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法

文档序号:704299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一种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锂离子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显著提高,由该正极材料制成的电池能够满足电子产品和电动交通工具对锂离子电池的要求;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易行,绿色环保。
【专利说明】一种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材料化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改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比能量高、无污染、自放电率低、循环性能好等优点,现成为世界各国新能源开发的重点。目前,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摄像机、便携式电脑、照相机等电子设备,并在电动汽车、储能电池、以及太空等领域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0003]随着移动数码产品和电动交通工具的发展,对锂电池容量、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的要求也日益增加,而增加电池容量、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可使用本身安全性能和循环性能比较好的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但是,单纯地对正极材料钴酸锂进行掺杂或用其它材料代替钴酸锂难以实现上述功能,然而对钴酸锂进行表面包覆后,其在电池容量、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方面的性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0004]目前,现在有技术中存在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钴酸锂进行包覆改性及包覆方法的研究,总体上来讲,包覆方法分为干法包覆和湿法包覆两种。一种为干法包覆,即在固相体系中依靠机械力用包覆物对钴酸锂进行包覆,如中国专利CN200910232892.7提出用干法对钴酸锂材料进行包覆,其是用铝、镁、锆、钛、锡、钥、镍和锰中至少一种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或金属有机物在钴酸锂半成品表面通过具有高速剪切作用的装置对钴酸锂材料进行包覆来改善材料的安全性和循环性能,但是该方法用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或金属有机物对钴酸锂进行改性,用所得的正极材料制成锂离子电池,该锂离子电池的电池容量和安全性能的提升效果不够明显突出,特别地,其不能改善高温下的电池容量和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另一种包覆方法为湿法包覆,即将钴酸锂材料置于包覆物所形成的溶液中,通过化学方法将包覆物包覆于钴酸锂表面,如中国专利CN200410027362.6提出在锰酸锂表面包覆一层过渡金属氧化物来抑制锰的溶解来改善其循环性能。但是湿法包覆需要大量的溶剂,工艺复杂,控制难度大,污染较大,难于工业化生产。
[0005]因此,亟待开发一种可提高锂离子电池在高电压下循环性能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以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基体,利用层状纳米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及化学活性,将其包覆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体表面,可降低由于电解液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反应而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体表面造成的破坏,并可降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体中的残余碱含量,从而增加由该正极材料制成的锂离子电池在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因此,本发明人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基体与包覆物纳米金属混合,研磨后或经高温处理,获得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0008]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0009]正极材料基体100份;
[0010]包覆物0.01~8份;
[0011]其中,
[0012]所述正极材料基体选自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酸锂,其粒径为3~30 μ m ;
[0013]所述包覆物为片层状纳米金属,其厚度为纳米级,为I~lOOnm,选自Al、Zn、Cu、Ag 和 Au ;
[0014]包覆物形成的包覆层厚度为I~500nm,包覆率为80~99% ;
