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6862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L型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型同轴连接器,更具体地说涉及可安装在具有中心导体及外导体的插座上、也可从该插座上卸下的L型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L型同轴连接器,例如,公知的为专利文献1记载的同轴连接器以及专利文献2记载的同轴连接器。图18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同轴连接器210及插座230的分解立体图。图19是专利文献2记载的同轴连接器310的分解立体图。
同轴连接器210由壳体212、衬套214、插口216构成,安装于同轴电缆220的前端,并且,相对于插座230可装卸。同轴电缆220具有外导体222及中心导体224。另外,插座230由外部导体232及中心导体234构成。
如图18所示,壳体212由圆筒部226、围绕部227、盖部228及铆接部229构成,和同轴电缆220的外导体222连接。如图18所示,衬套214由绝缘性材料制作,安装于壳体212的圆筒部226及围绕部227内。插口216安装于衬套214上,并且和同轴电缆220的中心导体224连接。衬套214、插口216相对于壳体212安装后,封闭盖部228,并且铆接有铆接部229。由此,圆筒部226、盖部228及同轴电缆220被固定。
但是,存在如下问题只要对同轴连接器210或同轴电缆220施加稍小的力,专利文献1记载的同轴连接器210就会从插座230脱落。图20是俯视同轴连接器210的图。
更具体而言,在将同轴连接器210安装于插座230时,呈圆筒形230的外部导体232被插入圆筒部226内。此时,圆筒部226被外部导体232向图20的箭头方向扩展,从而压接于该外部导体232。由此,想要获得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上的同轴连接器210。
3然而,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同轴连接器210中,圆筒部226压接于外部导体232的力并不充分。如图20所示,在围绕部227与铆接部229之间存在间隙SP1,因此,围绕部227并没有被铆接部229支承。由此,在将同轴连接器210安装于插座230时,当圆筒部226向图20所示的箭头方向扩张时,围绕部227也不会被铆接部229支承而大幅扩张。其结果,同轴连接器210无法以足够大小的力将圆筒部226压接于外部导体232,导致易于从插座230脱落。
接着,对专利文献2记载的同轴连接器310进行说明。如图19所示,同轴连接器310由壳体312、衬套314及插口 316构成,且安装于同轴电缆220的前端。
如图19所示,壳体312由圆筒部226、护罩部327、盖部328及铆接部329构成,和同轴电缆220的外导体222连接。如图19所示,衬套314由绝缘性材料制作,安装于壳体312的圆筒部326内。插口316安装于衬套314上,并且和同轴电缆220的中心导体224连接。衬套314、插口 316相对于壳体312安装后,封闭盖部328,并且铆接有铆接部329。由此,圆筒部326、盖部328及同轴电缆220被固定。
不过,专利文献2记载的同轴连接器310为了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230,需要高精度地制作壳体312。图21是俯视同轴连接器310的图。
更具体而言,在将同轴连接器310安装于插座230时,呈圆筒形230的外部导体232被插入圆筒部326内。此时,圆筒部226被外部导体232扩张,从而压接于该外部导体232。由此,想要获得能够以适度的力可装卸于插座上的同轴连接器310。
然而,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同轴连接器310中,圆筒部326难以变形,因此,为了获得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230的同轴连接器310,需要高精度地制作壳体312。如图21所示,在同轴连接器310中,护罩部327被铆接部329按压,因此,在将同轴连接器310安装于插座230时,由于护罩部327被铆接部329按压无法扩张,所以圆筒部326无法向图21所示的箭头方向大幅扩张。即,圆筒部326能够变形的范围非常狭窄。因而,在同轴连接器310中,为了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230,插座230的外部导体232插入圆筒部326内时的该圆筒部326的变形量必须收容在该狭窄的范围内。因而,需要高精度地制作壳体3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1—4393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1—3071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的L型同轴连接器。
本发明的一方式即L型同轴连接器,可装在具有中心导体和外部导体
的插座上,也可从该插座上卸下,其特征为,具有壳体;衬套,其安装于所述壳体;插口,其安装于所述衬套,通过该衬套与所述壳体绝缘同时与所述中心导体连接;弹性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圆筒部,其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且一部分形成为切口,并与从该第一开口插入的所述外部导体接触;背面部,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支承部,其设于所述圆筒部;铆接部,其从所述背面部延伸,并且以夹持所述支承部且与该背面部对置的方式折弯,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铆接部与所述支承部之间。
根据本发明可得到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的L型同轴连接器。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外观立体图2是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3是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断面结构图4是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壳体的组装途中的立体图5是俯视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图6是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途中的分解立体图7是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途中的分解立体图8是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时的工序断面图9是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时的工序断面图10是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时的工序断面图11 (a)是图20的同轴连接器的模式图,图11 (b)是图21的同轴连接器的模式图,图ll (c)是图l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模式图。图12是其它的组装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途中的分解立体图;
图13是其它的组装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组装途中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变形例的衬套的外观立体图15是俯视第一变形例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图16是俯视第二变形例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图17是俯视第三变形例的L型同轴连接器的图18是专利文献1记载的同轴连接器及插座的分解立体图19是专利文献2记载的同轴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20是俯视图18的同轴连接器的图21是俯视图19的同轴连接器的图。
符号说明
01、 02、开口
10、 10a、 10b、 10c、 L型同轴连接器
12、壳体
14、 14、、衬套
16、插口
20、 41、 48、圆筒部
21、 39、 42、 50、背面部
22、 46、盖部
23、 延伸部
24、 固定部
26、 28、 30、铆接部
31、 44、支承部 .
