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0130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可增强电连接器与线缆之间 物理或机械连接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 USB)接口作为一种标准的输入/输出接 口,已被广泛应用于众多电子设备的设计中。世界著名的计算机和通信公司联合成立了 USB 协会(USB-IF),初步设立USB接口规范。USB可以用来连接外围设备如鼠标、键盘、电子记 事本、游戏手柄、控制杆、扫描仪、数码相机、打印机、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内存等等。对于许 多诸如扫描仪和数码相机等装置来说,USB已经成为了标准的连接方式。USB支持3种数据传输速率(1)主要用在人机接口装置(如键盘、鼠标及控制 杆)中的低达1.5兆比特每秒的低速模式传输速率。(2)高达12兆比特每秒的全速模式传 输速率,在USB 2. 0标准之前,该速率为最快的传输速率,并且许多装置的传输速率都低于 该传输速率,全速模式传输速率将USB带宽以先到先传的原则区分开,几个等时装置占用 完带宽的情况也很常见,所有的USB转发器都支持全速模式传输速率。(3)高达480兆比特 每秒(60兆字节每秒)的高速模式传输速率,虽然高速装置一般都指的为USB2.0,并且公告 速度可以高达480兆比特每秒,但是并不是所有的USB2. 0装置都是高速的。高速USB装置 的传输速率通常只有理论值(60兆字节每秒)的一半,其中大多数的高速USB装置的在更 低的传输速率(通常为3兆字节每秒,有时也可达到10-20兆字节每秒)下工作。对一些 装置来说,20兆字节每秒的数据传输速率是足够的,但并不适合所有的装置。然而,在音频 或视频信号的传输中,传输速度往往高达几百兆字节,甚至是IGB or 2GB(1G= 1000兆比 特),所以上述所提到传输速率是不能满足要求的。因此,需要提出更快的连续带宽界面以 达到上述要求。例如=PCI-E (传输速率可达2. 5G每秒)及SATA接口(传输速率可达1. 5G 和3. OG每秒)的传输速率明显超过USB2. 0接口。从电子学角度来看,上述非USB连接器的高速传输速率需要被应用于更广泛的环 境下。然而,这些非USB连接器标准却没有USB连接器标准那样应用广泛,许多便携式装置 上都安装了 USB连接器而不是非USB连接器。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非USB连接器比现 有的USB连接器包含有更多的信号针脚并且体积较大。例如当PCI-E接口被用于提供如此 高的传输速率的话,26个针脚和更宽的卡式结构就限制了快存卡的使用。而SATA接口则需 使用两个连接器一个用于信号传输的7针脚连接器和另外一个用于电源传输的15针脚连 接器。由于这些缺点,SATA接口更多的使用于内部存储而不是外部设备上。现有的USB连接器尺寸小但传输速率低,而其他的非USB连接器(例如PCI-E接 口和SATA接口)传输速率高但尺寸较大。上述两种连接器都不能满足现代高速、小型电气 装置和外围设备的要求。所以有必要提供一种尺寸小、传输速率高的电连接器。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电子装置应用在光学传输中,若将电子信号传输和光学信 号传输的理念结合起来应用来连接器上将会是一个很好的构思,有人已经开始设想这样的既可以传输电子信号又可以传输光学信号的电连接器组件。该电连接器组件包括绝缘本 体、组装到绝缘本体上的金属端子及捆包在一起的且安装到绝缘本体中的光纤。所述电连 接器组件的线缆既包括有与金属端子相连接的芯线又包括与光学元件相连接的光纤。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光纤太脆以至于很容易折断,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线缆连接 器组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之前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将线缆与电连接器之间可靠连接的线缆连接 器组件。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 缘本体、安装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设有管状对接部的金属壳体及包含有信号芯线 和光学芯线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绝缘基部和自绝缘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绝缘舌部, 所述绝缘舌部设有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在绝缘舌 部上的对接部及与对接部相对的尾部,所述管状对接部包覆于绝缘舌部外侧,自所述管状 对接部的后部设有至少一固定件,所述光学芯线包括光纤和增强件,所述信号芯线与导电 端子相电性连接,所述增强件缠绕在固定件上而固定至金属壳体。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 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包含有上盖体和下盖体的金属壳体及线缆,所 述绝缘本体包括绝缘基部和自绝缘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绝缘舌部,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组 装于一起且包覆于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下盖体包括前端管状的对接部和与对接部的底面 及侧面相连的后端第一 U形主体部,所述上盖体包括组装到下盖体的第一 U形主体部上的 倒转的第二 U形主体部,所述金属壳体还包括有一管状对接部,所述管状对接部的后部设 有至少一固定件,所述线缆包含有信号芯线和光学芯线,所述光学芯线包括光纤和增强件, 所述增强件部分暴露于线缆外侧且延伸入上盖体的第二 U形主体部和下盖体的第一 U形 主体部所组装形成的通道中,所述增强件进一步被夹置于绝缘本体的绝缘基部和固定件之 间。