[0015]该正极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0016](I)将正极材料基体与包覆物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0017](2)将(I)的混合物研磨0.5~10小时,任选地加入研磨介质;
[0018]任选地,在步骤(2)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0019](3)将(2)中研磨后的混合物置于200~1000°C条件下隔氧煅烧,其中,烧结制度为,
[0020]在I~5h内升温至200~1000°C,保温2~15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21]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物的厚度为5~50nm。
[0022]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的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0023]正极材料基体100份;
[0024]包覆物0.05~5份。
[0025]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0026]所述正极材料基体为钴酸锂;
[0027]所述包覆物为纳米金属Al。
[0028]第五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9](I)将正极材料基体与包覆物按重量比(0.01~8): 100混合均匀;
[0030](2 )将(I)中混合均匀的混合物研磨0.5~10小时,任选地加入研磨介质。
[0031]第六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0032](3)将(2)中研磨后的混合物置于200~1000°C条件下隔氧煅烧,其中,烧结制度为,
[0033]在I~5h内升温至200~1000°C,保温2~15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34]第七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正极材料基体与包覆物的重量比为(0.05~5): 100。[0035]第八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研磨时间为I~6小时。
[0036]第九方面,本发明提供上述的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烧结制度为在2~4h内,优选为2h内升温至400~800°C,保温4~8h,优选为3~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37]第十方面,本发明还提供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0038]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9](1)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容量保
持率;
[0040](2)该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可提高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0041](3)该制备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操作简单、易行;
[0042](4)该制备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的包覆效果好,包覆均匀度闻。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43]图1示出实施例1使用的钴酸锂基体的SEM图;
[0044]图2示出实施例1制得的包覆改性后钴酸锂的SEM图;
[0045]图3示出实施例1使用的LiCoO2基体和包覆改性后钴酸锂在4.6V电压下的电化学循环曲线,其中,I表示实施例1制得的包覆改性后钴酸锂在4.6V电压下的电化学循环曲线,2表示实施例1中制得的LiCoO2基体在4.6V电压下的电化学循环曲线;
[0046]图4示出实施例2制得的包覆改性后钴酸锂的SEM图;
[0047]图5示出实施例3制得的包覆改性后钴酸锂的SEM图;
[0048]图6示出实施例4制得的包覆改性后钴酸锂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9]下面通过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特点和优点将随着这些说明而变得更为清楚、明确。
[0050]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第一方面,
[0051]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正极材料基体和包覆物的成分制成:
[0052]正极材料基体100份;
[0053]包覆物0.01~8份;
[0054]优选为,
[0055]正极材料基体 100份;
[0056]包覆物0.05~5份,
[0057]其中,
[0058]正极材料基体选自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酸锂,优选为钴酸锂;[0059]包覆物选自纳米金属Al、Zn、Cu、Ag和Au,优选为纳米金属Al,上述纳米金属的厚度为I?IOOnm,优选为5?50nm。
