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0941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嵌合确认结构用于实现例如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是否完全嵌合到布置在层叠电路板之间的电路板侧连接器的可视确认。
背景技术
传统上,已经提出了在将安装于柔性扁平电路元件的端部的连接器连接到安装于硬印刷电路板的端部的连接器时使用的各种类型的嵌合确认结构嵌。专利文献I描述一种嵌合确认结构。在该结构中,导电金属的多个端子平行布置在电路板侧连接器中,从而暴露在配合连接器插入端口的内部。扁平电路元件的端子固定保持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上引导件与下引导件之间。两个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电 路板侧连接器的端子与扁平电路元件的多个露出导体在配合连接器插入端口内发生弹性接触,并且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柔性锁定臂上的凸起在位于电路板侧连接器的上壁的空腔部分内发生弹性接合。然后,通过听接合声和可视确认该凸起,使得工作人员能够识别连接器的完全嵌合连接。专利文献2描述了一种用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锁定结构。在这种锁定结构中,锁定片部分设置在一对左和右大致L形形状的柔性腿部的末端,并且锁定释放杆平行于腿部从锁定片部分的左侧和右侧折回。专利文献3描述了一种嵌合确认结构。在这种结构中,开口和倾斜引导肋设置在用于线束连接连接器而不是扁平电路元件的连接器之一的上壁中,并且紧随引导肋的柔性臂和位于该臂的末端处的标记设置在另一个连接器中,使得当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时,使标记位于开口内,该开口用于将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工作人员识别。专利文献4也描述了一种当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时,另一个连接器的不同颜色部分位于一个连接器的开口内的嵌合确认结构。引文清单[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JP-A-2006-85989[专利文献2] JP-A-2003-308924[专利文献3]JP-A-5_343133
[专利文献 4] JP-A-2004-36304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然而,在专利文献I至4所述的传统嵌合确认结构中,例如,如同图11所示的例子,当电路板侧连接器I被固定布置在硬电路板23的一端时,由于另一个电路板封装部分33布置在连接器的前方(后面侧处),此外,如同图12所示的例子,当以一个在另一个的上面的方式布置至少两个上和下电路板23、23’时,由于在左手侧部分和右手侧部分利用连接壁34,将上和下电路板23、23’连接在一起,所以当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嵌合连接到下电路板侧连接器I时,由于上电路板23’、另一个电路板封装部分33以及连接壁34,不能实现从顶部、前侧或者侧面进行可视确认。因此,如图13所示,必须从后侧(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插入方向)或者从后侧处的斜上位置可视确认两个连接器1、2’是否被正确地嵌合在一起。从后侧处的斜上位置进行可视确认产生的问题是,难以通过查看其外观可视确认两个连接器是否被正确地嵌合在一起。此外,通过可视确认如专利文献3所述的有标记的臂或者如专利文献4所述的不同颜色外壳的运动来确认正确的连接器嵌合连接的方式导致的问题是带来的成本变高。“后侧”是指当将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末端侧称为前侧,而将扁平电路元件14被导出的方向称为“后侧”时这样的情况。因此,本发明的一个优点是提供一种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在将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嵌合连接到电路板侧连接器的过程中,简单地并以确定的方式从相对于嵌合连接方向倾斜的方向上可视确认正确的连接器嵌合连接,此外,该结构具有简单并且 低成本的构造。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该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设置在电路板上;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扁平电路元件处,并且被构造成插入待嵌合的第一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包括确认部分,该确认部分设置在第一连接器的外壳处;确认开口,该确认开口设置在第二连接器的外壳中;以及肋,该肋设置在确认开口内,其中,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从第二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后侧的斜上位置、通过确认开口观看的视线方向上,确认部分的高度等于肋的高度,并且确认部分和肋位于同一条线上。