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43594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属于永磁铁氧体瓦形磁体成型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生产永磁铁氧体磁瓦的成型模具主要包括上冲模、下冲模、型腔体以及相应的配件,其中下冲模有两种设计方法,一种方法:下冲模由两部份构成,上端部份为弱导磁钢覆盖层,下端部份为强导磁钢,弱导磁钢用来消除模具成型时下冲模上端面的杂乱磁场,从而避免因磁场取向杂乱而导致的瓦形磁体生坯烧结后开裂问题,但下冲模上端添加弱导磁钢后增大了整个磁路的磁阻,不利于提高上冲模和下冲模之间的取向磁场,导致磁体的磁性能偏低;另一种设计方法:下冲模全部由高磁导率钢构成,下冲模上端面中部为弧形面,两侧为平台面,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过渡圆弧的半径和下冲模上端面中部弧形半径之比例在0.5^1.5之间,这种方法降低了整个磁路的磁阻,从而提高了取向磁场,但过渡圆弧的半径偏大,不利于降低磁瓦的磨削加工量。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实现其导磁能力强,能够有效提高取向磁场,采用该下冲模成型出来的瓦形磁体具有较高的磁性能,同时磁瓦的磨削加工量较少,磁瓦生产成本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包括由高磁导率钢构成的下冲模主体,所述下冲模主体的上端面中部为弧形面,两侧为平台面,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其特征在于,在下冲模主体上端面两侧的平台面处装有由低磁导率钢构成的镶块 。所述下冲模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在2 8mm之间。进一步,优选的下冲模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在4飞_之间。所述镶块厚度在3 IOmm之间。进一步,优选的镶块厚度在4飞mm。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该下冲模成型出来的瓦形磁体具有较高的磁性能,同时磁瓦的磨削加工量较少,磁瓦生产成本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参照附图: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下冲模上端面中部为弧形面Ra,弧形半径为16mm,两侧为平台面,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Ra之间为过渡圆弧Rb,圆弧半径为4mm,其中低磁导率钢构成的镶块I位于下冲模两侧的平台面处,镶块厚度H为4mm,下冲模其他部分为高磁导率钢构成的主体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将本下冲模和采用公知技术设计的上冲模、型腔体等配件装配为一套完整的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模具,成型模具装上磁场取向油压机工作台,然后将Y33H牌号永磁铁氧体料浆注入模具型腔体孔中,在油压机充磁系统产生的充磁磁场作用下永磁铁氧体料浆微粒被充磁取向,同时在油压机的挤压作用下,料浆被逐步脱水成为磁瓦生坯件。下冲模下冲模两侧的平台面处为低磁导率钢镶块1,其他部份为高磁导率钢主体2,低磁导率钢镶块I消除了下冲模平台面处的杂乱磁场,避免因磁场取向杂乱而导致的磁瓦生坯烧结后开裂问题,而下冲模中部为高磁导率钢,导磁能力较强,磁场磁力线趋向下冲模中部汇聚,有利于提高永磁铁氧体磁瓦的磁性能,而下冲模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之间过渡圆弧Rb半径较小,只有4mm,有利于降低磨削余量。将成型出来的磁瓦生坯件按公知的高温烧结工艺处理后成为磁瓦烧结毛坯件,称量出毛坯件的重量,再将烧结毛坯件磨削成标准尺寸的磁瓦,称量出磁瓦的重量,按“(I 一磁瓦的重量/毛坯件重量)*100%”计算磨削余量,再用永磁材料测试仪测试磁瓦的磁性能,具体结果见表I。
权利要求1.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包括由高磁导率钢构成的下冲模主体,所述下冲模主体的上端面中部为弧形面,两侧为平台面,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其特征在于,在下冲模主体上端面两侧的平台面处装有由低磁导率钢构成的镶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块厚度在3 IOmm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模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在2 8mm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块厚度在4 6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冲模两侧平台面 和中部弧形面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在remm之间。
专利摘要一种永磁铁氧体磁瓦成型下冲模,包括由高磁导率钢构成的下冲模主体,所述下冲模主体的上端面中部为弧形面,两侧为平台面,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其在下冲模主体上端面两侧的平台面处装有由低磁导率钢构成的镶块,在下冲模两侧平台面和中部弧形面之间的过渡圆弧的半径在2~8mm之间。该下冲模导磁能力强,采用该下冲模成型出来的瓦形磁体具有较高的磁性能,同时又能够有效降低磁瓦的磨削量。
文档编号H01F41/02GK203077431SQ2012207057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9日
发明者詹枞生, 张铁军, 胡盛青, 李京辉, 王君成, 邱捧祥 申请人:湖南航天磁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