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连接器和插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939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缆连接器和插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大体上,本发明涉及电连接器的领域。更具体地讲,本发明涉及 包括多个具有连接器触头的堆叠连接器模块的高速电连接器的领域。
背景技术
在电讯领域和其它电子领域,电缆连接器组件用于将一个电子器 件连接到另一个上。在许多情况下,电缆连接器包括多个具有连接器 触头的堆叠连接器模块,其中每个触头用于将多个单独的线连接至相 对的连接器上,例如具有相应插头触头的插头。
重要的是,根据应用的连接配置正确地连接电缆连接器的触头与 插头触头。然而,在现有技术领域中,多个连接器模块容易以错误的 方式设置或堆叠。因此,可实现电缆连接器与插头的不起作用的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和一种连接器插头,而具有 连接器模块的准确堆叠的改进的可靠性并在电缆连接器与连接器插头 之间建立操作性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连接器,至少包括第一连接器模块和堆叠在 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上的第二连接器模块。第一连接器模块包括容纳 第一阵列触头的第一绝缘壳体,而第二连接器模块包括容纳第二阵列 触头的第二绝缘壳体,所述第二阵列触头与所述第一阵列触头平行。 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是结构不同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器插头,包括至少具有第一阵列插头触头 和第二阵列插头触头的插头壳体,第一阵列插头触头和第二阵列插头 触头在所述插头壳体的第一侧壁和相对的第二侧壁之间延伸。该第一 和第二侧壁分别具有第一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分别朝向 第一和第二阵列插头触头。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的结构不同。
通过为连接器模块和/或插头壳体的内壁设置不同结构,包括根据
本发明模块的电缆连接器和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插头可仅仅在连接器 模块的结构与插头壳体壁的结构相对应的情况下连接。通过分别为容 纳第一和第二侧壁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模块设置不同结构,电缆连接 器与连接器插头的错误连接的几率减小。
根据权利要求3和12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这样的优 点,连接器模块连接至不正确阵列的插头触头的几率被减小,并且特 定阵列的插头触头中的连接模块的方位由极化结构(polarization structure)确定。
应该清楚的是,电缆连接器包括附加的连接器模块,并且这些连 接器模块可包括其它极化结构,而这些极化结构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 的一个或多个极化结构是结构不同的。
还应该清楚的是,结构不同的极化结构可涉及极化结构的不同形 状和/或壳体/壁上的极化结构的不同位置。
根据权利要求6和13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相邻引线或 触头之间的减小的串扰的优点。该现象已经在美国专利文献US 6652318中被描述,其在本申请中引入作为参考。由于连接器模块的 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是结构不同的壳体,触头的错列在本发明的电缆 连接器内被容易地实现。因而,第一和第二壳体的结构差异不必涉及 为壳体设置不同的极化结构。
权利要求7和8所限定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保持连接器 模块堆叠的合适的连接元件。
结合附图,本发明将被进一步阐述,附图示意性示出了本发明的 优选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本发明不会以任何方式被这些特定以及 优选的实施例所限定。


在附图中
图1A至1D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不同结构的第一和第二电 缆连接器模块的电缆连接器示意图2A和2B是根据附图1D的实施例的电缆连接器的主视图和该 电缆连接器的细节;
图3a至3d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该电缆连接器壳体以及第一 和第二连接器模块的电缆终端块;
图4a和4b描述了用于连接附图3a至3d的电缆终端块的连接 元件;
图5a和5b描述了由附图3a至3d中的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模块 组成的电缆连接器的两个不同的透视图,和
图6a至6c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与附图5a和5b的电缆 连接器形成连接器系统的连接器插头。
具体实施例方式