嵌合确认结构可以还包括锁定臂,该锁定臂设置在第二连接器的外壳内;外保护壁,该外保护壁设置于第二连接器的外壳上,并且分别布置在锁定臂的左侧和右侧;以及锁定凸起,该锁定凸起设置在第一连接器的外壳上。一对确认开口可以分别设置于锁定臂与外保护壁的左侧之间以及锁定臂与外保护壁的右侧之间。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插入方向上,与锁定凸起相比,肋可以布置在后侧。确认部分可以是第一连接器的外壳的直边缘。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插入方向将直边缘与肋的前缘相连接的直线可以与与视线方向相同,并且,在视线方向上观看,前缘可以位于直边缘上。直线与插入方向之间的角可以在30度到35度的范围内。在第一连接器的上方或者设置在第一连接器的上方和侧面,可以设置至少一个其他结构。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当对电路板侧连接器(第一连接器)和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第二连接器)的正确嵌合的确认被横卧于其前面的其他部分妨碍,或者从与工作人员所在的位置相关的顶部不能实现时,通过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后侧的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所述确认开口,当电路板侧连接器的外壳与肋处于相同高度并且位于同一条线上时,两个连接器的完全嵌合被确认,而当电路板侧连接器在前后方向上在不同高度与肋间隔开时,检测到两个连接器的不完全嵌合。仅当从位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后侧的斜上位置观看确认开口时,外壳的一部分与肋一致。例如,当直接从上方观看确认开口时,外壳的一部分和肋在前后方向被稍微分离。实际上,外壳的一部分和肋不接触在一起。根据本发明,当两个连接器的嵌合确认因为被其他部分阻挡而不能从前面实现对并且因为工作人员所在的位置也不能从上方直接实现时,通过从后侧处的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所述确认开口,实现对两个连接器的嵌合确认,并且通过可视确认一个连接器的外壳的一部分与另一个连接器的肋在确认开口内互相一致,能够简单地并且以安全的方式检测两个连接器的完全嵌合连接,并且具有简单低成本构造。根据本发明,具有一对左和右确认开口的大致框形形状臂保护壁位于锁定臂的外周上,并且利用大致框形形状臂保护壁,保护锁定臂免受到外部干扰。当直接从其上方观看两个连接器的嵌合状态时,利用锁定臂与锁定凸起的接合,可以检测两个连接器的完全嵌 合。然而,锁定臂与锁定凸起的接合不能从后侧处的斜上位置被可视确认。直到与锁定凸起相比位于后侧的肋与外壳的一部分一致,连接器才嵌合在一起。通过同时可视确认左和右确认开口,检测到连接器倾斜插入。在倾斜插入时,电路板侧连接器的位置在左和右确认开口之间的前后方向上不一致而要位移。根据本发明,通过同时可视确认一对左和右确认开口,可以检测连接器的倾斜嵌合连接。此外,不是通过锁定臂与锁定凸起的接合,而是利用当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时与锁定凸起相比位于更后侧的肋,能够以安全的方式实现当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时的可视确认。此外,通过延伸至外壳的臂保护壁设置确认开口,可以制造结构简单、重量轻的连接器结构,并且可以节省树脂材料资源。此外,通过使臂保护壁以大致框形方式留在确认开口的外周上,还可以一并实现对锁定臂的保护。根据本发明,尽管不能物理地从上方或者从上方和侧面实现连接器嵌合确认,但是根据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构造,可以以安全方式可视确认连接器是否被完全嵌合在一起,并且因此,不产生问题。


图I是从斜上位置观看时,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的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示出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在一起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图3是不出扁平电路兀件侧连接器的形态的透视图。圆圈内的图是扁平电路兀件侧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平面图。图5是沿图4中的线A-A截取的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的剖视图。图6是示出电路板连接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从斜上位置观看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被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透视图。