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进入和改善接地的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54207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抑制进入和改善接地的同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地涉及同轴电缆连接器,并具体地涉及能将同轴电缆连接到端子的同轴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由于CATV系统中数字信号的出现,呈信号干扰形式的较差图像质量而发生客户抱怨的上升,信号干扰造成被称为“覆瓦(tiling)”等的现象。这种性质的抱怨导致在CATV系统中操作者必须派遣技术人员来解决问题。经常由技术人员报告说问题的起因是松开的F型连接器接头。F型连接器接头可由于许多原因而松开;有时,它们由于系统操作者的安装规则,即,禁止在屋里、在客户设备上使用扳手而没有适当地紧固。其它时候,屋主会在技术人员离开之后重新定位设备并可能没有充分地固定F型连接器。此外,某些人声称F型连接器联接件是由于振动和/或热和冷循环而松开。无论如何,不适当安装的连接器会导致较差的信号传递,这是因为沿装置之间的电气路径存在间断,从而导致射频(“RF”)信号的泄漏。这种泄漏可以呈信号溢出的形式,其中RF能量辐射到连接器/电缆结构以外。替代地,RF泄漏可以呈信号进入的形式,其中来自外部源的RF能量可进入连接器/电缆结构,从而引起导致不可接受的图像的信噪比问题。F型连接器通常取决于F型阳连接器接口和F型阴连接器接口之间的紧密接触。如果为了某些原因,诸如在松开的F型阳联接件的情况下允许将连接器接口彼此拉开,则会产生接口“间隙”。这种间隙可以是如前所述的RF泄漏的位点。通常,在F型阳联接件松开的情况下,该构造允许两个不同的信号进入路径。从联接件孔和连接器本体之间的F型阳联接件的“后面”找到一条路径。当联接件松开时,允许连接器本体松动,从而产生间隙,在连接紧密时这些间隙先前是固定的。通常,这些间隙允许沿相对平直的线的信号路径。在F型阳联接件的沿互连螺纹系统的螺旋路径的“前面”找到另一路径。在松开的状况下,螺纹系统内的公差允许信号进入,这是因为螺纹的侧面并不紧密地配合到足以提供适当的屏蔽。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信号进入和接地的问题,已提出许多方法,包括美国专利第7,114,990 号(Bence 等人)、第 7,479,035 号(Bence 等人)、第 6,716,062 号(Palinkas 等人)以及美国专利申请2008/0102696 (Montena)。此外,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F型联接件松开的问题,已提出其它方法,包括由凤凰通讯技术国际公司(Phoenix CommunicationsTechnologies International (PCT))生产的锁紧垫圈的设计,称为DRS和TRS连接器。然而,仍需要同时解决这些问题的、改善的连接器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将同轴电缆的端部联接于端子的同轴连接器。该同轴连接器包括中空本体,该中空本体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和在后端部和前端部之间延伸的内表面,该内表面限定纵向开口。同轴连接器还包括管状凸柱,该管状凸柱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中空本体的纵向开口内。管状凸柱包括前端部、后端部、与后端部相邻的管状柄部以及与前端部相邻的凸缘,其中,凸缘的外径大于管状柄部的外径。此外,同轴连接器包括联接螺母,该联接螺母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及径向向内的颈环,该颈环具有形成于其内的圆形孔。圆形孔的直径小于管状凸柱的凸缘外径,且径向向内的颈环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与管状凸柱的凸缘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配合。同轴连接器还包括密封构件,该密 封构件设置在径向向内的颈环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与中空本体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之间。密封构件沿轴向被径向向内的颈环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与中空本体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挤压。将在以下详细说明中阐述其它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这些特征和优点部分可从说明书中容易地理解到或通过对本发明的书面说明书及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述的实施例进行实践而认识到。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一般描述和以下详细描述两者都只是示例性的,并且它们旨在提供用于理解所要求保护主题的本质和特性的概观或框架。包括附图以提供进一步理解,附图包含在该说明书中并构成该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且与说明书一起来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和操作。