图1a至1d是包括第一连接器模块2和第二连接器模块3的电缆 连接器1的示意图,所述连接器模块此后也称为彼此堆叠的模块2、 3。 应该清楚的是,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模块2、 3不必抵接。在两者之间可 设有一个或多个层或部件,也就是,该第二连接器模块3堆叠在第一 连接器模块2上。该第一模块2包括容纳第一阵列5触头(图1a至 1d未示出)的第一绝缘壳体4。第二模块3包括容纳第二阵列7触头 (图1a至1d未示出)的第二绝缘壳体6,其中所述第一阵列触头5 与所述第二阵列触头7平行。
该第一壳体4与第二壳体6是结构不同的。
在图ia中,第一壳体4具有第一极化结构i和第三极化结构in。
第二壳体6具有第一极化结构I和第二极化结构II 。第一壳体4与第 二壳体6的第一极化结构I相同。由于第二和第三极化结构II、 III的 结构不同导致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6结构不同。在该实施例中,极 化结构II和III的结构不同在于它们在壳体4、 6上不同的位置,而它们 在形状上是相同的。应该清楚的是,第一和第二壳体是镜像的,也就 是说,它们彼此镜像而不相同。
与图1a的电缆连接器相反,图1b中示意性示出的电缆连接器1 的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6具有相同的极化结构I 。然而,通过第一 阵列触头5和第二阵列触头7的错列结构使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6 结构不同,这种错列结构由偏移量o表示,参考附图2a和2b将进一 步描述。
在图1C中描述的电缆连接器1的实施例与图1A中的实施例有如 下的不同该模块2、 3的相同极化结构I由结构不同的极化结构I 、 IV代替。应该清楚的是,在图1C的实施例中,极化结构I 、 IV的结构 不同在于它们在壳体4、 6上不同的位置,而极化结构I、 IV在形状上 是相同的。此外,在图1A的实施例中,该模块2、 3彼此镜像。
最终,在图1D中示出的电缆连接器1的实施例包括图1A和1B 的实施例的结合。
应该清楚的是,不同结构的壳体4、 6的进一步的结合和改型落在 本发明的范围内。
应该清楚的是,术语"极化"指的是这样的要求,连接器仅仅沿 特定的方向与互补的连接器匹配。类似地,术语"编码"用于表明, 仅仅应该被插入互补连接器的连接器将被接受,并且承载不同的编码 的另一电连接器将不能被插入。在本发明申请中,极化结构也可称为 编码结构。
还应该清楚的是,结构不同的极化结构也可以涉及极化结构的不 同形状和/或极化结构在壳体/壁上不同的位置。
参考图2A至6C,接下来进一步详细描述在图1D中示出的电缆 连接器1。
在图2A中示出连接器模块2、 3的主视图,其包括具有触头Cl 的第一阵列触头5和具有触头C2的第二阵列触头7。图2B示出了图 2A的细节。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6具有使触头C1、 C2在电缆连接 器1的匹配侧暴露的孔8、 9。触头Cl、 C2大体包括信号触头和接地 触头这两者。
清楚地,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6结构不同在于,i与m相应地
I与II的极化结构以及由偏移量O所表示的孔8、 9的错列结构。在图 6A至6C中详细示出了,极化结构I、 II、 III允许电缆连接器l与连 接器插头的正确连接。孔8、 9的错列结构导致了触头C1、 C2的错列 结构,如果这些触头传输信号,则这减小了触头之间的串扰。这种现 象在美国专利文献US 6652318中详细描述,其在本申请中引入作为参 考。触头的偏移量O例如是0.1mm。
图3A至3D分别描述了第一连接器模块2 (图3A和3B)和第二 连接器模块3 (图3C和3D)。在图3A和3C+,示出了触头C1、 C2 所连接至的第一和第二电缆终端块11、 12。在图3B和3D中,这些电 缆终端块ll、 12分别插入到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6中。
第一壳体4具有通过侧壁15被连接的顶壁13和底壁14。第一极 化结构I和第三极化结构III与侧壁15 —体形成。
第二壳体6具有通过侧壁18被连接的顶壁16和底壁17。第一极 化结构I和第二极化结构II与侧壁18—体形成。
第一电缆终端块11和第二电缆终端块12是相同的。电缆终端块, 有时称为插入模制引线框架组件(IMLA),具有电缆21 (参见图5A 和5B)可被定位的凹部19、 20。电缆20的暴露的电线和地线(没有 示出)被连接到接触部分22、 23,所述接触部分与第一和第二连接器 模块2、 3的触头Cl、 C2电连接。通过将电缆盖24和包覆成型的构 件25定位在位于电缆终端块11、 12内的电缆21上,完成连接器模块 2、 3。
为了制造堆叠的连接器模块2、 3,第二连接器模块3的底壁17 置于第一连接器模块2的顶壁13上。如图4A和4B所示(连接元件 26的剖视图),应用连接元件26以连接模块2、 3。为此,连接元件 26包括具有不同深度dl、 d2的凹部R,以容纳电缆终端块ll、 12的 对应部分,如图5A和5B所示。
最后,第一壳体4和第二壳体6包括被动闩锁结构27和连接结构 28,其适于将可手动操作的闩锁部29连接至电缆连接器1,从而将电 缆连接器1稳固地安装至连接器插头10,参照图6A至6C如下所述。
图6A至6C分别示出了连接器插头IO的俯视图、透视图和侧视图。
插头10具有插头壳体30,该插头壳体具有第一阵列插头触头31 和第二阵列插头触头32。第一阵列插头触头31和第二阵列插头触头 32根据电缆连接器1的对应触头Cl、 C2的偏移量O而错列设置。
壳体30具有第一侧壁33和相对的第二侧壁34,在它们之间,第 一阵列触头31和第二阵列触头32以平行的方式延伸。