32、 凹部
33、 33a、 33b、弹性部
34、 40、 60、凸部36、圆形部
38、保持部52、安装部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进行说明。(L型同轴连接器的构成)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外观立体图。图2是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L型同轴连接器10的断面结构图。图4是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壳体12的组装途中的立体图。图5是俯视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图。在图1 图3中(特别参照图2),将壳体12、衬套14及插口 16重合的方向设定为Z轴方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是从壳体12朝向插口 16的方向。另夕卜,将同轴电缆220延伸的方向设定为X轴方向,将与X轴方向和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设定为Y轴方向。X轴方向的正方向是从同轴电缆220朝向插口 16的方向。
如图1及图2所示,L型同轴连接器10由壳体12、衬套14及插口16构成,安装于同轴电缆220的前端来使用。同轴电缆220由绝缘膜221、外导体222、绝缘膜223及中心导体224构成。另外,如图3 (a)及图3(b)所示,L型同轴连接器10相对于具有外部导体232及中心导体234所示的插座230 (在外观立体图中参照图18)可装卸。
如图2及图4所示,壳体12用一张金属板(例如,弹簧用磷青铜)制作,由圆筒部20、背面部21、固定部24及铆接部26、 28、 30构成。圆筒部20 —部分(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部分)形成切口 ,且具有位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开口 01及位于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开口 02。
背面部21与圆筒部20连接,由盖部22及延伸部23构成。在背面部21上载置有衬套14及同轴电缆220。盖部22与圆筒部20连接,从图4的状态折弯90度,如图2所示,为覆盖圆筒部20的开口 02的板状部件。延伸部23为从该盖部22向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板状部件。
固定部24与圆筒部20连接,并且由支承部31及弹性部33构成,如图2所示,和衬套14在Y轴方向上并排。如图4所示,支承部31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俯视开口 Ol时,分别设置于圆筒部20的端部。更详细地说,两个支承部31为从通过对圆筒部20切口所形成的两个端部向X轴
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且相互对置的板状部件。
如图4所示,弹性部33为与支承部31连接,并且与支承部31对置的板状部件。更详细地说,支承部31和弹性部33通过将一张板状部件折
弯成U字型而构成。另外,在弹性部33的与支承部31对置的面相反侧的面设置有凸部34。
铆接部26在L型同轴连接器10组装前的状态,为如图2所示从背面部21向垂直的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铆接部26设置两个,夹着背面部21而对置。铆接部26以如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折弯,由此,起到有效地将衬套14、插口16、同轴电缆220固定于壳体12上的作用。
另外,如图4所示,在铆接部26的相互对置的面上设置有凹部32。在图4中,凹部32为贯通铆接部26的孔。如图2所示,凹部32和凸部34在背面部21折弯的状态下相互卡合。凹部32及凸部34为即使在铆接部26未折弯的状态下,利用壳体12的弹力也能够维持背面部21不从圆筒部20离开、盖部22覆盖开口 02的状态的保持机构。另外,凹部32也可以设置于弹性部33上,凸部34也可以设置于铆接部26上。
如图4所示,铆接部28、 30为在L型同轴连接器10组装前的状态,从背面部21向垂直的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铆接部28、 30各设置两个,夹着背面部21并对置。即,铆接部28、 30及背面部21成为-字型。不过,铆接部28、 30及背面部21例如也可以成为U字型。铆接部28、 30以如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折弯,由此,起到有效地将同轴电缆220固定于壳体12上的作用。如上所述,铆接部26、 28、 30具有如下结构,在L型同轴连接器10组装前的状态,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看时,如图2所示,通过向Z轴方向延伸,露出用于将衬套14载置的背面部21。
衬套14由树脂(例如,液晶聚合物)构成的绝缘体构成,起到使壳体12和插口 16绝缘的作用。如图2所示,衬套14安装于壳体12上,由圆形部36及保持部38构成。