图I示出在与端子或端口适当配合的状态下的、现有技术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图2示出在与端子或端口不适当配合(也被称为“松开”)的状态下的、图I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图3示出在未安装状况下的、另一现有技术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以示出0形环的使用;图4示出安装在同轴电缆上的、文中公开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图4A示出图4中所示连接器的一部分的放大图;图5示出安装在同轴电缆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的、图4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图6示出安装在同轴电缆上并部分固定到端子或端口的图4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图7示出连接器的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连接器包括替代的接地构件,并安装在同轴电缆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图7A示出在图7中所示的连接器上示出的、替代的接地构件的侧视立体图和示意端视图;图8示出连接器的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连接器包括具有偏移螺纹的联接螺母,并安装在同轴电缆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图8A不出图8中所不的连接器的后部不意端视图;图9示出安装有可选的转矩辅助装置的图4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图10示出图9中所示的可选转矩辅助装置的示意端视图;图11示出包括修改的凸柱的连接器的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图IlA示出图11中所示的凸柱的前部示意端视图;图12示出连接器的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连接器包括设置在联接件、凸柱和本体之间的密封构件;·
图13示出连接器的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连接器具有联接螺母,该联接螺母具有径向向内偏置的前端部和多个槽;以及图14示出具有至少部分不圆的内表面的联接螺母的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前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将参照附图中所示的示例详细描述同轴连接器的实施例。只要有可能,在所有附图中都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参照图1,现有技术的同轴连接器10具有联接螺母20、凸柱30、本体50以及压缩环55。同轴连接器10是轴向压缩型同轴连接器,且同轴连接器10至同轴电缆11的连接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在图I中示出处于附连的、压缩状态的同轴连接器10。当适当拧紧到端口 40时,凸柱面32和端口面42之间的间隙“G”完全闭合。换言之,凸柱面32和端口面42紧密接触。图2示出图I的同轴连接器10和端口 40,其中,同轴连接器10的联接螺母20未完全拧紧,由此允许凸柱面32和端口面42以间隙“G”间隔开。所得的间隙“G”和本体50与联接件20的内部结构之间的间隔产生相对无阻塞的进入路径“P1”。RF (射频)信号进入沿此路径行进到连接器接口内,从而会产生不期望的电干扰。射频进入路径未受到诸如O形环57之类的非导电材料的阻碍。当联接件20的内螺纹部抵靠端口 40的外螺纹部而不受载时,产生次级进入路径“P2”。所述次级进入路径“P2”由联接件20的先导孔21与端口42的外表面之间的相对较大机械间隔来支持。允许连接器10的本体50和凸柱30倾斜到不与端口 42完全轴向对准,从而致使本体50和凸柱30受限地、偶然地与联接件20接触,进而造成不可靠的有限数目的电气接地路径点。图3示出在未安装状况下的、另一现有技术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该图示出在本领域中已知和实践的O形环的使用。O形环80如所示在“A”处沿径向被挤压(与沿轴向被挤压不同),并且通常用作湿气屏蔽件。允许O形环80有轴向间隔,以确保联接件120可转动。这种必要的间隔允许联接件120作受限的轴向运动,并允许联接件120的环形肩部121与凸柱123的环形肩部122间隔开。所述间隔开造成如前所述那样相对无阻碍的进入路径的状况。图4示出安装在同轴电缆11上的、文中公开的同轴连接器150的局部剖视图。同轴连接器150包括联接螺母160、凸柱170、密封构件180和本体190。联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体190较佳地由诸如黄铜的金属材料制成,并可选地镀有诸如镍或锡的导电的耐腐蚀材料。本体190较佳地是中空本体,该中空本体包括前端部192、后端部194和在后端部和前端部之间延伸的内表面(未示出),该内表面限定纵向开口。凸柱170较佳地是管状凸柱,该管状凸柱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本体190的纵向开口内。凸柱170包括前端部172 (包括面向前的凸柱面)、后端部(未示出)、与后端部相邻的管状柄部(未示出)以及与前端部172相邻的凸缘174,其中,凸缘174的外径大于管状柄部的外径。此外,联接螺母160包括前端部162和后端部164,以及径向向内的颈环166,该颈环具有形成于其内的圆形孔。形成于径向向内的颈环内的圆形孔的直径小于凸柱170的凸缘174的外径。径向向内的颈环166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65可转动地与凸柱170的凸缘 174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75配合。密封构件180设置在径向向内颈环166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63和本体190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95之间。密封构件180较佳地是O形环,该O形环较佳地由诸如EPDM(三元乙丙橡胶)的弹性体材料制成。如图4中所示,本体190和联接螺母160的内部结构限定容纳密封构件180的环形空间。该环形空间构造成以由“A”标示的轴向方式对密封构件180预加载(与图3中所示的现有技术的O形环的使用不同)。换言之,密封构件180沿轴向受到径向向内的颈环166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63和本体190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95的挤压。尽管密封构件180执行环境密封的功能,但现在它还用于将联接螺母160向前推抵凸柱的凸缘174,以有助于电气接地。