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7065563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属于有机电致发光领域,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设置黑色的矩阵层,且所述矩阵层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占有一定的面积比例,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环境光反射面积,在不牺牲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亮度和功耗的前提下,降低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反光率;而且,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应用。同时,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仅通过光刻工艺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设置矩阵层就可以实现在不牺牲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亮度和功耗的前提下,降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反光率的目的,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有效降低环境光线反射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有机电致发光装置(英文全称Organic Light-Emitting Display,简称0LED)是主动发光器件,具有高对比度、广视角、低功耗、体积更薄等优点,有望成为下一代主流平板显示技术,是目前平板显示技术中受到关注最多的技术之一。
[0003]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中通常包含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英文全称OrganicLight-Emitting D1de,简称0LED),有机发光二极管至少包括具有低功函数的透明阳极、高功函数的阴极,以及夹合在阳极和阴极之间的发光层。现有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一般采用底发射结构,即有机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透过阳极发出。为了提高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通常将阴极制成具有镜面效应的反射电极。
[0004]尽管反射电极能极大提高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发光效率,但是,由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属于薄膜器件,堆叠在阴极上的阳极和发光层厚度很小,通常为纳米级。这就使得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在使用时常会出现反光现象,特别在低分辨率装置中,由于单个有机发光二极管中阴极面积较大,镜面效应尤为突出,严重影响了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使用效果。
[0005]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出光面上贴附偏光片或防眩层的方法来减少环境光反射,该方法虽然能有效减少光线反射率,但是光线透过率低,严重影响了显示屏亮度;同时增加了原料成本。


【发明内容】

[0006]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现有降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反光率的方法,亮度低、原料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亮度高、成本低同时可以有效防止环境光线反射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形成在基板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层,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层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还设置有矩阵层,所述矩阵层具有连续的镂空网格结构,所述发光层填充在所述网格内,所述网格为黑色。
[0009]所述网格的线宽为30 μπι?10 μπι。
[0010]所述网格的面积小于0.01mm2。
[0011 ] 所述矩阵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层的厚度。
[0012]优选地,所述矩阵层为聚酰亚胺层、碳黑层、氧化钛层、深色光刻胶层中的一层或多层的组合。
[0013]优选地,所述矩阵层为聚酰亚胺、碳黑、氧化钛、深色光刻胶中的至少两种混合形成的膜层。
[0014]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或第二电极层为透光电极。
[0015]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还包括其他有机层,所述其他有机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中的一种或多层的堆叠,所述其他有机层填充在所述网格内,所述矩阵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层与其他有机层的厚度之和。
[0016]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7]在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0018]在第一电极层上形成矩阵层,所述矩阵层具有连续的镂空网格结构;
[0019]在网格结构中形成发光层;
[0020]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0021]优选地,所述矩阵层通过光刻工艺制备。
[002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1、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由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设置黑色的矩阵层,且所述矩阵层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占有一定的面积比例,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环境光反射面积,在不牺牲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亮度和功耗的前提下,降低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反光率;而且,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应用。
[0024]2、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通过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设置矩阵层,将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分割为面积小于0.0lmm2的子单元。当人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视网膜至瞳孔的距离为22mm时,人眼可分辨明视距处的最小线距离约为0.1毫米。即所述子单元的长和宽小于人眼正常明视距离下的最小分辨线距离,有效增加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显示的细致程度,从而提高了观看舒适性。
[0025]3、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仅通过光刻工艺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设置矩阵层就可以实现在不牺牲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亮度和功耗的前提下,降低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反光率的目的,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6]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27]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侧视图;
[0028]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俯视图;
[0029]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0_基板、1-第一电极层、2-发光层、3-第二电极层、4-像素限定层、5-矩阵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1]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实施,而不应该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是彻底和完整的,并且将把本发明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发明将仅由权利要求来限定。在附图中,为了清晰起见,会夸大层和区域的尺寸和相对尺寸。应当理解的是,当元件例如层、区域或基板被称作“形成在”或“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设置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形成在”或“直接设置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0032]实施例
[003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如图1和2所示,包括形成在基板10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层,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层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为多个(为了清晰起见,图1和图2仅示出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局部视图),在所述基板10上由像素限定层4隔开呈阵列排布。
[0034]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发光层2和第二电极层3,所述第一电极层I和/或第二电极层3为透光电极;所述第一电极层I与所述第二电极层3之间还设置有矩阵层5,所述矩阵层5具有连续的镂空网格结构,所述发光层2填充在所述网格内。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的各层所用的材料、厚度、制备工艺均同现有技术。作为本发明的可变换实施例,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还包括其他有机层,所述其他有机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中的一种或多层的堆叠,所述其他有机层填充在所述网格内,所述矩阵层5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层2与其他有机层的厚度之和,均可以实现本发明的目的,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36]所述网格为黑色,所述矩阵层5可以为聚酰亚胺层、碳黑层、氧化钛层、深色光刻胶层中的一层或多层的组合,或为聚酰亚胺、碳黑、氧化钛、深色光刻胶中的至少两种混合形成的膜层,本实施例优选为黑色的聚酰亚胺层。
[0037]由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设置黑色的矩阵层5,所述矩阵层5中所述网格的线宽为30 μπι?10 μπι,使得所述矩阵层5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占有一定的面积比例,从而可以有效减少环境光反射面积,在不牺牲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亮度和功耗的前提下,降低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反光率;而且,结构简单,适合大规模工业生产应用。当所述矩阵层5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所占的面积比例为50%时,效果最佳。
[0038]当人眼的明视距离为25cm,视网膜至瞳孔的距离为22mm时,人眼可分辨明视距处的最小线距离约为0.1毫米。本发明通过在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中设置矩阵层5,将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分割为面积小于0.0lmm2的子单元,即小于人眼正常明视距离下的最小分辨线距离,有效增加了所述有机电致发光装置显示的细致程度,从而提高了观看舒适性。
[003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0]S1、在基板10上形成第一电极层I和像素限定层4,所述像素限定层4将所述第一电极层I限定为阵列排布结构;
[0041]S2、通过光刻工艺,在第一电极层I上形成矩阵层5,所述矩阵层5具有连续的镂空网格结构;
[0042]S3、在所述网格结构中形成发光层2 ;
[0043]S4、在所述发光层2上形成第二电极层3。
[0044]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包括形成在基板上的有机发光二极管层,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层包括至少一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包括依次堆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还设置有矩阵层,所述矩阵层具有连续的镂空网格结构,所述发光层填充在所述网格内,所述网格为黑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的线宽为30μ m?10 μ m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的面积小于0.01mm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层为聚酰亚胺层、碳黑层、氧化钛层、深色光刻胶层中的一层或多层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层为聚酰亚胺、碳黑、氧化钛、深色光刻胶中的至少两种混合形成的膜层。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或第二电极层为透光电极。
8.—种权利要求7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二极管还包括其他有机层,所述其他有机层包括空穴注入层、电子阻挡层、空穴传输层、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中的一种或多层的堆叠,所述其他有机层填充在所述网格内,所述矩阵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发光层与其他有机层的厚度之和。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在基板上形成第一电极层; 在第一电极层上形成矩阵层,所述矩阵层具有连续的网格结构; 在网格结构中形成发光层; 在发光层上形成第二电极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有机电致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阵层通过光刻工艺制备。
【文档编号】H01L51/52GK104485346SQ201410806974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2月22日
【发明者】于海莲, 徐粤 申请人:北京维信诺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