[0060]目前,制备锂离子电池的常用正极材料为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酸锂等,这些材料中的锂离子在电池中容易在正负极间嵌入和脱离,形成电流。由于现有技术手段无法将上述正极材料中的残余碱完全除尽,在锂离子电池中,正极材料需要与电解液接触,而电解液会与正极材料表面的残余碱等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会破坏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结构并产生气体,而且在高电压下或高温条件下这种化学反应的程度会加剧,从而降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尤其是在高电压下或高温条件下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0061]而片层状纳米金属,其厚度达到纳米级别,为I?lOOnm,优选为5?50nm,因此,即使是惰性金属在制备成纳米金属后,其片层表面也具有较高的化学活性,一方面,活泼的纳米金属可与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的残余碱反应,减小残余碱对正极材料基体的负作用,另一方面,纳米金属具有很高的电导率,可以在不影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条件下使电解液与正极材料基体隔离,从而降低了电解液对正极材料基体的腐蚀作用,保证了正极材料基体晶格的完整,保证了锂离子电池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尤其是在高电压下的循环性倉泛。
[0062]在片层状纳米金属中,片层状纳米金属Al、Zn、Cu、Ag和Au的化学活性较高,其中片层状纳米金属Al不仅活性高而且价格低廉,适宜工业化生产,因此,本发明优选片层状纳米金属Al作为包覆物。
[0063]因此,本发明将现有技术中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作为正极材料基体,在其表面包覆片层状纳米金属。
[0064]由于正极材料基体中的残碱含量为ppm级,因此,本发明选择包覆物片层状纳米金属与正极材料基体的重量比例为(0.01?8): 100,优选为(0.05?5): 100,使片层状纳米金属形成的包覆层的厚度为I?500nm,包覆率为80?99%,使其相对残余碱过量,从而保证其对正极材料基体的保护作用。当片层状纳米金属与正极材料基体的重量比例小于
0.01:100时,片层状纳米金属对正极材料基体的包覆率过低,其对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的残余碱消耗及对电解液的隔离作用不明显;而当包覆物用量过多时,片层状纳米金属与正极材料基体的重量比例大于8:100时,则会由于片层状纳米金属包覆层过厚,正极材料基体含量相对减小,从而使得锂离子在正极材料中的相对含量减小,而降低锂离子电池的电容量,同时还会增加制备成本,因此,本发明选择片层状纳米金属与正极材料基体的重量比例为(0.01 ?8): 100,优选为(0.05 ?5):100。
[0065]由于片层状纳米金属的边长约为I?10 μ m,小于钴酸锂基体的粒径(3?30 μ m),因此,片层状纳米金属可在剪切力的作用下包覆于钴酸锂基体表面。
[0066]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67](I)将正极材料基体与包覆物按重量比(0.01?8): 100,优选为(0.05?5): 100,混合均勻;
[0068](2)将(I)中混合均匀的混合物研磨0.5?10小时,优选为I?6小时,任选地加入研磨介质,如聚胺酯球、锆球、钢球、氧化铝球等作为研磨介质;[0069]在本发明中,研磨方式及研磨介质不受特别的限制,其中研磨方式可选用无需使用研磨介质的方式,如高混,也可选用使用研磨介质的方式,如球磨、斜混等,所用研磨介质可选择如聚胺酯球、错球、钢球和氧化招球等,所用研磨介质的粒径可选择如5mm、10mm、15mm、20mm、25mm和30mm等,不同粒径的研磨介质既可单独使用,也可配套使用,如,粒径为(30?25)臟、(20?15)臟和(10?5)臟的研磨介质以重量比(I?10): (I?10):(I?10)配套使用,或者如,粒径为(30?20)mm和(15?5)mm的研磨介质以重量比(I?20): (I?20)配套使用,具体如,粒径分别为30mm、20mm和IOmm的研磨介质以重量比1:1:1配套使用,或者如,粒径分别为25mm和5mm的研磨介质以重量比3:1配套使用。当研磨介质配套使用时,不仅可以使包覆物在钴酸锂基体上包覆得更为紧实,同时还能够改善所得正极材料的形貌,使其更为规则,从而提高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压实度,进而提高所得锂离子电池的高电压下的循环性能和电容量。本发明对上述研磨方式的具体工艺参数不作特别限制,如高混可选择磨速为1000?1500rpm,球磨可选择磨速为150?250rpm,斜混可选择转速为60?IOOrpm等,其中的正反转切换次数及切换频率不受限制,如正转(0.5?10) min,反转(0.5?10) min,正反转切换(I?1000)次,或者如正转3min,反转3min,正反转切换10次。上述研磨方式仅为示例说明本发明,而本发明的研磨方式并不受限于此。
[0070]片层状纳米金属与钴酸锂基体共混后,在磨料剪切力的作用下,可紧密包覆于钴酸锂基体表面,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2明显可见,在研磨后,钴酸锂基体表面包覆了片层状纳米金属。当研磨时间过短,小于0.5小时时,片层状纳米金属对钴酸锂基体表面的包覆不完全;研磨时间过长,大于10小时时,片层状纳米金属对钴酸锂基体的包覆量不明显增力口,而且耗时过长,因此,从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角度出发,本发明选择研磨时间为0.5?10小时,优选为I?6小时。
[0071]任选地,在步骤(2)之后还包括,