与精度结合设计的联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体190之间的装配限制从连接器的联接件系统的后面进入的射频信号进入路径。由联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体190的并置所限定的加大盘旋的射频进入路径“P”用作抵抗射频信号进入的另一屏蔽件。如图4中进一步所示,本体190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95和前端部192的外径大于密封构件180的外径。此外,在径向向内的颈环166的后面,联接螺母160包括向后延伸的环形部168,该环形部具有形成于其内的圆形孔。向后延伸的环形部168内的圆形孔的直径大于形成于径向向内的颈环166内的圆形孔的直径,且向后延伸的环形部168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本体190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并沿周向围绕该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较佳地,联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环形部168内的圆形孔以及本体190的沿周向由联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环形部168所围绕的部分的外径分别大于凸柱170的凸缘174的外径。较佳地,密封构件180的外径也大于凸柱170的凸缘174的外径。较佳地,密封构件180的外径不与联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环形部168的内表面接触,而环形间隙在密封构件180的外径与联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环形部168的内表面之间延伸。环形间隙允许密封构件180在其受到轴向挤压时径向向外挠曲。在图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沿轴向受到径向向内的颈环166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63以及本体190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95挤压的密封构件180不与凸柱170接触(与图12中所示的以及下面所述的实施例不同)。较佳地,并如图4中所示,本体190的沿周向由联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环形部168所围绕的部分包括位于其外表面上的多个接触点196,其中,接触点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联接螺母160的向后延伸的环形部168的内表面接触。例如,在较佳实施例中,接触点196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几何形状的突出部,诸如菱形、正方形或圆形的突出部。在特别较佳的实施例中,并如图4中所示,本体190的外表面上的接触点196包括滚花的外表面。凸柱的凸缘174较佳地也在其外表面上包 括多个接触点177,其中,接触点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联接螺母160的内表面接触。例如,在较佳实施例中,接触点177包括径向向外延伸的几何形状的突出部,诸如菱形、正方形或圆形的突出部。在特别较佳的实施例中,并如图4中所示,凸柱的凸缘174的外表面上的接触点177包括滚花的外表面。在图4A中示出这些结构的放大图。当连接器处于松开状况下时(例如图6中所示),通过滚花或其它手段使径向向外延伸的几何形状的突出部形成为凸柱的凸缘174和本体190周围的接触点使连接器部件的径向结构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大,从而限制从连接器的联接件系统的背面的射频信号进入路径。接触点177和/或196还用于通过以下方式来干扰射频信号进入,即,以大致类似于在雷达反射船和飞行器上采用的LO技术(不易发现技术)多平面的使用的方式分散伪射频信号。在射频消声腔技术中找到另一种类似于此方法的技术。图5示出图4中所示的连接器150的局部剖视图,该连接器安装在同轴电缆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 40。在此状况下,通过将适当的转矩施加于连接器的联接件160,所有进入路径完全被屏蔽。转到图6,示出图4中所示的连接器150和端口 40,其中,连接器150的联接件160未完全拧紧,由此允许端口面42和凸柱前端部172 (包括凸柱面)以间隙“G”间隔开。如前所述,密封构件180不仅执行环境密封的功能,还用于将联接件160向前推抵凸柱的凸缘174,以有助于电气接地。与精度结合设计的联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体190之间的装配限制从连接器联接件系统的背面的射频信号进入路径。当连接器如所示处于松开状况时,通过滚花或其它手段形成凸柱170周围的多个接触点177和本体190周围的多个接触点196使连接器部件的径向结构之间的接触压力增大。还通过联接件/本体/凸柱构造的加大盘旋来阻挠射频信号进入路径。这是特别有用的,因为当沿在此规定的方向呈现多个尖锐变化时,射频信号往往削弱。通过限制或阻塞联接螺母的前端部的内孔(或先导孔167)与端口 40的主直径端口螺纹44之间的直径上的间隔来实现对联接件系统的端口侧的射频进入路径的附加阻挠。通过限制或阻塞联接件160的螺纹169与端口 40的小径端口螺纹44之间的直径上的间隔来实现对联接件系统的端口侧的射频进入路径的进一步阻挠。图7示出连接器150的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连接器包括导电接地构件300,并安装在同轴电缆11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 40。接地构件300较佳地压配到联接螺母160的先导孔167内,并包括多个径向向内偏置的指部,这些指部提供联接螺母160和端口 140之间的电气和机械连接。接地构件300较佳地由诸如铍铜的金属材料制成,并可以可选地镀有诸如锡的导电耐腐蚀材料。替代地,接地构件300可以是卷簧,或替代地,接地构件300可以是导电弹性体。图7A示出包括径向向内偏置的指部303的导电接地构件300的侧向立体图和示意端视图。如图7A中所示,接地构件300可以是C形的,并包括可选的径向延伸的槽301。替代地,接地构件300可整个沿周向围绕先导孔167 (未示出)。