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又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 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包围于绝缘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及线缆,所述 绝缘本体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暴露于第一 表面上,所述线缆包括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若干芯线,所述金属壳体后部形成有固定件, 所述线缆进一步包括缠绕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绳状结构的增强件,所述固定件进一步被弯曲 到挤压增强件至定位的程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有益效果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增强件结构 缠绕在所述金属壳体的固定件上,可增强电连接器与线缆之间的电性连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部分立体组装示意图。图4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中的部分增强件缠绕在金属壳体的固定件上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所示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包括连接器IA及与连接器 IA相电性连接的线缆2B。连接器IA包括绝缘本体11及安装于绝缘本体11中的第一端子113和第二端子 114,所述绝缘本体11包括绝缘基部110及自绝缘基部110向前延伸形成的绝缘舌部112, 所述绝缘舌部112低于绝缘基部110。绝缘舌部112的底壁上设有狭槽1120,所述狭槽1120 的前端安装有光学模组12。绝缘基部110的上表面1101在垂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绝缘舌部112的上表面 1121 (第一表面),绝缘基部110的下表面1102与所述绝缘舌部112的下表面1122位于同 一表面上。自所述绝缘舌部112的下表面1122 (第二表面)的前端部分向上凹陷形成有狭 槽1120,自所述绝缘舌部112的前表面(未图示)向后凹陷形成有四个与狭槽1120相通的 通道1124,绝缘舌部112的下表面1122的后端部分向下凹陷形成有四个狭缝1126,所述四 个狭缝1126与狭槽1120相通。所述狭缝1126与通道1124在纵向方向上排成一排。每一个第一端子113包括安装于绝缘舌部112的上表面1121上的扁平的对接部 1132、延伸超出绝缘基部110的后表面的扁平状的尾部1136及收容在绝缘基部110中且连 接对接部1132和尾部1136的固持部(未图示)。第二端子114包括安装于两侧的用来传输信号的两对差分信号端子1141及安装 于两对差分信号端子1141之间的用来防止串音的接地端子1143。每一个第二端子114包括 一安装在绝缘舌部112的上表面1121的后端的弯曲的对接部1142、延伸超出绝缘基部110 的后表面的凹槽状的尾部1146及收容在绝缘基部110中的且与对接部1142和尾部1146 相连的固持部(未图示),所述第二端子114的尾部1146高于第一端子113的尾部1136, 且所述第一端子113的尾部1136与第二端子114的尾部1146相垂直间隔开。光学模组12包括一支撑部122及安装在支撑部122中的四个透镜120,所述透镜 120延伸超出支撑部122的前表面。光学模组12安装于狭槽1120中,所述透镜120安装于 通道1124中,自狭槽1120的下表面上形成有一定位柱1127,所述支撑部122的中间部位形 成有一可与定位柱1127相配合组装的通孔1223,垂直壁1122的后表面上形成有一凹陷部 1128,突出部1222延伸安装于凹陷部1128中。线缆2B包括若干用来传输电信号的信号芯线21、若干用来传输光信号的光学芯 线22及包覆于所述信号芯线21和光学芯线22外围的绝缘外被20。每一个光学芯线22包 括光纤221和用来增强线缆2B强度的增强件222,这样易断的光纤221将不容易被破坏,所 述增强件222的可为尼龙、玻璃纤维等材质制成的绳状结构。信号芯线21分别与第一端子 113、第二端子114的尾部1136,1146相电性连接,所述光纤221连接到透镜120上以达到 与所述光学模组12的连接。线缆连接器组件还包括有一金属壳体13,所述金属壳体13包括下盖体131及与下 盖体131相配合的上盖体132,下盖体131包括前端管状的对接部1311、与对接部1311的底 面和侧面相连的后端的U形主体部1312及与主体部1312的底面相连的线缆固持部1313。 自对接部1311的上表面1310的后端两侧延伸形成有一第一固定件1314和一第二固定件1315,第一、第二固定件1314、1315均为凸片结构,在本实施例中也可称为第一凸片1314和 第二凸片1315,在上表面1310的后端且位于第一固定件1314和第二固定件1315之间的 位置形成有一凸片1316,在本实施例中为第三凸片1316。上盖体132包括一 U形主体部 1322及自主体部1322的两侧壁向前延伸形成的两个锁扣部1324。组装时,第一步,剥除线 缆2B的前段部分绝缘外被以露出所述信号芯线21和光学芯线22,所述信号芯线21焊接到 所述第一端子113和第二端子114上,所述光纤221穿过绝缘本体11的狭缝1126中且连 接到透镜120上。第二步,绝缘本体11插入到对接部1311中。第三步,增强件222连续的 缠绕在凸片1316、第二固定件1315和第一固定件1314上,所述第一固定件1314和第二固 定件1315向下且向内挤压所述增强件222,结果使得增强件222夹接在绝缘基部110和第 一固定件(突出部)1314、第二固定件(突出部)1315之间。然而,必须注意的是增强件222可能直接夹接在第一固定件1314、第二固定件 1315和对接部1311的上表面1310之间。在上盖体132组装到下盖体131的U形主体部 上时,会将部分增强件222夹接于其中。凸片1316安装在上盖体132的上表面的前端缘之 间,且所述凸片1316的几何平面(未图示)邻近第一固定件1314和第二固定件1315的前 端缘且与之相垂直。凸片1316用来调整设置在线缆2B和金属盖体13之间的增强件222的延伸方向。 在其它的实施例中,增强件222可以直接缠绕在凸片1316上,且使得凸片1316沿着对接部 1311的上表面1310向前弯曲以使得所述增强件222夹入其中。接着,增强件222被可靠的 连接到下盖体131上,锁扣部1324锁扣到所述第一固定件1314和第二固定件1315上,线 缆固持部1313包覆于所述线缆2B的绝缘外被20的外侧。