[0072](3)将(2)中研磨后的混合物置于200?1000°C条件下隔氧煅烧,其中,烧结制度为,
[0073]在I?5h内升温至200?1000°C,保温2?15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优选为在2?4h内,更优选为2h内升温至200?1000°C,保温4?8h,优选为3?8h后,随炉冷却
至室温。
[0074]此外,将上述包覆后的正极材料置于200?1000°C条件下隔氧煅烧,可增加包覆物及正极材料基体中分子的运动速率,特别是两者界面间分子的运动,从而使包覆物与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结合得更为紧密,因此,在片层状纳米金属与正极材料基体研磨包覆后,可在隔氧条件下煅烧。
[0075]当升温速度大于200°C /h时、保温时间小于2h时,包覆物与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结合得不够充分、紧密,煅烧效果不明显;当升温速度小于1000°c /h、保温时间大于IOh时,包覆物与正极材料基体表面结合程度不明显增加,但增加了大量的时间成本和能源成本,因此本发明选择升温速度为I?5h内升温至200?1000°C,保温2?15h,优选为在2?4h内,更优选为2h内升温至200?1000°C,保温4?8h,优选为3?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76]由于片层状纳米金属活性较高,在高温条件下易与氧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因此,在煅烧上述包覆物时需要隔绝氧气,并在煅烧结束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0077]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基于上述改性后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高电压下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可将其应用于耐高压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或普通锂离子电池的制备。
实施例
[0078]本实施例所用原料的商购信息如下:
[0079]钴酸锂: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0080]聚氨酯球:咸阳金宏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0081]锆球:宜兴市前锦特陶科技有限公司;
[0082]斜混混料机:型号QHXH-10,长沙清河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0083]卧式球磨机:型号QM-WX4,南京大学仪器厂;
[0084]卧式球磨罐:南京大学仪器厂。
[0085]实施例1
[0086](I)向700g钴酸锂中加入0.7g片层状纳米金属Al粉末20?80nm,混合均匀,
[0087](2)向(I)中的混合物中加入700g聚氨酯球(重量比,Φ30ι?πι: Φ20ι?πι: Φ IOmm=1:1:1)作为研磨介质,置于斜混混料机中,斜混2h后筛除聚氨酯球,得到均匀包覆的Al-LiCo02。
[0088]经SEM图测得所得产品的包覆层厚度为20?160nm,包覆率为95%。
[0089]将本实施例中所用的钴酸锂基体和包覆制得的改性钴酸锂做SM扫描,结果如图1和图2所示,由图2明显可见,钴酸锂基体表面附着有片层状纳米金属的结构,即片层状纳米金属Al已经均匀的包覆于钴酸锂基体的表面。
[0090]分别用上述钴酸锂基体及片层状纳米金属Al包覆的钴酸锂做4.6V扣式电池,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明显可见,用片层状纳米金属Al包覆的钴酸锂正极材料制作的锂电池在闻压下的循环性能明显提闻:
[0091]在4.6V高电压下片层状纳米金属Al包覆的钴酸锂0.2C容量为224.8mAh/g, IC容量为 216.1mAh/g,
[0092]在IC容量下,其循环20周后容量保持率为88%,50周容量保持率为68% ;而钴酸锂基体在循环20周后,容量保持率仅为49%,50周容量保持率仅为6.6%。
[0093]实施例2
[0094](I)向500g钴酸锂中加入0.5g片层状纳米金属Al粉末20?80nm,混合均匀,
[0095](2)向(I)中的混合物中加入500g聚氨酯球(重量比,Φ30ι?πι: Φ20ι?πι: Φ IOmm=1:1:1)作为研磨介质,至于斜混混料机中,斜混2h后筛除聚氨酯球,得到均匀包覆的Al-LiCoO2 ;
[0096](3)将(2)中制得的产物置于坩埚中轻微压实,在箱式炉中隔氧烧结,烧结制度为:2h升温至500°C,保温5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匀包覆的Al-LiCo02。
[0097]如图4所示,经SEM图测得所得产品的包覆层厚度为20?160nm,包覆率为96%,在4.6V高电压下,IC容量为214.5mAh/g, 50周容量保持率为70.6%。
[0098]实施例3
[0099](I)向80g钴酸锂中加入0.16g片层状纳米金属Al粉末,厚度为20?80nm,混合均匀,[0100](2)向(I)中的混合物中加入200g锆球(粒径为5mm)作为研磨介质,至于卧式球磨罐中,以200r/min转速卧式球磨2h,筛除锆球,得到均匀包覆的Al_LiCo02。
[0101]如图5所示,经SEM图测得所得产品的包覆层厚度为20?160nm,包覆率为98%,在4.6V高电压下,IC容量为215.3mAh/g, 50周容量保持率为71.1%。
[0102]实施例4
[0103](I)向80g钴酸锂中加入6.4g片层状纳米金属Al粉末,厚度为20?80nm,混合均匀,