如图2所示,圆形部36起到保持插口 16的作用,由背面部39、凸部40及圆筒部41构成。从Z轴方向俯视时,背面部39成为圆形的板状部件,衬套14安装于壳体12时,为如图1所示收容于圆筒部20内的部分(即,不包括凸部40)。另外,如图5所示,该背面部39的半径R1具有圆筒部20的内周面半径R2以下的大小。由此,背面部39能够沿Z轴方向通过开口部Ol。凸部40向远离圆形的背面部39的中心的方向(即,半径方向)从背面部39的外缘延伸。另外,从背面部39的中心到凸部40的前端的距离比圆筒部20的内周面的半径R2大。另外,在圆筒部20的内周面设置有未图示的凹部。于是,如图2所示,该凸部40以衬套14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压入壳体12的方式安装时,如图5所示,插入圆筒部20的凹部。由此,能够防止衬套14从壳体12脱落。
如图2所示,圆筒部41设置于背面部39的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面上,从Z轴方向俯视看时,具有圆环的一部分被切口的形状。在图2中,圆筒部41连接有保持部38的部分形成切口 。
保持部38起到保持插口 16的作用,如图2所示,由背面部42、支承部44及盖部46构成。背面部42为从圆形部36的背面部39向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长方形状的板状部件。如图2所示,在该背面部42上载置有插口 16。
如图2所示,支承部44为从背面部42向垂直方向(Z轴方向)延伸的板状部件。支承部44设置两个,夹持背面部42并对置,起到以使插口16不偏离Y轴方向的方式支持该插口 16的作用。盖部46设置两个,为在L型同轴连接器10组装前的状态,分别从支承部44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延伸的板状部件。盖部46在插口 16及同轴电缆220安装于衬套14之后,和铆接部26—同被折弯,由此,起到将插口 16及同轴电缆220固定于衬套14的作用。
插口 16由一张金属板(例如弹簧用磷青铜)制作,如图1及图2所示,安装于衬套14,并通过该衬套14和壳体12绝缘。如图2所示,该插口16由圆筒部48、背面部50及安装部52构成。如图2所示,圆筒部48与背面部50的X轴方向的正方向侧连接,为从Z轴方向俯视看时,具有圆环的一部分被切口的形状。圆筒部48的半径比衬套14的圆筒部41的半径小。由此,圆筒部48在组装L型同轴连接器10时,如图1所示,收容于圆筒部41内。
背面部50为从圆筒部41向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延伸的板状部件。安装部52在背面部50的X轴方向的负方向侧的端部,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折弯而形成,和同轴电缆220的中心导体224连接。更详细地说,安装部52以两张板状部件隔着间隙而并排的方式制作。而且,同轴电缆220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向负方向侧按压在安装部52上,以使同轴电缆220的中心导体224被夹持于安装部52的间隙中。由此,同轴电缆220的绝缘膜223的一部分被安装部52切断,安装部52和中心导体224连接。
以上构成的L型同轴连接器10按照如下说明的顺序进行组装。图6及图7是L型同轴连接器10的组装途中的分解立体图。图8 图10是L型同轴连接器10的组装时的工序断面图。
首先,如图6所示,将衬套14安装于壳体12上。更详细地说,以圆形部36收容在圆筒部20内,并且保持部38收容在支持部31之间的方式,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相对于壳体12压入衬套14进行安装。这时,如图5所示,凸部40插入圆筒部20的凹部。
其次,如图6及图7所示,相对于衬套14安装插口 16。更详细地说,以圆筒部48收容在圆筒部41内,并且背面部50及安装部52收容在支承部44之间的方式,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相对于衬套14安装插口 16 (在图6及图7中,只记载了一个支持部44)。在该状态下,铆接部26不折弯,因此,衬套14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露出。
接着,如图7所示,相对于L型同轴连接器10安装同轴电缆220。这时,同轴电缆220以外导体222及绝缘膜223在前端露出的方式进行加工。但是,中心导体224不露出。以绝缘膜223位于安装部52上、外导体222位于铆接部28之间、绝缘膜221位于铆接部30之间的方式,将同轴电缆220载置于L型同轴连接器10上。
载置同轴电缆220时,进行铆接部26、 28、 30的铆接工序。如图8 图10所示,铆接工序用夹具T1、 T2进行。首先,将L型同轴连接器IO载置于夹具T2上。其次,如图8所示,使夹具T1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下降。如图8所示,夹具T1具有Z轴方向的负方向侧开口的-字型的断面结构。于是,以在夹具T1内收容L型同轴连接器10的方式使夹具T1下降。
使夹具T1下降时,铆接部26与夹具T1接触。如图8所示,在铆接部26上设置有槽60,因此,若由夹具T1承受来自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力,则铆接部在该槽60内折弯。进而使夹具T1下降时,如图9所示,铆接部26与盖部46接触。如图8所示,在支承部44和盖部46之间设置有槽62。因此,若由铆接部26承受来自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的力,如图9所示,则盖部46在槽62内折弯。
