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021685阅读:9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缆连接器,其壳体内部具有容纳空间;在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与容纳空间相连通的通孔;电缆护套包括的圆柱形主体上具有贯穿孔,圆柱形主体的外壁与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绝缘护套包括在容纳空间内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贯穿壳体的下壳体与第一固定螺母连接;插针端子包括一体成型的长条状主体、限位圆盘和电缆连接头,插孔端子上开设有第二接线孔;电缆贯穿该贯穿孔后与第二接线孔电连接;电缆连接头的自由端贯穿第二接线孔后与第二固定螺母连接;长条状主体的第二端贯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后与用电设备电连接。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悬臂梁受力问题,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
【专利说明】一种电缆连接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件,尤其涉及一种高压电缆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国家电动车“十二五”规划的出台,电动汽车技术日渐成熟,产业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对电动汽车零部件的技术与成本提出了更高要求,高压电缆连接件作为电动汽车一种特有的零部件,主要完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各种用电设备之间高压线束的连接。高压连接件是电动汽车高压线束的核心部件,连接件的性能直接决定着高压线束整体的性能,而且对全车的高压电器稳定性、安全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0003]在目前电动汽车零部件技术尚不成熟的情况下,电动汽车采用的与本实用新型相近的高压连接件主要有以下两种:现有技术一:借用工业领域的航空连接件;现有技术二:国外大型汽车电器厂家设计生产的高压连接件。
[0004]图1a至图1d示出了现有技术一中所述的国内最新的工业领域航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至图1d所示,所述航空连接件采用双曲面线簧插孔结构连接,插针5a插入到插孔4a的线簧6a中,线簧6a的金属丝产生弯曲变形呈螺旋状包络在插针5a表面,常采用卡口、三头螺纹(防松)、卡锁等方式连接。
[0005]现有技术一所述的工业领域的航空连接件存在的问题有:
[0006]a)如图1b所示,插头3a连接到插座2a上时,插接端口有插接间隙7a,密封性能不足;
[0007]b)航空类插接件均使用金属机加工而成,重量大于同类产品,如图1a所示,插座2a固定在电气设备插接件装配板Ia上,当把插头3a插接到插座2a上,连接件与插接件装配板Ia形成“悬臂”结构,且插头2a尾部拖有电缆,存在较大悬臂距离,其受力方式为“悬臂梁”受力,在振动、冲击环境下,易造成“悬臂梁”恢复不够及时,易发生瞬间断电,其失效率闻;
[0008]c)如图lc、图1d所示,插针5a插入到插孔4a的线簧6a中,线簧6a的金属丝产生弯曲变形呈螺旋状包络在插针5a表面,插孔4a靠线簧6a的挤压接触插针5a,插孔4a与插针5a之间为线接触,非刚性连接,频繁插拔易造成线簧6a变形失效,插拔次数受限。
[0009]图2a至图2f示出了现有技术二中所述的国外大型汽车电器厂家设计生产的高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a至图2d所示,所述国外大型汽车电器厂家设计生产的高压连接件,常采用单线片式或多线片式结构,靠片式结构的回弹力或插针插孔的过盈配合压紧,可插拔。
[0010]现有技术二所述的国外大型汽车电器厂家设计生产的高压连接件的缺陷有:
[0011]a)大型汽车电器厂家设计生产的高压连接件常使用塑料制品,体积较大;
[0012]b)如图2a和2b所示,插孔2b嵌入在插头Ib中,无法拆卸;如图2c和2d所示,插针4b嵌入在插座3b中,无法拆卸。为实现高压互锁及屏蔽功能,内部结构设计复杂,连接件不具备互换性;[0013]c)如图2e和2f所示,插孔2b靠片式结构的回弹力挤压插针4b,在振动时,插针插孔搭接的结构易发生瞬间断电现象;
[0014]d)如图2e和2f所示,插针4b与插孔2b之间为线接触,是非刚性连接,频繁插拔易造成片式结构的回弹力失效,插拔次数受限。
[0015]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技术分析:对于以上两种电动汽车高压连接件,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采用轴向插接,插接件末端出线方向与电气设备壳体表面垂直,致使匹配的线束离电气设备壳体表面较远,占用较大布置空间,给线束固定造成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001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电缆连接器。
[0017]为实现上述目的,所述电缆连接器,其特点是,所述电缆连接器包括,
[0018]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端盖和下壳体,当所述上端盖与下壳体连接在一起时在两者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的通孔;
[0019]起屏蔽作用的电缆护套,所述电缆护套包括圆柱形主体,所述圆柱形主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使电缆贯穿的贯穿孔,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0020]起屏蔽作用的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贯穿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后通过其侧面布设的螺纹与第一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以及,
·[0021]插针端子和插孔端子,所述插针端子包括长条状主体、限位圆盘和电缆连接头,所述长条状主体的第一端的端面垂直固定在所述限位圆盘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长条状主体的第二端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接线孔;所述电缆连接头的一端的端面垂直固定在所述限位圆盘的另一侧表面上;所述插孔端子上开设有第二接线孔;