图8示出连接器150’的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该连接器包括具有偏移内螺纹161的联接螺母,并安装在同轴电缆11上并完全固定到端子或端口 40。偏移内螺纹161在与联接螺母160’的中心轴线平行的轴线处形成于联接螺母160’内,但与联接螺母160’的中心轴线径向移位,因而,联接螺母160’在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的环形厚度沿周向围绕联接螺母160’变化。例如,如图8中所示,联接螺母160’在A’处的环形厚度大于联接螺母160’在B’处的环形厚度。较佳地,联接螺母160’具有沿周向围绕先导孔167变化的环形厚度(参见图8A,示出图8中所示的连接器的后部示意端视图),因而,先导孔167周围的联接螺母160’的最大环形厚度是比先导孔167周围的联接螺母160’的最小环形厚度大至少10%,更佳地大至少20%,并甚至更佳地大至少30%。这样的作用是有意使连接器150’与端口 40不对准,从而将电缆中心导体(未示出)推到侧向受载的状况。在侧向受载的状况下,镀铜钢制成的中心导体受迫起到弹性件的作用,并由此施加加强联接螺母160’的螺纹与端口 40的螺纹44之间的径向接触的力,从而确保电气接地路径。图9示出连接器150和可选的转矩辅助装置400的局部剖视图,其中,转矩辅助装置400安装在连接器150上,并与联接螺母160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并沿周向围绕该至少一部分。图10示出转矩辅助装置400的示意端视图。转矩辅助装置400较佳地由诸如乙缩 醛之类的塑料材料来制成,并通过提供对联接件系统的改善的指部抓持来允许连接器在可接近性有限的状况下更适当地安装到端口上。如图10中所示,转矩辅助装置400包括内六角部465,该六角部构造成与联接螺母160的外六角部165A配合,而内脊部468与联接螺母160的凹槽168A配合。可选的径向延伸的槽467允许转矩辅助装置400卡配到联接螺母160上。多个可选的外抓持表面469用于加强指部的抓持。转矩辅助装置400的另一益处是通过消除了从较大毛坯尺寸生产联接螺母160的需求来减少联接螺母160的制造成本,如在行业中目前生产的Corning Gilbert (康宁吉伯)连接器GF-UR-6K中可见那样。图11和IlA示出替代的实施例,其中,图11示出包括修改的凸柱170’的连接器的局部剖视图,而图IlA示出修改的凸柱170’的示意端视图。修改的凸柱170’包括位于凸柱凸缘174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175上的径向滚花179,这提供联接螺母160的径向向内的颈环166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165与径向滚花179的冠部之间的高压接触点。当由联接件系统来施加相同的负载时,减小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以PSI (磅/每平方英寸)计的接触压力。这种增大的接触压力加强电气接地特性。图12示出连接器150”的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其中,密封构件180设置在联接螺母160、凸柱170和本体190”之间,因而,密封构件180的内表面与凸柱170接触(与图4中所示的连接器不同,其中,密封构件180的内表面与本体190接触)。图13示出连接器150”’的替代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其中,联接螺母160”’具有前端部,该前端部径向向内形成或偏置,并且联接螺母160”’的前端部包括多个槽161”’,这些槽在联接螺母160”’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从联接螺母的前端部延伸。联接螺母160”’的径向向内偏置的前端部有助于确保联接螺母160”’的螺纹与匹配端口(未示出)接触,且槽允许弹回或挠回功能,以便于联接螺母的螺纹与匹配端口(未示出)上的螺纹匹配。图14示出联接螺母160”’的替代实施例的示意前端视图,该联接螺母能用于文中所述的连接器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其中,联接螺母160”’的前端部具有至少部分不圆的表面。较佳地,至少部分不圆的表面是位于联接螺母160”’的前端部上的内表面,尽管如图14中所示,联接螺母的前端部上的内表面和外表面可以是不圆的。“不圆的”是指联接螺母的前端部包括一个或多个有意引入的变形,其中,变形造成联接螺母160”’的前端部具有当从前端部看时并非完全圆形的内表面和/或外表面。例如,图14示出具有前端部的联接螺母160”’,有意引入的变形示出为多个平直点168””(为了说明的目的,平直点168””以夸大的方式示出)。至少部分不圆的内表面允许联接螺母160”’的螺纹更为形状配合地与匹配端口(未示出)接触。文中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可以 在较佳实施例中减轻连接器/端口接口处的间隙效果,提供替代的接地路径,提供保护免于信号进入和溢出的手段,并有助于防止未固定的联接件进一步松开。除非另有表述,绝不意味着本文所述的任何方法诠释为要求其步骤按特定顺序进行。因而,方法权利要求并不实际上记载其步骤所要遵循的顺序,或者权利要求书或说明书中未以其它方式具体陈述各步骤限于特定顺序,则绝不意味着指任何特定顺序。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可进行各种更改和改变而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由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包含本发明精神和实质的本文所揭示实施例的改型组合、子组合或变化,所以本发明应诠释为包括所附权利要求书和其等同物范围内的任何东西。