圆圈内的图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示出电路板连接连接器被完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是示出从斜上位置观看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被完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的透视图。圆圈内的图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10是示出从斜上位置观看的未在其中设置嵌合确认肋的例子的透视图。圆圈内的图是主要部分的放大图。图11是示出电路板侧连接器的配置例子的透视图。图12是示出电路板连接器的另一个配置例子和连接器的嵌合状态的后视图。图13是沿图12的线B-B截取的剖视图。参考符号清单 I 电路板侧连接器2 :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3 :外壳4 :锁定臂5 :臂保护壁6:上开口9 :肋11 :锁定凸起23 电路板23’ 电路板28 :外壳29 :外壳横线33 :其他电路板封装部分34 :连接壁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至9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的实施例。图I示出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I被嵌合到电路板侧连接器I之前,从位于后侧斜上位置观看时连接器1、2的状态。电路板侧连接器I和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构成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如图I所示,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如箭头所示向前嵌合到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构造中,该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是这样的,使得在框形臂保护壁5与锁定臂4之间,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由绝缘树脂形成的外壳3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设置的柔性锁定臂4的左手侧和右手侧的每一侧上,设置上开口(确认开口)6 ;比锁定臂4宽的前开口 7设置在臂保护壁5的垂直前端壁5a中,从而与上开口 6连通;当倾斜向上观察时,间隙6a单独形成于开口 7的左手侧边缘和右手侧边缘7a之间与锁定臂4的左手侧部分与右手侧部分4a之间;并且,在锁定臂4的侧部分4a与臂保护壁5之间的上开口 6内,用于确认相对于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嵌合位置的一对左肋和右肋9设置在外壳3的底壁8的上表面上。如图1、2所示,锁定臂4是传统上已经存在的,并且具有从外壳3的底壁8升起的大致L形形状的柔性腿部4a ;连接腿部4a的前端的连接片4b ;从连接片4b延伸到后侧的框状的锁定释放部分4c ;以及设置在锁定释放部分4c宽度方向的中心中的锁定空腔部分4d。当连接器1、2 二者被嵌合在一起时,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由绝缘树脂形成的外壳28的上壁10上的锁定凸起11与锁定空腔部分4d发生接合。臂保护壁5定位在锁定臂4的外周上,其位置稍微高于锁定臂4,并且包括左斜侧壁和右斜侧壁5b以及连接两个侧壁5b的前端壁5a。各侧壁5b —体地接续到外壳3的上壁12的前端,从而与前端交叉。外壳3在左右方向上具有横向细长矩形形状,并且包括水平上壁12、左垂直侧壁和右垂直侧壁13、后壁35以及下水平底壁8 (图2)。与其他壁部分12、13相比,底壁8更向前延伸。沿底壁8的下表面布置扁平电路元件14,并且在扁平电路元件14的前端部分的下表面上,以相等间隔平行布置多个露出导体(未示出)等。扁平电路元件14被外壳3的底壁8和绝缘树脂的大致凹槽状的盖15固定保持,并且盖15被凸起17固定在在其两个侧壁中与空腔部分16发生接合的外壳侧壁13上。
电路板侧连接器I在上壁10与下壁(底壁)18之间具有连接器插入空间19。导电金属的多个平行端子20的弹性接触部分(未示出)在连接器插入空间19内布置在下壁18的上表面上,并且当两个连接器1、2嵌合在一起时,弹性接触部分与露出的相应导体发生弹性接触,从而使两个连接器1、2电连接在一起。在图I中,参考编号21表示用于每个端子20的上布置槽(端子槽)。电路板侧连接器I在其左金属片和右金属片22处固定在电路板23上(图2),并且端子20通过焊接连接到电路板23上的印刷电路(未示出)。由于同一个连接器2可以滑动插入电路板连接器I中,所以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还被称为滑块。电路板23是硬(刚性)印刷电路板(PCB)。采用柔性扁平电路(FFC)或者柔性印刷电路(FPC)作为扁平电路元件14。图3是单独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外壳3的透视图。