[0022]所述电缆贯穿所述贯穿孔后与所述第二接线孔电连接;所述电缆连接头的自由端贯穿所述插孔端子的第二接线孔后通过其侧面布设的螺纹与第二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长条状主体的第二端顺次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后通过所述第一接线孔与用电设备电连接。
[0023]优选的是,所述上端盖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扣,所述下壳体的圆周面上
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两个卡扣--对应的至少两个卡块,每个卡块与相对应的卡扣可拆卸地
卡合连接。
[0024]优选的是,所述下壳体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法兰盘结构。
[0025]优选的是,所述壳体由铝制材料制成,所述法兰盘结构与屏蔽网电连接。
[0026]优选的是,所述上端盖和下壳体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半圆形缺口和第二半圆形缺口,当所述上端盖与下壳体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半圆形缺口和第二半圆形缺口相互扣合形成所述通孔。
[0027]优选的是,所述电缆护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圆柱形两端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内侧表面抵在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第二凸缘的内侧表面抵在所述通孔背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端面上。[0028]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圆盘和所述插孔端子的容纳槽。
[0029]优选的是,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面的与所述上端盖相接触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的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相接触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
[0030]优选的是,所述插孔端子与电缆连接头相接触的部位与所述上端盖的内侧端面间
隔一定距离。
[0031]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长条状主体、限位圆盘和电缆连接头一体成型。
[003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应用所述电缆连接器,使得电缆的出线方向与用电设备的端面平行,方便电缆的固定和用电设备的布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到的“悬臂梁”受力问题;其次,本实用新型采用通用的插孔端子和固定螺母,且插针端子与插孔端子的连接不需要专用的压接设备,具备良好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再有,本实用新型同时具备优良的密封性能,绝缘性能和屏蔽性能,解决了现有技术连接器中三种性能参差不齐的问题。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3]图1a至图1d示出了现有技术一中所述的国内最新的工业领域航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2a至图2f示出了现有技术二中所述的国外大型汽车电器厂家设计生产的高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
[0036]图4a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上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b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插孔端子和电缆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4c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插针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4d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绝缘护套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4e示出了图3中所示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正视图。
[0042]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左视图。
[0043]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仰视图。
[0044]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后视图。
[0045]图9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沿图5中所示的A-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0046]图10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沿图6中所示的B-B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0048]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的爆炸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电缆连接器包括壳体,电缆护套7,绝缘护套5,插针端子4和插孔端子6。具体地:
[0049]第一,参照图3、图4a和图4e,所述壳体包括均由铝制材料制成的上端盖2和下壳体1,所述上端盖2和下壳体I可拆卸连接,当所述上端盖2与下壳体I连接在一起时在两者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一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的通孔。
[005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端盖2和下壳体I均为圆柱形,上端盖2的下端面开设有一第一圆形凹槽,所述下壳体I的上端面开设有直径与第一圆形凹槽相同的第二圆形凹槽。当所述上端盖2与下壳体I连接在一起时上端盖2的第一圆形凹槽与下壳体I的第二圆形凹槽相互扣合形成所述这容纳空间。其次,组成壳体的上端盖2与下壳体I通过卡合连接的方式可拆卸连接在一起:结合图7、图8和图10,所述上端盖2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两个卡扣21,所述下壳体I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两个卡扣21 —一对应的两个三角形的卡块11,每个卡块11与相对应的卡扣21可拆卸地卡合连接。另外,在所述壳体上开设通孔的方式为:参照图3和图7,所述上端盖2和下壳体I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半圆形缺口 22和第二半圆形缺口,当所述上端盖2与下壳体I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半圆形缺口 22和第二半圆形缺口相互扣合形成所述通孔。
[0051]另外,参照图3、图4e、图5、图8和图10,所述下壳体I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法兰盘结构12,法兰盘结构12的设置方便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与用电设备的连接。特别地,所述法兰盘结构12与屏蔽网电连接,以使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具有抗干扰能力。
[0052]第二,所述电缆护套7由非金属材料(例如橡胶材料)制成,起屏蔽作用。其结构参见图3、图4b、图9和图10,所述电缆护套7包括圆柱形主体71,所述圆柱形主体71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使电缆贯穿的贯穿孔,这里为了密封性,需要将处于贯穿孔内的电缆四周填充密封组件。所述圆柱形主体71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达到对电缆的密封防水效果。另外,所述电缆护套7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圆柱形两端的第一凸缘72和第二凸缘73,所述第一凸缘72的内侧表面抵在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第二凸缘73的内侧表面抵在所述通孔背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端面上。
[0053]第三,所述绝缘护套5由非金属材料(例如橡胶材料)制成,起屏蔽作用。其结构参见图3、图4d和图9,所述绝缘护套5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均为圆柱形,第一连接部51的直径优选地等于所述第一圆形凹槽的直径,同时该第一连接部51的直径还大于第二连接部52的直径。所述第一连接部51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部52贯穿所述下壳体I的下端面,并通过其侧面布设的螺纹与第一固定螺母8螺纹连接。
[0054]第四,所述插针端子4和插孔端子6均由金属导电材料制成。插针端子4的结构参见图3和图4c,所述插针端子4包括一体成型的长条状主体43、限位圆盘42和电缆连接头41,所述长条状主体43的第一端的端面垂直固定在所述限位圆盘42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长条状主体43的第二端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接线孔44 ;所述电缆连接头41的一端的端面垂直固定在所述限位圆盘42的另一侧表面上。插孔端子6的结构参见图3和图4b,所述插孔端子6上开设有第二接线孔61。[0055]结合图6、图7和图9说明插针端子4和插孔端子6的连接结构,所述电缆贯穿所述贯穿孔后与所述第二接线孔61电连接(优选地电缆缠绕在第二接线孔61的边缘上);所述电缆连接头41的自由端贯穿所述插孔端子6的第二接线孔61后通过其侧面布设的螺纹与第二固定螺母9螺纹连接;所述长条状主体43的第二端顺次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后通过所述第一接线孔44与用电设备电连接。
[0056]另外,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了屏蔽干扰,所述第一连接部51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圆盘42和所述插孔端子6的容纳槽。
[0057]为了增加密封性,所述下壳体I的上端面的与所述上端盖2相接触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密封槽(图中未示出),所述下壳体I的下端面的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8相接触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密封槽13,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13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密封垫圈3和第二密封垫圈10。
[0058]再有,所述插孔端子6与电缆连接头41相接触的部位与所述上端盖2的内侧端面间隔一定距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电缆连接器的绝缘性能。
[0059]下面结合上述结构,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具备的特点:
[0060]1、本实用新型的电缆连接器体积小巧,占用空间少;插针端子4和插孔端子6垂直固定,不存在“悬臂梁”受力问题,电缆的出线方向沿着用电设备的端面,方便电缆的固定和用电设备的布置;
[0061]2、插针端子4的电缆连接头41和插孔端子6之间,第二连接部52和第一固定螺母8之间、以及电缆连接头41与第二固定螺母9之间均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另外,上端盖2和下壳体I之间采用可拆卸的卡合方式连接,使整个电缆连接器紧固有效、拆卸方便,且不受连接次数的限制;