[0104](2)向(I)中的混合物中加入200g锆球(粒径为5mm)作为研磨介质,至于卧式球磨罐中,以200r/min转速卧式球磨0.5h,筛除锆球,得到均匀包覆的Al_LiCo02。
[0105]如图6所示,经SEM图测得所得产品的包覆层厚度为20?160nm,包覆率为97%,在4.6V高电压下,IC容量为206.4mAh/g, 50周容量保持率为69.5%,。
[0106]实施例5
[0107](I)向500g钴酸锂中加入25g片层状纳米金属Al粉末,厚度为10?50nm,混合均匀,
[0108](2)向(I)中的混合物中加入500g聚氨酯球(重量比,Φ30ι?πι: Φ20ι?πι: Φ IOmm=1:1:1)作为研磨介质,至于斜混混料机中,斜混6h后筛除聚氨酯球,得到均匀包覆的Al-LiCoO2 ;
[0109](3)将(2)中制得的产物置于坩埚中轻微压实,在箱式炉中隔氧烧结,烧结制度为:Ih升温至800°C,保温3h,随炉冷却至室温,得到均匀包覆的Al-LiCo02。
[0110]经SEM图测得所得产品的包覆层厚度为10?lOOnm,包覆率为99%,在4.6V高电压下,IC容量为199.5mAh/g, 50周容量保持率为69.3%。
[0111]对比例
[0112]对比例I
[0113]本对比例实施例3方法相同,区别仅在于片层状纳米金属Al的厚度为200nm。
[0114]经SEM图测得所得产品的包覆层厚度为200nm,包覆率为75%,在4.6V高电压下,IC容量为210.3mAh/g, 50周容量保持率为13%。
[0115]对比例2
[0116]本对比例实施例4方法相同,区别仅在于研磨时间为0.2小时。
[0117]经SEM图测得所得产品的包覆层厚度为20nm,包覆率为50%,在4.6V高电压下,IC容量为205.3mAh/g, 50周容量保持率为30.9%。
[0118]以上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范例性实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不过这些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及其实施方式进行多种等价替换、修饰或改进,这些均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权利要求】
1.一种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正极材料基体 100份; 包覆物0.01?8份; 其中, 所述正极材基体料选自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酸锂和镍钴酸锂,其粒径为3?30 μ m ; 所述包覆物为片层状纳米金属,其厚度为纳米级,为I?lOOnm,选自Al、Zn、Cu、Ag和Au ; 包覆物形成的包覆层厚度为I?500nm,包覆率为80?99% ; 该正极材料通过以下方法制得: (1)将正极材料基体与包覆物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 (2)将(I)的混合物研磨0.5?10小时,任选地加入研磨介质; 任选地,在步骤(2)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3)将(2)中研磨后的混合物置于200?1000°C条件下隔氧煅烧,其中,烧结制度为, 在I?5h内升温至200?1000°C,保温2?15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物的厚度为5?50n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该正极材料由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成分制成: 正极材料基体 100份; 包覆物0.05?5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极材料基体为钴酸锂; 所述包覆物为纳米金属Al。
5.一种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正极材料基体与包覆物按重量比(0.01?8): 100混合均匀; (2)将(I)中混合均匀的混合物研磨0.5?10小时,任选地加入研磨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3)将(2)中研磨后的混合物置于200?1000°C条件下隔氧煅烧,其中,烧结制度为, 在I?5h内升温至200?1000°C,保温2?15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中正极材料基体与包覆物的重量比为(0.05?5): 10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研磨时间为I?6小时。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米金属包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烧结制度为在2?4h内,优选为2h内升温至400?800°C,保温4?8h,优选为3?8h后,随炉冷却至室温。
1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纳米金属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文档编号】H01M4/36GK103794763SQ201410075049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3日
【发明者】魏卫, 白珍辉, 高利亭, 江卫军, 张溪, 苏迎春 申请人:中信国安盟固利电源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