外壳3的底壁8上的凸起部分被布置为,面向锁定臂4的下侧和位于锁定臂4之外的臂保护壁5。上开口或者确认开口 6分别位于锁定臂4的左腿部4a与左侧壁5b以及右腿部4a与右侧壁5b之间。拱形弯曲臂部分24 —体地设置在臂保护壁5的倾斜侧壁5b的下侧上,并且其下设置有间隙。电路板侧连接器插入间隙(空间)25位于拱形壁部分24的下表面与底壁8的上表面之间。嵌合位置确认肋9 一体地接续到拱形壁部分24的基部(根部)的内侧。每个肋9都具有垂直前端面9a和相似内表面9b以及水平上端面9c。肋9的底部整体接续到外壳3的底壁8的上表面。与相应拱形壁部分24相比,肋9的上表面定位的较低。臂保护壁的前端中的前开口 7位于肋9的前面,从而面向它。图4是单独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外壳3的平面图。在图4中,参考编号4、5、24、6、9和8分别表示锁定臂、臂保护壁、拱形壁部分、上开口、肋以及外壳底壁8。与臂保护壁5的侧壁5b相比,拱形壁部分24形成得更为向内并且更宽。壁部分24的内表面垂直,并且恰好在前后方向是直的并且平行于锁定臂4的腿部4a。肋9和锁定臂4的腿部4a彼此邻接,并且其间限定有细小间隙26。臂保护壁5的前端壁5a比底壁8的前端更稍微向前凸起。尽管上开口 6设置在开口 3的前半部分中,所以上开口 6与外壳3的后半部分中的开口 27连通,并且后半部分开口 27延伸到外壳3的后端的附近。
图5是沿单独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外壳3的图4中的线A-A截取的剖视图。肋9具有短小、大致矩形的柱体形状,并且将肋9的高度H设置为以当在后侧从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时,当它被完全嵌合到配合连接器时,等于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外壳28的高度。外壳28的高度几乎是图1、2所示的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外壳28的上壁10的上表面的高度,即,沿外壳的纵向延伸、比图I所示外壳28的端子槽21更稍微向后的直线部分(确认部分)29的高度。肋9的上端面9c定位为比拱形壁部分24的水平下表面24a的略低,并且下表面24a与臂保护壁5的垂直前端壁的下表面定位于同一个水平。臂保护壁5的上表面和外壳3的上表面在几乎相同高度互相连续。指向下的爪部分30设置在外壳3的底壁8的前端处。细长引导凸起31形成于底壁8的前半部分的左侧和右侧上,从而从其向下悬挂。圆凸部分32设置在底壁8的后部,以向下凸起,从而与扁平电路元件14 (图2)的孔部分和盖15的孔部分产生接合。扁平电路元件14沿底壁8的下表面放置,从而保持在下表面与盖15之间。扁平电路元件14的前端与爪部分30的后端面 发生对接,并且扁平电路元件14的左侧边缘和右侧边缘被定位和引导,从而沿左细长引导凸起31和右细长引导凸起31的内表面延伸。外壳的前半部分内的上开口(确认开口)6与外壳的后半部分内的开口 27连通。在图4中还示出,外壳的前半部分内的上开口 6在框形臂保护壁5内与锁定臂4的间隙内垂直向下延伸至外壳底壁8为止,并且外壳的后半部分内的开口 27也向下延伸到外壳底壁8。图6是示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嵌合到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中途的状态的侧视图,并且图7是示出在后侧从斜上位置观看时,在两个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中途的状态的透视图。“在后侧从斜上位置观看”的表述是指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后侧的斜上位置看该连接器。可视确认方向E (视线方向)由图6中的箭头示出。可视确认方向E是从斜上位置成锐角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插入电路板侧连接器1,从而嵌合在其上的方向交叉的方向。在本实施例中,该锐角通常是相对于插入和嵌合方向(水平方向)在30°到约35°的范围内的角。换句话说,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与电路板侧连接器I完全嵌合的状态下,连接外壳横线29与垂直前端面9a的直线与插入方向之间的角在30°至35°的范围内。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与电路板侧连接器I完全嵌合在一起的状态下,该直线处于可视确认方向E上。在图6等中,省略示出电路板23 (图2)。如图6所示,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外壳底壁8和放置于底壁8的下表面上的扁平电路元件14的端部首先插入上外壳壁部分10与下外壳壁部分18之间限定的连接器插入空间或者端口 19内,并且扁平电路元件14的端部的下表面上的露出导体与下外壳壁部分18上的端子20的弹性接触部分将要发生接触或者发生初始接触。当在图6中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观察图7中的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锁定臂4的左手侧和右手侧上的上开口 6时,如平行点划线a、b所示,可以看到图I所示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外壳28内的端子槽21的后端和在其后侧恰好靠近端子槽21放置的外壳横线29,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肋9的前面彼此分离开,由此确认两个连接器1、2还未被嵌合在一起。如图5所示,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侧部,肋9位于细长引导凸起31 (图6)的后端的上方。在图6、7中,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前端与肋9的后面分离开。