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将同轴电缆的端部联接至端子的同轴连接器,所述同轴连接器包括 中空本体,所述中空本体包括前端部、后端部和在所述后端部和所述前端部之间延伸的内表面,所述内表面限定纵向开口 ; 管状凸柱,所述管状凸柱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中空本体的所述纵向开口内,所述管状凸柱包括前端部、后端部、与所述后端部相邻的管状柄部以及与所述前端部相邻的凸缘,其中,所述凸缘的外径大于所述管状柄部的外径; 联接螺母,所述联接螺母具有前端部和后端部以及径向向内的颈环,所述颈环具有形成于其内的圆形孔,其中,所述圆形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管状凸柱的所述凸缘的外径,且径向向内的颈环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与所述管状凸柱的所述凸缘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配合; 密封构件,所述密封构件设置在所述径向向内的颈环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与所述中空本体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之间,其中,所述密封构件沿轴向受到所述径向向内的颈环的所 述面向后端部的表面与所述中空本体的所述面向前端部的表面的挤压。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包括O形环。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体的所述面向前端部的表面的外径大于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径。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径大于所述凸柱的所述凸缘的外径。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径向向内的颈环的后面,所述联接螺母包括向后延伸的环形部,所述环形部具有形成于其内的圆形孔,所述向后延伸的环形部内的所述圆形孔的直径大于形成于所述径向向内的颈环内的所述圆形孔的直径,且所述向后延伸的环形部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中空本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并沿周向围绕所述至少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环形部内的所述圆形孔以及所述中空本体的沿周向由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环形部所围绕的部分的外径分别大于所述管状凸柱的凸缘的外径。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径不与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环形部的内表面接触,而环形间隙在所述密封构件的外径与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环形部的所述内表面之间延伸。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体的沿周向由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环形部所围绕的部分包括位于其外表面上的多个接触点,其中,所述接触点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环形部的所述内表面接触。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本体的沿周向由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向后延伸的环形部所围绕的部分包括滚花的外表面。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凸柱的所述凸缘在其外表面上包括多个接触点,所述接触点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联接螺母的内表面接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状凸柱的所述凸缘包括滚花的外表面。
1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导电接地构件,所述接地构件被压配到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前端部内的内孔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构件包括多个径向向内偏置的指部。
1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螺母包括偏移内螺纹,所述联接螺母的在内表面与外表面之间的环形厚度在所述联接螺母周围沿周向变化。
1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转矩辅助装置,所述转矩辅助装置与所述联接螺母的至少一部分接触并沿周向围绕所述至少一部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矩辅助装置包括多个外抓持表面和径向延伸槽,以允许所述转矩辅助装置卡配到所述联接螺母上。
1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的内表面与所述中空本体接触。
1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构件的内表面与所述管状凸柱接触。
1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前端部径向向内偏置,且所述联接螺母包括在所述联接螺母的前端部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之间从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前端部延伸的多个槽。
2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同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螺母的所述前端部包括至少部分不圆的内表面。
全文摘要
同轴连接器包括本体、凸柱、联接螺母和密封构件。密封构件沿轴向在联接螺母的面向后端部的表面与中空本体的面向前端部的表面之间受挤压,以便于改善接地和射频屏蔽特性。
文档编号H01R13/631GK102971921SQ201180018827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3日
发明者D·A·伯里斯, W·B·鲁兹 申请人:康宁吉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