盖部46折弯时,同轴电缆220的绝缘膜223通过该盖部46限制于安装部52。这时,绝缘膜223的一部分通过安装部52被切断。由此,如图9所示,同轴电缆220的中心导体224进入安装部52的间隙内。
进而使夹具T1下降时,如图10所示,铆接部26关闭,并且盖部46关闭。这时,铆接部26夹持衬套14及固定部24并以和背面部21对置的方式折弯,由此,该衬套14固定于壳体12上。另外,固定部24在Y轴方向位于衬套14和铆接部26之间,弹性部33压接于铆接部26。
另外,同轴电缆220的中心导体224位于安装部52的间隙之间。由此,插口 16和中心导体224电连接。
另外,在铆接部26的铆接工序中,铆接部28、 30也可以同时铆接。铆接部28以包围外导体222的周围的方式铆接。由此,壳体12和外导体222在铆接部28电连接。另外,铆接部30以包围绝缘膜221的方式铆接。经过以上工序,L型同轴连接器10具有如图1所示的构成。
下面,对L型同轴连接器10的插座230的装卸进行说明。如图18所示,插座230由外部导体232及中心导体234构成。外部导体232为圆筒形状的电极。中心导体234为向外部导体232的中心延伸的电极。
如图3 (a)及图3 (b)所示,将上述L型同轴连接器IO安装于插座230时,将外部导体232从开口 01插入圆筒部20。由此,圆筒部20的内周面和外部导体232的外周面接触,同轴电缆220的外导体222和插座230的外部导体232经由壳体12电连接。这时,圆筒部20被外部导体232扩张。由此,圆筒部20的内周面与外部导体232的外周面压接,防止L型同轴连接器10从插座230容易脱落的情况。
另外,在外部导体232插入圆筒部20的同时,如图3 (a)及图3 (b)所示,中心导体234插入插口 16的圆筒部48内。由此,中心导体234的外周面和圆筒部48的内周面接触,同轴电缆220的中心导体224和插座230的中心导体234经由插口 16电连接。(效果)
以上构成的L型同轴连接器10如以下的说明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以下,在插入插座230的外部导体232时,利用模式对圆筒部20、226、 326被外部导体232扩展的情况进行说明。图11 (a)是图20的同轴连接器210的模式图。图ll (b)是图21的同轴连接器310的模式图。图11 (c)是图1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模式图。而且,在各模式中,仅记载了壳体12、 212、 312的上半部分。
在同轴连接器210中,如图20所示,在围绕部227与铆接部229之间存在间隙SP1,因此,围绕部227没有被固定。因而,如图11 (a)所示,圆筒部226及围绕部227构成为单臂梁,围绕部227也以比较小的力位移。由此,在将插座230的外部导体232插入同轴连接器210插入时,如图11 (a)的虚线所示,圆筒部226及围绕部227位移较大。其结果,圆筒部226压接于外部导体232的力的大小并不充分,因此,同轴连接器210容易从插座230脱落。
另外,在同轴连接器310中,如图21所示,铆接部329相对于护罩部32压接,因此,护罩部327被固定。因而,如图ll (b)所示,圆筒部326及护罩部327构成为双臂梁,护罩部327如果不施加较大的力就无法位移。即,圆筒部326能够变形的范围狭窄。因而,在同轴连接器310中,为了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230,必须以插座的外部导体232插入圆筒部326内时的该圆筒部326的变形量收容于该狭窄的范围内的方式设计壳体312。因而,同轴连接器310具有需要高精度制作壳体312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在连接于圆筒部20的支承部31与铆接部26之间设置有弹性部33。支承部31与弹性部33呈U字型,并通过弹性变形,能够改变支承部31与弹性部33之间的距离。因而,如图ll (c)所示,圆筒部20及支承部31的构造为, 一端被固定,另一端经由弹性部33被固定。由此,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圆筒部20与同轴连接器210的圆筒部226相比难以变形,与同轴连接器310的圆筒部326相比易于变形。其结果,L型同轴连接器将圆筒部20压接于外部导体232的力容易设定成适当的大小,因此,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上。
另外,以上构成的L型同轴连接器IO如以下的说明能够方便地制作。更详细地说,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如图5所示,背面部39的半径Rl具有圆筒部20的半径R2以下的大小。因此,背面部39能够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通过圆筒部20的开口 01。即,能够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安装背面部39。另外,铆接部26以夹持衬套14并和背面部21对置的方式折弯,固定衬套14和壳体12。因此,在铆接部26折弯前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衬套14的保持部38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露出。因此,能够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将衬套14的保持部38安装在壳体12上。因此,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能够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相对于壳体12安装衬套14。
