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276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连接器组件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若干导电端子与线缆的线缆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0002]ATA(AT Attachment, AT接口)是一般磁盘驱动器的接口标准,可被应用于计算机系统上,主要作为内接式储存装置与主机板之间的传输接口,且发展出并列先进技术连接(Parallel ATA,简称PATA)和串行先进技术连接(Serial ATA,简称SATA)两种接口规格,其中PATA接口由于传输频宽有限,无法跟上处理速度越来越快的中央处理器,使得能够提供高传输效能及具有众多优势的SATA接口逐渐取代传统的PATA接口。[0003]现有技术中线缆连接器组件一般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及线缆,导电端子具有向前延伸的对接部及向后延伸的连接部,连接部与线缆焊接在一起,导电端子与线缆固定后,封装不便,存在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且产品的精度低,降低产品的合格率。[0004]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免焊接、便于组装、生产率高、生产成本低的线缆连接器组件。[0006]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线缆及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定位块,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入插槽内的接触部、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连接接触部与连接部的固定部,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导体及包裹导体的绝缘层,所述导体与连接部直接抵接在一起,所述定位块抵压在线缆上,使线缆被夹持固定在定位块与绝缘本体之间。[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为柔性扁平线缆。[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部弯折凸伸有抵压在导体上的弧形凸部,凸部与导体之间为线型接触。[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底面被切除部分绝缘层,形成左右贯穿的一凹槽,导体暴露于凹槽内,所述凸部进入凹槽内而抵压在导体上。[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凹槽形成在一前壁及一后壁之间,凸部向前抵靠在前壁上,连接部向后延伸超过所述后壁而向上抵靠在绝缘层上。[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对接部,所述插槽形成在对接部上,所述基部包括底部及自底部两侧向上凸伸的两侧部,一收容空间形成在底部与两侧部之间,该收容空间向上及向后敞开设置,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收容空间内,导电端子连接部位于收容空间。[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部内侧设有向上贯通的定位槽以及顶端设有凸伸入定位槽内的限位块,定位块两侧凸设有收容于定位槽内的定位块,定位块外侧还设有向上抵靠在限位块上的卡块。[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部设有围设在定位槽后方的凸块,线缆前端两侧设有收容凸块以限制线缆前后移动的缺口。[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槽由顶壁、底壁及两相对侧壁相连围设形成,所述底壁开设有与插槽相贯通的收容槽,导电端子接触部自收容槽凸伸入插槽内,所述基部的底部设有向上凸伸入收容空间内的若干凸条,凸条是自对接部向后水平延伸而成,相邻两凸条之间形成有与收容槽前后贯通的固定槽,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固定于固定槽内,连接部位于固定槽的后方。[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的顶面还粘附有一绝缘加强板,定位块抵压在加强板上。[0016]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线缆的导体与连接部直接抵接在一起,所述定位块抵压在线缆上,使线缆被夹持固定在定位块与绝缘本体之间,免去线缆与导电端子之间的焊接工艺、便于组装、生产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等。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组合图。[00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组合图。[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立体分解图。[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再一角度的立体示意图。[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导电端子与线缆相配合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组件100为一 SATA接口插头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1、收容于绝缘本体I内的若干导电端子2、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I的线缆3及固持在绝缘本体1内的绝缘定位块4.[0024]绝缘本体I包括基部11、自基部11向前凸伸的对接部12及自对接部12顶部向后·延伸的弹性锁扣臂13,对接部12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未图示)的L型插槽120,插槽120由顶壁121、底壁122及两相对侧壁123相连围设形成,底壁122开设有与插槽120相贯通的若干收容槽125。[0025]基部11包括底部112及自底部112两侧向上凸伸的两侧部113,一收容空间110形成在底部112与两侧部113之间,该收容空间110向上及向后敞开设置,底部112设有向上凸伸入收容空间110内的若干凸条114,凸条114自对接部12向后水平延伸而成,相邻两凸条114之间形成有与收容槽125--前后贯通的若干固定槽115,每一凸条114的顶端设有凸伸入固定槽115内的凸肋116,在前后方向上,凸条114的长度小于底部112的长度,不到底部112长度的一半。