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esp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612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esp电磁线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ESP电磁线圈,具体地说是用于汽车制动系统中防止车轮抱死的,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电磁线圈的应用日趋广泛,涉及到各个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其广泛应用到航空航天、汽车、舰船、石化、冶金、重型设备等自动控制系统中。电磁线圈通电后其电磁铁可以产生磁场,并将电能转换为磁能,进一步转换为机械能。电磁力线圈是ESP (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车身电子稳定系统必不可少的执行器中的关键部件,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既有普通车身电子稳定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 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主动安全装置。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监测方向盘的转向角度)、车轮传感器(监测各个车轮的速度转动)、侧滑传感器(监测车体绕垂直轴线转动的状态)、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监测汽车转弯时的离心力)等组成。控制单元通过这些传感器的信号对车辆的运行状态进行判断,经ECU进行逻辑判断、分析和计算后,ECU将控制在ESP电磁力线圈中输入电流,依靠电磁力线圈产生的强大电磁力瞬间快速移动电磁阀阀芯,从而控制ESP执行系统中的液压柱塞泵状态,来动态调节车轮制动状态,达到控制车身稳定的目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汽车ESP电磁线圈,其作为汽车ESP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保证了汽车在制动的时候车轮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使用可靠性及磁通稳定性强,满足了汽车恶劣的使用环境要求。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汽车ESP电磁线圈包括骨架、左插针、右插针、漆包线、罩壳和磁通环,其特征是骨架上端一侧设有左插针腔和右插针腔,所述左插针腔和右插针腔中分别插入左插针和右插针。漆包线均匀、整齐的绕制在骨架上,漆包线的一端采用电阻焊方式焊接在左插针上,漆包线的另一端采用电阻焊方式焊接在右插针上。所述骨架底部连接罩壳,罩壳上端铆接磁通环。所述骨架上端另一侧设有一个定位腔。所述定位腔中插入定位插针。所述漆包线采用200级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材料制作。所述骨架底部设有高精度螺线槽。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体积小,成本低,适用于自动化批量生产;机械强度高,不易损坏;工作可靠,磁通稳定;电磁响应速度快,低温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剖图。附图标记说明1_骨架、2-左插针、3-右插针、4-定位插针、5-漆包线、6-罩壳、7-磁通环、8-左插针腔、9-右插针腔、10-定位腔、11-高精度螺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本实用新型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如他f 2所述,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骨架I、左插针2、右插针3、漆包线5、罩壳6和磁通环7。骨架I上端一侧设有左插针腔8和右插针腔9,骨架I另一侧设有一个定位腔10。所述左插针腔8和右插针腔9中分别插入左插针2和右插针3,定位腔10中插入定位插针4。所述漆包线5均匀、整齐的绕制在骨架I上,漆包线5的一端采用电阻焊方式焊接在左插针2上,漆包线5的另一端采用电阻焊方式焊接在右插针3上。所述漆包线5采用200级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材料制作。所述骨架I底部连接罩壳6,罩壳6上端铆接磁通环7。罩壳6和磁通环7的结构紧凑,能够在车辆强力震动下保持可靠工作;充分满足ESP系统的ECU对电磁线圈的各种参数的要求。所述罩壳6表面采用电镀锌工艺处理所述骨架I底部设有高精度螺线槽11,高精度螺线槽11保证了电磁线圈电感和电阻值的精度和一致性。本实用新型被使用时通过定位插针4与E⑶的罩盒插入定位,并通过左插针2、右插针3与ECU的电路板进行直插式连接。罩壳6和磁通环7之间通过铆接连接,解决了骨架I对电路板的冲击问题,缓冲外界振动等因素造成对电路板的冲击.能够满足电磁线圈的磁路要求,使电磁线圈能够满足汽车产品的环境试验要求。其使用可靠性及磁通稳定性高,能够满足汽车恶劣的使用环境要求。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ESP电磁线圈,包括骨架(I)、左插针(2)、右插针(3)、漆包线(5)、罩壳(6)和磁通环(7),其特征是骨架(I)上端一侧设有左插针腔(8)和右插针腔(9),所述左插针腔(8)和右插针腔(9)中分别插入左插针(2)和右插针(3);漆包线(5)均匀、整齐的绕制在骨架(I)上,漆包线(5)的一端采用电阻焊方式焊接在左插针(2)上,漆包线(5)的另一端采用电阻焊方式焊接在右插针(3)上;所述骨架(I)底部连接罩壳(6),罩壳(6)上端铆接磁通环(7)。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ESP电磁线圈,其特征是所述骨架(I)上端另一侧设有一个定位腔(1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ESP电磁线圈,其特征是所述定位腔(10)中插入定位插针⑷。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ESP电磁线圈,其特征是所述漆包线(5)采用200级聚酰胺酰亚胺复合材料制作。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ESP电磁线圈,其特征是所述骨架(I)底部设有高精度螺线槽(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ESP电磁线圈,具体地说是用于汽车制动系统中防止车轮抱死的,属于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其包括骨架、左插针、右插针、漆包线、罩壳和磁通环,其特征是骨架上端一侧设有左插针腔和右插针腔,所述左插针腔和右插针腔中分别插入左插针和右插针。漆包线均匀、整齐的绕制在骨架上,漆包线的一端采用电阻焊方式焊接在左插针上,漆包线的另一端采用电阻焊方式焊接在右插针上。所述骨架底部连接罩壳,罩壳上端铆接磁通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紧凑,合理;体积小,成本低,适用于自动化批量生产;机械强度高,不易损坏;工作可靠,磁通稳定;电磁响应速度快,低温升。
文档编号H01F5/00GK202695039SQ20122036475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6日
发明者潘忠林, 张勇 申请人:无锡晶晟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