第一侧壁33具有第一表面35,在所述第一表面上延伸有第一组 肋36,从而构成第一插头极化结构37,该极化结构适于接收参考附图 5A和5B描述的电缆连接器1的第一极化结构I 。
第二侧壁34具有第二表面38,该第二表面具有第二组肋39和第 三组肋40,所述第二肋39比所述第三肋40厚,以致于构成第二插头 极化结构41和第三插头极化结构42,适于分别接收在图5A和5B中 描述的电缆连接器1的第二极化结构II和第三极化结构III。至于电缆 连接器l,第一、第二和第三极化结构37、 41和42结构不同。
插头10的侧壁33、 34包括适于接收电缆连接器1的闩锁部29的 对应部分的开口 43。清楚地,在实施例5中,如图1所示,插头10 适于连接多个电缆连接器1。可选地,电缆连接器1可以具有不止两 个连接器模块2、 3。
在操作中,通过第一极化结构I与第一插头极化结构37、第二极 化结构II与第二插头极化结构41以及第三极化结构III与第三插头极 化结构42的交互作用,在插头10中的电缆连接器1的方向必须是正 确的(例如180度的旋转是禁止的),而第一连接器模块2的触头Cl 被阻止与第二阵列触头32连接,并且第二连接器模块3的触头C2被 阻止与第一阵列触头31连接。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连接器(1),至少包括第一连接器模块(2)和堆叠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上或上方的第二连接器模块(3),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包括容纳第一阵列(5)触头(C1)的第一绝缘壳体(4),而所述第二连接器模块包括容纳第二阵列(7)触头(C2)的第二绝缘壳体(6),所述第二阵列触头与所述第一阵列触头平行,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壳体与所述第二绝缘壳体是结构不同的。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绝缘壳体(4)包括第一极化结构(I ),所述第二绝缘壳体(6)包 括第二极化结构(11),所述第二极化结构与所述第一极化结构是结构 不同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绝缘壳体(4)包括结构不同于所述第一极化结构(I )的第三极化 结构(III),而所述第二绝缘壳体(6)包括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4) 的所述第一极化结构(I )结构相同的第一极化结构(I )。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一绝缘壳体(4)包括第三极化结构(III),而所述第二绝缘壳体(6) 包括第四极化结构(IV),其中所述第三极化结构(III)和所述第四极 化结构(IV)彼此结构不同,并且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极化结构(I 、 II)也结构不同。
5、 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何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电缆连接器(1),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4)和第二绝缘壳体(6)包括由侧 壁(15、 18)连接的顶壁(13、 16)和底壁(14、 17),所述第一绝缘 壳体的所述顶壁朝向所述第二绝缘壳体的所述底壁,所述极化结构(I 、 II 、 III、 IV)连接到所述侧壁或与所述侧壁一体形成。
6、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电缆连接器(1),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壳体(4)包括第一组孔(8),而所述第二绝缘壳体(6)包括第二组孔(9),所述第一组孔和所述第二组孔设置成 在所述电缆连接器的匹配侧上暴露所述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5、 7) 触头(Cl、 C2),并且所述第一组孔与所述第二组孔沿所述第一组和 第二组孔的方向彼此相互错列(0)。
7、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任何一个或多个所述的电缆连接器(1),其 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连接器模块(2, 3)相应地还包括用于端 接电缆(21)的第一电缆终端块(11)和第二电缆终端块(12),所述 电缆终端块包括所述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触头(Cl、 C2),并可插入 到对应的所述第一和第二壳体(4、 6)中,并且所述第一和第二电缆 终端块通过连接元件(26)相连。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电缆连接器(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 元件(26)包括不同深度(dl、 d2)的槽(R),适于接收所述第一和 第二电缆终端块(11、 12)的侧壁。