如上所述,在能够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相对于壳体12安装衬套14时,如图2所示,即使在圆筒部20的开口 02被背面部21覆盖的状态下,也能够相对于壳体12安装衬套14。因而,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能够在一条生产线上连续进行制作如图4所示的壳体12的工序和折弯背面部21的工序。其结果,能够方便地制作L型同轴连接器IO。
另外,根据L型同轴连接器10,如下说明,能够高精度地组装壳体12。更详细地说,在以往的同轴连接器210的制造中,制作图18的状态的壳体212的工序和关闭壳体212的盖部228的工序由不同的操作者进行。更详细地说,壳体212的制作由专门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进行,与此相反,关闭盖部228的工序由非专门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同轴连接器210的生产者)进行。专门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与非专门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相比能够高精度进行关闭盖部228那样的金属加工。因此,在同轴连接器210的制作中,理想是关闭壳体212的盖部228的工序由专门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进行。
但是,从制造成本的观点考虑,专门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进行关闭盖部228的工序不优选。更详细地说,关闭盖部228的工序在衬套214等的安装工序后进行。因此,在同轴连接器210中,要使专门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关闭盖部228,需要在非专业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安装衬套214等后,向专业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提交同轴连接器210的半成品。因此,同轴连接器210的半成品在专业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和非专业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之间来往,制造成本大幅增加。
13另一方面,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相对于背面部21折弯的状态的壳体12,可安装衬套14及插口 16。因此,L型同轴连接器10的生产者购入如图2所示的背面部21折弯状态的壳体12,相对于该壳体12安装衬套14及插口 16,由此,可以制作L型同轴连接器10。因此,折弯壳体12的背面部21的工序由专门进行压力加工的操作者进行。其结果,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能够高精度组装壳体12。
另外,如图4所示,在L型同轴连接器10中设置有凹部32及凸部34。因此,凹部32和凸部34卡合,由此,相对于固定部24铆接部26固定。其结果,即使在铆接部26未铆接的状态,如图2所示,壳体12也能够维持背面部21折弯并覆盖开口 02的状态。(变形例)
L型同轴连接器10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形状。由此,L型同轴连接器IO在其宗旨范围内可以变更。下面,参照

L型同轴连接器10的变形例。图12及图13是其它的组装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的组装途中的分解立体图。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如图6及图7所示,相对于壳体12安装衬套14后,在衬套14上安装插口 16。但是,衬套14及插口 16的安装顺序不仅限于此。例如,如图12所示,也可以在衬套14上安装了插口 16后,如图13所示,在壳体12上安装衬套14。
另外,在衬套14中,如图2所示,在圆筒部41上设置有切口。通过设置这种切口,能够相对于衬套14从Z轴方向的正方向侧安装插口 16。
但是,在衬套14中,在图3 (b)的A的位置,插口 16和外部导体232有可能会短路。更详细地说,在圆筒部41上设置切口时,在该切口的部分,插口 16的背面部50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露出。向具有这种插口16的L型同轴连接器10安装插座230时,在背面部50露出的部分,背面部50和外部导体232接近。其结果,在L型同轴连接器10强力按压在插座230时等,插口 16和外部导体232有可能会短路。