如图8、9所示,当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完全嵌合在电路板侧连接器I时,可以看到在端子槽21后面的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外壳28中恰好靠近端子槽21放置的外壳横线29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肋9的前端9a —致,从而如图9所示,外壳横线29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上开口 6内的锁定臂4的左手侧和右侧上的前端9a处于相同高度,从而,确认连接器1、2完全嵌合在一起。图9是以箭头E所示的方向观看的视图。在图8中,肋9定位于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前端侧。当在后侧从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时,如图9所示,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外壳前端28a实际上与肋9的前端9a对接或者接触的位置被看作肋9的前端9a处的横线,该横线与横卧在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连接器嵌合方向上的中间部分的外壳横线29a —致从而位于相同高度。图10示出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确认开口 6内未设置肋9 (图9)的例子。在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完全嵌合到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情况下,在确认开口 6内可视确认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开口 28内的端子槽21和恰好靠近其后侧的端子槽21横卧的外壳横线29。然而,由于外壳横线29的位置的基准不清楚,所以尽管能够确认外壳8的位置,但是仍难以确定连接器1、2 二者是否完全嵌合在一起。在这方面,肋9 (图9)的作用重要。 在如图7所示的将连接器嵌合在一起的中途,电路板侧连接器I上的锁定凸起11(图I)没有与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锁定臂4的矩形空腔部分4d接合或者没有完全接合。当如图9所示,连接器完全嵌合在一起时,锁定凸起与锁定臂4中的空腔部分4d发生完全接合。然而,通过从斜上位置可视确认所述确认开口,工作人员不能确认锁定凸起11与锁定臂4内的空腔部分4d的接合。由于与锁定臂4内的空腔部分4d相比,肋9定位得更向后,所以从斜上位置能够可视确认肋9。当两个连接器嵌合在一起时,与锁定臂4内的空腔部分4d或者锁定凸起11相比,肋9需要更向后布置。自然地,需要使确认开口 6与肋9所处的位置开口成一样宽。在图2所示的电路板23中,如图11示出的例子所示,另一电路板封装部分(另一部分),例如电子部件、连接器或者继电器的类型,以与电路板侧连接器I基本相同的高度或者更高的高度布置在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后侧。在图2所示电路板23的上侧上,如图12、13示出的例子所示,布置有其上安装了另一个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另一个电路板23’,并且上电路板23和下电路板23’通过左手侧连接壁34和右手侧连接壁34 (其它结构)连接在一起。还能够利用连接支柱代替连接壁34,将上电路板23和下电路板23’在重要部分(优选地,侧部分)连接在一起。电路板23的布置并不局限于两个上和下电路板23 —上一下层叠在一起的构造,因此,还可以布置两个以上的电路板,以便逐个重叠。例如,当电路板23以例如三级重叠时,可以从确认开口 6上方的斜上位置实现对位于下级和中间级的连接器1、2的嵌合的可视确认。此外,在图11所示的单个电路板23上布置电路板侧连接器I和其他部件33,在电路板侧连接器I上没有放置另一个电路板23’而是放置其他部件或者其他结构的情况下,利用嵌合确认开口 6,通过从斜上位置可视确认,能够检测到连接器与连接器的嵌合。此外,即使在根据工作人员所处的地方,难以从上方确认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嵌合到单个电路板23上的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这种情况下,在后侧从斜上位置仍可以有效地可视确认在确认开口 6中看到了什么。