9、 一种电缆连接器(1),至少包括第一连接器模块(2)和堆叠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上或上方的第二连接器模块(3),所述第一连 接器模块包括容纳第一阵列(5)触头(Cl)的第一绝缘壳体(4),而 所述第二连接器模块包括容纳第二阵列(7)触头(C2)的第二绝缘壳 体(6),所述第二阵列触头与所述第一阵列触头平行,其中,所述第 一绝缘壳体包括第一极化结构(I )和第三极化结构(III),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包括第二极化结构(n),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极化结构是结构不同的。
10、 一种电缆连接器(1),至少包括第一连接器模块(2)和堆叠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上或上方的第二连接器模块(3),所述第一连 接器模块包括第一绝缘壳体(4),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具有第一组孔(8), 所述第一组开口设置成触及第一阵列(5)触头(Cl),所述第二连接 器模块包括第二绝缘壳体(6),所述第二绝缘壳体具有第二组孔(9), 所述第二组孔设置成触及与所述第一阵列触头平行的第二阵列(7)触 头(C2),其中,所述第一绝缘壳体包括第一极化结构(I )和第三极化结构(m),而所述第二绝缘壳体(6)包括第一极化结构(i)和 第二极化结构(n),其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极化结构是结构不同 的,其中所述第一组孔和所述第二组孔沿所述第一组和第二组孔的方 向彼此相互错列(o)。
11、 一种连接器插头(10),包括至少具有第一阵列插头触头(31) 和第二阵列插头触头(32)的插头壳体(30),其中所述第一阵列插头 触头和所述第二阵列插头触头在所述插头壳体的第一侧壁(33)与相 对的第二侧壁(34)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分别具有 第一和第二表面(35, 38),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分别朝向第一和 第二阵列插头触头,并且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二表面结构不同。
12、 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连接器插头(10),其特征在于,所 述第一表面(35)包括第一插头极化结构(37),其中所述第一插头极 化结构设置成与所述第一阵列插头触头(31)接触的第一连接器模块(2)的第一极化结构(I )共操作,而所述第二表面(38)包括第二 插头极化结构(41)和第三插头极化结构(42),它们设置成分别与所 述第一阵列插头触头(31)接触的第一连接器模块(2)的第二极化结 构(II )并与所述第二阵列插头触头(32)接触的第二连接器模块(3) 的第三极化结构(III)共操作,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的第二极化 结构与所述第一极化结构是结构不同的,而所述第二连接器模块的第 三极化结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极化结构是结构不同的。
13、 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连接器插头(10),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阵列插头触头(31)与所述第二阵列插头触头(32)沿相对 于所述阵列插头触头的方向彼此相互错列。
14、 一种连接器插头(10),包括至少具有第一阵列插头触头(31) 和第二阵列插头触头(32)的插头壳体(30),所述第一阵列插头触头 和第二阵列插头触头在所述插头壳体的第一侧壁(33)与相对的第二 侧壁(34)之间延伸,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侧壁分别具有第一和第 二表面(35、 38),所述第一和第二表面分别朝向所述第一阵列和第二阵列插头触头,并且,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插头极化结构(37),所 述第一插头极化结构设置成与所述第一阵列插头触头接触的第一连接 器模块(2)的第一极化结构(I )并与所述第二阵列插头触头接触的 第二连接器模块(3)的第一极化结构(I )共操作,而所述第二表面 包括第二插头极化结构(41)和第三插头极化结构(42),它们设置成 相应地与所述第一阵列插头触头接触的第一连接器模块(2)的第二极 化结构(II)并与所述第二阵列插头触头接触的第二连接器模块(3) 的第三极化结构(III)共操作,其中第一连接器模块的所述第二极化 结构与所述第一极化结构是结构不同的,而第二连接器模块的所述第 三极化结构与所述第一和第二极化结构是结构不同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连接器(1),该电缆连接器(1)包括至少第一连接器模块(2)和堆叠在所述第一连接器模块上的第二连接器模块(3)。该第一连接器模块包括容纳第一阵列(5)触头(C1)的第一绝缘壳体(4),和第二连接器模块包括容纳第二阵列(7)触头(C2)的第二绝缘壳体(6),第二阵列触头与所述第一阵列触头平行。该第一绝缘壳体和第二绝缘壳体结构不同,例如特别关于极化结构(I、II、III)。
文档编号H01R13/645GK101351931SQ200580052486
公开日2009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7日
发明者E·G·H·E·德克斯 申请人:Fci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