于是,也可以使用图14的外观立体图所示的衬套14'。图14所示的衬套14'在圆筒部41上未设置切口。代替此,衬套14被XZ平面分割成两个。另外,在圆筒部41的下表面和背面部42的上表面之间设置有间隙SP2。以通过间隙SP2的方式将插口 16载置在背面部42上。而且,接合被分割成两个的衬套14'。之后,通过和图12及图13所示的工序同样的工序,将衬套14'及同轴电缆220安装于壳体12上。最后,通过铆接铆接部26、 28、 30,完成L型同轴连接器IO。
在使用图14所示的衬套14'时,在圆筒部41上未设置切口,因此,插口 16的背面部50不会向Z轴方向的正方向露出。由此,即使在L型同轴连接器10强力按压在插座230时等,插口 16和外部导体232也不会短路。但是,在使用衬套14'时,相对于衬套14'安装插口 16后,需要将衬套14'安装于壳体12上。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中,如图2所示,弹性部33将支承部31折弯成U字型而制作,但是,弹性部33的结构不仅限于此。图15是俯视第一变形例的L型同轴连接器10a的图。图16是俯视第二变形例的L型同轴连接器10b的图。
在L型同轴连接器10a中,铆接部26及支承部31为空开间隙SP3设置的板状部件。铆接部26具备弹性部33a。更详细地说,弹性部33a折弯铆接部26的一部分而与支承部31压接。该L型同轴连接器10a也和L型同轴连接器10同样,弹性力可以作用在铆接部26和支承部31间,因此,容易将圆筒部20与外部导体232压接的力设定成适当的大小。其结果,能够以适度的力将L型同轴连接器10a装在插座上或从插座上卸下。另外,在图15所示的L型同轴连接器10a中,弹性部33a的结构为,折弯铆接部26的一部分并相对于支承部31压接,但是,弹性部33a的结构也可以为例如,折弯支承部31的一部分并相对于铆接部26压接。
另外,弹性部33的结构也可以如图16的弹性部33b所示,与壳体12是分体设置的。该弹性部33b为由设置于铆接部26和支承部31之间的高弹体构成的弹性体。该L型同轴连接器10b也和L型同轴连接器10同样,弹性力可以作用在铆接部26和支承部31之间,因此,容易将圆筒部20与外部导体232压接的力设定成适当的大小。其结果,能够以适度的力将L型同轴连接器10b装在插座上或从插座上卸下。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L型同轴连接器10中,如图5所示,从背面部39突出的凸部40和设置于圆筒部20的内周面的凹部卡合,由此,防止衬套14从壳体12脱落的情况。但是,防止衬套14从壳体12脱落的
构成不仅限于此。
图17是俯视第三变形例的L型同轴连接器10c的图。
如图17所示,壳体12在开口 01也可以还具备向圆筒部20的内侧突
出的凸部60。由此,从Z轴方向俯视时,凸部60和衬套14稍稍重合,
由此,防止衬套14从壳体12脱落。
权利要求
1、一种L型同轴连接器,其与同轴电缆连接,且可装在具有中心导体和外部导体的插座上,也可从所述插座上卸下,其特征在于,具有壳体;衬套,其安装于所述壳体;插口,其安装于所述衬套,通过该衬套与所述壳体绝缘同时与所述中心导体连接;弹性部,其中,所述壳体具有圆筒部,其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且一部分形成为切口,并与从该第一开口插入的所述外部导体接触;背面部,其覆盖所述第二开口;支承部,其设于所述圆筒部;铆接部,其从所述背面部延伸,并且以夹持所述支承部且与该背面部对置的方式折弯,所述弹性部设于所述铆接部与所述支承部之间。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部为与所述支承部连接同时与该支承部对置的板状部件,且压接在所述铆接部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接部及所述支承部为空开间隙而设置的板状部件, 所述弹性部为与所述铆接部连接同时从该铆接部折弯且压接在所述 支承部上的板状部件。
4、 如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L型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体由高弹体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以适度的力装卸于插座上的L型同轴连接器。壳体(12)具有圆筒部(20)、背面部(21)、铆接部(26)及支承部(31)。圆筒部(20)为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且一部分形成为切口的圆筒部,并与从第一开口插入的插座的外部导体接触。背面部(21)覆盖第二开口。支承部(31)设于圆筒部(21)。铆接部(26)从背面部(21)延伸,并且以夹持支承部(31)且与该背面部(21)对置的方式折弯。弹性部(33)设于铆接部(26)与支承部(31)之间。
文档编号H01R9/05GK101673908SQ20091017341
公开日2010年3月1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10日
发明者丸山祐市, 幸西克己, 斋藤康治, 桥本进 申请人: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