在该实施例中,尽管在电路板侧连接器I内的端子槽21后方恰好靠近该端子槽横卧的外壳横线29被描述为是与肋9对齐的部分,但是肋9的纵向长度或者高度可以根据要求设置成为除了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外壳28上的外壳横线29之外的其他部位。例如,比图I所不外壳横线29更向后横卧的外壳横线36能够用作确认部分。外壳横线29由外壳3上的阶梯部分、交叉部分的端部产生。能够根据(基于)从斜上位置的可视确认角,按需要设定肋9的高度H和纵向长度。当没有与竖直方向水平或者垂直,而是与水平方向垂直或平行布置电路板23时,由斜侧方位置来实现从斜上位置的可视确认。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方便,描述成另一个部分位于电路板侧连接器I的上方。此外,在没有设置一对左和右确认开口 6,而是仅仅设置左确认开口 6或右确认开口 6的同时,通过同时可视确认左和右两个确认开口 6,能够检测到两个连接器1、2的倾斜嵌合。例如,能够检测到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2的左端向前定位,而右端定位在后侧的倾斜嵌合。本申请基于2010年3月26日提交的第2010-072777号日本专利申请,在此通过 引用并入该专利申请的内容。工业实用性当布置多个电路板以使逐个层叠时,根据本发明的电路板连接连接器嵌合确认结构能够被用于可视确认扁平电路元件侧连接器是否被完全嵌合连接到布置在电路板之间的电路板侧连接器。层叠的多个电路板可以被安装在电接线盒或者接线箱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连接电路板的连接器的嵌合确认结构,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以及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设置于扁平电路元件处,并且被构造成插入待嵌合的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嵌合确认结构包括 确认部分,该确认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外壳处; 确认开口,该确认开口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外壳中;以及 肋,该肋设置在所述确认开口内, 其中,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后侧的斜上位置、通过所述确认开口观看的视线方向上,所述确认部分的高度等于所述肋的高度,并且所述确认部分和所述肋位于同一条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嵌合确认结构,还包括 锁定臂,该锁定臂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外壳内; 外保护壁,该外保护壁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器的所述外壳上,并且分别布置在所述锁定臂的左侧和右侧;以及 锁定凸起,该锁定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外壳上, 其中,一对确认开口分别设置于所述锁定臂与所述外保护壁的所述左侧之间以及所述锁定臂与所述外保护壁的所述右侧之间,并且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与所述锁定凸起相比,所述肋布置在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嵌合确认结构,其中 所述确认部分是所述第一连接器的所述外壳的直边缘,并且 在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所述插入方向上将所述直边缘与所述肋的前缘相连接的直线与所述视线方向相同,并且,在所述视线方向上观看,所述前缘位于所述直边缘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合确认结构,其中 所述直线与所述插入方向之间的角在30度到35度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嵌合确认结构,其中 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上方或者在所述第一连接器的上方和侧面处,设置至少一个其他结构。
全文摘要
一种嵌合确认结构,包括第一连接器内的确认部分和第二连接器内的确认开口。肋设置在确认开口内。在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完全嵌合的状态下,在从第二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后侧的斜上位置、通过确认开口观看的视线方向上,确认部分的高度等于肋的高度,并且确认部分和肋位于同一条线上。
文档编号H01R13/627GK102834982SQ201180016210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5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6日
发明者大山幸一 申请人: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