;11、第二容置空间;12、卡止部;13、中轴;14、大杆径部;15、第一固定件;16、小杆径部;17、后盖;18、第二固定件;19、凸阶;20、弹性元件;21、电路板;22、焊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祥细描述结合图3导电端子最佳实施例立体分解图和图4导电端子最佳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导电端子设有一长形外套(9),其内径设有贯穿的容置空间,容置空间内径要用两个不同口径的钻头钻孔,先用小口径的钻头先完全钻穿外套(9),再以大口径的钻头进行第二次钻孔,钻到预定位置停钻,即形成具有一大内径的第一容置空间(10)和一小内径的第二容置空间(11),在第一容置空间(10)和第二容置空间(11)的交接处形成一卡止部(12);外套(9)可以用具有阶段式钻头钻孔;也可一次按所需的尺寸浇注成型。
中轴(13)的大径部(14)和小径部(16)分别配合第一容置空间(10)和第二容置空间(11),大杆径部(14)安装前推至碰触卡止部(12);后盖(17)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2)的开口端;弹性元件(20)安置于第一容置空间(10)内,弹性元件(20)的两端分别与中轴(13)下端的第一固定件(15)和设于后盖(17)的第二固定件(18)相抵触,其中在中轴(13)的大杆径部(14)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件(15),第一固定件(15)设有与弹性元件(20)套装的凸阶;还包括可设计在第一固定件(15)设有与弹性元件(20)嵌装的凹槽。后盖(17)设有与弹性元件(20)套装的第二固定件(18),其设置为凸阶;设置在后盖(17)上的第二固定件(18)还包括可设有与弹性元件(20)嵌装的凹槽。在后盖(17)与电路板(21)接触的一端设有凸阶(19);该凸阶(19)焊接时抵触电路板(21),使后盖(17)在外套(9)内移动,同时可增加整体与焊料(22)的接触面积,以加强焊接后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1.一种导电端子,其由长筒形外套、中轴和弹性组件及后盖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在长筒形外套中,设有两个不同内径的容置空间,在第一大内径容置空间和第二小内径容置空间的交接处,设有台阶形卡止部,中轴相对于第一、第二容置空间设有大杆径部和小杆径部,中轴的大小径部相对于卡止部设有配合台阶,其小杆径部套装于第二容置空间,突出于外套,后盖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开口端,弹性组件设置于第一容置空间内,其两端分别与中轴下端的第一固定件和设于后盖的第二固定件相抵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是在中轴的大杆径部的下端,设有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设为与弹性组件套装的凸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设为与弹性组件嵌装的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后盖设有与弹性组件套装的第二固定件,其设置为凸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后盖上的第二固定件还包括设为与弹性组件嵌装的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电端子,其特征是在后盖与电路板接触的一端设有凸阶。
专利摘要一种导电端子。目前一般手机和可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座通常使用的导电端子是用弹片来传递电力,但由于电池座需经常装卸电池,在长期使用后,导电弹片表面的电渡因摩擦而造成损耗,另外,还会出现因导电弹片弹性疲乏而产生导电不佳的现象。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可方便电渡及组装的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由长筒形外套、中轴和弹性元件及后盖组成,导电端子的特征是在其长筒形外套中,设有两个不同内径的容置空间,在第一大内径容置空间和第二小内径容置空间的交接处,设有台阶形卡止部,中轴的大小径部相对于卡止部设有配合台阶;后盖设置在第一容置空间的开口端。
文档编号H01R13/24GK2722459SQ20042007193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7日
发明者洪承龙 申请人: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