两侧部113内侧分别设有向上贯穿侧部13的定位槽117及围设在定位槽117后方的凸块118,两侧部113顶端设有凸伸入定位槽117内的限位块119。[0026]导电端子2包括位于前端的接触部21、位于后端的连接部23及连接接触部21与连接部23的固定部22,接触部21位于弧形的弹性结构,接触部21自绝缘本体I收容槽125向上凸伸入插槽120内,用以与对接连接器接触,固定部22收容于固定槽125内,固定部22两侧设有固定槽125内侧壁卡扣的卡齿220,用以限制导电端子2前后移动,凸肋116位于固定部22上方,用以限制固定部22上下移动,连接部23向后延伸出固定槽125并位于收容空间110内,连接部23前部还设有向上弯折凸伸的弧形凸部230,凸部230位于凸条114与固定槽125的后方,连接部23与绝缘本体I的后端面对齐。[0027]线缆3为一柔性扁平线缆,其包括排列成一排的扁平导体31及包裹导体31的绝缘层32,线缆3前端底面切除部分绝缘层32,形成左右贯穿的一凹槽33,在前后方向上,该凹槽33形成在一前壁331及一后壁332之间,导体31暴露于凹槽33内并前后穿越过凹槽33,线缆3的顶面还粘附有一绝缘加强板35,用以加强线缆3前端的硬度,线缆3前端两侧设有收容绝缘本体I凸块118的缺口 38,该缺口 38贯穿加强板35。[0028]线缆3前端向下组装于绝缘本体110收容空间I内,绝缘本体I凸块118收容于缺口 38内,限制线缆3前后移动,导电端子2连接部23上的凸部230向上进入线缆3凹槽33内而直接抵压在导体31上,使线缆3与导电端子2之间形成机械及电性连接,凸部230与导体31之间为线型接触,凸部230与前壁331相抵靠,进一步限制线缆3向后移动,连接部23向后延伸超过后壁332而向上抵靠在绝缘层32上。[0029]定位块4向下固定于绝缘本体I收容空间110,向下抵靠在线缆3的加强板35上,使得线缆3被定位块4与绝缘本体I夹持固定,定位块4两侧凸设有收容于定位槽117内的定位块47,从而限制定位块4前后移动,定位块47外侧还设有向上抵靠在限位块119上的卡块49,限制定位块4向上移动。[0030]本实用新型线缆连接器100线缆3与导电端子2连接部23采用接触式配合,使线缆3与导电端子2免去焊接工艺、便于组装、生产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等。[0031]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权利要求1.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线缆及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定位块,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入插槽内的接触部、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连接接触部与连接部的固定部,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导体及包裹导体的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导体与连接部直接抵接在一起,所述定位块抵压在线缆上,使线缆被夹持固定在定位块与绝缘本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为柔性扁平线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弯折凸伸有抵压在导体上的弧形凸部,凸部与导体之间为线型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底面被切除部分绝缘层,形成左右贯穿的一凹槽,导体暴露于凹槽内,所述凸部进入凹槽内而抵压在导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前后方向上,所述凹槽形成在一前壁及一后壁之间,凸部向前抵靠在前壁上,连接部向后延伸超过所述后壁而向上抵靠在绝缘层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基部及自基部向前凸伸的对接部,所述插槽形成在对接部上,所述基部包括底部及自底部两侧向上凸伸的两侧部,一收容空间形成在底部与两侧部之间,该收容空间向上及向后敞开设置,所述定位块固定于收容空间内,导电端子连接部位于收容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内侧设有向上贯通的定位槽以及顶端设有凸伸入定位槽内的限位块,定位块两侧凸设有收容于定位槽内的定位块,定位块外侧还设有向上抵靠在限位块上的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设有围设在定位槽后方的凸块,线缆前端两侧设有收容凸块以限制线缆前后移动的缺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由顶壁、底壁及两相对侧壁相连围设形成,所述底壁开设有与插槽相贯通的收容槽,导电端子接触部自收容槽凸伸入插槽内,所述基部的底部设有向上凸伸入收容空间内的若干凸条,凸条是自对接部向后水平延伸而成,相邻两凸条之间形成有与收容槽前后贯通的固定槽,导电端子的固定部固定于固定槽内,连接部位于固定槽的后方。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连接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的顶面还粘附有一绝缘加强板,定位块抵压在加强板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绝缘本体、收容于绝缘本体内的若干导电端子、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的线缆及固定于绝缘本体内的定位块,所述绝缘本体设有用以收容对接连接器的插槽,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延伸入插槽内的接触部、向后延伸的连接部及连接接触部与连接部的固定部,所述线缆包括若干导体及包裹导体的绝缘层,所述导体与连接部直接抵接在一起,所述定位块抵压在线缆上,使线缆被夹持固定在定位块与绝缘本体之间,免去焊接工艺、便于组装、生产率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等。
文档编号H01R13/46GK203071263SQ20132001191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冯云 申请人:立讯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立讯精密工业(昆山)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