[0062]3、上端盖2和下壳体I均采用铝作为材质,插针端子4、插孔端子6、第一固定螺母8和第二固定螺母9由导电的金属材料制成;所述电缆优选地采用屏蔽线,所述下壳体I具有的法兰盘结构12还与屏蔽网电连接,从而使整个电缆连接器具备屏蔽电磁干扰的能力;
[0063]4、在电缆贯穿壳体的部位设置两端具有凸缘的电缆护套7 ;下壳体I与第一固定螺母8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垫圈10 ;在上端盖2与下壳体I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垫圈3,全面增强了电缆连接器的密封性;
[0064]5、插孔端子6可以采用在不同规格的成熟铜鼻子;第一固定螺母8和第二固定螺母9均可以使用不同规格的防松动固定螺母,在固定电缆时装配方便,从而使整个电缆连接器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同时降低了生产制造中的设备投入,有效地降低了制造成本,可有效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
[0065]6、为了使电缆连接器能够通过不同规格的电流,设计系列化的插针端子4、绝缘护套5,插孔端子6和电缆护套7。通过更换插针端子4和插孔端子6,即可实现电缆连接器能够通过5A至200A不等的电流,这种方法使整个电缆连接器具有很好的互换性;
[0066]7、绝缘护套5将插针端子4与壳体之间隔开,并且在电缆连接器内部包住大部分的电连接部位;电缆护套7将电连接部位与壳体、屏蔽网隔开;电缆连接器内部的插孔端子6与电缆连接头41相接触的部位与所述上端盖2的内侧端面间隔一定距离(足够远的距离),使得整个电缆连接器具有较高的绝缘性能。
[0067]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属于高压电缆连接件领域,适用于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各种用电设备之间高压线束的连接,为电动汽车高压线束的核心部件。在其他应用高压电缆连接器的工业领域,同样具备巨大的推广空间。
[0068]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连接器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上端盖和下壳体,当所述上端盖与下壳体连接在一起时在两者内部形成一容纳空间;在所述壳体的侧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纳空间相连通的通孔; 起屏蔽作用的电缆护套,所述电缆护套包括圆柱形主体,所述圆柱形主体上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使电缆贯穿的贯穿孔,所述圆柱形主体的外壁与所述通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起屏蔽作用的绝缘护套,所述绝缘护套包括第一连接部和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第二连接部贯穿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后通过其侧面布设的螺纹与第一固定螺母螺纹连接;以及, 插针端子和插孔端子,所述插针端子包括长条状主体、限位圆盘和电缆连接头,所述长条状主体的第一端的端面垂直固定在所述限位圆盘的一侧表面上,所述长条状主体的第二端的侧面开设有第一接线孔;所述电缆连接头的一端的端面垂直固定在所述限位圆盘的另一侧表面上;所述插孔端子上开设有第二接线孔; 所述电缆贯穿所述贯穿孔后与所述第二接线孔电连接;所述电缆连接头的自由端贯穿所述插孔端子的第二接线孔后通过其侧面布设的螺纹与第二固定螺母螺纹连接;所述长条状主体的第二端顺次贯穿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后通过所述第一接线孔与用电设备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卡扣,所述下壳体的圆周面上设置有与所述至少两个卡扣--对应的至少两个卡块,每个卡块与相对应的卡扣可拆卸地卡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用电设备的法兰盘`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由铝制材料制成,所述法兰盘结构与屏蔽网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和下壳体的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半圆形缺口和第二半圆形缺口,当所述上端盖与下壳体连接在一起时所述第一半圆形缺口和第二半圆形缺口相互扣合形成所述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护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圆柱形两端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所述第一凸缘的内侧表面抵在所述通孔朝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端面上,所述第二凸缘的内侧表面抵在所述通孔背向所述容纳空间的一侧端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面上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限位圆盘和所述插孔端子的容纳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的上端面的与所述上端盖相接触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下壳体的下端面的与所述第一固定螺母相接触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和第二密封槽内分别填充有第一密封垫圈和第二密封垫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孔端子与电缆连接头相接触的部位与所述上端盖的内侧端面间隔一定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长条状主体、 限位圆盘和电缆连接头一体成型。
【文档编号】H01R13/6581GK203406445SQ201320511086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1日
【发明者】吴兵兵, 张彦辉, 张腾 申请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