权利要求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设有管状对接部的金属壳体及包含有信号芯线和光学芯线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绝缘基部和自绝缘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绝缘舌部,所述绝缘舌部设有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在绝缘舌部上的对接部及与对接部相对的尾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对接部包覆于绝缘舌部外侧,自所述管状对接部的后部设有至少一固定件,所述光学芯线包括光纤和增强件,所述信号芯线与导电端子相电性连接,所述增强件缠绕在固定件上而固定至金属壳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金属壳体的对接部的后 端中间部位设有一凸片,所述增强件缠绕在所述凸片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凸片结构,所 述增强件为绳状结构,所述固定件中的一个位于所述对接部后端的一侧面上且挤压所述增 强件,所述固定件中的另外一个位于所述对接部后端的另一侧面上且挤压所述增强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和 与第一端子不同高度的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呈扁平状的尾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 凹槽状的尾部,所述第一端子的尾部与第二端子的尾部相垂直间隔开。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舌部的前端安装有与 光纤连接的光学模组,所述增强件为尼龙或玻璃纤维材质。
6.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包含有上盖 体和下盖体的金属壳体及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绝缘基部和自绝缘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 绝缘舌部,所述上盖体和下盖体组装于一起且包覆于绝缘本体的外侧,所述下盖体包括前 端管状的对接部和与对接部的底面及侧面相连的后端第一 U形主体部,所述上盖体包括组 装到下盖体的第一U形主体部上的倒转的第二U形主体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还包 括有一管状对接部,所述管状对接部的后部设有至少一固定件,所述线缆包含有信号芯线 和光学芯线,所述光学芯线包括光纤和增强件,所述增强件部分暴露于线缆外侧且延伸入 上盖体的第二 U形主体部和下盖体的第一 U形主体部所组装形成的通道中,所述增强件进 一步被夹置于绝缘本体的绝缘基部和固定件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是从金属壳体延伸 形成的凸片,所述增强件为缠绕于所述凸片的绳状结构。
8.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于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包围于绝缘 本体外围的金属壳体及线缆,所述绝缘本体设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 所述导电端子的对接部暴露于第一表面上,所述线缆包括与导电端子电性连接的若干芯 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壳体后部形成有固定件,所述线缆进一步包括缠绕于所述固定件 上的绳状结构的增强件,所述固定件进一步被弯曲到挤压增强件至定位的程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有两个且分别 位于所述金属壳体的两侧,所述增强件缠绕于所述固定件上。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固定件之间的位置形成 有一凸片,所述增强件缠绕于所述凸片上。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安装到绝缘本体的若干导电端子、设有管状对接部的金属壳体及包含有信号芯线和光学芯线的线缆,所述绝缘本体包括绝缘基部和自绝缘基部向前延伸形成的绝缘舌部,所述绝缘舌部设有上表面和与所述上表面相对的下表面,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安装在绝缘舌部上的对接部及与对接部相对的尾部,所述管状对接部包覆于绝缘舌部外侧,自所述管状对接部的后部设有至少一固定件,所述光学芯线包括光纤和增强件,所述信号芯线与导电端子相电性连接,所述增强件缠绕在固定件上而固定至金属壳体。
文档编号H01R13/58GK201667435SQ20092027137
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8日
发明者曹备, 詹姆士·M·塞博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